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幾年,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社會生產方式,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對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內容、特點、創新的主要方式方法進行探究,為其更好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關鍵詞:互聯網;電子信息;科學技術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對于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需求度也越來越高,這些傳統的技術形式已經無法更好地服務人們,其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逐漸顯現出來。因此,為了符合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滿足人們的需求度,根據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特點,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對其進行創新和優化,以此實現其良好的發展趨勢。
一、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分析
了解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內容與特點,可以針對性進行創新,解決其中常見的一些問題,強化其使用性能,促進其更好地發展。
(一)內容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主要是由電子科學技術、信息技術兩方面組成,并且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應用,可以對電子信息通信設備進行全方位掌握,并且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進行各個數據和信息的處理,實現其智能化和數字化特點[1]。同時,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適應能力較強,對于電子技術、電子信息科學、電子信息產業等方面發展,都有著良好的推動作用。另外,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所包含的領域相對較廣,將電子信息技術、圖像傳輸和處理、無線通信等技術融合到其中,以此提升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先進性和綜合性。
(二)特點
①集成化。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其整體結構逐漸朝向完善且綜合化的方向發展,其功能以及運行模式也逐漸變得多樣化,這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集成化特點最為顯著的一個內容。另外,半導體技術也是較為顯著一個特點內容,主要是以復合材料為基礎,這樣不僅可以減少面積的占用,也實現良好的創新性。另外,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發展,逐漸將納米技術也應用到其中,有效提升了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集成化特點[2]。
②數字化。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具有較高的數字化特點,并且該特點逐漸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或者社會生產方式。其實,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主要是與數字化技術相互融合,加強對數據和信息處理效率,實現其資源的整合,確保其傳輸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最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使用需求。另外,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期間,將網絡信息技術應用到其中,以此有效解決數據和信息傳輸期間的安全問題,大大提升了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使用性能和服務性。
③智能化。智能化特點是互聯網背景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中最為明顯的特點,主要在企業生產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可以實現良好控制系統,促使生產環節和控制環節呈現一體化的狀態,提升良好的生產效益。另外,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智能化特點,可以實現數據和信息的自動收集、整理和存儲,并且根據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運行情況,對數據進行實時更新,以此充分體現出其智能化的特點,這也是其重要的發展趨勢。
二、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中常見的問題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所面臨的環境較為復雜,所以遇到的問題也相對較多,這樣嚴重影響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的效果[3]。下面就對常見的一些問題,展開了分析和闡述。
(一)用戶的滿意程度相對較低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出現,逐漸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當對其逐漸適應后,人們對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功能,以及其他方面都有著較高的要求。換句話說,人們享受著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所帶來便利條件的同時,迫切地希望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更新,不斷對新功能進行挖掘,滿足人們在不同方面的需求。但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在應用期間,由于客戶端的更新程度較快,整體的更新速度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這樣就會導致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相關產品的使用滿意程度下降,進而影響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發展。
(二)產業結構不合理
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期間,如果產業不合理也會對其造成一定的影響,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并且對其資源也是一種損耗。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的時候,其技術資源相對較多,并且將不同的技術資源,應用到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產業結構中,這樣容易使產業結構缺乏綜合性的管理,并且其創新都會產生一定的局限性,阻礙其發展進程。另外,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并且將其應用到不同領域中,這樣就會失去競爭力[4]。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產業結構如果調整不合理,其使用和應用就會受到限制,對于不同領域的生產也是不利的。
(三)發展路徑傳統化
發展路徑傳統化也是影響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的一個重要因素,主要是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中,沒有突出互聯網的特點,這樣就會導致技術的使用形式不合理,其使用范圍也會受到限制。同時,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發展路徑規劃需要體現互聯網時代的技術更新速度,但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在創新期間,往往因為整體規劃不到位,其使用路徑受到影響,無法得到的創新的效果。另外,由于創新度不夠,技術形式過于傳統,其功能應用規劃與實際需求出現脫節的現象,這樣也阻礙了其創新進程。
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的主要措施
