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稿日期:2023-09-23
基金項目: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項目“黃條金剛竹等優良園林植物生態景觀應用示范”(〔2021〕XT03號)。
作者簡介:舒瑤(1999—),女,湖南益陽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為農藝與種業。
*為通信作者,E-mail:519582731@qq.com。
舒瑤,黃程前,陳己任,等.湖南省中小型樹樁盆景產業化發展現狀及對策[J].南方農業,2023,17(21):136-138,142.
摘 要 中小型樹樁盆景具有資源豐富、樁坯易培、制作周期短、造型靈活、體量小巧、管理簡易及適宜規模化生產等特點,目前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為實現湖南省花卉產業轉型升級及高質量發展,分析了湖南省中小型樹樁盆景優勢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挖掘特色資源、弘揚特色文化、融合制作技藝、加強科技創新、培育龍頭企業、引導消費市場及加速人才培養等湖南省中小盆景產業發展對策。
關鍵詞 中小型樹樁盆景;產業化;發展對策;湖南省
中圖分類號:S688.1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1.034
盆景通常分為山石盆景與樹樁盆景兩大類。樹樁盆景中,高度大于120 cm為巨型盆景,81~120 cm為大型盆景,41~80 cm為中型盆景,15~40 cm為小型盆景,小于15 cm為微型盆景[1]。中小微型樹樁盆景既符合生態保護需求,又迎合大眾消費能力,在近10年發展迅猛,在居室、餐廳、辦公室等場所的應用日益增多,且已成為我國出口創匯的盆景類型。
湖南省盆景的發展歷史已有300余年,過去僅有少許官宦人家養護收藏,直至20世紀50年代才進入大眾視野,一大批公園、園林部門開始培育盆景,如長沙市烈士公園、岳麓山公園、常德市桃花源景區等相繼建立了盆景園并對公眾開放,對盆景的普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至20世紀80年代,隨著中國盆景展覽會、中國花卉博覽會等綜合性會展成功舉辦,各地盆景技法與風格流派間的交流,湖南省盆景逐漸走向成熟的發展階段。1990年以來,湖南省開展了中小型樹樁盆景產業化技術研究,提出了紅花檵木、火棘、蚊母、南天竹、小型竹類及枸骨等7種盆景的快速成型研究。目前,金彈子、赤楠、無刺枸骨及小型竹類盆景逐漸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2]。
1" 中小型樹樁盆景的特點
1.1" 資源豐富
中小型盆景的樹樁要滿足以下基本要求:枝葉細小,節短枝密;萌芽率高,耐修剪、蟠扎,枝條柔韌性較強;樁坯繁育速度快;適應性強,易栽培成活;具有芳香氣味或宜康養;抗病蟲害;有一定的耐陰性,適合在室內擺設等。因此,中小型盆景的樹種選擇種類多,大多數觀賞植物都可采用。
1.2" 樁坯易培
樁坯可用扦插、嫁接、壓條及播種等方式快速批量培育,避免了山采樹樁資源有限,造成生態破壞的嚴重后果。一般繁育2~4年即可培育成優良的中小型盆景樁坯,適宜盆景規模化生產。
1.3" 制作周期短
苗木生產周期短,坯材早期生長最快且易控型,枝葉整體同步生長。中小型樹樁盆景3~5年即可制作成型,相比大型盆景縮短至少10年,快速成型是盆景產業化的必要條件。
1.4" 造型靈活
中小型樹樁盆景制作可以參考并融合各種技法,綜合各流派的特點,形態不拘一格,不僅可以創作出不同類型的作品,還可推出個性化風格作品,推進盆景產業的創新發展。目前中小型樹樁盆景的制作技藝已基本成熟。
1.5" 體量小巧
中小型樹樁盆景體量小巧,可在居室、陽臺、辦公室等較小的空間陳設。中小型樹樁盆景采用輕基質等培育,避免了大盆景沉重體量給養護者帶來搬動等方面的不利。如在室內博古架中放上三五盆小品不僅能增加裝飾品的效果,還能調節狹窄空間的氣氛,使養護者足不出戶便可欣賞大自然的奇觀,開闊眼界,精神上得到無窮樂趣。
1.6" 管理簡易
中小型樹樁盆景修剪、施肥等日常管理相對容易,不像大型盆景需要專業人員維護,根據專業指導自己動手即可完成。對于老年人的園藝康復、盆景愛好者的實操培育等具有良好的效果。
1.7" 適宜規模化生產
