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迷思與破解:信托中收益權之確定性

2023-04-29 00:00:00朱維蕊
湖湘法學評論 2023年1期

[摘 要]收益權信托在實踐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凸顯出諸多適法性爭議。以安信信托案為視角,分析收益權信托的運行模式及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對于信托收益權的法律性質,學界和實務界有不同的看法,將其視作將來債權更符合現實需求。作為將來債權的信托收益權,在轉讓時不僅要滿足將來債權的轉讓條件,還應當滿足信托財產確定性的要求。可以通過專項立法,提高現行規范層級,細化管控規則,完善轉讓條件,明確信息披露制度,加強投資者管理,完善讓與登記制度,破解信托收益權確定性之難題。

[關鍵詞]信托財產;信托收益權;將來債權;確定性

[中圖分類號] D912.29 [文獻標識碼] A

一、安信信托案所涉之信托收益權

近年來,盡管我國的信托業經歷了“井噴式”發展,但信托業的相應規則較為滯后,不足以為信托實踐的發展提供明確指引。作為一種極具實踐性、創新性的信托模式,收益權信托面臨著合法性質疑,其中的核心爭議在于收益權是否具有確定性。作為“收益權信托第一案”,安信信托案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對安信信托案所涉的收益權信托進行分析,有利于厘清信托收益權確定性之爭點。

2009年9月11日,昆山純高公司(以下簡稱純高公司)為了促進其在建項目基礎資產的流通,作為委托人與安信信托公司(以下簡稱安信信托)簽訂了《資產收益產權信托合同》(以下簡稱《信托合同》)。雙方在《信托合同》中約定,純高公司將其在建項目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和正在建設工程之收益權作為信托財產,委托安信信托向合格投資者發放信托受益權,總份額62700份。通過該信托計劃,純高公司可獲得2.15億元投資款,用以彌補其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產生的資金缺口。雙方同時在《信托合同》中約定,在該信托合同生效期間,基礎資產并不轉移給安信信托,而是以原有方式由委托人純高公司負責經營、管理。

為了保證信托合同中約定的收益能夠如期收回,也為了確保純高公司能夠履行雙方預先約定的資金補充義務,在簽訂《信托合同》的同時,雙方另行簽訂了《信托貸款合同》和《抵押合同》,純高公司對案涉項目的基礎資產進行了抵押登記。貸款期內,純高公司承諾履行在不同時間節點內,信托專戶中保持最低現金余額的義務。該案中,當事人同時簽訂了《信托合同》和《信托貸款合同》,理論上,通過兩份合同純高公司可以取得5.3億元款項,但實際上純高公司獲得的資金僅為2.15億元。也就是說,兩份合同本質上指的是同一筆交易,屬于“陰陽合同”。當事人這一復雜的交易安排,后來引發了一系列法律風險。雙方簽訂信托合同后,國內房地產調控政策發生變化,房地產市場出現波動,標的項目的銷售情況未能契合當事人初期設想。信托剛成立一年,純高公司已無法按照雙方合同約定的標準,維持信托賬戶的最低現金余額,雙方由此產生糾紛。安信信托將純高公司訴至法院,要求純高公司履行償付義務,同時要求實現抵押權。

安信信托案中,根據不告不理的原則,法院對收益權的確定性問題沒有作出判斷,但審理該案的審判人員另行撰文,就收益權的確定性問題進行了討論。在安信信托案審理過程中,理論界和實務界均對收益權的法律性質、是否具有確定性進行了不同維度的討論,至今仍存有不同看法。在收益權信托模式下,明確信托收益權的法律性質及其確定性,對完善收益權信托制度,回應信托實踐之發展至關重要。

