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堰,只要提到“培長報紙博物館”,提到博物館館長程培長,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
程培長是農行退休老干部,也是一名老黨員,他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收集、整理報紙。一開始是用于自己學習、收藏,2012年退休后,他依然堅持集報,并把珍藏的報紙作為奉獻社會、關愛青少年、發揮余熱的載體。隨著集報數量增加,程培長想把自己的集報貢獻出來,供大家參觀、了解。
2016年12月16日,鄖陽培長報紙博物館正式掛牌并對外免費開放。程培長將自己珍藏了40年、近15萬份報紙分門別類展覽。“鎮館之寶”是乾隆十年(即公元1745年)的《邸報》,另外還有1879年的《申報》與1889年的《京報》。收藏展覽的主體部分,是《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晉察冀日報》《湖北日報》等記載著中國人民建黨建國、改革開放偉大歷程的報紙。程培長以集報、藏報為媒,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播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以講好中國故事為己任。
為有效保存報紙的原貌,程培長把每張報紙都封裝過塑。打開一張張泛黃的老報紙,就像打開了一幅幅真實的歷史畫卷。隨著名聲遠揚,不少單位和個人慕名而來參觀學習,有時一天要接待幾百人,程培長承擔了全部講解任務,他常說“參觀只是一方面,重點要把紅色精神一代代傳遞下去”。為讓集報發揮更大作用,程培長利用學校假期,邀請大學生志愿者來博物館學習;同時在市直各大院校舉辦集報展和集報知識講座,在社區、圖書館開展青少年集報、剪報活動。
近幾年,程培長一直用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資維持博物館的運作,進行的講座、展覽逾100場,用行動詮釋了一名老黨員的擔當與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