綜合以上特點,中小型樹樁盆景規模化、產業化十分可行,為盆景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根據市場發展特點,盆景走進千家萬戶是必然的趨勢,是目前盆景快速發展的重大機遇。
2" 湖南省中小型樹樁盆景發展優勢及存在的問題
2.1" 優勢
2.1.1" 湖南省樹樁資源豐富
湖南省植物資源豐富,用于觀賞的植物約2 000種,可制作中小型樹樁盆景木本及竹類植物500余種,蕨類、苔蘚、地衣、小型草本等盆景輔用植物約100種,觀花觀果類樹種100余種,包括金彈子、杜鵑、羅漢松、紅花檵木等盆景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的種類[3]。另外,常德武陵石、瀏陽菊花石、湘西鐘乳石等石材,具有天然紋理、顏色形態自然等特點,可作為中小型樹樁盆景的配材靈活應用[4]。
2.1.2" 市場發展潛力大
1)盆景發展勢頭強勁。2013年,湖南省盆景種植面積1 296.9 hm2,占全省花木總面積的1.75%,盆景銷售額13 719.2萬元,占全省總銷售額的2.75%;至2022年,湖南省盆景種植面積為1 864.6 hm2,占總面積的2.76%,銷售額31 500.7萬元,占總銷售額的5.10%。2013—2022年,在湖南省花卉十大類型中,盆景是產出率較高、發展較快的一大類型,生產面積和銷售額分別增長43.77%和129.61%,2022年共銷售盆景597.4萬盆。
2)中小型樹樁盆景更受消費者青睞。湖南省市場中小型樹樁盆景主要銷售樹種為黃楊、六月雪、竹類、赤楠、榕樹、迎客松、紅掌及羅漢松等,黃楊、六月雪、竹類是最受消費者喜歡的中小型樹樁盆景,銷售量最高的樹種大部分具有耐陰、生長速度慢、耐旱等特性。
3)相對產出比高,經濟效益顯著。在長沙市紅星大市場初步調查中小型樹樁盆景價格,黃楊單價為600~1 200元、竹子單價為100~300元、榕樹單價為150~300元、迎客松單價為400~600元、六月雪單價為120~200元。相對于湖南省其他觀賞苗木,中小型樹樁盆景不僅生產周期短,土地空間成本低,而且效益是觀賞苗木的5倍以上,是湖南省花卉產業轉型的一個新方向。
2.2" 存在的問題
2.2.1" 種類單一
湖南省市場中小型樹樁盆景銷售量較多的有榕樹、基及樹、珍珠紅、黃楊、金彈子、杜鵑、赤楠、六月雪、蚊母、鳳尾竹、觀音竹、紅花檵木、無刺枸骨、火棘及黑松等約30種,其中銷量最多的榕樹和基及樹來自福建省、廣東省等地,湖南省大部分特色資源沒有開發,除珍珠紅、黃楊、金彈子有一定的規模和不同規格的產品外,其余都量小、無系列品牌[5]。
2.2.2" 造型簡單粗糙
長期以來,盆景專業人員圍繞各種盆景展覽、比賽等,關注重點為大型盆景,且多為愛好者或者收藏界小圈內交流,在大眾還沒有形成消費主力前,中小型樹樁盆景難以得到盆景界的重視,因而缺乏系統研發,造型粗糙簡單,模式單一,甚至有半成品或者直接從圃地采挖進入市場的情況,達不到盆景的基本要求。
2.2.3" 自培樁材不夠,缺乏產業化意識
過去盆景樹樁以山采為主,造成盆景資源匱乏與生態的嚴重破壞,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目前已基本得到控制。山采樹樁數量少,優質樁坯更少,無法形成產業化。雖然現在更多的技術人才注重樁坯的自主培育,如金彈子、珍珠紅、紅花檵木等,但短期內難以滿足產業化發展的需求。
2.2.4" 專業技術人才不足
湖南省盆景技藝以師徒相傳為主,雖然湖南農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等高校先后開設盆景選修課、講座、專業培訓班,為湖南省培養了一批盆景專業技術人才。但目前盆景專業及業余愛好學者人數仍然偏少,據2020年調查,全省僅11 000人左右,且掌握的技術參差不齊;在全國享有知名度的大師僅有幾人。人才不足嚴重制約了盆景產業的發展。
3" 發展對策
3.1" 充分挖掘特色資源
根據資源特點、制作技藝水平、市場需求趨勢,重點選擇具有葉小、四季常青、易栽培、耐寒、稍耐陰、耐修剪及萌發力強等特性的20種特色資源進行產業化發展[6],包括金彈子、老鴉柿、黃楊、紅花檵木、六月雪、赤楠、杜鵑、蚊母、羅漢松、黑松、海梔子、火棘、無刺枸骨、金明佛肚竹、辣韭矢竹、紫薇、紅楓、南天竹、龜甲冬青及花石榴。同時開發出其他特色樹種,如蠟梅、梅花、貼梗海棠等進行個性化發展。
3.2" 大力弘揚特色文化
文化是盆景的靈魂,盆景應突出湖湘特色文化、紅色文化和地方鄉土文化。例如,湘潭盤龍大觀園利用韶山紅杜鵑文化生產出大批量的飄枝造型杜鵑,張家界市以武陵山區特有的民俗故事、名著故事、名人故事和名景地貌入盆展示等。
3.3" 兼收融合特色技藝
湖南省中小型樹樁盆景創作技法以嶺南派的截干蓄枝為主,兼容了蟠扎等技法,具體方法因不同植物種類、生長特性與造型類型而異。采用嫁接、并株等快速擴根、擴樁等形式快速培養各類盆景[7]。
