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玉?張蔓?張軍


摘要:為推動社會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必須維護好石油項目的日常工作,以有效性的策略,構建完善的石油能源運作體系,應提升油田措施的生命周期評價效益,這需要就油田措施全生命周期經濟項目評價機制展開分析,改進其運作過程,進行項目生命周期經濟評價程序的升級,建立有效性的評價體系,從而制定切實有效的整改措施。在油田措施經濟評價系統研究過程中,針對影響措施經濟評價的諸多因素,提出了一種基于系統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油田措施全生命周期經濟評價模型。
關鍵詞:油田措施;全生命周期;經濟評價體系;改進方案
一、前言
油田項目的運作需要經過一個持續的過程,為了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有必要展開全生命周期的經濟評價,進行經濟評價體系的構建,并且就原始程序進行改進,這需要就項目的整體建設模塊展開分析,從而結合油田經濟評價體系,展開切實有效的決策,實現決策環節、原始程序改進環節、建設環節、運營環節等的協調,實現油田生命周期體系的有效性經濟評價,充分發揮油田措施的生命周期經濟評價體系的作用。目前國內油田普遍采用的措施經濟評價方法,由于其操作復雜、數據量大、工作量大,一直沒有得到推廣應用。通過研究油田措施經濟評價的流程及特點,將傳統的技術經濟評價和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相結合,建立了一套適用于油田措施的經濟評價系統。該系統可實現對各種措施、投入和產出進行分析,并將分析結果反饋給油田決策部門,為其提供決策依據。經實際應用,效果較好。
二、油田項目運作背景
隨著油氣田開發項目的日益深入,油田工作量不斷提高,并且受到井深復雜環境及油氣藏性質的影響,必須提高油田措施的投入力度,減少不必要的工作方案,實現措施投入率的提高,這是目前油田項目生命周期經濟評價的關鍵。在日益深化的經濟趨勢下,油田項目的運作日益復雜,特別是當油田項目進入中后段程序,油田工作方案的效率不斷降低,由于不合理工作方案造成的成本不斷提高,導致高成本井的數量不斷提高,為了減少無效的成本投入,必須制定有效的油田經濟效益評價方案,以提高油田運作方案的效率,保障油田整體效益的提高,實現油田項目油藏采收率的提高。這需要制定切實有效的油藏評價機制,從而突出油藏矛盾點,就各類矛盾展開專業性的處理,就油田整體項目展開綜合經濟效益的評價,減少無效的投入,設計深入的系統方案,從而保障油藏中后期運作方案的切實有效運作,提高項目的整體采收率,提高油田措施費用的合理利用率,提高油田項目的產量,增強資金的整體經濟利用率,充分滿足油田措施可持續性發展的要求[1]。
三、油田措施全生命周期傳統經濟評價方法的分析
在油田措施全生命周期經濟評價機制的構建過程中,傳統的評價體系所涉及的工作內容很多,并且消耗的各類成本很大,在全面性的項目全生命周期評價系統的構建中,需要消耗各類成本,其所涉及的產品類型很多,從而需要就產品類型與全生命周期的關系展開評價。
四、油田措施全生命周期經濟評價系統的設計
(一)軟件系統架構
油田全生命周期經濟評價機制的運作,進行了微服務架構的應用,涉及BS模式,在后端系統中,進行了Java語言開發的應用,前端系統進行了VUE開發方案的應用,在數據庫管理過程中,實現了Oracle數據庫機制的應用。系統架構圖如圖1所示。
在油田項目運作過程中,應完善油田措施全生命周期評價機制,以做好軟件系統的評價工作,就考評指標展開優化。在軟件系統的構建環節中,需要就油田項目產量因素、成本因素、效益因素展開分析,避免系統構建過程中的問題。在系統架構環節中,對于系統的構建,應做好軟件系統評價對象的分析工作,就油田項目的整個運作過程展開分析。
(二)油田措施全生命周期經濟評價系統關鍵技術
為提高油田項目運作水平,必須制定切實有效的程序設計機制,首先要做好業務服務層次的設計,就獨立性的業務服務層進行設計,從而滿足系統服務層代碼的工作需要,做好業務服務層的業務接口工作。在系統運作中,有些簡單的運作程序不需要進行編碼,就可以進行業務的直接性、有效性設計。在系統設計中,要進行業務層接口的統一性設計,增強業務邏輯性,提高系統的維護性、可拓展性,提高系統的運作水平[2]。
在業務層接口的統一性設計中,要保障業務層代碼的統一性、便捷性使用,提高數據庫事務管理的水平。在這個環節,不再應用編碼,就可以滿足提交回退的程序要求。通過對這種系統事務性的分析,可以提高系統的控制效率。為了進行系統事務控制范圍的優化,應提高配置文件的控制水平,做好跨越多數據源的控制。
