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浩全 王培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思想政治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和新要求,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攀鋼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攀鋼)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著力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寶庫中汲取力量,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內容的內在動力和思想源泉,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渠道,通過抓實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打造“沉浸式”課堂、豐富載體手段,讓員工“學有方向”“學有興趣”“學有載體”,探索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有機融合路徑,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企業員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和疏離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企業文化建設的價值引領上,部分思政工作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還不足,導致企業文化建設缺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的植入和滲透,沒有真正形成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領和塑造的企業文化體系。

▲攀鋼黨校副教授李勝向攀鋼統一戰線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報告會
二是在體制機制和管理制度上,側重于用規章制度對員工進行“硬”約束,沒有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員工進行思想道德、理念、行為的“軟”培養。個別單位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中方法簡單、形式單一,致使思政工作水平參差不齊。
三是在員工個人成長和價值實現上,沒有將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和企業發展目標一同謀劃,沒有探索出員工個人、企業與社會互惠共贏之道。加之員工文化修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尤其是一線工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知存在偏差,沒有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企業中的創造性轉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極為強大的生命力與影響力,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躬身力行,只有把企業思想政治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有機融合,才能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去塑造企業員工的共同價值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企業文化建設中的現實意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藏著深厚的哲學思想和管理智慧,其“以人為本”的民本思想、“剛健進取”的民族精神、“和諧合作”的思想方法、“崇德重義”的倫理準則對后世產生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攀鋼黨委通過培育“學習、創新,變現、速度,穩健、激情”文化理念,探索形成企業文化建設體系,不斷豐富和發展健康文明、昂揚向上、全員參與的企業文化,充分激發員工的主人翁意識,讓文化真正成為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源泉。
道家思想對培養創造型人才的啟示。受到工作中一些消極觀念影響,員工會產生暴躁、焦慮、偏執等心理問題,在企業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理念,引導員工根據自身興趣去挖掘潛能,能夠培養出創新型優秀員工,對企業發展、員工成長有著較大影響力。
墨家所倡導的“兼相愛、交相利”思想,有利于培養員工在與人交往中,形成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格,有利于加深員工對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的思想認識,培育員工的家國情懷。
法家的法治精神,對于社會主義法治紀律教育有著重要借鑒意義。法家思想在于遵守法令與紀律,不依靠他人庇護而生活,實現個體價值。對員工而言,在思想政治學習過程中能夠了解并認識到法治精神的深層內涵,自覺做到遵法守法,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管理者和主導力量,主導力量建設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抓實黨的創新理論學習,讓員工“學有方向”。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從事企業一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攀鋼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通過定期舉辦專題培訓、開展現場教學等活動,培養人才隊伍,為思想政治工作者搭建自我提升和發展平臺,并將學習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一項“長期工程”常抓不懈,鼓勵其努力提升個人文化修養,找準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聯結點,夯實融合基礎。從理論層面看,提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理論水平,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保障。從實踐層面看,要開闊思路,從源頭上抓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運用新媒體傳播手段,搭建根植傳統文化的載體平臺。如攀鋼各級黨委著力抓實黨的創新理論學習,運用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研討、讀書班、培訓班等形式,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筑牢團結奮斗的思想根基。
打造“沉浸式”課堂,讓員工“學有興趣”。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過挖掘史料等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富礦”,引導員工自主搜集和探索傳統文化資源,搭建傳統文化知識教育體系。思想政治工作者可適時成立基層宣傳團,結合企業實際,認真備課,編寫宣傳工作方案。采用引導式工作法,杜絕“一言堂”工作模式。讓員工提前了解學習內容,帶著問題去學習、思考,通過PPT展示、情景劇展示、報告會、交流會等體驗式學習,讓員工在分享學習成果的同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營造只爭朝夕、埋頭苦干、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提高員工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化素養,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豐富載體手段,讓員工“學有載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既具有強烈的歷史性,又有鮮活的現實性。因此,要把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一環,引導干部職工領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員工傳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主動性。運用新媒體傳播優勢,利用微信公眾號、企業內部網站、QQ 群、微信群等,轉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文章,通過圖片、短視頻、電影、網絡直播平臺等形式,注重通過線下體驗式教學實踐活動,傳承紅色基因,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員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智慧滋養,陶冶人格情操。例如,攀鋼黨委通過組織員工參觀博物館、紅色教育基地等實踐活動,讓文物說話、讓事件親歷者現場教學,使員工在場景中加深理解學習,從紅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實踐活動中發光,以文化自信助推企業員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