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游泳課作為大部分高校體育教育中的重要課程之一,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隨著各大高校游泳課教學的開展,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們的意志力。但是當前大部分高校的公共游泳課程教學上都出現了很多問題,這就需要我們找出其中的問題并采取應對措施。使學生們在促進自身身體素質提高的同時,提升高校公共游泳課教學水平,讓大學公共游泳課程真正意義上的發揮它的作用和價值。
1 公共游泳課程開設存在的問題
1.1 問題
1.1.1 學生水平參差不齊
拿四川傳媒學院舉例,該校學生來自我國的各個省份,學生的生活環境差異很大,所以對游泳技能的掌握水平也出現明顯的差異。以藝術體育系的學生為例,超過80%的學生已經掌握了蛙泳的技術,其中30%的學生掌握了自由泳,根本不需要教師的指導。其次是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學生,竟超過七成的學生不會游泳,這種情況的學生對下水充滿恐懼,教師的授課難度也會非常大。
1.1.2 上課場地可能受到限制
高校中大多數的游泳池都不是國際標準池,上課的時候可能會遇到場地無法容納下學生。對于公共游泳課的初學者來說,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會選擇泳池的兩側,這樣可以給不會游泳的學生提供可以手扶的地方,從而減少他們對水的恐懼心理,也方便教師的授課。但是泳池兩側的空間畢竟有限,學生練習動作中難免會遇到手腳打不開的情況,這種情況會影響游泳課的教程進度和舒適性。
1.1.3 課程時間短
大多數高校的體育課程都開設的大學一、二年級,其中公共游泳課安排在了大二的下學期。每一周的上課時間只有不到一個半小時。除去游泳考試,僅有不到12個學時的游泳課時間。
1.1.4 女性學生生理期影響
高校公共游泳課的教學時間為一個星期一節課,一節課一個半小時。每一個游泳課遇到女學生因為生理期而不能游泳的情況。這個問題對本來教學時間就不夠的游泳課而言有較大的影響,也使整個游泳課教學失去了連續性,教師每節課都會遇到上節課沒有來的學生,這一部分學生無法學習和完成一個完整的教學內容,也就增加了游泳課的教學難度。
2.1 解決方法
2.1.1 合理運用網絡課程
目前很多大學都提供了免費學習的網絡平臺,其中也包括了游泳的教學,其中的教學內容是以學生或老師示范標準動作呈現出來,教學視頻非常直觀形象,可以為游泳初學者和大二需要上游泳課的學生提供很大的幫助。高校體育教師可以要求需要上游泳課的學生提前學習和觀看網絡教學視頻,這樣能夠提前了解動作的練習及要領。其次,游泳課教師可以將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提前發送到班級群或發給班長,告知因生理期不能游泳的學生認真學習相關內容。
2.1.2 通過分組的教學模式決定學生之間的游泳水平差距
根據學生掌握游泳能力的水平來對班級里的學生進行分組教學。第一組為已經掌握了本學期游泳課程目標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前讓為一組的學生進行測試,如果通過則可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自行游泳。教師通過第一節課堂后將水性較好的學生列為第二組,這一組的學生主要的教學內容重點為完整的蛙泳技術,采用的教學方法為學生自由練習,老師進行個別指導的教學方法,這樣的目的是提高課堂練習的緊密性,幫助第二組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完整的蛙泳技術。第三組為有怕水心理的學生,這組學生的主要內容為建立自信和熟悉水性,水下練習的任務放到最后。若班級中有非常怕水且不能跟著教師教學步驟的同學,則可以向第一組掌握了學習目標的學生尋求幫助,教師將其輔助練習的方法教授給第一組的同學。
2.1.3 制定層次化的教學模式
針對第二組和第三組的同學。第一二節課的教學內容制定為熟悉水性、漂浮滑行及蛙泳腿的技術練習。教師示范并講解動作要領之后,第二組的同學按教師要求遠離泳池邊進行動作練習,并不定時的給學生給予指導。在第二組學生能掌握漂浮及滑行要領后,繼續指導蛙泳腿部動作技術。為了保證動作的標準性,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兩人一組進行練習。練習結束后,再兩人一組下水進行水下練習,練習期間兩人相互觀察動作的正確性,教師對其講解易錯點。之后的課程都以分組進行,這樣可以讓教師照顧到各小組的進度,也可以通過將水下練習的學生和陸上練習的學生分開,起到有效的減少上課場所混亂的情況。