二、作為信托財產之收益權

(一)信托財產:信托得以運作之前提

信托財產是合法有效信托成立之前提。在傳統的經濟社會背景下,信托財產的來源通常是土地等有體物的社會現實,過去信托法以信托財產為中心。實際上,信托財產不僅是信托制度運用的前提條件和必備要素,也是信托制度的獨特優勢所在。因為委托人以其財產設立信托后,信托財產將獨立于其現有的其他財產。如此安排,可以為委托人的信托財產設置隔離屏障,即便委托人出現破產的情況,其債權人也不能就已經設立了信托的財產主張權利。這一制度安排成為信托制度與代理、行紀、保管等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區別。[1]

我國《信托法》第14條從積極維度和消極維度界定了信托財產的范圍。其中積極維度包括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方面,受托人因委托人承諾而取得的財產為信托財產,這部分財產屬于原始的受托財產,應滿足信托財產確定性的要求。如果原始信托財產是不確定的,討論原始信托財產之上的“代位財產及收益”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信托并未成立。另一方面,受托人根據其與委托人之間的信托合同,管理、運用、處分取得的財產也屬于信托財產,其可以被視為系受托人在履行其管理義務過程中,原始的信托財產權利形態發生了變化,產生了新的信托財產,即原始受托財產的“代位財產及收益”。原始受托財產的“代位財產及收益”不必符合信托財產的確定性要求。[2]消極維度討論的是,法律規范性文件中明確否定或限制流通的財產能否成為信托財產的問題。信托作為民事行為,應當遵循民事行為的基本規定。如果財產本身根據現行規定屬于非法財產,則不能作為合格的信托財產設立信托。

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現代社會信托財產的范圍已經發生了變化,除了不動產和動產,還擴大到包括收益權在內的各種財產權利。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傳統的交易模式產生了變化,出現了過去交易中不存在的新型財產權利,收益權也是其中之一。隨著信托財產范圍的變化,信托財產制度的優勢日益明顯。一方面,信托財產制度的優勢可以通過信托財產的破產隔離功能得到充分體現。而另一方面,在豐富的信托實踐下,當事人能夠發揮最大想象力,實現其財產權利的流轉和價值創造,這為金融制度創新帶來了無限的可能。[3]

(二)運作模式:收益權信托的兩種模式

通過收益權介入信托產品階段的不同,收益權信托在實踐中衍生出兩種運作模式。模式一是指信托設立后,受托人將信托募集到的資金用于購買收益權,這屬于廣義的收益權信托。具體而言,委托人或投資者通過與信托公司簽訂合同,將自有資金委托給信托公司。在收到委托人或投資者的信托資金后,信托公司將信托資金用于購買收益權,其運作模式類似于貸款,在實務中較為常見。在這種模式下,信托公司扮演的角色更像是通道,其主要功能是為了傳遞資金,并不履行受托人的管理義務。隨著監管政策的收緊,貸款通道業務也在逐漸變少。根據《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以下簡稱《九民紀要》)第89條,如果轉讓收益權的糾紛出現在資金信托成立后,相應糾紛不應被認定為營業信托糾紛。此外,《信托法》第7條要求在設立階段,財產應當要確定。在信托設立后,即使信托財產發生變化或消失,也不影響信托的效力。可以認為,模式一之下,在信托設立階段,信托資金是確定的,受托人將信托資金用于購買收益權的行為,應被視為常規交易行為,其與交易第三人之間形成的關系,屬常規交易關系而非信托關系。因此,該信托模型下不涉及信托財產確定性爭議。

模式二是指在設立階段,收益權被設定為信托財產,即委托人在其擁有的財產性權利上設定信托并取得相應對價,成為一般受益權人。此種模式下,基礎資產可能尚未建設完成,受托人可能不具備專業管理能力,通常由委托人管理相應的資產。而受托人通過信托合同約定的數量、方式轉讓受益權憑證,向投資者出售受益權份額,其運作模式類似于資產證券化模式,屬于狹義的收益權信托。實踐中,以建設工程等基礎資產的未來收益權作為信托財產,可以增強建設工程等基礎資產的流動性。這種模式具備良好的融資功能,可以規避監管部門對房地產企業融資的限制性規定,深受信托業和房地產經營者的青睞。安信信托案就屬于此種模式。對于這一模式,目前尚未出臺專門的法律或管理性規定,其中存在的諸多法律爭議有待進一步探討。[4]在模式二下,作為設立階段的財產,收益權需要滿足信托財產的確定性要求,本文嘗試對這一模式下信托收益權的法律性質及其確定性進行討論。

