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發展與時代更迭,傳統的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管理模式已難以滿足高校師生的閱讀體驗需求,制約著高校圖書館服務與管理的創新發展。隨著新媒體的深度應用和廣泛普及,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的創新改革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新媒體與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的全面融合有助于服務形式多樣化、服務內容專業化、服務推廣個性化、服務管理高效化,推動著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的現代化、科技化、人性化全方位發展。然而,依托新媒體開展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的創新改革,有賴于新媒體的實時更新、人才新媒體素養的全面提升、服務與管理模式的與時俱進,同時要求高校圖書館加強新媒體的科學運用,提升圖書信息的數字化處理效率;發揮新媒體的渠道作用,實現網絡優質資源的全方位共享;利用新媒體的功能,積極推廣電子圖書,優化閱讀體驗;依托新媒體的數據分析,提供符合讀者需求的個性化服務。以此助力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的全方位創新,使高校圖書館真正成為師生拓寬視野、鉆研學術、豐富思想的重要場所。文章以新媒體為核心,闡述了新媒體與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融合的優勢,分析了依托新媒體開展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創新的支撐要素和實踐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優勢;支撐;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23-0173-03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19年度湖南省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湖南歷史文化名鎮可持續旅游開發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201910553006
作為服務師生的重要窗口,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屬于最基礎的讀者服務工作,集中體現著高校圖書館的整體服務質量與管理水平。在時代迅速發展和科技全面創新的大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需要將新媒體與流通服務的全面融合作為當務之急,依托新媒體的信息資源優勢和技術功能手段推動流通服務的創新發展,全面彌補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傳統模式的固有缺陷,提高、增強高校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水平與智能化發展動能,進而優化廣大師生的閱讀體驗,助力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服務形式多樣化
新媒體的應用可以助力高校圖書館整合更多、更豐富的信息資源,拓展流通服務途徑與渠道,向師生提供更多樣化的服務[1]。在保留實體文獻資源獲取形式的基礎上,高校圖書館可以依托新媒體提供在線服務,并對館藏書籍的內容進行數字化轉化,使讀者依托新媒體平臺和渠道實現相應電子版書籍內容的閱讀和瀏覽[2]。同時還可以借助新媒體的線上渠道開展線上溝通服務,明確師生在圖書閱讀方面的具體需求和相關建議。此外,讀者通過新媒體平臺可以運用線上預訂、智能檢索等服務功能,大大優化了師生的閱讀體驗。
(二)服務內容專業化
在新媒體的支持下,高校圖書館館員主要負責信息咨詢服務,賦予了讀者充分的圖書檢索和獲取信息的權利,讀者可以借助新媒體功能根據自身需求對所需要的圖書和信息進行自助檢索、自助借還、自助文印等[3]。以新媒體為支撐的流通服務全面提升了服務內容的專業性,大幅提升了圖書的流通量和文獻的使用效率,并減輕了館員的工作負擔,使館員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為讀者提供專業性的參考服務,推動了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的智能化發展。
(三)服務推廣個性化
在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的傳統模式中,師生只有對圖書館的資源信息具有較高的熟識度,才能準確、有效地獲取流暢閱讀體驗[4]。在新媒體環境下,依托新媒體的大數據分析和后臺管理功能,可以搜集、整合、分析讀者的信息需求、閱讀習慣、興趣方向等信息,同時可以借助新媒體線上溝通渠道聽取讀者的相關建議,進而對圖書館流通服務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和優化,向讀者推薦符合其需求的信息資源和圖書類型,為師生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流通服務。
(四)服務管理高效化
依托新媒體,高校圖書館可以將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智能技術運用于流通服務中,一方面減少了讀者獲取信息的操作環節,優化了讀者對閱讀服務的體驗,另一方面全面提升了圖書館公共資源利用、用戶身份識別、借閱信息處理等流通服務的信息化程度,提升了信息處理的便捷性與高效性,減少了信息資源與技術資源的浪費,實現了圖書館人力資源配置的最優化,進而全方位提升了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管理水平。
