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彤 陳柯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要把更多高質量外資吸引過來,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2022年以來,云南省金融機構堅持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通過深化金融體制機制改革,以人民幣跨境業務創新、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等一系列舉措擴大涉外金融規模和提高交易效率。在云南省金融系統的不懈努力下,跨境金融服務工作持續優化,人民幣在東盟和南亞國家的競爭力、影響力和輻射力逐步增強。截至2022年末,人民幣在云南省本外幣跨境收支中的占比為30.16%,與東盟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RCEP成員國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分別為360.58億元、365.19億元、371.77億元,實現了更高水平的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助力云南外貿高質量發展。
RCEP落地 助推云南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RCEP協定實施是我國對外開放新的里程碑,一年來,RCEP成員國陸續增至15個簽約國,作為一個全面、現代、高質量、互利互惠的自貿協定,RCEP的成功實施,進一步促進了地區產業和價值鏈的融合,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注入了強勁動力。
云南作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和環印度洋地區開放的大通道,與東盟國家有天然接壤的開放優勢,是國內市場與南亞東南亞國際市場之間的紐帶,以及“大循環、雙循環”的重要支撐。與RCEP成員國能夠有效構筑長久的合作基礎,具有巨大的區位優勢和發展潛力。RCEP協定的實施給云南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在RCEP協定下,針對RCEP成員國有更開放包容的政策,在貨物貿易自由化、便利化,以及服務貿易和投資雙向擴大開放的機遇下,不僅助力“云企出滇”,也讓云南能夠引進更多成員國的高水平研發、設計、制造服務業等,為云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022年1月2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印發《云南省加快對接RCEP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總體來看,該計劃貫徹落實中央要求、緊密結合云南實際,緊緊圍繞服務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圍繞RCEP協定內容,聚焦RCEP生效實施的機遇,結合云南實際和云南特色,提出5個方面21條措施,一是聚焦關稅減讓紅利,突出云南特色和單品優勢。同時,充分發揮地緣優勢,突出邊境貿易特色,提出培育集聚東盟國家特色商品的商品市場和商貿中心等;二是聚焦經貿規則開放,突出投資合作和產業重塑。《行動計劃》圍繞協定中服務貿易、投資、原產地規則等領域的開放承諾與規則,提出要積極推進服務貿易領域對接RCEP規則,通過重點領域合作,發揮云南沿邊特色和周邊國家人力資源優勢,助力產業發展;三是聚焦高水平開放,突出用好合作平臺和機制。圍繞RCEP中知識產權、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等規則,發揮好自由貿易試驗區、經開區、綜保區、邊(跨)合區等開放平臺優勢,加強與RCEP國家合作,完善建設云南省RCEP服務中心的舉措,為企業對接RCEP提供專業服務;四是聚焦全方位服務,突出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如指導企業用好經核準出口商原產地自主聲明,建立AEO認證企業培育庫,加快推進中老鐵路國際班列、中緬印度洋新通道建設,組建適應RCEP國家的涉外法律服務人才庫等;五是聚焦高質量發展,突出統籌協調和項目支撐。通過建立RCEP跨部門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工作合力。同時,配套制定了《云南省加快對接RCEP行動計劃重點任務清單》,細化政策措施,加強協同配合,使各項任務統籌推進,確保實效。
RCEP在云南落地一年以來,各項政策、措施也陸續出臺,云南面向南亞東南亞樞紐成效凸顯。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云南省外貿進出口3342.3億元,較2021年增長6.3%。2022年,云南省對RCEP貿易伙伴進出口1438.2億元,增長2.1%。對東盟進出口1273.7億元,增長2.3%,其中,與緬甸、泰國、馬來西亞、老撾進出口值分別增長6%、21.7%、73.2%和38.5%。全省進出口總額增長8%左右,實際利用外資7.26億美元,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1.67億美元。數據的增長,展現了云南省金融系統有效提升跨境金融服務水平,積極推動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和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所取得的實際成效。
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 助力貿易便利化改革