(三)實踐困境:信托收益權的法律風險

信托收益權的法律性質目前尚無定論。實務中,收益權信托的法律關系通常設置得比較復雜,既有規避現行法律規范之意圖,也有相關規定尚不完善的原因。收益權的法律性質不清晰,可能會給相關的財產登記制度帶來障礙。而信托財產登記制度對于明確各方的權利義務,保障收益權信托合同的履行,以及保護公眾投資者利益具有重要價值。目前,信托合同當事人難以根據雙方簽訂的信托合同,在相關登記主管部門申請進行財產登記。因此,為達到登記目的,當事人不得不作出更為復雜的安排。在安信信托案中,雙方簽訂陰陽合同也是出于同樣的原因。然而,當事人之間復雜的交易安排在實踐中可能引發更大的法律風險,例如陰陽合同的法律效力問題。在前述案件中,如果認定《信托貸款合同》有效、《信托合同》無效,可能損害公眾投資者利益,同時觸發金融領域限制貸款的監管紅線。相反,如果認定《信托貸款合同》無效,那么作為從合同的《抵押合同》也面臨無效風險,如果抵押登記不發生效力,安信信托可能難以收回項目投資的款項,最終可能有損投資者利益。

信托設立時,如果基礎資產收益處于浮動的狀態,但能夠通過當事人之間的約定,明確判斷基礎資產的收益,應認為基礎資產的收益具有確定性。以建設工程收益權為例,由于作為基礎資產的建設工程處于持續施工的狀態,隨著施工進度的推進,房地產價值通常也會正向增加。建設工程建成后,可能繼續出售房地產獲利。因此,在建工程財產收益處于持續變動的狀態。有學者據此認為建設工程中的財產處于浮動狀態,收益權并不確定,很難判斷其究竟有多少價值,如果收益權并非確定,相應的收益權信托可能因不滿足財產確定性之要求而無效。在安信信托案中,當事人之間訂立的《信托合同》第1條第6、7款約定的信托財產的范圍,包括相關項目國有土地使用權,建設中的工程依法獲得收益的權利及其管理、運用、處分,以及其他情形獲得的財產。對此,有學者認為該案中約定的信托財產范圍,實際上囊括了基礎資產可能存在的所有回報形式,即信托財產對象包括多個將來債權,其中一些債權可能會因商業風險的存在而減少,但是這不影響債權的法律存在。債權的減損,屬于當事人風險自負的范疇。因此,本案信托財產確定。[5]筆者贊同這個觀點。只要在信托設立的時候,基礎資產的收益是可以判斷的,就應肯認當事人所設立的信托之效力,而基礎資產的未來價值幾何以及未來價值毀損的風險,應當交由當事人自行判斷。

三、信托收益權法律性質之厘清

(一)權利性質:收益權屬于將來債權

在收益權信托實務中,存在將收益權和受益權混用的情況。兩者的混淆可能會對實務操作和理解造成障礙,需要予以澄清。受益權與收益權的劃分在于,受益權一般從信托受益人的角度考慮。設立有效信托后,信托受益人享有信托受益權。而收益權通常是附屬于特定資產的收益,其一般是從財產的角度定義,例如股票收益權、基于各種收費權的收益權、資金收益權、實物收益權等。[6]當收益權作為信托財產設立信托時,在信托運作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數個信托受益權。現行法律規范對收益權的概念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不同的規范性文件在受益權和收益權概念使用上也有所不同。在收益權信托實踐中,收益權的范圍比較彈性和廣泛,在傳統的物權體系下,可能不同于作為所有權權能之一的收益權。從學理上看,信托收益權可能包含無限數量的子權利,這符合收益權作為新資產和權利形態的現實,也為收益權的發展和解釋預留了空間。