(一)新媒體功能技術的實時更新
新媒體的全面應用推動了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從單一化和平面化向立體化與多維化的轉變和提升,高校圖書館要推動流通服務的創新,就要保證新媒體功能的不斷優化更新[5]。一方面需要針對圖書館流通服務的機制改革和創新需求健全新媒體軟硬件設施,對新媒體設備、網絡、軟件、系統等進行定期維護和實時更新,保證各項功能的高效運轉[6]。另一方面,高校圖書館需要重點關注新媒體的發展,有效應用新興的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以新媒體的發展帶動流通服務的進一步創新,有效滿足師生不斷變化的內在需求。
(二)人才新媒體素養的全面提升
依托新媒體推動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的全面創新,有賴于相關人才新媒體素養的不斷提升,這要求高校圖書館組建一支素質較高、實力過硬的服務隊伍[7]。高校圖書館需要積極招攬具備圖書館學、計算機信息管理等專業背景的人才,使其充分發揮專業知識和能力,將新媒體的信息資源優勢與技術功能優勢充分運用于流通服務創新中[8]。同時,高校圖書館需要對全體館員開展兼具有效性和針對性的新媒體應用培訓,結合流通服務創新的需求,提升館員的新媒體素養和創新思維能力,為新媒體賦能流通服務創新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
(三)服務與管理模式的與時俱進
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的傳統模式逐漸難以適應時代發展趨勢和滿足師生閱讀需求,要依托新媒體推進流通服務的全面創新,就需要對服務與管理的內容、流程、方式等進行有效革新[9]。這要求高校摒棄傳統的流通服務模式,以信息化和智能化為核心導向,依托新媒體加強數字化資源的運用,通過建立線上互動渠道提升服務與管理的人性化水平,并以“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模式向讀者提供符合其需求的信息推薦服務,同時在新媒體數據分析功能的支持下提升信息共享資源篩選的科學性和投放的精準性,如此才能實現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的全方位創新。
(一)加強新媒體的科學運用,提升圖書信息的數字化處理效率
依托新媒體創新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是一項兼具綜合性與系統性的任務,需要在創新過程中強化對計算機技術與信息技術的應用,以不斷完善新媒體的技術功能,為讀者提供更加豐富和輕松的閱讀體驗[10]。對此,高校圖書館需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手段,提升圖書信息的數字化處理效率,將關鍵詞搜索、熱搜詞推薦、搜索詞自動提取、訪問歷史記錄等功能融入圖書檢索功能,結合新媒體的數據分析功能,使用戶通過智能化的圖書檢索迅速查詢到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內容[11]。同時,在新媒體的支持下,有效匯總讀者對圖書的借閱、歸還、使用時長等數據,進而以兼具直觀性和條理性的形式呈現給讀者,便于讀者查詢意向書籍的可借閱情況及自身的借閱記錄[12]。此外,高校圖書館還可以借助新媒體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對圖書、文獻及信息資源之間的關聯性進行整理與匯總,使讀者可以迅速掌握與借閱書籍、需求信息相關的資源脈絡,有助于師生知識儲備體系的完善。
(二)發揮新媒體的渠道作用,實現網絡優質資源的全方位共享
傳統的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難以為師生提供豐富而全面的信息資源,依托新媒體創新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需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信息資源優勢和渠道作用,以全方位共享的方式滿足讀者對信息資源的多樣化需求[13]。對此,高校圖書館需要借助新媒體線上渠道發揮校際聯合的功能作用,與其他優質高校共同構建圖書館優質資源共享機制,將本校的學術結論、科研成果、優秀教案、權威著作等優質信息資源上傳于新媒體空間,保證信息資源的推陳出新,提升優質信息資源運用的高效性,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信息服務[14]。同時,高校圖書館在新媒體的賦能下需要落實校企聯合機制,依托自身的館藏資源和人才資源加強與優質企業的信息共享,為師生提供更多關于市場經濟、行業動態、技術操作、實踐方案等方面的信息資源,以此拓展圖書館信息交流和獲取的渠道,以兼具立體式和多維化的方式滿足師生對不同書籍類型和信息種類的需求。
(三)利用新媒體的功能,積極推廣電子圖書,優化閱讀體驗
在新媒體的支持下,高校圖書館需要積極推廣電子圖書,以促進流通服務水平的全面提升,不斷滿足讀者的多樣化需求。對此,高校圖書館需要依托新媒體構建電子圖書閱讀體驗網絡平臺,借助新媒體的信息資源優勢和技術手段優勢對圖書資源進行數字化處理和收錄,完善平臺的數字化服務功能,將圖書館的紙質圖書資源“搬”到新媒體場域,使廣大師生可以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地依托新媒體開展圖書閱讀和信息檢索,大大提升了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的靈活性和先進性。同時,對于電子圖書的數字化處理,高校圖書館需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技術手段,將圖書信息資源以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信息模態綜合形式呈現出來,以提升圖書內容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滿足師生在信息獲取方面不斷增加的需求,使讀者在圖書資源的多種表現形態中獲取更多有效知識,促進師生知識理論體系的不斷完善,助力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水平的持續提升。
