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凡
摘要:建筑消防設施主要用來及時發現和撲救火災,控制火災蔓延,為建筑內人員疏散和滅火救援行動爭取時間,創造有利條件。建筑發生火災后,如果建筑消防設施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作用,則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但近幾年發生的典型建筑火災案例中,建筑消防設施在火災發生時并未發揮應有的作用。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防消結合”的方針及“固移結合”的戰術方法,消防救援人員應當更好地了解建筑消防設施的功能,掌握各類建筑消防設施的使用方法,充分發揮它們在滅火救援行動中的作用。
關鍵詞:消防設施;滅火救援;價值及運用
中圖分類號:TU89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3)03-0091-03
近年來,高層建筑火災、大型商業綜合體火災、人員密集場所火災等時有發生,此類火災火勢蔓延速度快,人群疏散難度大,增加了滅火救援工作的難度。雖然這些建筑的消防設施比較完善,但由于建筑單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員及消防救援人員正確操作和使用各類消防設施的能力尚有不足,導致其在滅火救援行動中發揮出的作用不是非常理想。為了提升消防設施的運用效果,實現快速發現火災、轉移人員、撲滅火災的目標,消防救援人員應當在完成滅火救援日常工作任務的同時,進一步熟悉了解建筑消防設施的功能作用和操作使用方法,從而提高救援速度和質量。
1 建筑消防設施在滅火救援中的價值意義
1.1? 保證消防的初戰控制能力
初戰控制能力在建筑物火災救援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消防救援機構接到報警之后,要立即開展出警調度和火場行進工作,在作戰指揮中心的督促下提醒起火單位立即啟動消防設施,以便緩解火勢,為初戰控制工作爭取更多的時間。當初戰力量到達現場時,盡可能利用消防設施進行火情偵察并疏散人員,結合實際情況確定作戰方案,保證在第一時間控制好火勢。即便消防隊抵達現場后,火勢仍然處于上升或猛烈燃燒的狀態,消防員也能利用現場已有的消防設施立即開展救援行動,以免浪費時間,影響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1]。由此可以看出,消防設施的使用能夠有效提高消防初戰的控制能力。
1.2? 排除現場煙霧
建筑物發生火災之后會釋放出大量的煙霧,這些煙霧不僅溫度高,還會遮擋人們的視線,而且毒性大,如果人們長時間處于煙霧中,會嚴重損害身體健康,甚至造成傷亡。根據相關數據表明,火災中喪生的人80%都是因為吸入有毒煙霧窒息而亡。因此除了要提高消防員的救援速度外,建筑消防設施的使用也要能夠迅速排除建筑物中的煙霧。此時消防員在撲滅建筑物內部火災的過程中,可以按動聯動控制按鈕來啟動防排煙設施,從而控制排煙系統,迅速將建筑物內部的煙氣排除,最大限度地避免煙霧對人們造成的損害,降低傷亡率[2]。
1.3? 提升消防核心戰斗技術
核心戰斗力的提升離不開戰斗精神的鼓舞、戰斗紀律的約束以及戰斗技能的幫助,尤其戰斗技術更是提升消防員核心戰斗力的重中之重。為了更好地提升消防員應對建筑火災的能力,提升消防員應用消防設施的能力不可忽視。首先建筑物消防設施的使用能夠保證消防救援隊伍完成滅大火的要求;其次能夠有效促進消防隊伍攻堅戰目標的實現;最后是確保消防員更好地形成戰斗素養,在應對新型火災時理念更加先進,任務完成效率和質量也更高。當前高層建筑和大型商業綜合體等復雜建筑不斷增加,其結構十分復雜,一旦發生火災后果非常嚴重,對于消防員的戰斗力也是一種考驗。此時建筑物消防設施的應用能夠為消防員爭取更多的救援時間,有利于提升其戰斗水平,從而提高救援效率。
1.4? 實現早期預警功能
建筑消防設施中火災自動報警功能至關重要,它能夠在火災發生的第一時間發現火情、發出警報并聯動自動滅火系統動作,實施滅火,因此自動報警系統是最重要的建筑物消防設施之一,能夠為滅火救援和人員疏散爭取更多的救援時間。
1.5? 提高救援的成功率
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城鄉結合的特殊區域,因此依然存在成片的棚戶區。這些地方在消防通道和消防水源等基礎設施的設置方面本身就存在不足,一旦發生火災,消防力量很難順利接近現場,無法有效開展救援工作,更容易造成人員傷亡。此時建筑消防設施的應用就可以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勢,當消防員抵達現場之后可以通過建筑物周邊的給水系統,迅速展開滅火救援工作。不僅如此,還能更好地發揮出車輛裝備的作戰效能,通過使用大功率和大噸位的水罐車實施遠距離供水,將固定消防設施和移動消防裝備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提高特殊位置救援的成功率,能夠更迅速地撲滅火災,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2 建筑消防設施在滅火救援中的運用現狀及問題
2.1? 運用現狀
通過對建筑消防設施使用情況的研究發現,不同消防設施在滅火救援中所使用的頻率有所差別,例如室外消火栓的使用頻率最高,能夠達到80%左右;室內消火栓的使用率在50%左右;使用頻率相對較低的是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使用率不足20%。至于其他的消防設施,例如水幕系統和泡沫系統等,由于并不常用,因此使用率更低。
室外消火栓是滅火救援中消防供水的重要設施,建筑物火災現場救援工作的大部分用水都來自室外消火栓,因此它的使用頻率非常高。由此也可以看出,室外消火栓對于救援工作而言十分重要,消防救援機構務必督促做好室外消火栓的維護與管理工作,使其能夠更好地發揮出自身的作用。
室內消火栓是設置在建筑物內的消防設施,它主要用于撲滅室內火災。根據相關數據信息的表明,雖然室內消火栓的使用率只有50%,但是成功率卻高達77%,因此其在建筑內部火災撲救過程中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在發現火情時,能夠及時自動噴水滅火。通過對實際火案例的研究發現,該系統的使用率雖然不足20%,但是滅火成功率能夠達到52%,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
