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靜
4月10日,走進尚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風科技)車間,一種集太陽能照明、視頻監控、音樂播放、多功能信息屏、二氧化碳捕集、空氣凈化于一體的多功能燈桿正在進行最后性能測試。實驗室里10多名研發人員還在電腦前緊張忙碌著,兩臺3D打印機正在打印著模型,研發小組正在加班討論二氧化碳凈化設備的改進方案。尚風科技是在傳統能源省份山西成長起來的創新型企業,多年來努力踐行“雙碳”理念,生產的擋風抑塵墻、全封閉環保煤倉、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站等產品為環境降碳提供了方向,在風危害治理方面,為全國50%以上的鐵路提供噪聲治理服務,是中國的領軍企業,還被山西省小企業發展促進局列為山西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公司自成立以來,相繼開發出了多種用于風環境治理和噪聲防治的新產品六大類10余個品種,填補多項行業空白,技術和產品研發水平均居國內外領先水平。”該公司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道路風(聲)障通過鐵道部組織的京滬高鐵350公里客運專線氣動力測試及相關檢測;研發的城市智能風道系統和可移動全封閉煤倉,開創了中國城市霧霾治理和露天煤場全封閉的先河;聲風屏障產品在行業內率先通過歐盟CE認證,獲得了進入歐洲市場并自由流通的護照。在2022年,公司研發綠色低碳相關專利100多項,研發數量同比提升150%,并榮獲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成為山西當年四家獲此殊榮的企業中唯一一家民營企業。今年3月29日,公司獲得全國空氣凈化行業最高獎“南山獎”。
尚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孟新利指著一邊的設計模型給記者講道:“在一些港口碼頭,部分料堆比較分散,料堆小、高度低、場地面積巨大,如果按照國家環保要求,將料場封閉,工程造價巨大,企業難以承受。目前各大港口主要以擋風墻+綠網苫蓋為主,用工量大,苫布更換頻繁,日常運營費用高。公司研發的港口碼頭可移動全封閉環保料倉,由封閉料場改為封閉料堆,料倉由多節料倉組成,作業時開啟,作業后封閉,可實現遙控自由移動或開啟,既實現了全封閉,又解決了傳統苫蓋用工量大、運行維護成本高的難題,造價低廉,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
講到風危害治理,孟新利自信滿滿地介紹道:“車輛高速運行時,如遇到橫風,車輛的空氣阻力、升力、橫向力迅速增加,運行性能迅速惡化,尤其是對車輛的橫向穩定性,嚴重時將有可能導致列車脫軌、車輛傾覆和人員傷亡事故。當橫風通過‘尚風道路風障’時,可以極大的損失來流風的動能,從而降低來流風的風速,行車區域內的橫風風速速衰減率50%~70%左右,從而保障行車安全。該技術為公司專利技術,目前已經中標港珠澳大橋、滬通高鐵大橋、平潭鐵路大橋、京滬高鐵等多個項目。”
據了解,該公司研發的小程序“龍城碳惠”已經正式運行,該小程序以數字化的方式廣泛鏈接各方成員,通過構建一套公民碳減排“可記錄、可衡量、有收益、被認同”的機制,一方面對公眾綠色出行、低碳消費、參與低碳環保活動等行為兌換成碳積分,通過積分兌換商品或服務,引導公眾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理念;另一方面引導企事業單位實施節能改造、低碳管理、動員全社會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形成綠色低碳的社會氛圍,推動太原市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時對小微企業、社區家庭和個人的節能減碳行為進行具體量化并賦予一定價值,從而建立起以商業激勵、政策鼓勵和核證減排量交易相結合的正向引導機制,積極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加入全民減排行動。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尚風科技正在全力打造近零碳產業園——尚風綠谷碳中和環保科技園,吸引更多的環保科技企業,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裝配類的一些科技企業來入駐。集合科技創新的力量,使企業聚合,技術聚集,服務聚力,用科技與人才的力量來助推入園企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