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成為必然趨勢,這不僅促進其產業的發展進程,也在最大限度上滿足人們的需求。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的時候,需要重點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一)大數據技術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其中,主要是數據系統和通信系統所融合的一項技術形式,并且有一定的復雜性,如圖1所示。但是,為了實現良好的創新性,一定改變其傳統的技術管理模式,可以根據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運行的需求,構建多元協同解決方式,這樣確保技術運行的穩定性。另外,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實現實時數據收集和更新,并且針對數據和信息的屬性,進行分類處理和整合,將其存儲到數據庫中,為用戶后期的使用,提供了便利的條件[5]。同時,通過利用云計算技術可以將電子信息中的各項數據進行匯總,并且針對數據的形式進行集中,以此良好的數據和信息控制,強化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的效果。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將每個數據自身存在的價值以報告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樣可以有效提升數據解析的效率。
(二)網絡安全技術
將網絡安全技術應用于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中,可以大大提升其安全性,那么具體的創新內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①利用網絡安全技術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系統中設置防火墻,這樣可以對技術系統有著良好的防御效果,避免病毒的侵襲。同時,為了保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運行的安全性,可以安裝合適的殺毒軟件,常用的殺毒軟件有:360殺毒、卡巴斯基、Windows Defender、趨勢、騰訊電腦管家、瑞星等,以此保證良好的殺毒效果,確保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運行的穩定性。另外,需要根據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運行的狀態,定期進行檢測,做到及時識別病毒以及處理。
②針對數據和信息的傳輸,可以對數據和信息實施加密,并且利用其他軟件程序進行數據和信息解密,才能獲取數據和信息,以此保證數據和信息的安全性,避免出現篡改、丟失等現象[6]。同時,在數據和信息加密的時候,可以采用非對稱加密和對稱加密方式,其中非對稱加密所使用的方式或者密碼都是不同的,這樣可以避免密鑰單一的現象。另外,在數據和信息發送端加密以后,中間節點是不能解密的,只有數據和信息接收以后才能解密,這樣對數據和信息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三)技術平臺構建
技術平臺構建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中一項重點內容,具體的構建內容如下。
①需要根據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運行狀態,構建數據和信息數據庫,如圖2所示,實現數據和信息共享,以便對數據和信息的使用,并且這也是技術平臺構建的基礎。
②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及時了解用戶對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需求,以此強化技術的服務性,提升人們對電子產品性能的滿意度。
③在互聯網背景下,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可以構建專門的業務網站,并且根據網站用戶的情況,對用戶信息進行收集、分類、規劃等,完善用戶信息的建設,以及加強數據和信息的利用效率,這樣對于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來說,無疑是起到了推動性作用。
(四)通信技術
通信技術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將新型通信技術應用到其中,例如:微信等移動終端應用到其中,這樣極大程度方便了人與人之間交流。另外,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對商品、物流信息等方面的查詢,并且對商品交易進行嚴格的把控,這樣不僅為人們查詢商品信息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也提升商品信息的傳遞和查詢效率。同時,還可以大大提升其功能性,避免傳統技術路徑所帶來的弊端。
四、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趨勢
在互聯網背景下加強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力度,無疑是加強互聯網的紐帶關系,形成良好的網絡系統。同時,互聯網中,不管是信息交流、還是技術合作,都是離不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支持,因此通過創新,可以加深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與互聯網之間的聯系,促使其技術呈現綜合化、全面化的發展,滿足人們對互聯網的使用需求。另外,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可以不斷提升其功能,并且構建一個完善的、可行性較高的網絡系統,以此展現出技術的時效性,為其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和發展,給予了重要的支持[7]。
互聯網的背景下,各種電子信息產品的競爭力也逐漸變得激烈,因此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中,需要打造特色的技術產品,以此提升其競爭力,也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例如:現如今較火的抖音平臺,之所以有著較高的競爭力,并且受到用戶的喜愛,是因為通過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創新,實現了算法機制、智能推薦流量池技術等, 迅速在眾多短視頻中脫穎而出,成為人們刷短視頻的首選平臺。另外,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中,結合各項技術形式,逐漸在展現出自身的特點,例如:智能化、集成化、數字化等特點,也成為其發展的重要方向。
每一個小數據或者配置都會影響電子信息產品的使用性能,并且在使用期間,一旦出現問題都會影響用戶對其的滿意度。然而,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將各項技術融合其中,以此提升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應用性能,促使其走向智能化的方向[8]。
另外,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創新,不再局限于傳統模式,通過各項技術的使用,對其結構體系進行優化和調整,提升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服務性,進而推動其更好的發展。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創新,主要是以用戶需求作為基礎,并且結合其特點以及創新中常見的問題,將各項技術應用到其中,例如:通信技術、技術平臺構建、網絡安全技術、大數據技術等,以此提升其創新效果,滿足用戶的需求,提升其服務性,促進其發展進程。
作者單位:胡超 陜西省商洛市商洛學院
參" 考" 文" 獻
[1]陳昱靜,王浩懿,王谞睿,等 . 大數據時代下計算機電子信息處理技術分析[J]. 電子世界, 2021(11):63-64.
[2]賀旭. 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創新思考[J]. 內蒙古煤炭經濟, 2021(06):174-175.
[3]王彭彭. 互聯網+電子信息技術的現狀與發展方向[J]. 中國新通信, 2020,22(16):40.
[4]李亞飛. 互聯網背景下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J]. 數碼世界, 2020(05):1.
[5]王晨. 淺談互聯網背景下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J]. 計算機產品與流通, 2020(04): 103.
[6]熊龍乾. 基于互聯網+電子信息技術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探索[J]. 輕紡工業與技術, 2020, 49(01):124-125.
[7]劉沛. 互聯網背景下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J].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20(01):31-32.
[8]孫鋮.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在互聯網時代的創新研究[J].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20(01):50-51.
胡超(1997.09-),男,漢族,陜西榆林,本科,學生,研究方向:電子信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