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平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隸屬于賀州市,位于桂東粵西結合的核心地帶,毗鄰粵港澳大灣區。茶葉是昭平縣農業第一大產業,全縣現有茶園面積25萬畝。茶葉加工企業140余家,全縣涉茶從業人員11萬余人,占全縣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無論茶園面積、茶葉產量和產值均位列廣西第一位。難怪在作者前往廣西采訪前,廣西茶業協會副會長韋克英特別推薦,一定要去昭平走訪一下。
3月上旬。在賀州市茶葉水果中心主任楊龍春的陪同下,作者走進了昭平縣,這里處處都是碧綠。昭平縣茶業發展中心主任邱劍平一見面就說:“你們要早幾天來就好了,廣西春茶節系列活動剛剛在昭平縣舉行,昭平茶園已經全面開采。”“這么早?”作者驚訝地問。邱主任說:“昭平茶享有‘中國大陸早春第一茶’的美譽,每年2月下旬就開采了。”
作者從廣西茶業協會提供的《2022年廣西茶產業發展報告》中看到,昭平縣被廣西壯族自治區列為廣西茶葉優勢產區的重點縣,是廣西茶產業發展的第一方陣。近年來,廣西正在向千億元茶產業目標奮進,重點打造六堡茶、綠茶、紅茶、花茶四大茶類。作者在采訪昭平縣重點茶企時發現,除生產加工昭平紅、昭平綠外,昭平縣也是廣西六堡茶的重要產區。此外,昭平縣各企業還將昭平的綠茶運輸到廣西橫州市加工茉莉花茶。
依靠天然資源稟賦 巧打“生態有機”牌
作者走進昭平南山茶海,這里云霧繚繞,茫茫云海中茶園猶如仙境一般,滿眼青翠、茶香飄溢。放眼望去,連綿的茶園春意盎然,一壟接一壟,茶農們正忙著采摘新茶。邱劍平介紹,這里的茶園全部是有機茶園,像這樣的有機茶園還有多處,全縣通過認證的綠色食品茶園達7.9萬畝,按照有機茶標準管理的茶園有3.6萬畝,16家企業產品通過有機茶認證或轉換認證。通過走訪,作者發現“生態有機”才是昭平茶立足市場的根本。
昭平茶能打“生態有機”牌源于昭平縣天然的生態環境,全縣森林覆蓋面積率達到87.6%。2016年,昭平縣被中國老年學學會評為“中國長壽之鄉”稱號,每10萬人口中的百歲老人占比是聯合國評定長壽之鄉標準的兩倍。它還是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是“中國有機茶之鄉”。天然的資源稟賦為昭平縣發展有機茶提供了條件。
作者在昭平縣最大的茶企——廣西將軍峰茶業集團看到,現代化的生產車間內,一箱箱打包完成的出口茶葉碼放得整整齊齊,正即將出口到歐盟國家。作為當地的龍頭企業,集團擁有有機茶基地8000多畝,茶葉種植基地和產品均獲得了中國、歐盟、美國和日本的有機認證,從源頭嚴抓茶葉生產、加工質量關。集團還建設了智能化全自動茶葉生產車間、有機名優茶生產車間、茶葉精選車間、茶葉包裝車間和茶葉倉儲冷庫。
干旱導致春茶減產 茶青價格略有上漲
在采訪過程中,邱劍平幾次感嘆,要能下一場雨就好了。昭平縣在2022年的夏天遭遇大旱,2023年的春天又沒有下雨,這使得春茶減產已成定局。
3月7日,在昭平縣南山茶海景區的山腳下,茶農正背著一袋袋茶青前來交易,福云六號茶樹品種的大約25元/斤,烏牛早、黃金茶、元宵綠品種的價格能賣到80元/斤。茶農向作者反映,與2022年同期相比,茶青價格略有上漲。隨著茶青上市得越來越多,價格將會下降。“生態環境這么好的茶,賣這么便宜,我覺得有點可惜!”作者不由得感嘆。邱劍平說:“昭平茶在廣西之外的品牌影響力還不夠,只能給其他產地名茶‘作嫁衣’。昭平茶比江浙茶區早開采一個月,不少江浙地區的茶商在昭平建廠生產,有些生產龍井茶,有些生產碧螺春,然后再拿回到江浙地區銷售。昭平紅茶品質也非常好,不少福建茶企在這里加工金駿眉和正山小種。”
中國有一千余種名茶,能夠走向全國的也僅有幾十種。大部分茶默默無聞,難以出省,能為其他產地名茶“作嫁衣”的也不多,昭平茶依托優異的茶葉品質成為國內名優茶的原料也不失為發展良策。
中航集團支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昭平茶有未來
昭平縣曾經是國家832個貧困縣之一,依靠茶產業實現了全面脫貧。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昭平縣對口扶貧單位,長期以來為昭平茶產業加工建設、市場營銷、科研平臺搭建提供了大力支持。在昭平縣,隨處可見集團援建的茶葉生產加工基地、茶科技小院、茶葉加工廠等。中航集團還搭建了內部員工采購電子平臺,全集團20多萬人消費幫扶昭平茶及其他農副產品。
中航集團掛職昭平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常玥告訴作者,茶產業是昭平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特色優勢支柱產業。未來,中航集團將會同昭平縣委、縣政府,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以綠色生態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全產業鏈轉型升級為主線,以引導服務為保障,全力推動昭平茶產業提質升級,打造以“一紅一綠一黑”為主導的特色茶優勢產區,力爭到2027年,實現全縣茶葉種植面積達30萬畝、干毛茶總產量達到2.5萬噸、茶產業綜合產值45億元以上,推動昭平縣從茶葉大縣發展成為茶業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