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稿日期:2023-07-28
作者簡介:彭勝將(1988—),男,廣西來賓人,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調查、營林生產。E-mail:923617355@qq.com。
彭勝將.三門江林場國家儲備林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南方農業,2023,17(21):175-177.
摘 要 廣西壯族自治區自實行國家儲備林“雙千”計劃以來,國有三門江林場不斷推進和創新國家儲備林的建設和發展模式,在廣西全區率先推行“區直林場+地方政府”整縣推進建設國家儲備林建設,通過“國儲林+林下經濟”“國儲林+油茶產業”等模式,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建設油茶產業示范區等,帶動當地農戶發展油茶產業。分析了國家儲備林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國家儲備林建設;創新資金保障機制,拓展國家儲備林創收渠道;優化融資模式,降低融資成本”等對策。
關鍵詞 國家儲備林建設;問題;對策;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三門江林場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1.045
我國是木材資源消耗大國,2022年全國木材消耗總量為1.77億m3,其中有39.62%的木材需要依賴進口[1-2]。為有效緩解我國木材資源緊缺的問題,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加強國家木材戰略儲備基地和林區基礎設施建設”,并于2018年4月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正式印發了《國家儲備林建設規劃(2018—2035年)》,以維護生態平衡及保障木材需求之間的平衡、和諧發展[3]。
國家儲備林在滿足經濟發展過程中社會對優質木材的需求的基礎上,通過對荒地、現有林等進行人工集約栽培及改培、撫育、補植補種等方式,營造和培育出工業原料林、鄉土及珍稀樹種、大徑材用材林等具有多功能用途的森林。廣西是我國木材主要產區,僅2022年全國木材生產總量中就有45.5%來自廣西[4]。因此,廣西林業產業的發展對我國的木材供應平衡具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國家儲備林建設規劃(2018—2035年)》,到2050年,規劃安排廣西任務180.44萬hm2,而廣西計劃2013—2035年建立國家儲備林基地187.16萬hm2,其中集約人工林栽培93.71萬hm2,現有林改培45.52萬hm2,撫育及補植補造47.63萬hm2[5]。此外,廣西計劃2021—2025年新建國家儲備林66.67萬hm2,其中包括全區區直單位24.87萬hm2,占全區總量將近40%。因此,關于國有林場的國家儲備林建設問題的研究對推動廣西國家儲備林的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1" 三門江林場國家儲備林建設成效分析
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三門江林場(以下簡稱三門江林場)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直屬正處級公益二類事業單位,隨著廣西實行國家儲備林“雙千”計劃以來,不斷推進和創新國家儲備林的建設和發展模式。
1.1" 三門江林場國家儲備林建設規模
截至2021年6月,三門江林場與廣西3個縣級政府簽訂合作協議,通過“大場聯小場”等方式收儲林地3.60萬hm2,并建設高質量商品林“雙千”基地共4.67萬hm2。截至2021年8月,三門江林場完成國家儲備林建設面積為5.35萬hm2,超過計劃總量的兩倍,培育桉樹高產大徑材精品示范林0.20萬hm2,精品林1.54萬hm2、高產林1.13萬hm2;8年生桉每公頃蓄積量最高達424.5 m3;每年可帶動村集體和農戶增收8 100萬元[6]。
1.2" 三門江林場國家儲備林建設資金
2021年,三門江林場通過與鹿寨縣、黃冕林場合作,在“縣政府+區直林場”整縣推進模式的基礎上,全年實現資金專項貸款11億元,并流轉林用地用于國家儲備林建設超過7 333 hm2[7]。此外,為激發林權抵押融資潛能,2021年3月至2022年底,廣西全區國家儲備林項目共獲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廣西壯族自治區分行、國家開發銀行廣西分行兩家銀行批復貸款307億元,發放貸款88.6億元,2022年全區發放林權及各類森林資產資源抵押貸款54億元,林權抵押貸款余額達177億元。2022年3月,南寧市首筆林業碳匯預期收益權質押貸款成功落地,三門江林場獲0.96億元綠色貸款,對應質押的碳匯收益權價值為0.12億元。截至2021年底,三門江林場控股的廣西鹿鼎林業集團責任有限公司累計支付48個村集體林地林木流轉變現款
1 546萬元,大力扶持和推動當地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為鄉村經濟發展提供基礎性保障[8]。