(三)油田評價系統的詳細功能設計
在詳細功能模塊設計環節中,需要進行系統模塊的優化。在這個環節中,要實現措施前景分析模塊、評價背景模塊、措施前評價模塊、措施跟蹤評價模塊、措施后評價模塊、系統優化模塊的協調運作,以提高油氣井項目的運作水平,實現全生命周期經濟評價的優化,從而精化系統,減少各類的費用投入,實現分析經濟指標的優化,提高措施的決策化水平,做好數據庫的建設工作。在數據支撐及優化環節,應做好目標的選擇,就油田項目運作功能及各類信息數據展開分析,實現具體數據庫實施范圍的優化,根據實際情況,就周期經濟評價方案展開優化。
在油田評價系統的設計中,需要保障所構建模型的豐富性,構建更加完善的數據模型,就各類數據信息展開有效性分析,做好數據采集工作。首先要做好首頁的設計工作,在登錄模塊,需要就當前措施的風險展開預判。制定好方案后,需要分析措施實踐后的進度狀況,就效益指標狀況及有效期限狀況展開研究。還要做好項目運作指標數據的分析,利用系統就各類數據展開收集及計算,就項目的輸入數據信息模塊、輸出數據信息模塊等做好收集及評價工作。
(四)結果分析
在油田措施全生命周期經濟評價中,需要就系統的數據分析結果展開分析,就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數據信息狀況展開優化,就全生命周期經濟評價系統對環境影響的狀況展開分析,就油田措施生命周期經濟評價體系展開研究,就項目數據中的各類問題制定壽命周期的改進措施,實現油田措施全生命周期經濟評價法的優化。就油田措施生命周期評價機制的各類數據內容展開有效性的收集及整理,實現項目全生命周期經濟評價策略的優化,提高油田項目數據收集水平的提升,減少各類數據收集的誤差。
(五)系統功能
1.系統管理。系統管理包括用戶管理、角色管理、權限管理和系統配置。
2.措施分析。根據不同的評價對象,可對措施進行分類,如可以將措施分為常規措施、專項措施和其他措施。常規措施包括注水、注氣、注酸等;專項措施包括增產增注、降本增效等;其他措施包括增產增注、降低成本等。按照評價對象,可對不同類型的措施進行分類,并定義了每種類型的指標,如注水時率,是指該階段注水對油田開發效果的影響程度;降本增效中的成本是指該階段減少生產成本支出的金額。
3.效果分析。按照不同的評價對象,可對不同類型的效果進行分析,還可將不同類型的效果進行對比分析。
4.報表統計。系統具有豐富的統計報表功能,可對評價對象的各項指標進行統計分析,生成各種報表。
5.綜合分析。根據評價對象、評價指標和分析結果,可對其進行綜合分析,包括多層次綜合分析和多角度綜合分析兩種方式。
6.圖形顯示。系統可對各種類型的評價結果進行圖形化顯示,如圖1所示。
(六)數據庫設計
針對油田措施經濟評價的特點,將措施經濟評價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分析階段,每個階段又分為若干子過程。
準備階段:針對每項措施的生命周期,建立措施動態數據庫。根據不同的措施類別,建立對應的措施庫。將投入分為四類:勘探開發投入、探井投入、采油(氣)投入;將產出分為兩類:可采儲量和開發投資。每個子庫根據不同的措施類別建立,并形成數據庫表,分別是投入庫表(即注水井及油井措施庫)、產出庫表(即注水加采油)、可采儲量表(即勘探開發投入)。
實施階段:對各項措施的生命周期進行分析,建立相應的分析數據庫,包括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靜態分析是指對各項措施在整個生命周期中的效益進行分析;動態分析是指對各項措施在各個不同階段的效益進行分析。其中靜態分析主要包括產量預測和綜合含水預測;動態分析主要包括產量預測和綜合含水預測。將各項措施在整個生命周期中的效益進行匯總,即可得到最終評價結果。
(七)數據庫連接方式
數據庫的連接方式有兩種:直接連接和間接連接。
直接連接,數據表直接與數據庫進行連接,所有的表通過SQL語句來定義,系統默認的SQL語句包括以下幾種:
1.DataSet:將數據庫中的數據表通過SQL語句按時間順序生成新表,新表中包含了所有的數據信息;
2.DataSet Exchange:通過DataSet Exchange實現將數據庫中的數據表以另一種方式進行組織;
3.DataSet Callback:通過SQL語句將數據庫中的數據表按某種特殊方式組織起來,數據庫中包含了所有的數據信息,也可實現數據更新、刪除等操作。
