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民 吳俊萍 徐曉燕


摘要:本文以數據庫技術課程為例,就新工科背景下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知識如何融合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分析了思政教育在本課程中的主要融入點、實施路徑,提出了課程思政的育人目標并給出了相應的教學方法,同時,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總結了教學改革的特色,為新工科專業的專業課與思政結合提供了經驗及啟示。
關鍵詞:新工科;思政;數據庫技術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4-2117(2023)08-0110-03
引言
與常規工科不同,新工科的教育理念在于“官、產、學、研”的結合以及這四方面的協同創新,并提倡以生為本、應用于社會,這是政府、科技、教學、生產不同領域的不同分工的集成化在企業與資源利用的協同與創新,是科技上、中、下游三方面的對接與耦合。然而,新工科背景下的專業課程實踐性都較強,思政內容與工科知識融合存在一定難度,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部分專業教師忽視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找不到思政內容在專業領域的切入點;另一方面學生普遍存在“重專業,輕思政”的心理。因此,怎樣將新工科專業與思政內容相融合是本文將要闡述的內容。
筆者以數據庫技術課程為例,從四個切入點引入思政教育內容,課程在整個思政教育的過程中講究“思政隱形化”,以熱愛專業知識、弘揚民族產業、突破西方“卡脖子”技術、尊重知識產權、注重系統安全保護等專題的形式融入到學習中,以此來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并樹立學生的愛國情懷。
課程思政育人目標
數據庫技術課程是工科類、管理科學類等專業的必修課程。一方面,本課程所講的知識內容,可以使學生掌握數據庫的一般理論、數據庫模型的設計原理方法、大數據用例仿真技術、數據庫訪問控制技術、數據庫安全保護方法、數據庫應用軟件開發技術等專業知識,在數據庫開發與實踐應用范疇,鍛煉學生對具體軟件模型的分析與解決困難的能力,使其具備團隊合作精神,能夠團隊合作開發完成一個應用軟件系統,為其他類似課程以及未來的具體工作夯實基本功。另一方面,本課程也強調樹立學生職業道德的良好觀念,特別是在IT領域應該具備的網絡素質與道德觀念,具有大數據環境下的網絡輿情分析判讀能力,培養學生認同、理解和弘揚工匠精神,尊重知識產權;引導學生樹立行業標準化意識,了解行業標準的意義,逐漸認同標準,并且遵紀守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課程思政主要融入點及融合途徑與教學方法
下面,筆者以數據庫課程為例,從四個切入點來介紹思政教育與課程的整合。
1.弘揚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學生肩負中華民族復興的使命感
①教學切入:數據庫技術的國內外發展情況、我國大型數據庫的發展之路等內容。
②專業內容:數據庫技術的發展情況、第三代數據庫、數據倉庫、大數據技術。
③實施路徑:設立題目,以思政熱文的形式發布,通過學習熱文,使學生了解當前學科前沿、我國技術現狀,以此指導學生端正思想,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④教學方法:采用任務教學法,學生開始上課,就要領取一項任務,并貫穿課程始終,該部分思政教育將以“思政熱文”的形式發布給學生(如圖1)。
2.培養學生預防詐騙、掌握安全保護系統的能力
①教學切入點:數據庫及計算機系統的安全保護。
②專業教學內容:數據模型設計、數據庫設計、大數據用例生成仿真設計。
③實施路徑:借助系統討論功能,以擂臺賽的形式展開針對系統攻擊、網絡詐騙的攻防辯論。
④教學方法:采用案例教學法,通過給出實際案例,啟發學生進行數據分析預測,此部分主要采用“思政研討”方式進行(如圖2)。
3.培養學生熱愛專業知識、勇于追求探索、不斷挑戰自我的信心
①教學切入點:數據庫訪問,授權與控制。
②專業教學內容:數據庫的訪問、數據庫的操縱、數據庫的控制。
③實施路徑:通過智能化進階實驗訓練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
④教學方法:采用任務教學法,主要是通過智能化仿真進階實驗系統,按照攻關進階的模式激勵學生學習(如圖3)。
4.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養成尊重知識產權意識,學會維權
①教學切入點:數據庫的應用軟件開發,軟件著作權的申請。
②專業教學內容:數據庫的安全保護,數據庫的安全性、完整性,侵害案例,安全保護措施等;數據庫的應用軟件開發、應用軟件開發技術、軟件著作權的申請、知識產權保護。
③實施路徑:以教學討論的形式,分析如何防止侵權行為,如何保護自己開發的軟件作品不被侵權。
④教學方法:辯論式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即通過給出的題目,引導學生進行辯論式學習,通過“擂臺”的形式進行攻防辯論(如圖4);通過給出案例,引導學生完成自己的軟件作品并學會利用軟件知識產權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保護。
課程思政建設的特色與創新
本課程思政建設的特色主要體現在內容隱形化、形式多樣化、考核智能化、思政榮譽化。
1.內容隱形化
本課程在整個思政教育過程中堅持“內容隱形化”,即學生不會感到思政是單純的政治教育,而是從專業知識背景、當前國內外熱點、我國技術的不足以及掌握專業知識的迫切性等方面融入思政理念,使學生在學習中不自覺地感受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與使命。
2.形式多樣化
本課程思政教育采用了“思政熱文”“思政辯論”“思政擂臺”“思政進階”“思政頒勛”等多樣化形式,靈活地應用教育理念,讓學生主動感知、主動參與、積極進取。
3.考核智能化
本課程借助智能化實驗系統,對學生參與的思政活動進行智能化評判并動態統計,通過進階的方式展現給學生,使學生實時掌握自己的學習動態。
4.思政榮譽化
在本課程結束后,授予進階達標的學生一枚“數據庫之星”榮譽獎章,通過這種“思政頒勛”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成就感,也鼓勵學生積極進取、不斷進步。
本課程的教學改革創新點有:隱形化的思政內容有利于學生自我感知,主動投入;進階式的考核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思政榮譽化能培養學生取得優異成績的自豪感、成就感以及奮發向上的精神。
總結
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的融合目前尚處于探索階段,還需要進行長期的實踐。作為教師,應以“教書育人”為使命,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靈魂,在教學過程中,以課程為核心,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建立全面的思政融合教育體系,培養富有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工科背景的當代大學生。
作者簡介:楊愛民,教授,計算機應用專業。
基金項目:數據庫技術,2022年浙江省課程思政教學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