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中辦印發《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湖南省委結合主題教育部署開展“走基層、找問題、想辦法、促發展”活動,都對新時代大興調查研究提出了明確要求。系統掌握調查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對于不斷深化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規律至關重要。
堅持謀定后動,下好調查研究的“先手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開展調查研究,必須深入細致做好各項前期工作,打有準備之仗,防止想起來才安排、拿著題目就下去、匆匆忙忙走過場的盲目調研。全面了解調研背景。調查研究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出行,選好調研課題后,就需廣泛收集與之相關的歷史脈絡、發展現狀、政策文件等背景資料,提前熟悉調研地方的風土人情、地理資源、干部群眾等面上特點,做好基礎知識、政策知識、基層情況等知識儲備,提高調研的針對性,避免說“外行話”、做“無用功”。周密制定調研方案。調研方案是調研準備工作的集中體現。一個完備的調研方案既要統籌時間、地點、線路等具體安排,更要明確調研的項目課題、方式方法和工作要求,關注調研什么、到哪里調研、調研的范圍多大才合適、用什么方式調研等細節,做到心中有謀劃、行動有章法。精心組建調研隊伍。調查研究工作最終是靠工作人員來具體執行,組建高素質調研隊伍非常關鍵。要根據任務特點組建精干團隊,加強分工協作,既要全員了解調研目的、熟悉調研問題,又要分頭做好溝通對接、資料整理、會議記錄等工作,使調研的基礎工作更加扎實、調研內容更加全面、調研方式更加科學。
堅持問題導向,牽好調查研究的“牛鼻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只有牽住問題導向這個“牛鼻子”,從“細”處發現問題、“深”處分析問題、“實”處解決問題,才能推動調查研究走深走實。善于發現問題。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以問題引領調研方向,多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去,練就一雙發現問題的“火眼金睛”,既要善用“望遠鏡”朝遠看,也要巧用“顯微鏡”放大看,真正做到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避免“走馬觀花”“蜻蜓點水”的假把式調研,確保調研中獲得信息的最大化。深入分析問題。發現問題并不難,難就難在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陳云同志提出了“交換、比較、反復”的著名方法論。對調查研究中發現的問題,必須深入分析、比較研究、反復論證,既要“眼睛向下”挖掘背后的底層邏輯,也要胸懷“國之大者”分析深層次的政治邏輯;既要看到當前之“形”,也要看到長遠之“勢”;既要看到國際大環境,也要看到局部小氣候,由表及里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由淺及深抓住問題的關鍵核心,搞清楚“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防止“只調不研”白調查、“只研不調”瞎研究。靶向解決問題。對調研中反映和發現的問題,短期能夠解決的,務必立行立改,讓基層和群眾感受到實效。對一時不能解決的問題,要扭住不放,列出問題清單、提出意見建議、制定解決方案;對表現在基層、根子在上面的問題,涉及多個地區或部門單位的問題,要上下協同、整體推動解決。
堅持系統觀念,用好調查研究的“金鑰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一門致力于求真的學問,一種見諸實踐的科學,也是一項講求方法的藝術。”找到合適的方法,調查研究就能事半功倍。堅持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把網上調研和網下調研結合起來,把微觀調查和宏觀調查結合起來,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結合起來,既要綜合運用座談訪談、隨機走訪、問卷調查、專家調查、抽樣調查、統計分析等傳統方式,也要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趨勢,充分用好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手段新方法,用理論的墨水、基層的泥水、奮斗的汗水共同寫好調查研究的大文章。堅持全面與重點相結合。堅持因勢利導,統籌謀劃,既要調研面上的,也要關注點上的;既要看“門面”和“窗口”,也要看“后院”和“角落”;既要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地了解情況,也要選準典型案例“解剖麻雀”,掌握從個別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由個性到共性的認識原理,得出規律性認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堅持身入和心至相結合。調查研究是一段“心靈碰撞”之旅,離群眾真心越近,離真理就越近。毛澤東同志指出:“群眾不講真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你的來意究竟是否于他們有利。”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尊重廣大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始終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放下架子、撲下身子,走進工廠車間、田間地頭、校園講堂、居民社區,多說“大白話”、多說“掏心窩子”話,交真心、動真情、聽真話、察真情、看真相,真正把群眾面臨的問題發現出來,把群眾的意見反映上來,把群眾創造的經驗總結出來。
堅持研以致用,開好調查研究的“藥方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衡量調查研究搞得好不好,關鍵要看調查研究的實效,看調研成果的運用,看能不能把問題解決好。”必須推動解決一批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問題,將調研成果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效果。系統分析破題有術。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對調研發現的情況進行去粗取精、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系統分析,做到“在案頭知全局”。抓住重點問題抽絲剝繭,特別是對那些具有普遍性和制度性的問題,涉及改革發展穩定的深層次關鍵性問題,巡視巡察、審計、各項督查檢查反饋的突出問題,以及難題積案和頑瘴痼疾等,有針對性地研究透徹,找準根源和癥結。撰寫報告解題有策。堅持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相關調研組之間、同一組內同志之間充分交流調研情況,研究對策措施,在此基礎上精心撰寫調研報告,找出解決問題、促進工作的思路辦法和政策舉措。注重發揮高校、科研院所、智庫機構的優勢,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集體研討,加強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研究,提高破解難題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推動落實答題有招。建立清單化、項目化、閉環式工作機制,對調研發現的問題,逐一梳理形成問題清單、責任清單、任務清單,逐一列出解決措施、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完成時限,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推動問題有效解決。用好通報、約談、考評、問責等手段,加強對調研課題完成情況、問題解決情況的督查督辦和跟蹤問效。健全機制結題有方。注重破難題、促發展、建機制有機統一,建立健全把調查研究與工作決策結合起來、與決策實施結合起來的制度機制,將全局性普遍性問題的破解轉化為政策措施,將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破解轉化為預防措施,做到開展一次調研、解決一批問題、形成一套機制。統籌當前和長遠,總結調查研究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完善調查研究的長效機制,使調查研究成為常態化工作。加大宣傳推介力度,表彰一批優秀調研成果,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讓調查研究在全省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