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是大多數靈長類動物長于手指前端的一層硬物,長于腳趾前端的則被稱為趾甲(本文為了方便統稱為指甲)。相對于其他動物的爪子,人類的指甲雖然不怎么尖銳鋒利,但也是很重要的“工具”。
指甲有什么用
指甲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保護手指和腳趾,就像給手指和腳趾穿上了“盔甲”。除此之外,指甲也是手指的功能擴展“裝備”,可以增強手指的觸覺敏感性,并協助其施展抓、挾、捏、擠,以及一定程度的切割和刮擦活動。
指甲的成分是什么
指甲是由表皮演化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角蛋白。角蛋白是一種廣泛存在于動物毛發、角、爪和皮膚表皮中的蛋白質,像犀牛的角、穿山甲的鱗片的主要成分都是角蛋白。需要注意的是,角蛋白是一種很難被消化的蛋白質,吃下它不僅無法獲得營養,反而可能造成腸道損傷。
指甲是怎么生長的
指甲的生長是甲母基中的細胞不斷分泌角蛋白造成的結果。甲母基相當于指甲的“胚胎”,它們位于指甲根部的皮膚下,肉眼是看不到的。只要能保持健康狀態并提供足夠的營養,甲母基就能不斷分泌出角蛋白,指甲根處的新角蛋白將前方的舊角蛋白不斷地向前“推”,指甲便不斷地長長。
你知道嗎?
人類指甲的平均生長速度為0.1毫米/天,但會因個人年齡、新陳代謝速度、季節等因素而不同。指甲從根部長到指頭前端需要3~6月。人的指甲終生都在生長。
指甲是什么顏色的
角蛋白一般呈半透明的白色,所以指甲最前端超出手指的部分發白。指甲中段的大部分與下方的皮膚緊密相連,這里有豐富的毛細血管,透過角蛋白使指甲呈現粉色。在指甲靠近根部的地方還能看到白色的“半月牙”,這部分被稱為甲弧影,這里下方的皮膚所含水分較多,還未完全角質化,顯現不出血管的顏色,故而此處指甲呈白色。
你知道嗎?
大約有30%的兒童有咬指甲的行為,這是一種可能涉及神經、心理等因素的不良習慣。
指甲邊為什么會長“刺”
指甲邊上長“刺”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通常是由皮膚干燥以及受到一定程度的物理摩擦造成的。“刺”的前端是死去的表皮細胞,這部分已無知覺感,但其后端還連接著皮層更深處的活細胞,因此碰觸“刺”常會給人帶來不適感。處理它們時千萬不要用手直接撕扯,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口,正確方法是用干凈的剪刀或指甲刀將其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