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楚藝術作為先秦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影響了秦漢藝術,而且在中國藝術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潮流玩具作為潮流藝術的一個分支,簡稱潮玩,是指融入藝術、設計、潮流等多種元素的玩具,包括搪膠玩具、平臺玩具、盲盒公仔等,尺寸比例各不相同。深入研究楚藝術的符號語言,探索楚藝術符號與潮流玩具融合的可行性,創作出符合當代審美的潮流玩具,是將傳統資源進行現代性轉化、介入當代生活空間的有效途徑。當今,受消費者青睞的潮流玩具并不一定具備明顯的實用屬性,消費者更看重的是潮流玩具在設計、工藝、文化等層面的精神附加屬性。基于此,課題通過取形轉義、去繁留簡、更新色彩觀念這三種手段設計潮流玩具“龍鳳”。該設計將楚藝術中的龍、鳳符號融入現代潮流玩具,改變了楚藝術龍鳳符號的原始意涵,并結合當下的審美趨勢,增強了龍鳳潮玩的趣味性和文化可讀性,重新激活古老的楚藝術符號,令其以更加活潑平易的方式進入青年一代的日常生活。
關鍵詞:楚藝術;符號;視覺語言;潮流玩具
中圖分類號:TS958.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19-00-03
1 楚藝術符號概述
楚藝術作為楚文化的一部分,是南方長江流域文明孕育的精神成果。張正明先生曾提出,楚文化、吳越文化和巴蜀文化是長江流域的三朵文化之花,其將楚文化置于吳越文化、巴蜀文化等同的地位[1]。由此可見,楚藝術對長江流域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1 楚藝術符號溯源
楚國于公元前1115年建國,于公元前223年滅亡。雖然只有不到900年的歷史,但楚文化對中華民族產生了深遠影響,而作為楚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楚藝術亦影響著中國藝術史的發展。
楚藝術的藝術魅力源于所處的地域環境和文化觀念。它與同時期的中原文化相互碰撞,形成了獨特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2]。楚國的先祖是祝融部族,崇敬天地,崇尚鬼神,因此楚國巫風盛行,有南方楚地“信巫鬼,重淫祀”之說。
楚藝術大致可以分為青銅冶鑄、絲織刺繡、髹漆工藝、建筑裝飾四類,蘊藏著諸多楚藝術符號。符號是語言、非語言和思想的表達單元,它并非簡單的圖形概述與描摹,而是經由人的主觀思考后創作的一種文化形式[3]。楚藝術符號涵蓋了動物、植物、幾何等圖形,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豐富了楚人浪漫的精神世界,構建了楚藝術符號體系。
1.2 楚藝術符號體系的視覺特征
楚藝術符號具有鮮明的藝術特征,即通過抽象而富有形式美感的圖示語言來表達楚藝術的奇幻之美。本文對楚藝術符號的視覺特征進行細分,從抽象變形、線條運用、復合造型和色彩表現四個方面對其進行闡述。
1.2.1 抽象變形
楚藝術符號最顯著的特點是抽象變形,常以變形、抽象的形式出現在各類器物之上,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楚人往往采用拆解、重組等方式創新圖形,利用拉長、拉大和異形等方式設計出具有獨特形態的新圖形,并賦予圖形新的含義。這些源于自然的圖形因抽象變形而變得更加簡潔,充分彰顯了神秘、浪漫且具有獨特魅力的楚藝術風格。
1.2.2 線條運用
線條運用在楚藝術中至關重要。從出土的楚國文物來看,楚人無論是在漆器還是在帛畫上都很注重線條的繪制,線條整體極具流暢律動感,善于利用線條展現自然的魅力[4]。與中原崇尚直線的理念相比,楚人更愛曲線,曲線在楚藝術中占據至高無上的地位,多以曲線描繪動植物符號,這些線條被楚人賦予生命的活力,體現了楚人對動態美的偏愛。
1.2.3 復合造型
復合造型是兩個及以上的組合圖形,常常復合重組人與動物、人與植物、動物與動物、動物與植物等形式。這些圖形的形成一方面基于楚人對原始巫文化的信仰,另一方面是楚人對遠古神話形象的再造和重構,因而充滿虛幻和怪異色彩。楚藝術中的復合造型繁多,奇特詭異、神秘莫測的造型藝術展現了楚人的獨特藝術審美,為人類的藝術寶庫增加了豐富的文化財富。
1.2.4 尚赤重玄
在色彩使用上,楚藝術給人以獨特的感受。楚人尚赤源于遠古圖騰觀念和祖先崇拜。楚人先祖祝融氏在遠古之時與燔燎祭天有關,故楚人尚赤彰顯了楚人對火神和祖先的崇拜。同時,楚地也重玄,玄在五正色中屬北方、屬水,有陰冷、神秘之意。另外,玄色自帶的神秘色彩也使楚人傾向于將玄色與生死聯系在一起,“雕題黑齒,得人肉以祀,以其骨為醢些”所描繪的恐怖世界,就是楚人對黑色、黑暗最直接的心理體驗。