最后是水幕系統和泡沫滅火系統等,這些系統在建筑物中的安裝較少,因此使用率較低,但是成功率很高。例如泡沫滅火系統在石化企業中的應用較多,相關數據表明,該系統所參與的滅火救援工作,成功率高達82%,在救援工作中發揮了非常有效的作用。
2.2? 運用問題
建筑消防設施雖然在滅火救援中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其使用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2.1? 消防設施的建設和維護問題
目前很多建筑物都設置了比較完善的消防設施,但是卻存在設施設置和滅火要求不對等的問題。例如消防取水口所選擇的高度和尺寸等都不能滿足消防車的使用要求;還有的取水口和建筑物之間的距離不夠,導致消防水管的尺寸無法滿足大型滅火救援工作的要求,影響救援工作的效率,容易造成更大的人員財產損失。另外有的建筑物消防設施建設完成之后疏于運維管理,設施的完好率較低,閥門和管道等設施存在故障問題,使其在真正使用時無法發揮出自身應有的作用,影響救援工作的效果[3]。
2.2.2? 消防設施的實戰演練次數不夠
雖然建筑消防設施比較完善,但是由于轄區內單位較多以及消防單位組織實戰演練的次數較少,演練的間隔時間太長,演練水平無法達到大型火災救援的要求,導致指揮員和消防員對于建筑物結構的了解不是非常熟悉,對消防設施的使用和工作原理了解不夠透徹,消防員對設施的使用不夠熟練,不利于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
2.2.3? 指揮員對建筑消防設施的應用不夠熟練
基層消防隊員的訓練涉及很多內容,其中包括消防設施的應用,但大部分消防員只掌握了室內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等消防給水系統的操作使用方法,對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防排煙系統等其他常見消防設施的操作使用缺乏了解。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點是消防設施撲救火災的訓練科目體系不夠成熟,雖然消防救援隊伍針對如何滅火制定了相應的訓練科目,但是所涵蓋的內容不夠系統全面,不利于提升建筑設施滅火救援的質量。第二點是缺少針對消防設施的專項訓練,當前大多數消防隊伍在訓練時過于重視自身裝備,忽視了對于固定消防設施的應用性訓練,導致在實戰中消防員無法利用具體的消防設施做出迅速反應,制約了滅火效率的提升。
3 建筑消防設施在滅火救援中的具體運用
3.1? 室內消火栓的運用
室內消火栓在建筑物中的位置一般在樓梯間、電梯前室或走道上,但是由于發生火災后,走道的位置離住宅火源點較近,無法保證消防員的安全,而且也沒有足夠的空間來設置水帶,因此現代高層建筑更多將消火栓設置在樓梯間和電梯前室,更有利于實戰[4]。
室內消火栓的維護比較簡單,成本也很低,因此在建筑物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為了保證室內消火栓的質量,在使用時需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點是仔細檢查水槍、水帶和消防栓之間接頭的連接質量,以免其在使用過程中脫落。第二點是在鋪設水帶時,要避免出現扭曲和折疊現象,以免水源供應出現故障,影響救援工作的落實。
3.2? 自動報警系統運用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主要由觸發器件、警報裝置、報警裝置、電源部分和消防聯動控制設備組成。觸發器件分為手動報警按鈕和火災探測器。火災探測器是通過自動探測環境中煙霧、溫度、光線等,并將其轉化為報警信號,完成對火情的實時監測。當建筑物發生火災時,警報裝置會迅速啟動,利用聲音和閃光的方式發出預警信號,以此來引起人們的關注,從而第一時間對其進行處理,盡量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火災報警裝置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核心,其主要作用是接收報警信號,確認發生火災后會采取進一步措施。消防可控系統裝備的配置相對比較復雜,它能確保所有的建筑消防設備始終處于可控制的范圍,因此需要根據建筑物的實際情況來決定該系統的內容,并將其全部集中配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應用能夠盡量減少火災對人民生命財產所造成的危害,提高救援成功率。消防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還可應用消防控制室的圖形顯示裝置,確認著火點,分析查找進攻路線,提升進攻效率,保證人員安全。
3.3? 遠程監控系統運用
遠程監控系統是利用計算機網絡將城市中的建筑有效連接起來,建立相對獨立的自動報警系統,同時將地理信息和數字模型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相融合,通過監控中心實時了解城市的消防環境。該系統的組成比較復雜,監控中心的主要任務是監控消防設備的使用情況和節點溫度,一旦發生火災,節點上的傳感器就會借助移動網絡通信,以短信的形式將報警信息發送到監控中心。監控中心收到報警信息后會立即報警,將報警地區的位置顯示在計算機上,迅速聯系就近的消防隊并給出最佳救援路線,為救援工作的開展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即便是沒有火災發生,節點傳感器也會在移動通信網絡的基礎上,向監控中心發送消防設備的運行狀態,當設備出現異常時,監控節點會發出警示,以便消防人員對其進行維修。遠程監控系統的應用能夠促進消防設備形成閉環管理,提高消防設施的完好率,提升城市建筑的消防能力和行業的綜合防火能力,并減少消防員的工作壓力。
3.4? 自動噴水系統運用
自動噴水系統是一個可以自動噴水滅火并發出火警信號的消防設備。當發生火災時,建筑物墻體和地面的溫度會隨之上升,當其高到一定程度以后,閉式系統灑水噴頭的溫度感應部件會自動熔斷或者發生爆破,而開式系統的報警閥會在報警信號的驅動下開啟,此時管道中的水就會噴灑出來,完成自動滅火。