3.4" 持續加強科技創新
3.4.1" 加強樁坯快速培育
通過播種、扦插、嫁接、分株及壓條等方式,繁育原始坯材。杜絕山采樁材,以保護資源與生態環境。邵陽市通過科學培育黃楊,其莖干直徑8年可達10 cm。
3.4.2" 探索快速造型技術
利用植物的頂端優勢、親和力、嫩枝柔軟等特性,通過彎干、補枝、株體融合、截干蓄枝、提根等技術盡早使得主干、主分枝基本定型,逐年培育豐冠。懷化市通過春夏季生長旺盛期的枝葉修剪控制金彈子生長,既保證了秋季掛果后的造型優美,又保證足夠的葉片進行光合作用,供果實生長發育。
3.4.3" 完善配套養護技術
充分利用現有科學技術,促進植物的快速成型與養護。通過修剪、適當稀植、施肥、噴施生長調節劑、適當控水等方法提升初坯培育質量與生長速度,達到促花、保果、控形等效果。
3.4.4" 創新盆景形式
根據陳設空間及光線利用需求,選擇開發頂置、垂吊、壁掛及組合等形式,融入5G智慧與現代聲光電色,使盆景更具藝術性與觀賞性。如張家界市武陵壁掛盆景為湖南省獨特的創新,獲盆景專家與消費者的高度認同。
3.5" 打造專業化的盆景重點企業和基地
培育5~10家中小型盆景重點企業,每個企業重點開發幾種特色產品,集中力量進行各生產環節的研發、管理與技術集成創新,編制技術標準,有序推動盆景產業化發展,提升湖南省中小型樹樁盆景市場影響力。
3.6" 引導消費市場發展
主管部門發揮引導、服務作用,加強盆景行業協同合作,共同促進中小型樹樁盆景的健康有序、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強化市場培育與引導、引領。通過抖音、公眾視頻、淘寶等直播平臺加強宣傳和推廣,減少流通環節,降低銷售成本,積極引導消費。建立健全售后服務體系。建立客戶檔案庫,開通養護平臺,跟蹤回訪用戶,及時解答用戶的各種問題。隨產品提供養護說明書,網上定期開展修剪養護、病蟲害防控、水分控制、光照調節等專項指導,提供專用的水肥藥一體化產品,提升消費者的養護水平。
3.7" 加速培養盆景專業人才
培育一支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型復合人才隊伍,引導有實力的盆景生產企業進行相關盆景技藝的應用型研究,鼓勵各級盆景藝術家協會發揮自身作用,組織相關從業人員進行科研生產技藝、作品之間的交流與學習,加快形成老、中、青結合,科學技術含量較高的人才梯隊,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方式拓寬視野。
4" 結語
湖南省花卉產業以觀賞苗木和食用藥用花卉為主。2022年觀賞苗木和食用藥用花卉合計種植面積占總種植面積的80%,銷售僅占總量的67.43%。產品結構不合理,導致總體效益不高。目前觀賞苗木出現了周期性的滯銷期,苗木用地政策的調整,花卉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盆景產業作為花卉中附加值高的類型日益引起產業界的重視。湖南省中小型樹樁盆景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涌現出了湖南育景園林工程公司的珍珠紅、湘西州吉首市石家沖街道栗溪村的金彈子等一批特色盆景,為實現湖南省中小型樹樁盆景產業發展提供模式與示范,為實現湖南省花卉產業轉型升級及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劉格言.竹盆景造型及其審美偏好研究[D].雅安:四川農業大學,2022.
[2]" 韓彩霞.盆景跌枝及其造型應用研究[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21.
[3]" 徐朕.“文人樹”盆景創作特征、創作影響及創作技法研究[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20.
[4]" 鄭國明,王朋舉,周瑛華,等.微型盆景波緣冬青的制作及養護技術要點[J].上海農業科技,2023(3):99-100.
[5]" 李鵬,范許哲,朱慶豎.金豆盆景生產現狀及產業化發展初探[J].現代園藝,2023,46(15):66-67.
[6]" 楊藝濤.對節白蠟樹樁盆景不同制作階段的生理特性研究[D].荊州:長江大學,2023.
[7]" 萬孝軍,楊國程.關于盆景創新發展的思考[J].內江科技,2020,41(1):114.
(責任編輯:劉寧寧" 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