關于信托收益權屬于什么樣的權利,存在不同的聲音。在安信信托案中,[7]法院認為收益權如若屬于物權,則需要滿足物權法定原則,顯然收益權并不滿足這一條件,故而收益權并非法定的物權。同時,收益權的標的不限于不動產,還包括無形的權利。將收益權視為簡單的債權也存在質疑的聲音。通常而言,債權應在債務、數額上明確,但收益權債務人,即未來買方未確定,未來收益也同樣未確定。盡管如此,在安信信托案中,法院并未否認收益權可以作為信托財產使用,體現出裁判者對收益權信托持有的開放態度。隨著社會經濟實踐的發展,可能產生一些新的權利,對于如何認定這些權利的性質,不應用大陸法系的傳統思維統統予以否定。[8]

收益權信托的表現形式通常是委托人保留資產所有權,在信托成立期間可以繼續占有、處置建設工程等資產,而以資產未來的收益設立信托。例如,在安信信托案中,雙方在信托合同中明確承諾,信托設立后仍由純高公司建設、管理和銷售基礎資產。因此,主流學說認為收益權屬于將來債權。[9]將來債權在主體層面指向其他主體,在客體層面指向未來利益。因此存在潛在的可能性,即權利所有者未來可能破產或債權轉移給第三方。換言之,將來債權如果在未來某天生效,但債務人不遵守約定通知債權人,而是自行處置涉案債權,致使信托財產轉讓不能順利實現,可能侵害投資者利益。因此,將收益權定義為將來債權,需要考慮將來債權的讓與問題。

(二)可讓與性:收益權作為將來債權能夠讓與

將來債權的可轉讓性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轉讓人們尚未擁有的東西。[10]將來債權是否能成為轉讓的對象,實踐中存在不同的看法。許多國家和地區采取的做法是,在簽訂將來債權轉讓協議時,由于實際債權尚未發生,轉讓債權的效力也未發生,當將來債權實際發生的時候,即轉讓人實際取得對第三人的債權時,債權即轉讓給受讓人。目前,我國對此沒有明確的規定。有觀點認為,按照前述做法,作為將來債權的收益權在信托成立時并沒有發生,如果在設立階段沒有確定的財產,受托人也不能管理信托財產,信托應當無效。[11]

相反的觀點則認為,債權轉讓屬于事實行為,現行法律下的債權轉讓合同,類似于德、日、我國臺灣地區民法及其理論上的基礎行為,并不要求標的物具體化,轉讓人是否應享有處分權的解釋也較為靈活。因此,理論上,將來債權的轉讓沒有明顯障礙。換言之,當事人在讓與債權時,并不要求已經有具體的債權存在。同時,考慮到將來債權的不確定性,在債權轉讓過程中,將來債權的受讓人比普通債權受讓人承擔著更大的風險。因而,應增設“明確同意”要件,即要求除非合同明確同意以將來的債權為標的,否則原則上將來的債權不能作為轉讓合同之標的。[12]

還有觀點對將來債權的轉讓持更加積極的態度,其認為將來債權是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其轉讓應當被允許。考慮到受讓人在將來債權轉讓過程中,由于難以了解相關的交易信息,雙重轉讓債權的風險可能發生,為了緩解轉讓人、受讓人和第三人之間的利益沖突,可以借鑒美國法上的登記公告制度,增強與債權有關的信息之披露,從而保護第三人的利益。這種觀點更符合社會實踐的發展。總的來說,將來債權具有可轉讓性是目前的主流理論。對于作為將來債權的收益權,應當根據商業實踐的發展,肯認其具有可讓與性。[13]

四、信托收益權確定性之檢視

(一)比較視角下信托財產之“確定”

1.域外規定下信托財產之“確定”

