[ ]
收稿日期:2023-04-27
作者簡介:肖磊(1986—),男,山東高唐人,本科,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推廣。E-mail:sdxtxl@vip.qq.com。
肖磊.萊陽梨產業高質量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J].南方農業,2023,17(21):125-128.
摘 要 為探索推進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有效路徑,掌握山東省萊陽市在推進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方面的經驗做法、存在的問題,通過座談交流、實地查看等方式,分析萊陽梨產業的發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并搜集外地水果品牌建設的做法,就推動萊陽梨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 萊陽梨;高質量發展;產業化
中圖分類號:S661.2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1.031
為探索推進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有效路徑,掌握山東省萊陽市在推進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方面的經驗做法、存在的問題,通過座談交流、實地查看等方式,以萊陽梨為例,并搜集了外地水果品牌建設的做法,就推動萊陽梨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意見建議。
1" 現狀
茌梨又名萊陽慈梨,因其盛產于萊陽,俗稱“萊陽梨”。迄今為止,萊陽梨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備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2023年,萊陽古梨樹群系統入選山東省首批農業文化遺產資源名錄,萊陽梨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入選山東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萊陽市入選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一縣一業”示范縣。
近幾年,萊陽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加快推進萊陽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2021—2025年)》,全力推進萊陽梨規模化經營、標準化建設和品牌化營銷等工作,萊陽梨特有的資源優勢和品牌效益正逐步轉化為經濟效益,“以梨興業”優勢明顯,產業鏈持續拓展延伸,發展未來可期。
1.1" 在種植生產上,形成了以“萊陽茌梨”為主打,多品種競相發展的良好格局
2022年,萊陽梨種植面積達0.45萬hm2,總產量14.2萬t,其中,萊陽茌(慈)梨種植面積0.08萬hm2,年產2.7萬t;另有秋月梨0.24萬hm2、黃金梨0.09萬hm2、其他品種0.04萬hm2;梨農5萬余戶。在規模化、標準化建設方面,13.33 hm2以上規模化經營梨園1 333.33 hm2,對666.67 hm2老劣梨園完成了改造,新發展標準園約266.67 hm2,并開展了萊陽梨標準化試驗示范基地、萊陽梨優質無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建設。
1.2" 在精深加工上,一二三產逐步融合,產業鏈條進一步延伸
依托萊陽當地一品堂、梨潤堂、裕潤、司邦得等20余家萊陽梨深加工企業,萊陽梨產業鏈不斷拓展延伸,形成了“飲、脆、膏、藥”四大主打品類,涌現出從事梨汁、梨膏、制藥、梨酒等加工生產企業、合作社、家庭工坊等各類經營主體90多家,梨汁梨羹年產量約25萬t,產值18億元;果脆果脯年產量約600 t,產值0.7億元;梨膏年產量1 000 t,產值約1億元。現有萊陽梨網絡銷售主體近20家,涉及淘寶、天貓、京東等主流網店,銷售額超3 000余萬元。
1.3" 在品牌建設上,萊陽梨的品牌聲譽顯著提升,“中國梨鄉”名片進一步擦亮
1998年萊陽梨商標在原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注冊,成為山東省第一個水果證明商標;2009年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1年被評為“中國果菜十大馳名品牌”;2012年萊陽貢梨園被授予“中國文化遺產標志”;2017年獲得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萊陽梨作為萊陽市最大最靚麗的文化品牌,2023年品牌價值達到11.32億元,再創歷史新高。2022年萊陽梨榮登山東公共品牌網絡傳播影響力第二名,僅次于好客山東。近年來,萊陽市以實施萊陽梨品牌提升工程為抓手,開展了一系列“梨行天下,品牌先行”宣傳推介活動,與山東廣播電視臺合作,舉辦了“慶豐收·萊陽梨文化推介暨尋找萊陽梨全國最美星推官活動”;聯合央廣網2022“云遇豐收節”直播,以《中國梨鄉等您“萊”》為題走進萊陽直播宣傳推介萊陽梨;編制了《萊陽梨品牌產品宣傳冊》,策劃傳播發行《萊陽梨藥用價值》《萊陽梨宴》《萊陽古梨樹保護》等萊陽梨品牌推廣宣傳片,“萊陽梨”的品牌聲譽越來越響。