1.3" 三門江林場國家儲備林發展模式
三門江林場創新“國儲林+N”融合發展模式。
1)三門江林場在廣西全區率先推行“區直林場+地方政府”整縣推進建設國家儲備林建設,通過“國儲林+林下經濟”“國儲林+油茶產業”等模式,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建設油茶產業示范區等,以技術幫扶、勞務雇傭、贈送良種油茶苗木、建設高產油茶基地和低產林改造等來帶動當地農戶發展油茶產業。2021年,三門江林場依托“桂之坊”山茶油品牌,實現茶油系列幫扶產品銷售收入1.68億元。
2)通過“合作分紅”“林地入股”等立體化模式,推動國家儲備林建設與村集體經濟融合發展。
2" 存在的問題
2.1" 建設資金不足
國家儲備林建設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根據《2016年農業綜合開發林業項目申報指南》中的相關要求,國家儲備林建設中人造林投入標準每公頃不低于3萬元,現有林改培的投入標準每公頃不低于1.5萬元[9]。而截至2021年底,廣西全區國家儲備林建設超過73.33萬hm2,投入各類資金超過150億元,平均每公頃國家儲備林建設投入資金為2.25萬元;其中,2021年國家下達廣西木材戰略儲備基地建設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1.1億元,資金用于新造及改培國家儲備林0.92萬hm2;均未達到建設資金的投入標準[10]。此外,根據三門江林場2023年的預算公開,2023年三門江林場的預算總支出約為5.79億元,其中財政撥款預算支出0.21億元,森林管護、森林資源培育等項目預算支出0.14億元,管護培育支出不足全年全場總預算的2.5%,建設資金存在不足[11]。
2.2" 國家儲備林建設投資高、回收慢
2020年9月,三門江林場“區直林場+地方政府”整縣推進建設國家儲備林建設,與柳州市鹿寨縣人民政府及黃冕林場簽署合作框架協議,與鹿寨縣共同建設8萬hm2國家儲備林建設等項目,共同出資合計55億元,并成立廣西鹿鼎林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實現聯合建設國家儲備林項目。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的《國家儲備林建設管理辦法(試行)》,國家儲備林建設樹種應符合國家儲備林樹種目錄的要求,做到適地適樹,推廣使用良種、優良種源樹種、鄉土樹種、珍稀樹種和高效栽培技術,而鄉土樹種、珍稀樹種大多屬于生長周期較長的樹種。例如,三門江林場積極打造混交林,培育異齡復層林,實施桉樹與松樹、杉樹、米老排、刨花潤楠等混交,但培育周期長達20年。此外,三門江林場為優化林種結構,通過延長采伐周期來培育桉樹大徑材,確保桉樹林齡在8年以上。綜上,國家儲備林的建設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且資金回籠周期較長。
2.3" 建設融資成本高
廣西作為全國最大的商品木材的產區,于2012年被確定成為全國首批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的試點省區,共同承擔建設國家儲備林基地約140萬hm2,項目總投資約360億元,其中依靠銀行貸款融資額度高達280億元,約占投資總額度的80%[12]。目前,廣西林業建設融資渠道以林權質押為主,且從2021年6月1日起,廣西全區公益林擔保費率降至0.1%,商品林費率降至0.16%~0.32%,盡管近年來廣西林權質押擔保的保額提高和費率降低,但融資成本依然偏高,僅廣西來賓市2022年林業相關主體融資成本就高達5 744萬元[13-14]。
3" 建設對策
3.1"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國家儲備林建設
通過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國家儲備林建設,充分利用社會資本,有效解決目前國家儲備林建設的融資困境。隨著我國集體林權制度的改革,林權經營權能的不斷優化和擴展,林業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優化社會資本參與國家儲備林建設的體制機制,國有林場應積極探索林場與企業、林業新型經營主體的國家儲備林合作造林和森林保育經營模式,并積極鼓勵包括民企、個人、集體等社會組織參與國家儲備林建設。社會資本可以參與國家儲備林的林下經濟、生態旅游、康養旅游等項目建設,在解決資金不足問題的同時,還能有效盤活林木資源資產,推動國家儲備林建設。
3.2" 創新資金保障機制,拓展國家儲備林創收渠道
由于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的投資成本高,資金回收慢,為進一步加快資金的回籠,應采取以下2種措施。1)結合三門江林場的國家儲備林經營需要,積極爭取貸款期限延長、以獎代補等創新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資金保障機制,以盤活國家儲備林資金和經營。2)三門江林場應積極圍繞“為國儲材,為民儲財”核心宗旨,并通過積極打通和創新國家儲備林的創收渠道,包括林下養殖、林下種植等林下經濟發展模式,破解國家儲備林資金回籠慢、林地林木資源經濟價值變現難、變現周期長等難題,助推國家儲備林產業提質增效,充分發揮森林資源優勢,盤活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實現鄉村振興。