在信托中,如果標的物不確定則信托無效,是英國的首創。在英國法上,一項合法有效的信托,應當在信托目的、財產和受益人三個方面都是明確的,其中任意一項如果是不確定的,很難謂之為有效之信托。英國法通過奈特訴奈特案(Knight v. Knight)對信托財產的確定內涵進行了明確。在英美法系下,信托財產的“確定”內涵可以從兩個層面展開:一方面,信托財產應獨立于委托人擁有的其他財產。以有形財產為例,假設信托標的物為貨物堆的一部分,貨物未與貨物堆的其他貨物相隔離的,可能因標的物的不確定性被視為無效信托。另一方面,信托財產的數量和界限應明確。這要求信托財產不應模棱兩可。[14]

與英美法系相比,大陸法系很少直接規定信托財產必須具備確定性,而是以信托財產的可轉讓性替代確定性。當然,大陸法系下的產權轉移做法也可以溯源至英美法系。《美國信托法重述》(第二版)規定,財產所有者將財產轉讓給中間人,即受托人為受益人持有財產,構成信托。[15]一般情況下,當信托財產符合轉讓條件時,信托財產的范圍可以看作是確定的。也就是說,盡管大陸法系沒有直接規定信托財產的確定性,但信托成立時,財產仍應滿足確定的要求。

大陸法系缺乏信托財產確定性的明確規定,其原因可能在于大陸法系對宣言信托之否認。[16]宣言信托,也被稱為自己信托,指的是特定人通過作出意思表示,根據特定的目的,對自身財產進行管理、處分以及其他必要行為的信托。收益權信托與宣言信托的商業邏輯和結構非常相似,都屬于將未來的收益即時變現,信托的設定都追求信托產品流通性的提升。[17]通常而言,就合法成立的信托,受托人將根據信托合同取得信托財產的全部所有權。與此同時,委托人喪失對信托財產的全部權利。如此規定,在實踐中更具操作性和便利性。以金錢信托為例,委托人將信托財產交付給受托人后,作為信托財產的貨幣,所有權便轉移給受托人。此外,在信托財產屬于不動產的情況下,可能需要進行所有權變更登記。可以看出,與抽象的確定性相比,可轉讓性在實踐中更具可操作性,因而受到大陸法系民法制度的青睞。

2.我國現行規定下信托財產之“確定”

我國信托法對信托財產的確定性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信托法》第7條規定,設立信托必須有確定的信托財產。根據該條的規定,信托財產的范圍不僅限于有形客體。換言之,除了傳統認知上的土地、房屋等不動產構成信托財產,動產、財產性權利也屬于適格的信托財產。因財產性權利范圍比較廣泛,而且處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以財產性權利設定信托,對其進行確定性限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而言,“確定”的信托財產應當符合以下條件:首先,信托財產可以用金錢計算,其價值應為可以確定的財產或權利,并且與委托人的財產分離。姓名權、名譽權等人格權,因其貨幣價值難以確定、個人屬性較強,不能視為合格的信托財產。其次,信托財產應具有一定的正面價值。[18]當信托財產只有負面價值時,例如信托財產屬于消極的債務時,信托之成立不僅不能給受益人帶來正面的價值,而且可能對受益人造成損害,這與信托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馳,還可能構成對民事法律強制性規定之違反。因此,信托財產應具有一定的正面價值。如果信托財產兼具正面價值和負面價值,那么對于具有正面價值部分的財產,能否使信托成立,則存在不同的看法。一些學者認為,負面資產上的信托部分無效,而其他學者則認為信托全部無效。[19]最后,我國現行規定下的信托財產還需滿足《信托法》第14條的規定,即信托財產必須是合法取得的財產,并非通過合法途徑取得的財產,不得作為合格的信托財產。

