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十一屆貴州茶業經濟年會現場,有一個茶葉品牌十分引人注目:企業工作人員統一著藍色制服,目光堅定、昂首挺胸、身姿挺拔,頗有軍人的風范,與茶葉的輕柔形象產生了鮮明對比。這就是貴州省湄潭縣栗香茶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栗香茶業”)的團隊。
原來栗香茶業董事長譚書德是經過軍營錘煉的復員軍人。1981年,譚書德光榮入伍,開始了4年的軍旅歷練。1985年從部隊退伍后,他被安置到湄潭縣政府工作。1987年,他主動申請要求到當地茶葉公司工作。在積累了一定經驗后,譚書德決定放棄鐵飯碗下海做茶葉生意。
1995年,他承包了湄潭縣永興鎮流河渡的一個茶場。2001年,貴州省湄潭縣栗香茶業有限公司成立,位于遵義市湄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是一家集良種茶苗繁育與推廣、茶園基地建設、茶葉研發與生產加工、茶葉品牌打造與銷售為一體的茶葉專營公司。經過22年努力發展,現已成為農業產業化經營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貴州省級扶貧龍頭企業、省級林業龍頭企業、茶葉標準化示范單位、中國茶葉行業百強企業、貴州民營企業100強、貴州“三綠一紅”十大領軍企業。
通過實踐,譚書德探索出一條富有個人特色的茶企經營之道。為了更好地管理公司,譚書德在茶廠組建了“茶葉集團軍”,下轄“四大軍團”和一個“特種部隊”,這四個軍團分別是:育苗“軍團”、基地“軍團”、加工“軍團”、品牌“軍團”,“特種部隊”則為專家團隊。按照軍事化管理構建企業,大幅提升茶葉生產加工規模化和標準化。因此,當地茶農都親切地稱他為“茶司令”。
譚書德介紹,在生產加工方面,公司現有清潔化名優茶葉初加工生產線6條,精加工包裝生產線1條,擁有相關制茶設備358臺(套),年生產名優茶能力可達到1000噸。同時采取“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形式建有茶園生產基地4個、茶園總面積達3.8萬畝,輻射帶動當地茶農8000戶。
在技術研發及創新方面,栗香茶業自2009年起與多家科研單位合作,組建了企業技術中心,先后完成國家、省、市等下達的研發和科技推廣項目13項,申請并獲得專利授權16項,制定企業標準和參與地方標準制定7項。先后被評定為貴州省科技小巨人企業、科技創新示范企業、知識產權省級示范單位,省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同時企業技術中心已通過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
在品牌打造及銷售方面,公司旗下品牌“栗香縈道”獲得“2022年度消費者最喜愛的貴州茶葉品牌”稱號。目前,栗香茶業銷售渠道以直銷、經銷、電子商務為主,實現年均銷售收入超1億元。
要用品牌的力量將“貴州綠茶”大旗插遍中國茶的版圖。在第十一屆貴州茶業經濟年會會上,對于貴州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譚書德給出了“栗香提案”—— “貴州綠茶”的雙循環戰略。建立“貴州綠茶”大本營,本質是讓更多的貴州人民愛貴州綠茶、喝貴州綠茶、保護貴州綠茶,實施內循環,形成黔茶“軍團”對外開疆拓土、展開外循環最堅強的后方保障。對外創建“貴州綠茶”根據地,本質是展開擴“綠”運動,讓全國人民更加熱愛綠茶,熱愛貴州綠茶,并成為貴州綠茶的宣傳隊,以此實現外循環,最終形成“貴州綠茶”的星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