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芳
春季是冷暖空氣頻繁交匯的時期,天氣多變忽冷忽熱,若不注意健康保養,很容易患上流行疾病,因此春季應以預防為主。春季容易流行的疾病主要有八種,需要特別加以防護。
●潰瘍病? 春季機體代謝增高、胃液增加,凡此種種,會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從而引起或誘發潰瘍病。潰瘍病人應合理膳食、勞逸結合、保證睡眠、防寒保暖、穩定情緒。
●過敏性疾病? 春暖花開,楊柳吐絮萬物復蘇,微生物、花粉、楊柳絮等致敏原容易使過敏性體質者產生變態反應,由此罹患哮喘、蕁麻疹、過敏性紫癜等。
●心血管病? 春季,人的情緒處于旺盛期,加之春寒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體內脫水而血液黏稠,易引起心血管病。應注意保暖、補水,穩定情緒。
●甲型肝炎? 凡出現發熱,吃不下飯,感到惡心、嘔吐、乏力、面黃、小便像濃茶等癥狀時,應及時去醫院診治,檢查是不是甲肝。
●結核病? 隨著陽氣上升,體內陰、陽失衡。機體免疫力下降,結核菌可能乘虛而入。
●流行性出血熱? 突然畏寒,繼之高熱、面紅、胸肩部紅,伴有頭痛、眼眶痛、腰痛和皮膚出血點的病人,應及時去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痛失搶救良機。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發現突然高熱、頭痛,噴射狀嘔吐、驚厥和皮膚有出血點癥狀,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風疹? 此病多發熱,體溫不太高,1—2天后面部、頸部皮膚出現淡紅色疹子,在24小時內迅速蔓延至全身,但手掌、足底大多無疹子。確診的病人應隔離治療。
春季防病至關重要。應從以下五方面著手預防:
預防外感 春季氣溫不穩,風雨多變,體弱者要注意保暖防風寒,多食醋、蒜之類有助于預防外感。過敏體質者要注意避開花粉等過敏原,外出最好戴口罩。
增強體質? 主要是多參加戶外體力活動,包括各種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增強機體免疫力。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參加跑步、打球、做操、打太極拳、郊游等。
調節情緒 春天宜酌情增加一些富含苯乙胺、咖啡因的飲食,諸如綠茶、咖啡、香蕉、巧克力等,這些食品能興奮神經系統,消除疲勞,防止“春困”和情緒低沉。
另外,處事不要過激,力求心平氣和,情緒安定。養魚、賞花、垂釣等都可調節情緒,怡情養性。
防治慢性病? 在天氣多變時,可在醫生指導下對一些慢性病進行預防性治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結核病、風濕病以及精神病等疾病的患者在春季不宜停藥或減藥,而需要強化或做必要的調整。
嚴防傳染病? 接種相關傳染病疫苗,不要隨便帶孩子出入公共場所。一旦發生有關病情,要盡早到醫院妥善查治。
每年春天,各大醫院的門診部內往往人滿為患,鼻炎、流感、肺炎、麻疹、心臟病、精神疾病等,一時之間眾癥齊發,有人因此把春季戲稱為“多病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