(二)收益權作為信托財產之確定性

我國《信托法》第7條的規定為收益權成為適格的信托財產提供了可能。作為未來可能的收益,收益權如何能滿足信托財產確定性的要求?實踐中,收益權可以理解為財產性權利,具有靈活的解釋空間。比起依附于所有權之上的傳統意義上的收益權,信托收益權的范圍更廣。例如,在安信信托案中,雙方約定的收益權范圍,包括“標的資產的預售、出售或其他形式的使用和處置”,即信托財產的收益權包括標的資產處置產生的收益權,如此約定超出了依附于所有權的收益權范圍,為受讓人提供了更充分的保護。該案信托財產可以被視為特殊目的財團,雖然這一財團中包括不確定的收入,即建成后房屋的出售收入,但也包括確定的最低收入,即在最不利條件下處置標的資產的收益。也就是說,信托成立時,有明確的最低收入,信托財產應當是確定的。如前所述,信托成立后的不確定收益不受信托財產確定性約束,屬于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范疇。以商業邏輯為出發點,對收益權的廣義理解符合當事人的實際需要和意圖。

現行規范性文件對信托收益權作出了相應的規定。《證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規定了可用于證券化的基礎資產。該文件明確指出,基礎資產包括了收益權,同時規定收益權應滿足一些條件,要求案涉收益權應當是合法、明確和可指定的,能夠產生可預測的現金流。同時,《資產證券化業務基礎資產負面清單指引》對基礎資產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規定,對不符合證券化業務或不符合證券化業務監管要求的基礎資產作出了禁止性規定。我國對可證券化的基礎資產實行自律管理,行業協會至少每半年會對負面清單進行一次評估,凡在清單范圍外的均可用于證券化。此外,在《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說明書內容與格式指引(試行)》第六章中,對收益權信托中的基礎資產和現金流量預測分析進行了詳細規定。從相關監管文件中可以看出,監管部門對以安信信托案為代表的收益權信托融資模式持認可態度,但是也考慮到了收益權的將來債權屬性,禁止在某些不確定性較高的基礎資產上設定收益權信托,從而為信托當事人提供明確、可操作的指引,降低由于信托財產之不確定導致信托無效的法律風險。值得考慮的是,現行規定仍然比較簡單,不足以充分應對收益權信托在實踐中暴露出的適法困境。[20]

五、信托收益權確定性疑問之破解

(一)實現專項立法,提高規范層級

為了應對收益權信托在實踐中引發的法律困惑,可以通過專項立法對其進行具體規定。在法律方面,有必要承認收益權作為信托財產的確定性,將收益權納入信托財產的調整范圍。若要對收益權的確定性作出嚴格而自洽的規定,需要系統地調整信托法與民法的相關規范,這無疑需要更多的立法資源和時間成本。為了應對快速發展的商業實踐,通過特別立法回應信托收益權確定性的實踐爭議,更符合效率要求。具體而言,一方面,提高收益權信托相關規范的法律層級。現行調整收益權信托的規定法律位階較低,以規范性文件為主,如果當事人之間發生糾紛,進入司法訴訟程序,規范性文件無法直接成為定分止爭的依據。相關規范性文件須經過法院審查后,才可能作為司法裁判之依據。如果相關規范性文件無法通過司法審查,將無法成為投資者的維權依據,可能導致對投資者保護的不足。另一方面,在立法內容上,明確收益權的內涵。現行法律并未對收益權之內涵作出規定,收益權的法律性質存在爭議,收益權與受益權混用的現象明顯,給理論和實務界帶來了困擾。應對收益權之內涵進行明確,在此基礎上厘清相關爭議,保障收益權信托制度的順利運行。

