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茶產業已成為貴州鄉村振興的“火車頭”。近年來,貴州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把茶產業作為綠色產業、富民產業、朝陽產業來重點打造,走出了一條茶產業后發趕超、跨越發展的新路子。涌現出“湄潭翠芽”“都勻毛尖”“鳳岡鋅硒茶”“石阡苔茶”等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品牌,成為中國茶界的新星。鳳岡縣在發展“鳳岡鋅硒茶”品牌中,實現了產業發達、宜居宜游和鄉風文明。可以說,“鳳岡鋅硒茶,在產業帶動發展、小鎮特色鮮明、鄉村文明進化”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甕安縣發展歐標茶,實現了“休閑觀光、養生度假、國際友誼”的融合發展,成了“小鎮養生養老,茶葉出口創匯,茶香四海五洲”的典范。石阡縣與貴州各大高校、科研單位合作,通過“科技助力”的方式,讓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了。在貴州廣大茶區,茶產業成了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干凈是貴州茶產業的生命線
恪守干凈是貴州茶產業發展的永恒追求。目前,貴州茶葉種植面積720萬畝。其中,投產面積601.7萬畝。茶葉已經成為貴州重要的經濟作物。近年來,隨著茶園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受種植結構調整和氣候的影響,茶樹病蟲害發生率呈上升趨勢。但茶樹病蟲害防治生物藥劑缺乏、病蟲害影響加劇、不合理使用農藥導致的產業發展風險提升。因此,貴州茶產業亟需提升綠色防控和生態調控技術,筑牢“干凈黔茶”生命線。
創新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貴州茶園管控要以“生態為根、農藝為本、生物防控為輔”為理念,強化綠色發展。堅持“以草治草”“以蟲治蟲”,降低農藥使用量來保障茶葉的質量安全。在茶園通過種植花生、三葉草控制雜草,通過綠色防控和生態控制,抑制害蟲、誘集天敵,形成穩定生物鏈,將茶樹病蟲害發生率和危害影響降至最低。使用捕食螨、瓢蟲、小花蝽等茶樹病蟲天敵來代替化學農藥。
通過開展茶樹抗凍、抗寒、抗旱和抗病的免疫誘導、提質增效技術研究,篩選生防藥劑和藥劑組合技術,茶樹病害防控效果達到60%以上,茶青產量提高了20%以上,化學農藥減量80%以上,貴州茶葉品質顯著提升。
貴州茶產業的責任與使命
近年來,貴州各級政府一直把茶產業作為生態產業和富民產業發展,堅定發展信念,堅定道路自信;行業主管部門嚴守茶葉質量安全底線,指導茶業健康發展;茶葉科研院校,強化了茶園生態調控策略;茶葉企業家貫徹做干凈茶、掙干凈錢、做干凈人的理念;茶農恪守種生態茶、管干凈茶、做干凈人準則,這些都難能可貴,值得好好總結,發揚光大。
種植、管護、加工、銷售、消費干凈茶、生態茶、大眾茶,將是貴州茶產業的新篇章。我們一定要守住干凈茶底線,質量安全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