楚藝術符號體系構筑了楚藝術的視覺特征,探索楚藝術符號不難發現,楚藝術中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符號蘊含神秘之美、抽象之美、象征之美以及明艷之美,這對現代潮流玩具設計有十分重要的啟示意義。
2 楚藝術符號在潮流玩具中的素材選取和應用
楚藝術符號作為一種語言符號,可以為現代潮流玩具設計提供素材,但是在現代設計語境下,并不能直接照搬,只有經過創造性的轉化才能滿足現代消費者的需求。
2.1 選取素材——龍鳳紋樣
目前能見到的楚藝術品均來源于楚墓葬,呈現了古楚國的喪葬禮儀,帶有天然的巫文化氣質與神秘感。如今,深受年輕一代喜愛的往往是炫酷、新奇、可愛的產品,導致楚藝術蘊藏的巫文化缺乏生存土壤,不過其對于現代潮玩的設計仍有參考意義。在眾多符號中,龍與鳳是最具代表性的符號,而且龍與鳳也不單單屬于楚地信仰,它們源于中國上古的圖騰崇拜,并最終凝聚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因此,選取楚龍鳳符號切入潮玩設計,有利于增強年輕一代的文化認同感和普及意義。
楚地的鳳鳥造型多作伸展開張之勢,呈現出昂揚向上的精神氣質,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除器物雕塑之外,楚人也擅長采用多種形式手法描繪鳳紋,從寫實到抽象、從夸張到變形,變異、拆解與自由組合鳳紋,創造出神完氣足的鳳鳥形象。
與鳳一樣,龍在中國神話傳說中也占據了重要地位。華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黃帝,都和龍有著密切的關系。黃帝長得“龍顏,有圣德”,炎帝為其母“游華陽,有神龍首”而生。除中原以外,南方也有關于龍的傳說與記載。《廣雅·釋魚》:“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依據傳說,龍與魚、蛇等相互變化,古代匠人據此展開想象,創造了多變的龍紋造型。
2.2 應用方法
潮流玩具是現代潮流藝術的產物,需要采用新方法對傳統楚藝術符號進行轉化。筆者所在團隊設計的潮流玩具“龍鳳”,在了解其文化價值的基礎上,通過取其形,轉其義,從新的審美維度復興古老的楚藝術傳統。
2.2.1 取其形、轉其義
在取形方面,團隊以龍形玉佩和戰國彩漆龍鳳紋內棺中的鳳形象為研究依據。龍形玉佩中龍的造型以S形為主,龍身刻有龍腳、龍尾等曲線,而龍軀體上附有陰刻的卷云紋作為龍鱗。鳳鳥造型以點線為主,張嘴仰首展翅,姿態輕盈,整體造型凝練夸張,富有圖案美感。團隊首先提取龍鳳完整的圖形符號原型,然后進行局部提取,最后在保留龍角、龍尾、鳳尾等獨特造型特征的基礎上,通過翻轉、曲化直等形式設計出符合現代審美的龍鳳形象。
在轉其義方面,筆者所在團隊摒棄龍鳳符號中蘊含的楚巫術信仰,將龍鳳視為當代青年人生活中的玩偶,凸顯龍鳳作為玩偶的可愛與親近感,同時通過更改造型,傳遞出祥和、純真、樂觀的能量和價值觀,統一傳統與現代、審美與創新,實現楚藝術意涵的現代性轉化。
2.2.2 去繁留簡
楚藝術中的青銅器、漆器是地位和財富的象征,故楚人繪制的圖形符號較為繁雜。而現代設計追求簡單、純粹,故對楚藝術符號的運用必須遵循去繁留簡的原則。所謂去繁留簡就是刪減原始形態中繁雜的部分,保留能夠凸顯符號特征的部分,讓原始形態更為精簡。
團隊提取龍鳳的原始符號形態,在此基礎上去繁留簡,同時將龍鳳符號進行拆分、重組,獲得新的設計靈感。但是,對龍鳳符號的精簡并非隨意為之,筆者團隊在細致觀察龍鳳符號后,再在符合設計要求的基礎上進行簡化,設計出符合現代審美的楚藝術龍鳳形象。
2.2.3 更新色彩觀念
色彩是現代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楚人的色彩觀念受先秦的五色、五方、五行觀念影響,五色的青、白、紅、黑、黃,代表東、西、南、北、中這五個方向,也對應著木、金、火、水、土這五行。古爾德斯關于色彩與人體反應的研究表明,波光較長的紅色能夠引起擴展性反應;而波光較短的黑色則會引起收縮性反應,所以這兩種顏色是對人體刺激最大的顏色。故楚人善用紅色和黑色,加強了視覺刺激效果,具有更顯眼的作用[5]。
現代設計中的色彩因自身的識別性,相較于形態而言,對消費者的影響更為直接。受到西方色彩觀念的影響,注重色彩的明度、飽和度等,如今的大多數設計常用間色和灰色調。因此,筆者團隊在設計中遵循西方色彩觀念,研究對比色、同類色等,以此讓色彩搭配更和諧;其次,研究當下流行色,借色彩情感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最后,通過顏色的冷暖對比、深淺對比等,達到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吸引消費者。
3 潮流玩具“龍鳳”應用實踐
3.1 潮流玩具“龍鳳”的設計構想