(二)細化管控規則,完善轉讓條件

收益權的轉讓能夠擴張資產融資額,如果不細化收益權轉讓條件的相關規則,收益權極易被濫用。在金融交易實踐中,即便基礎資產已經被抵押了,并不存在可能的租金收益,即不存在現實的收益權,其仍有可能在基礎資產上設定收益權信托。在上述情況下,基礎資產上的收益權,實質上是一種抽象的收益權,并不存在具體的收益權。在現行讓與登記制度并不完善的情況下,收益權轉讓并不需要滿足公示要件,可能導致信托收益權淪為法律規避的工具。因此,在立法上完善可轉讓收益權的轉讓條件,是防止收益權被濫用的重要方式。如前所述,《證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中規定,收益權需要滿足合法、明確、獨立、可特定化以及能夠產生可預測的現金流等條件。換言之,收益權應當是具體、明確且真實存在的,而不能是抽象的存在。這一規定對于收益權轉讓的條件已有所涉及,但還需要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一方面,需要提高立法的層級,明確現有規范的適用范圍。另一方面,需要考慮金融創新的實踐需求,對于收益權轉讓的條件規定不應僵化,[21]否則可能會對資管市場產生錯誤的引導或不當的縱容。對于收益權是否滿足轉讓條件的判斷,需要貫徹“穿透”的金融監管理念,按照“實質大于形式”原則,在考慮個案信托計劃中載明的與收益權相關的開發計劃、資金運用、利潤分配等具體因素的基礎上作出綜合研判,穿透式監管能夠明確案涉業務的本質屬性、資金流向、基礎資產等重要事實,對于投資者權益的保護與資管市場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價值。[22]

(三)明確信息披露制度,加強投資者管理

實踐中,以收益權設立信托,往往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現行監管規范雖已通過負面清單以及相應的配套制度,就特定幾類可預測現金流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的基礎資產收益權,排除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以減少因信托財產不確定導致信托無效的情形。然而,現行規范調整的范圍是有限的。信托作為民事法律行為,應在合法框架下賦予當事人充分的意思自治權利。為了實現當事人真實、合法的意思表示,應完善信托財產信息披露制度,增強信托各方當事人對于收益權信托的可預測性,實現信托財產經營的透明性,避免當事人為了規避現行規定作出的復雜安排,規范收益權信托之運行。具體來說,可以借鑒我國臺灣地區的立法,對于收益權信托的基礎資產,要求當事人在信托計劃中明確記載完整的不動產開發計劃、不動產開發計劃未完成或遲延的處理方式等具體內容。完善信息披露規則,對規范收益權信托至關重要,其可以促進市場效率的提高,保障投資者利益。在保障信息披露的同時,信托公司應加強與投資者的交流,及時回應投資者的詢問,以避免投資者產生誤解,導致群體性非理性的市場行為發生。信托公司還應按時發布收益權信托項目各季度管理報告,對項目開展期間基礎資產運行情況、項目資金具體使用情況及信托期間收益分配情況等內容及時進行信息披露。

(四)完善讓與登記制度,增強收益權流動性

收益權客體范圍較廣,符合商事發展的需要,但也導致信托收益權的登記與現行監管規則之間存在一定的緊張關系。在收益權信托實踐中,信托當事人對于信托過程中的登記公示需求,需要在法律規范性文件中予以規定。安信信托案中,由于無法通過信托合同登記信托收益權,當事人為實現信托財產之登記,不得不采取陰陽合同的方式,根據雙方簽訂的《抵押合同》辦理相應的財產登記。為保障收益權信托中財產的安全性,需要完善收益權財產登記制度。關于收益權財產登記制度,實踐中已經存在制度探索。證監會《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第23條提倡性地要求當事人在轉讓基礎資產時進行登記。《資產證券化業務風險控制指引》第5條也有關于信托財產登記之制度設計。但前述規定都比較簡單,有待進一步完善。實踐中出現的債權重復登記情況,凸顯出現行信托財產登記制度的不足。債權重復登記是指,計劃設立信托的當事人將案涉應收款項在中國人民銀行信用中心完成轉讓登記后,又重新進行質押登記,雖然如此操作在法律上并不會產生多重效力,但當事人仍然選擇如此安排,可以看出當事人通過登記保障自身財產權益的強烈需求與現行規定不完善的矛盾,體現出規范和完善信托財產登記制度的必要性。在比較法視野下,債權轉讓和登記制度已有比較成熟的立法例,如日本1998年的《債權讓渡特例法》以及我國臺灣地區的《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都對債權公示對抗制度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總的來說,我國收益權信托財產登記制度還有較大的完善空間。《民法典合同編(草案)》規定,同一債權重復轉讓的,即多次轉讓當事人所有之債權,優先保護取得債權轉讓登記的受讓人。從中可以看出,民法學界對債權轉讓登記的對抗效力已經取得共識,這對于促進交易的安全,保障債權人利益有重要作用。[23]鑒于信托收益權中,基礎資產的形態可能不斷變化,其登記難度可能高于普通債權類資產,由一般規則直接規定可能不現實,未來可以考慮通過繼續對個別收益權進行類型化,在此基礎上建立信托收益權對抗登記制度。在完善信托財產登記制度的同時,還需要考慮信托財產登記與物權登記等相關制度的銜接,完善現行的財產登記體系。[24]當然,僅完善登記制度尚不足以回應信托收益權的確定性難題,為了促進商事交易與保護公眾投資者,需要厘清信托收益權所涉的錯綜復雜的事實和法律關系,[25]在此基礎上對信托收益權之確定性進行認定。