(四)依托新媒體的數據分析,提供符合讀者需求的個性化服務
隨著高校師生對圖書資源需求的不斷變化,高校圖書館需要緊跟讀者需求,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大數據分析功能提升流通服務的靈活性與人性化水平,為讀者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對此,高校圖書館需要依托新媒體的數據分析功能對讀者的興趣方向、思維方式、檢索習慣、知識需求等方面的信息進行搜集、分析與整合,探尋其中的共性特征、個體差異與基本規律,進而制定符合用戶實際需求的推薦機制,使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更加人性化[15]。同時,高校圖書館需要在新媒體的支持下推出私人訂制圖書閱讀功能,邀請讀者將自己的需求以關鍵詞的形式提供給館員,館員利用新媒體的數據分析功能,圍繞相應的關鍵詞對讀者可能感興趣或者可能需要的圖書信息資源進行篩選,并結合讀者的專業背景、學習階段及課題研究為其推薦兼具綜合性與系統性的圖書資源,幫助師生拓展知識面和研究思路,實現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的有效創新。
新媒體的迅速發展與廣泛應用加速了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模式的改變,高校圖書館需要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將新媒體作為創新流通服務的基礎依托,促進圖書館服務水平的整體性提升。在創新流通服務的過程中,高校圖書館需要明確新媒體的特征與優勢,充分掌握依托新媒體創新流通服務的支撐要素,進而結合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實際條件制定并落實有效措施,實現新媒體在流通服務中的全面融入和高效運用,提升信息資源的豐富性,促進技術手段的多元化及服務管理的個性化,使師生在不斷優化的流通服務中完善自身的知識儲備體系,助力高校更好地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 高凱,楊宗玲.信息化時代高校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模式創新研究:《高校圖書館管理與創新實踐》薦讀[J].情報理論與實踐,2023,46(6):206.
[2] 吳玉峰.閱讀轉型下高校圖書館新媒體閱讀推廣人培育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3(3):5-10,18.
[3] 劉敏,王曉翎.智慧服務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流通館員轉型發展的實踐路徑[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22(5):62-67.
[4] 任美林.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工作的問題及優化[J].辦公室業務,2021(21):160-162.
[5] 張薇,陳晶,黃世晴,等.雙一流高校圖書館新媒體運營與評價:基于WCI的微信閱讀推廣實證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21,65(18):42-48.
[6] 丁玉東,張春峰,石偉鉑.高校圖書館館員新媒體服務能力建設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1(9):38-43,52.
[7] 魏小貞,劉麗華.高校圖書館視頻服務現狀與思考:以嗶哩嗶哩平臺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1(7):58-65.
[8] 吳文曉.論新媒體在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中的應用[J].出版廣角,2021(13):80-82.
[9] 張偉紅.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服務優化路徑研究[J].出版廣角,2021(10):88-90.
[10] 張瓊珠.新媒體語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探析[J].出版廣角,2021(9):83-85.
[11] 張婷,楊曉燕.新媒體時代民辦高校圖書館經典閱讀推廣服務研究[J].文化產業,2021(9):162-163.
[12] 李嬌.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知識傳播研究[J].情報科學,2020,38(12):105-109.
[13] 張麗明.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與用戶互動路徑探討[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S1):33-35,40.
[14] 孫瑋.試析網絡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創新[J].科技經濟市場,2020(7):149-151.
[15] 常穎聰.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品牌建設模式與現狀研究:以“雙一流”高校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20(7):12-20.
作者簡介 石榮,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