云企要發展,關鍵一步是“走出去”,作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樞紐,云南省發展需要搭乘RCEP的“順風車”。為此,云南省商務廳打造了RCEP云南企業服務中心線上平臺,同時發力RCEP“一國一策”“一行一策”“一品一策”“一企一策”研究,做好企業服務和培訓,提升云企的競爭力、發展力。金融是企業發展的“活水”,實體經濟發展的“血液”,因此優化涉外企業資金流通渠道的工作尤為重要。
2022年3月24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云南省分局(以下簡稱“云南省分局”)正式獲總局批準在云南轄區開展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以下簡稱“便利化試點”)。第一時間,云南省分局便結合轄區銀行、企業實際積極籌備,圍繞總局部署,制定印發《國家外匯管理局云南省分局關于開展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的指導意見(試行)》,并向社會公眾進行為期1個月的公示。同年6月27日,云南省分局結合金融支持疫情防控與做好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工作兩項目標,持續推進貿易便利化改革,以“創新引領、改革賦能”為導向,推動首批便利化試點成功落地云南。在首批便利化試點基礎上,云南省分局通過“走銀行、訪企業、強宣講、廣動員”,多措并舉推動便利化試點擴容增效。召集全轄7家滿足基本條件的省級銀行負責人開展座談動員,以有效引導為前提,結合各意愿試點銀行實際,堅持“一對一”指導各銀行制定便利化試點內控制度,推動銀行轉變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理念、優化業務審核方式,將事前逐筆審單變為事后核查管理,優化企業貿易結算效率和便利化。同時,以“現場座談+線上云直播”的形式對近240家貿易企業代表進行宣講,有效提升便利化試點的影響力、覆蓋面。
該便利化試點的有效落地,推動了銀、企貿易結算效能的提升。在試點政策實施前,企業辦理跨境收付匯需要2至3天的時間,且辦理業務需要的材料繁多,拉長了企業的賬款周期。便利化試點啟動后,銀行15分鐘內就能辦結企業的跨境收付匯業務,大大減少銀行和企業辦理業務的人工成本,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同時,便利化試點在貿易外匯業務辦理上賦予審慎合規的銀行、信用優良的企業更多自主權,銀行的真實性審核由重單證審核向事前盡職調查和事后跟蹤監測并重轉變,釋放出“企業越誠信越便利,銀行越合規越自主”的積極信號,引導企業建立自律合規的經營模式,持續促進營商環境的提升。隨著便利化試點主體覆蓋面的進一步擴大,截至2022年末,全轄獲得試點資質的銀行擴大至3家,涵蓋政策性銀行、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試點企業增至10家(次),涵蓋大中型國有企業、中小型民營企業;試點銀行為試點企業辦理便利化業務154筆,金額累計超過1億美元。
優化涉外金融服務? 跨境金融服務平臺試點顯成效
云南省自2010年6月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以來,全省跨境人民幣累計收付達7197.98億元,已同120個國家(地區)建立了跨境人民幣結算渠道,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40個,覆蓋已建交的南亞、東南亞國家。在RCEP的“順風車”下,云南省將有更多的涉外業務發展契機,如何在涉外企業融資需求與銀行金融服務之間打破信息壁壘,架起一座“信息橋”為更多的涉外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成為云南省涉外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
優化涉外金融服務,能為更多企業提供金融支持。為此云南省分局通過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應用試點,在省內建立起政府部門、銀行、保險公司、企業等多部門信息共享和端到端的核驗機制,推出多個融資類應用場景和外匯政策便利化應用場景。自2020年6月,云南省分局獲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開展“出口應收賬款融資”和“企業跨境信用信息授權查證”等應用場景試點以來,全省跨境金融服務進一步提質增效,實現了報關單自動核驗、融資余額自動計算、企業跨境信用信息查詢等功能,便利銀行快速準確辦理企業融資項目審核和信貸授信查證,融資效率大幅提升,重復融資、超額融資風險得到有效控制。截至2022年末,全省共計18家銀行214個分支機構加入“出口應收賬款融資場景”及“企業跨境信用信息授權查證”場景試點,且在11個州市實現了融資試點業務的落地,2022年全年實現各幣種融資折合人民幣6777.83萬元,同比增長252%,支持中小企業融資主體占比超70%。 與此同時2020年12月,全省進一步推廣“服務貿易支付便利化”應用場景,通過稅務備案與服務貿易付匯業務聯動,實現了付匯過程中稅務備案核驗電子化和全流程網上辦理,把過去的平均辦理時間1到2個工作日縮減至15分鐘左右,既提升銀行超額或重復付匯風控能力,也便利了企業。目前,“服務貿易支付便利化場景”已推廣至全省所有外匯業務指定銀行。據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累計為216家企業共計辦理了742筆服務貿易支付稅務備案,總金額達15.35億美元。
如今,云南的跨境金融服務,依托業務場景為內容,數據要素為材料,科技支撐為框架,以業務“聯”通、數據“融”通、技術“互”通的“三通”新模式,在多方協同下,打通了跨部門的業務聯動難點,構建了多元化的跨境金融業務場景。2022年,省內企業跨境融資收付合計103.89億元,同比增長10.37%,全省優質企業221家,較上年新增42家,全年辦理人民幣便利化業務22.15億元。多項金融措施的落地生效,為新發展格局下的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接地氣”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