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瀚琳

位于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有一座名叫朗伊爾的小鎮。朗伊爾地處北緯70 度,距離北極點僅1300公里,是吉尼斯世界紀錄標記的全球最靠北的城市,因此也被人們稱為“世界的北方”。
朗伊爾常住人口約2000 人,涵蓋50 多個民族。當你去到這座小鎮,會看到那里60%的土地都被冰雪覆蓋。小鎮的道路常年積雪,路兩旁是被刷成五顏六色的房子:有郵局、銀行、圖書館、旅館、教堂、加油站、餐館、商店和酒吧,但就是看不到樹。
從10 月下旬至來年1 月,小鎮上基本不見日出,當地氣溫最低會降到零下40 至零下50 攝氏度。因為黑夜太長,每年3 月8 日太陽升起的時候,鎮上的人會像過節一樣專門慶祝這一天的到來。
高緯度不僅給當地帶來極度的嚴寒,還留下了一些奇怪的傳統,比如不接受死亡。
朗伊爾只有一家醫院,那里設備簡單,醫護人員只有寥寥數人,且只會處理一些簡單的傷病。
孕婦會在分娩前三周提早前往挪威大陸;有人生命垂危時,斯瓦爾巴群島政府會把他們空運到溫暖一些的首都奧斯陸治療;如果人們不幸死在了鎮上,當地政府也會執拗地用飛機或船把尸體運到奧斯陸火化。不過,火化后的骨灰可以被運回朗伊爾。
是的,朗伊爾無法接受死亡,但這反常的態度背后,其實另有原因。
1906 年,一位名叫約翰·門羅·朗伊爾的美國商人在這里開發煤礦,后來他把這座礦藏賣給了一家挪威煤炭公司,公司就為煤礦所在的小鎮命名“朗伊爾”。
后來的十余年間,由于當地煤礦資源豐富,人們為爭奪這個小鎮的控制權發生了不少沖突。為平息事態,1920 年,挪威政府干脆宣布直接對斯瓦爾巴群島行使行政管理主權。很快,一個偶然的發現讓當地政府意識到,在這個地方,死亡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20 世紀50 年代,人們在凍土內發現了保存完好的礦工尸體。這件事讓研究人員倒吸一口涼氣,因為這意味著,不少病毒也會隨著尸體被永久保存下來。
在那之前的1918 年,一場西班牙流感席卷全球,在世界范圍內造成了至少5000 萬人死亡。后來,在阿拉斯加凍土中發現的遺體內,研究人員發現了那場流感的病毒。那場流感在朗伊爾也曾造成死亡,于是當地官員擔心,當永久凍土融化,這些病毒將攪起一場新的疫病。
這些擔憂并不多余,因為類似的噩夢,在其他地方真實上演過。
2016 年8 月,西伯利亞北部曾暴發炭疽病,造成1 人死亡,約90 人住院,還有2300 頭馴鹿死亡。這種病毒可以追溯到1941年,時隔75 年,該地區的高溫天氣讓一只死于炭疽病的馴鹿尸體解凍,病毒才被重新釋放到環境中,造成大面積污染。
由于擔心新的大流行浪潮到來,朗伊爾人決定關閉墓地。現在,當地的墓園里仍有十字架,只不過下方是過去70 年亡人被火化后運回的骨灰。
如今,更加危險的信號降臨:朗伊爾變成了全球變暖最顯著的地方。根據挪威環境署2019 年2月發布的報告,自20 世紀70 年代初以來,該地的氣溫上升了3 至5 攝氏度,這個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區的兩到三倍。
更糟的是,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繼續維持目前的速度,這個小鎮乃至整個斯瓦爾巴群島,將在21 世紀末升溫10 攝氏度。挪威氣候與環境部長說,該地未來肯定會經歷一個“毀滅性的變化”,而現在只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