間接連接是指利用SQL語句將數據庫中的表與其他表之間建立起邏輯上的連接。由于數據量太大,普通關系數據庫很難完成這一操作,因此一般采用非關系型數據庫(如ORACLE)來建立數據庫之間的連接。由于SQL語言提供了與DataSet Exchange建立連接的工具,因此可以利用這些工具直接連接數據庫。
具體方法為:首先,選擇要使用到的數據庫類型;其次,定義該類型中的SQL語句;最后,對該語句進行編輯。在系統中使用SQL語句實現數據之間的連接。
1.DataSet Exchange:建立數據庫之間的關系;
2.DataSet Callback:通過查詢語句從其他表中查詢需要更新的數據信息,主要有以下幾種查詢方式:①通過SQL語句直接從其他表中查詢數據;②在SQL語句中用DataSet對象對數據表進行關聯,通過對象建立查詢和更新關系。
該方法的優點是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直接根據數據庫中的表信息實現數據之間的連接,缺點是需要建立多種關系,效率較低。
(八)數據模型
數據模型是系統設計的基礎,系統數據模型設計主要包括三個部分:
1.基礎數據模型。該部分主要是對油田措施全生命周期經濟評價涉及到的油田各方面的信息進行分類,根據分類后的信息,利用系統分析方法建立相應的數據模型。
2.數據標準化處理。在建立了相應的基礎數據模型后,將其進行標準化處理,便于后續對數據的處理和分析。
3.指標體系建立。這一部分主要是建立一個指標體系,將油田措施經濟評價涉及到的各項指標按照統一標準進行規范和統一。
由于油田措施經濟評價系統具有多個子系統,如開發子系統、維護子系統等。每個子系統又包含了多個具體指標,因此該系統在建立過程中要注意指標體系之間的聯系,保證各指標之間相互銜接和協調。
由于油田措施全生命周期經濟評價涉及到多個子系統,因此在建立油田措施全生命周期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時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①符合油田生產實際;②數據口徑統一;③動態及時更新;④分類準確科學。從這些原則出發,確定了該系統的指標體系。
五、油田措施項目全生命周期評價管理體系的建立
在油田措施全生命周期評價系統的構建中,需要就項目系統的整體管理狀況展開分析,真正做好宏觀掌控工作及細節優化工作,在系統的優化及設計過程中,實現長遠發展與近期運作效益的結合,進行布局狀況的統籌性布局。在油田生命周期評價系統及后續管理系統的構建中,需要成立專門的系統管理小組,即油田公司領導小組,負責系統的管理工作,將系統評價模塊與油田項目化學驅模塊進行結合,明確責任主體,做好反饋效益評價結果的分析工作,實現油田措施系統的有效管控,構建多部門、多專業的系統維護及管理團隊,實現全生命周期評價管理機制的創新,提高項目管理的整體水平,如圖2所示。
在油田系統項目的運作模塊,需要就項目系統的整體運作狀況展開分析及回饋,特別是項目運作過程中的效果反饋工作,就油田項目運營所得到的實際數據狀況展開動態性分析,就實際工作的方案指標展開設計,特別是評價項目的不同階段效果。通過系統計算程序的使用,做好項目運行開發階段的開發分析、成本控制、效益優化等工作,確立系統經濟界限指標,設立預警紅線,提出相應的風險預警,做好監控項目開發效果的維護工作,提高決策管理水平,為油田措施系統數據的調整提供依據[3]。
六、結語
為增強油田措施全生命周期經濟評價系統的運作水平,必須提高各個程序運作的真實性及準確性,從而促進油田項目運作效益的提高,這需要不斷優化項目全生命周期經濟評價方法,做好積極的改進及創新,做好全生命周期的經濟評價工作,減少項目的運作成本,這離不開切實有效的油田項目全生命周期經濟評價的使用,做好項目評價方法的前后對比,提高項目全生命周期經濟評價方案的精確性及有效性。要積極發揮技術創新的作用,做好管理創新工作,進行油田項目多層次多角度評價技術機制的運行,并且就評價的結果展開積極的優化,減少油田項目的實際運作風險,提高油田項目優化管理水平,解決系統運作技術的薄弱問題,就項目流程展開優化及管理,通過全生命周期經濟評價方案的制定,提高油田項目的運作效益。
參考文獻
[1]楊眉.延長石油二氧化碳壓裂經濟評價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學,2020.
[2]劉斌.油氣田企業經濟評價管理體系探討[J].國際石油經濟,2018,26(9):96-100.
[3]鐘敏.致密油資源開發技術經濟評價研究[D].北京:中國礦業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