1.4" 在政策支持上,實現了規劃指導、技術支持、平臺服務、資金保障等方面的全覆蓋
2020年,煙臺市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萊陽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2021—2025年)》,萊陽市也制定具體貫徹落實措施,明確了“提品質、保品牌、擴規模”工作思路,為推動萊陽梨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引領。成立了萊陽梨產業協會,進一步整合了梨產業資源、弘揚了產業文化,全力做好服務保障。邀請科研院所專家教授、組織農業技術人員開展技術指導服務;與山東省農科院合作共建了“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萊陽)梨產業技術研究院”,與山東蘋果·果業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建了“萊陽梨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進一步強化了科技賦能;組織參加各類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活動,交流學習先進理念,推動品種品質創新;投入萊陽梨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保障了萊陽梨生產能力、品質品牌等方面提升;實施了萊陽梨政策性保險,2022年為728個農戶的697.07 hm2萊陽梨,提供了5 080萬元的風險保障;加強古梨樹保護,為1 021棵400年以上萊陽古梨樹建立電子檔案和二維碼標識,進行掛牌管理,建設了3處古梨樹保護示范點,實現萊陽茌梨古梨樹保護的數字化、智能化、可追溯化。
2" 存在的問題
“煙臺蘋果、萊陽梨”,萊陽因梨而聞名全國,萊陽梨具有極高的潛在品牌價值,但萊陽梨產業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2.1" 經營管理模式落后
除近年來新栽培的秋月梨、黃金梨等砂梨品種外,傳統的萊陽茌梨分散生產多,多頭營銷導致了梨農之間爭市場、壓價格,部分果農為搶占8月15日前的市場位置,不惜提前半個月甚至二十多天摘果,大大降低了萊陽梨的品質,損壞了萊陽梨的美譽。此外,栽培模式傳統,機械化程度不高,規模化和標準化程度較低,生產成本高,勞動強度大,不能完全適應現代集約化栽培趨勢,尤其是技術措施的控制能力相當薄弱,化肥、農藥的使用無法有效控制,不少梨農大量使用無機肥料和農藥,造成了梨的品質不斷下降。雖然通過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加快了萊陽梨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步伐,但是核心區仍有部分農戶不愿意入社,制約萊陽梨標準化集中連片打造。
2.2" 銷售加工途徑較窄
萊陽市每年有60%以上萊陽梨在市內銷售,這些梨較大一部分作為“禮品”送到了外地,真正作為商品銷往外地的并不多,雖然當地企業研發出萊陽梨酒、梨汁,但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形成太大規模,年加工量僅占萊陽梨總產量的20%。近幾年,雖然舉辦了多次梨花節、梨文化節,但是梨文化潛力挖掘不深,景區結構單一,整體宣傳力度不足、宣傳渠道狹窄,難以滿足不同群體體驗梨文化、觀光旅游的需求,第三產業發展乏力。
2.3" 品牌效應不夠突出
雖然萊陽梨已經成功申請了證明商標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但至今沒有形成“好梨使用地理標志、梨農爭用地理標志”的良好氛圍。品牌保護意識不強,附近縣市梨農使用照旺莊鎮的包裝箱,低價傾銷冒牌萊陽梨,使優質萊陽梨的銷售受到極大的沖擊。
2.4" 產品研發創新層次較淺
雖然梨深加工產品不少,有梨膏、梨酒、梨汁、脆片等,但是能夠叫得響、品牌影響力大、附加值高的產品較少,產業鏈條有待升級,如:“健”字號、“藥”字號產品僅有一枝筆、梨潤堂兩家,梨膏產品過多,品質良莠不齊,同質化嚴重。
3" 對策建議
萊陽梨產業作為膠東半島獨有的特色產業,應深挖萊陽梨品牌價值,加快萊陽梨開發,推進萊陽梨產、銷、游一體化發展,不僅可以有效提高農民收入,也能為萊陽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
3.1" 抓好改造提升,保護百年古梨樹
持續推進萊陽梨古樹保護,加強百年以上老樹和重點區域古樹群掛牌保護,通過土壤改良、配方施肥、合理負載、綠色防控等方式保護古梨樹,促使古樹更新復壯。同時,根據山東萊陽古梨樹群系統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規劃,加強對核心區古梨樹的保護提升,讓萊陽梨古樹煥發青春。
3.2" 加強政策支持,提升抗風險能力
繼續推行萊陽梨政策性保險,增強梨園凍災、風災、雹災抗風險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梨農損失,為果農增收致富筑牢防線。加強政策支持,打造梨園防災減災能力提升,引導鼓勵經營主體建設梨園多功能防護網建設,減少蟲鳥、冰雹災害等造成的減產損失,力爭實現重災區防雹網的全覆蓋,多措并舉增強萊陽梨產業抗風險能力。