六、結語

由于在權益內涵與法律性質上存在爭議,信托收益權在實踐中面臨確定性詰問。作為最早的收益權信托訴訟案件,安信信托案中凸顯的收益權法律爭議具有較強的代表性。信托收益權作為一種新型財產權利,明確其法律性質。是判斷收益權能否成為信托財產的基礎因素,也是處理潛在糾紛的重要前提。對于信托收益權究竟屬于物權抑或是債權,學界和理論界有不同看法,從商業實踐和邏輯出發,將信托收益權視為將來債權更符合現實需要。信托收益權作為將來債權具有可讓與性。在信托收益權轉讓時,不僅應滿足將來債權的轉讓條件,還應滿足信托財產確定性之要求。相關部門可通過專項立法,提高現行規范水平,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強投資者管理,以及完善信托財產登記制度,以破解信托收益權確定性難題,保障收益權信托制度的良性運行,充分釋放信托收益權的制度紅利。

【Abstract】While asset income right trusts have flourished in practice, many controversies of lawfulness have also been highlighted. Taking the case of Anxin Trust as a perspective, we analyze the operation mode of asset right of return trusts and the problems in practice. As to the legal nature of the trust right of income,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in the academic and practical fields, and it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realistic needs to treat it as a future claim. As a future claim, the trust right of income should not only meet the transfer conditions of future claims, but als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certainty of trust property when it is transferred. The current system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certainty of trust income rights through special legislation, raising the level of existing norms, improving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investors, and improving the registration system of assignments.

【Keywords】trust return rights; trust property; the future of creditor's rights

(責任編輯:劉輝)

[收稿日期]2022-10-20

"[基金項目]中國法學會民法研究會青年課題:剩余價值視域下民事財產權的二元化分置——社會財產分配權與私有財產控制權(2021MFXH013)。

"[作者簡介]朱維蕊,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丝袜精品|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91美女在线|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 成人综合网址| 欧美第二区| 67194亚洲无码| 91亚瑟视频|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福利一区三区|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老司机| 性69交片免费看| 97se亚洲综合|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热热久久狠狠偷偷色男同|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无码中文字幕加勒比高清| 999福利激情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 国产69精品久久| 四虎影院国产|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00高中生在线播放| 2018日日摸夜夜添狠狠躁|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西瓜tv|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亚洲精品无码AⅤ片青青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高清|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动漫精品| 为你提供最新久久精品久久综合|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98超碰在线观看|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视频二区| 国产一国产一有一级毛片视频| 美女一级毛片无遮挡内谢|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黄色片中文字幕|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视频| 91青青在线视频|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欧美劲爆第一页|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玛|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门事件在线| 国产激情第一页| 中文字幕2区| 亚洲永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