自動噴水系統的應用能夠降低火災風險,控制火勢的蔓延速度,起到縮小火情范圍的作用,特別是人流密度較小的區域及夜晚等無人值守的時間段,能夠自動發現火情并噴水滅火,更好地保證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5]。此外很多人在火災發生時容易慌亂,很難在第一時間開展滅火工作,而該系統的應用能夠降低操作風險,提高滅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成本低,維護管理方便,滅火效率高,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自動滅火系統。
3.5? 防排煙系統的運用
火災發生時除了溫度對于人體的損害比較大之外,煙霧也是威脅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一些裝修材料在燃燒后所產生的濃煙含有一些有毒物質,會造成人員中毒或死亡。防排煙系統的應用能夠最大限度地將濃煙排出,降低其對人體的傷害。不僅如此,防排煙系統還能有效控制火勢,相關數據表明,設有防排煙系統的建筑物一旦發生火災,不僅能夠排出濃煙,還能帶走75%的熱量,起到控制火勢的作用。
防排煙系統主要分為自然通風和機械排煙兩種方式,自然通風是利用熱壓和風壓產生壓差,形成自然通風,從而避免火災煙氣在建筑物中積聚。機械加壓是利用排煙機抽吸煙霧,使排煙口附近的壓力有所下降,形成負壓,然后將煙氣從排煙口和排煙管道排出室外。兩者都能迅速將煙霧排除,只需要考慮建設成本和建筑物的結構即可。
4 結語
火災對于建筑物的影響非常大,不僅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還會破壞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因此務必要完善建筑消防設施,才能更好地配合消防員完成滅火救援工作。同時消防救援機構也要加大消防設施的日常維護與管理,提高消防設施使用的熟練程度,定期開展大型救援演習工作,才能不斷提升滅火救援工作的質量,充分發揮出消防設施的作用,更好地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湯家福.建筑消防設施安全運行探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2(23):251-253.
[2]王超.建筑消防設施在高層滅火救援中的運用探究[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21(8):53-55.
[3]周召.固定消防設施在高層建筑滅火救援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設備工程,2023(1):263-265.
[4]張毅梅.淺析民用建筑中室內消火栓設置存在的誤區[J].中國住宅設施,2021(1):105-106.
[5]樊潔.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性能及其在建筑消防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22(11):112-114.
Research on the value and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fire facilities in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Mo Fan
(Kunming Training General Corps of Fire and Rescue Department of Ministr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PRC, Yunnan Kunming 650217)
Abstract:Building fire facilities are mainly used to detect and fight fires in a timely manner, control the spread of fires, buy time for the evacuation of personnel in the building and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operations, and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After a fire occurs in a building, if the building fire facilities can fully play their role,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can be guaranteed to the greatest extent. However, in the typical building fire cases that have occurred in recent years, the building fire facilities did not function properly when the fire occurred. In order to better implement the policy of "combination of fire prevention and fire fighting" and the tactical method of "combination fixed and mobile fire facilities", fire and rescue personnel should better understand the functions of building fire facilities, master the methods of various building fire facilitie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role in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operations.
Keywords:fire facility;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value and 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