3.3" 創新經營方式,發展標準化生產
大力培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新型經營主體采用集中投入、集中技術、集中管理的“三集中”模式,開展成方連片推進老梨園規模化管理。積極引進大型企業,以產梨重鎮為核心進行升級改造,建設成方連片老齡梨園改造提升示范點。通過增施有機肥、使用土壤調理劑、深耕深松、生草、覆草等方法推進老齡梨園土壤改良;通過郁閉改造、水肥一體、網架誘引等方式,推進老齡梨園更新復壯,促使老梨園有機質含量得到提升。引導規模經營主體、果農科學用藥,推廣使用高效低毒農藥和生物農藥,減少單位面積梨園化學農藥施用量,改善梨園生態環境。在老劣梨園改造提升示范點基礎上帶動照旺莊、龍旺莊、河洛、沐浴店等周邊鎮街加大老劣梨園改造,實現老劣梨園全面改良升級,煥然一新。探索推行果園托管、半托管等既適應一家一戶小規模生產,又適應規模化經營的產業服務方式,實現萊陽梨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管理,打造萊陽梨標準化生產基地。
3.4" 依托創新平臺,升級現代化產業體系
依托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萊陽)梨產業技術研究院、萊陽梨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平臺,集聚整合國內外優勢資源,提升萊陽梨產業的競爭力,培優培強萊陽梨農業品牌。推進國家梨產業體系“一縣一業”示范縣建設工作,聘請國家梨產業體系專家在萊陽市成立專家工作站,成立國家梨體系成果轉移轉化中心——萊陽分中心,推動國家梨體系成果的高效落地轉化。組織全產業鏈專家共同開展技術創新和服務,協助萊陽市政府建設高標準示范園。圍繞萊陽古梨樹保護、果實品質提升、保鮮貯存、新優品種與砧木試驗示范、現代管理模式示范推廣等任務內容,實時邀請崗位體系專家跟蹤開展技術指導與培訓。整合涉農資金,利用先進技術,支持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地制宜建設梨現代集約生態種植園與數字化智慧農業示范園。采用大苗建園、寬行密株、設立支架、起壟覆蓋、行間生草等適于機械化管理的現代集約栽培模式和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建設數字化智慧梨園,園區配套水電管網和節水灌溉設施,配備果園耕翻、施肥、噴藥、割草等機械,逐步實現果園管理機械化;擴大有機肥代替化肥、水肥一體化、疏花疏果等栽培管理技術,加快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果園建設進程;示范推廣應用物聯網技術,實現果園環境條件監測、病蟲害預測預報及生產過程實時監控和遠程控制,促進果園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
3.5"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
充分運用“互聯網+”,依托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和網絡直播等宣傳方式,推動萊陽梨價格及品牌影響力的提升,鼓勵經營主體在國內大中城市、大型果品市場、大型超市設置萊陽梨體驗店、檔口和攤位,提高萊陽梨的市場認可度。發揮萊陽梨區域公共品牌的引領作用,依托國內主流媒體、新媒體和國內外重要展示交易會等平臺,加強萊陽梨品牌推介。加強萊陽梨核心價值研究提煉,激活“萊陽梨”文化因子,凝練“萊陽梨”文化價值。舉辦好萊陽梨花節、萊陽梨文化節等節慶活動,持續拓展萊陽梨產業在休閑農業、鄉村旅游、非遺保護、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功能,擦亮“中國梨鄉”“萊陽梨”金字招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萊陽梨產業為核心,打造田園綜合體等農業示范項目,大力發展梨文化旅游。建立萊陽梨質量追溯體系,為萊陽梨佩戴“身份證”,加大品牌打假打劣力度,保證萊陽梨的權威性和正宗性。
3.6" 延伸產業鏈條,提升品牌競爭力
注重萊陽梨品牌宣傳推介營銷,利用抖音、快手等自媒體平臺舉辦帶貨大賽,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直播活動,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各平臺多渠道拓展萊陽梨營銷。推廣梨果冷鏈貯運及產地商品化、清潔化處理,延長梨果的貨架期,緩解梨果上市時間集中、梨農賣果難的困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開發出梨干、梨醋等更多精深加工產品,提升梨產品附加值。發揮萊陽梨協會、合作社和龍頭企業作用,培養一大批萊陽梨經銷經紀人和中介組織,把萊陽梨推向大中城市,把萊陽梨深加工產品推向國際市場。作為企業,要在原料供給、生產加工、銷售渠道等多環節協調發展,加大技術投入和梨產品開發創新力度,拓展梨精深加工產品在醫療、食品、保健品等領域的應用,推動萊陽梨加工產業提檔升級,提高梨產品的附加值。同時,著力建立持續、長久、完整的產業鏈條,提高“萊陽梨”品牌效應,打造一批全國叫得響的企業品牌,促進萊陽梨產業有序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