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數字版本,是數字中國建設與發展進程中,傳承中華文明的數字化載體,是中華文明邁入數字化時代的最新版本。近年來,我國網絡數字文化產業發展迅猛,涌現出一批受到廣泛歡迎的作品。此次入藏的網絡數字版本正是其中的代表。《敦煌:生而傳奇》《鄰家詩話》等視頻作品,以紀錄片、動漫等多種方式反映時代新風;《復興之路》《朝陽警事》等文學作品,關注現實、關注生活,體現出一定的思想高度、情感溫度和生活厚度。此次入藏的“數字長城”項目,首次通過掃描重建,以數字化形式復刻了一段長約1公里的喜峰口長城,讓用戶在手機端就能以毫米級精度欣賞長城雄姿。“中國傳統器樂數字化保護計劃”則針對珍貴樂音、古樂譜因缺少系統記錄而消逝的問題,建立圍繞聲、譜、器的數字資源庫,使《廣陵散》失傳的遺憾不再出現。這些數字版本賦予了傳統文化新的生命力,讓更多文化創造得到銘記。
版本,是記錄歷史、傳承文明的“金種子”。從龜甲金石到竹簡布帛,從雕版刻印到活字印刷,從鉛字排印到激光照排,從有形載體到虛擬載體,版本的迭代見證著文明的進步。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化,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網絡數字技術不僅改變了文化的載體與形態,也為文化保護傳承創造了新的可能。進入數字時代,人類的知識總量呈幾何級數增長。中華文明的傳承,如同長江黃河一樣奔騰不息。網絡數字版本的誕生為這條大江大河注入了新的水源,賦予它更加充沛的力量。隨著時代變遷,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給予文化數字典藏取之不盡的活力之源。而保護好、發展好每個時代創造的優秀文化成果,民族文化血脈就能不斷延續傳承、煥發生機。
時代精神、文化傳承、數字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