3.3" 優化融資模式,降低融資成本
1)對于林業經營單位而言,應積極向上級部門反映本單位實際經營需求和經營狀況,爭取更多財政資金和融資方面的支持,通過優化和拓展融資平臺,積極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溝通和聯系,創造更多的合作機會,優化和加強自身資產評估和融資指標,提升自身融資信用,爭取融資的優惠利息,降低融資成本。2)對于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而言,應積極鼓勵銀行與林業單位的深度合作,推動林業融資擔保和多元化的融資模式的開發和應用,包括信托、基金、碳匯+林權質押等,推動林權及碳匯融資機制的規范化管理,降低林權抵押融資中的風險,為林業經營單位融資問題的解決奠定良好的基礎。
4" 結語
國家儲備林建設投資大,資金回收慢,且建設融資成本高。對于政府、林業相關部門及國有林場而言,應積極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國家儲備林建設,鼓勵銀行與林業單位深度合作,推動林業融資擔保和多元化融資模式的開發和應用,積極發展林下經濟、生態旅游、康養等產業,充分發揮森林資源優勢,盤活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助推實現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 海關總署.2022年12月進口主要商品量值表(人民幣值)[EB/OL].(2023-01-18)[2023-07-14].http://www.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zfxxgk/2799825/302274/302277/302276/4807029/index.html.
[2] 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N].中國信息報,2023-03-01(01).
[3] 芳菲.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詳解[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3(1):7-9.
[4] 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廣西調查總隊.2022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N].廣西日報,2023-03-31(05).
[5] 貴港市林業局.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家儲備林建設規劃(2013-2035年)(2018年修編)政策解讀[EB/OL].(2019-03-29)[2023-07-14].http://lyj.gxgg.gov.cn/xxgk/fdzdgknr/zcjd_1/t503029.shtml.
[6]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三門江林場:學史力行踐初心砥礪奮進開新局[EB/OL].(2021-08-21)[2023-07-14].http://www.forestry.gov.cn/zyw/5016/20210826/143305009542951.html.
[7] 王艷群.為國儲綠 為民生金[N].廣西日報,2021-11-24(09).
[8] 靳寶川,何家樞,甘子壽.廣西林業成為鄉村振興強力引擎[N].廣西日報,2022-12-15(13).
[9] 林業局.2016年農業綜合開發林業項目申報指南[EB/OL].(2015-09-29)[2023-07-14].https://www.gov.cn/xinwen/2015-09/29/content_2940444.htm.
[10] 張雷,何彥然,謝玲芝.乘金融春風 儲八桂良材:廣西高質量發展國家儲備林建設紀實[N].中國綠色時報,2021-11-04(02).
[11] 廣西國有三門江林場.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三門江林場2023年單位預算公開[EB/OL].(2023-02-18)[2023-07-14].http://www.smjlc.com.cn/index.php?c=showamp;id=14218.
[12] 焦玉海.發揮財政金融政策合力 支持國家儲備林建設[N].中國綠色時報,2015-12-18(01).
[13] 羅偉強,張敏.2021年廣西森林保險承保面積1.41億畝[EB/OL].(2022-03-16)[2023-07-14].http://www.forestry.gov.cn/main/102/20220314/1039195 22784511.html.
[14] 韋德祿.廣西來賓:創新普惠金融振興林業產業[N].中國綠色時報,2023-03-16(02).
(責任編輯:張春雨" 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