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題老師:劉六林
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雙江小學教導主任兼語文教師,曾先后獲得“湖南省教學能手”“湖南省三八紅旗手”“婁底市五一勞動獎章”“婁底市教育名師”“婁底市師德標兵”“婁底市優秀班主任”“漣源市優秀教研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眼中的美
羅丹說:“生活從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世上有太多事物,因為司空見慣,而變得平淡無奇。倘若帶著欣賞的眼光,便會發現美無處不在。潔白的冬雪是美的,鮮艷的花朵是美的,燦爛的笑臉是美的,辛勤的汗水也是美的……讓我們帶著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出發吧,把你眼中的美記錄下來!
細致觀察,用心體會。抓住事物特征,展開豐富的聯想,融入真摯情感,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校園一角的花壇里,有棵桂花樹,樹干有碗口粗,濃密的枝葉向四面伸展,猶如一把天然的綠色大傘。桂花樹沒有樟樹那么粗壯茂盛,沒有杜英樹那么高聳挺拔,它卻在角落里默默地展示自己獨特的魅力。
春天,桂花樹抽出新的枝葉,在春風里搖曳生姿。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地面很快濕漉漉的,而桂花樹下卻是干爽的。一下課,我們便冒著雨沖到桂花樹下,感受樹下避雨的新奇。無數晶瑩剔透的小水珠掛在葉尖,風兒輕輕一蕩,小水珠歡快地跳下來,滴落在我們的臉蛋上、鼻尖上,似乎是在給我們撓癢癢。這時,我會張開嘴巴,伸出舌頭,去接小水滴。哇!我嘗到了春雨的味道,涼涼的,甜甜的。
夏天,桂花樹愈發枝繁葉茂,把陽光遮擋得嚴嚴實實,形成一片濃濃的綠蔭。體育課,我們來到桂花樹下躲太陽、跳皮筋。夏風吹起,樹葉“嘩啦啦”地響,桂花樹似乎感受到了同學們的快樂,在為我們鼓掌呢!
金秋十月,是桂花樹最美的時候,也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候。同學們紛紛來到桂花樹下,賞桂花、聞花香。桂花雖小,但一團團、一簇簇掛滿枝頭,香氣四溢。我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甜甜的花香鉆入鼻腔、沁入心脾,是花婆婆打翻了香水瓶吧!
桂花成熟后,便隨著秋風下起了一場“桂花雨”,這是同學們玩得最歡的時候。你瞧,大家彎腰撿桂花,伸手接桂花,在“桂花雨”中跳呀、笑呀,撒下一陣陣歡聲笑語。幾朵小桂花落在我的頭發上,為我戴上素雅美麗的花簪;落在我的腳邊,似乎在向我訴說飄零的惆悵。
我們把飄落一地的桂花一顆顆撿起,捧在手心里,小心翼翼地帶回教室。有的同學把桂花撒進書包,染香了書本;有的同學把桂花裝進口袋,染香了衣服;有的同學把桂花送給老師,為老師驅走一天的疲勞。同學們用不同的方式賦予桂花新的意義。
不知不覺,桂花樹就這樣陪伴我們度過了六個春秋。我們即將離開母校和老師,人生的列車將駛向新的起點。這棵桂花樹已經深深地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豐富了我們的童年時光。
無論我走到哪里,去向何方,桂花樹永遠是我心中那道最美的風景線。
名師點評:
小作者是一個熱愛生活,留心觀察的孩子。隨處可見的桂花樹,在小作者筆下極富靈氣。全文以時間順序為明線,以桂花樹下的活動為暗線,展開豐富的想象,運用比喻、擬人、對比、引用等修辭手法,寫出桂樹在小作者眼中獨到的美。文章語言生動,用詞準確巧妙,如“掛”“蕩”“跳”“滴”“撓”等動詞寫出了樹葉上小水珠的動態美;“染香”寫出了桂花芬芳迷人的特點。“樹下避雨”“品嘗春雨味道”“撿桂花”“接桂花”“送桂花”等富有童真童趣的情境,體現桂花樹為我們的校園生活增添無限情趣。小作者把對桂花的喜愛融入字里行間,情由境生,融情于景,結尾總結全文,升華主題,即將小學畢業的小作者借物抒情,抒發對桂樹、對母校的熱愛與不舍之情,引發讀者情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