在創作潮流玩具“龍鳳”的過程中,筆者團隊深入思考與重新演繹了荊楚文化。在最初構思龍鳳的平面形象時,希望通過龍和鳳以多變的發色、潮流的頭飾及艷麗的穿搭創造絢麗奪目且具有特點的藝術形象,同時,鮮艷的色彩也賦予了龍鳳更多的童趣。
3.2 潮流玩具“龍鳳”的藝術設計
3.2.1 “瑞瑞”的形象設計
瑞瑞是龍的化身,是個樂天派,無憂無慮,總是以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生活。龍象征著力量、吉祥,是楚人通天的神物之一。而現代人也認為“華夏兒女是龍的傳人”,龍象征著權勢、高貴、尊榮,“望子成龍”等說法也寄托了人們對美好前途的期望。
在造型方面,首先對龍形玉佩中的龍進行描稿,得到完整的圖形;其次,局部提取龍頭、龍紋理、龍尾,通過翻轉、曲化直等形式得到新形象;再者,用幾何的造型語言進行人物形象設計,賦予人物貼切的形象表情。為了表現瑞瑞的可愛,將龍尖銳的爪子化為手,保留了龍角、龍眉、龍鼻、龍發、龍眼、龍牙等,圓潤、幼態的面部設計彰顯了瑞瑞的可愛。
在色彩方面,龍往往為黃色,象征至高無上的權力,因此瑞瑞通身的顏色以黃色為主,綠色為輔,黃綠著色展現了人物形象的趣味性。龍角、龍鼻為橙色,與其他顏色形成對比。通過黃色、綠色、橙色的色彩搭配,達到人物周身色彩和諧統一的效果。冷暖色的合理搭配,產生了良好的視覺效果,給人一種明亮舒適之感。
3.2.2 “靈靈”的形象設計
靈靈衍生于鳳,是一個藝術家,對藝術飽含熱情,對生活充滿激情。鳳鳥是楚人精神信仰的一種載體,象征著祥瑞、太平,具有極高的地位。現代人眼中的鳳鳥既是和平、吉祥的象征,又有幸福、美滿的含義。
在造型方面,采用鳳頭和鳳尾作為靈靈的主體。首先對戰國彩漆龍鳳紋內棺中的鳳進行描稿,得到鳳的造型;其次,將鳳紋符號分解為鳳頭、鳳尾、鳳翅膀局部,采用重復、化尖為弧等設計形式得到鳳的新形象;最后,用幾何的造型語言提煉人物造型,豐富人物形態和表情特征。在整體形象上保留了鳳眼、鳳眉、鳳咮、翅膀、鳳尾的造型特征,面部設計以圓潤、幼態為主,凸顯靈靈的童真可愛。
在色彩方面,比起其他絢麗的顏色,靈靈的身體部分采用紅色為主色設計,突出鳳鳥熱情似火的性格特征,翎羽用綠色著色,大膽的紅綠撞色增添了設計的時尚感。面部采用膚色,嘴部用黃色加以點綴。依托紅色、綠色、膚色的色彩搭配,使靈靈整體和諧,穩重的綠中和了明艷的紅,兩種顏色之間形成了微妙的平衡,帶給觀者和諧的色彩體驗。
潮流玩具“龍鳳”借用楚藝術符號造型語言,形象生動、色彩鮮明、充滿童趣。筆者團隊在設計時不僅保留了原始龍鳳的造型元素,還融入了現代時尚視覺元素,在設計中體現了傳統與現代潮流的融合,迎合了現代潮流,加深了現代人對楚藝術的理解。
4 結語
將楚藝術符號與現代潮流玩具相結合不僅是藝術的碰撞,更促進了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轉化融合,對傳承楚藝術具有積極作用。文章以楚藝術符號與現代潮流玩具設計結合為研究對象,以龍鳳符號為基礎,潮流玩具為載體,表現楚藝術的活力與生命力,拓展了楚藝術符號的視覺語言可能性,體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潮流藝術融合的無限魅力,增強了潮流玩具的文化可讀性,讓楚藝術符號視覺形象以全新的面貌得以繼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正明.楚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6.
[2] 余靜貴.巫文化視域下的先秦楚繪畫審美探析[J].文化發展論叢,2017(3):46-64.
[3] 陳筱旻.楚文化圖形符號在湖北省博物館文創產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8:5-7.
[4] 黃山.楚藝術品美學及其對當代藝術設計的啟示[J].江漢論壇,2022(5):110-115.
[5] 肖世孟.先秦漆器“赤”、“黑”色彩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12(9):98-100.
作者簡介:葛嵐(1998—),女,江蘇常州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楚藝術與藝術設計。
江瀾(1977—),女,湖北武漢人,博士,教授,研究方
向:中國美學。
金波(1971—),男,湖北襄陽人,碩士,教授,研究方
向:視覺藝術設計。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2年度湖北文化產業經濟研究中心開放基金重大項目“楚繪畫的審美意識及其在公共藝術中的表達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HBCIR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