2 高校公共游泳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高校公共游泳課教學較隨意
當前,很多高校沒有一個標準的游泳教學的大綱,在游泳課中主要以教師自身的教學經驗來進行教學,所以隨意性和片面性很強。同時,很多大學游泳教師無法對所有學生的游泳水平進行全面的了解。上課的主要內容都是以蛙泳教學為主,但實際在游泳課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生自由活動,這樣的教學方式無法在讓公共游泳課在高校發揮出原本的意義。
2.2 高校對公共游泳教學缺乏客觀認識
大部分高校的領導和教師在大學公共游泳課程實踐中認識的不夠全面,在游泳課程中,很多教師不會向同學們去宣傳和講解有關游泳運動方面的知識。這會導致學生缺乏一些必要的有關游泳方面的理論知識、自救知識和安全上的知識。
2.2.1 學生缺乏安全和救生方面的技能
基本每一所高校的游泳館都配置了相應的救生工具和器材,游泳須知也掛在最醒目的位置。但是每年仍有很多溺水、腿抽筋等游泳事故,發生這些事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對救生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有所欠缺。因此,游泳課上的救生知識和技能大幅度的增加了教師的教學難度,需要將一部分時間用于安全救生知識技能的講解和演練,這就讓本不寬裕的教學時間更加緊張。
2.2.2 學生缺乏游泳方面的知識
在上公共游泳課的學生,游泳方面的知識應該是必須了解的,特別是對于熟悉水性,如水的浮力、阻力、壓力會對自身產生什么感覺等。上公共游泳課的學生在上課前對水下安全、游泳的原理和自救意識等方面的知識基本不了解。大部分學生對游泳的認識還停留在感性的層面上,缺乏一個全面的系統了解,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了學生對于游泳技能的掌握速度和游泳的進度。
2.2.3 學生的游泳基礎和身體素質相差大
高校大學生在校時參與的課外體育休閑活動較少,身體素質也相對較差,加上對于水性上的知識不了解,難免會對下水產生恐懼感,部分學生會因此形成游泳學習的心理障礙,這直接影響了教學上的難度和進度計劃。同時,高校的學生游泳的基礎存在著很大差別。南方的學生游泳基礎好的學生普遍大于北方的學生,主要的原因是南方地區的游泳池和游泳館多于北方地區,更利于這個地區的人去接觸和學習游泳技能;而北方會受到季節和氣溫因素影響,使室外游泳池在氣溫低的情況下無法使用,這都是導致高校學生與學生之間游泳基礎和身體素質相差較大的原因。
2.2.4 大學公共游泳課課時不足
如今,國內的大部分高校在游泳課程上都存在課時設置不足的問題,課時不足的問題很難保證游泳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這樣無法滿足學生和教師的教學需求。在加上氣溫因素的影響,除去暑假的時間,實際游泳課開課時間明顯不夠,大學的公共游泳課存在部分的間隔時間導致無法連續教學,學生受到各種限制條件而無法擁有較多的游泳實踐和游泳練習時間。導致了學生還沒有形成一個好的游泳習慣和游泳意識,一學期的公共游泳課就已經結束了,這樣也影響了整個公共游泳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要學好游泳需要的必經之路就是反復的動作練習,但是高校的公共游泳課程沒有辦法保證充足的時間。一節游泳課要做的準備工作有穿戴游泳裝備,沖洗身體,熱身運動等,這些工作會花費一部分時間,使本來就不多的游泳教學時間再次縮短。種種原因都充分的說明游泳課都教學課時太少已經嚴重影響了教師的教學計劃和學生對游泳技能的掌握。
2.2.5 游泳館無法專用
目前,除了個別高校沒有屬于自己學校的游泳館外,大部分高校都有校內的游泳池或是游泳館。但很多高校都會出于經濟利益選擇將游泳館對外開放。游泳館的開放時間和公共游泳課相互沖突,游泳課教學中常常會有休閑娛樂人士擾亂教學的秩序。目前游泳課的期末考試主要為學生對游泳技能的掌握程度和二十五米測試,這并沒有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只有固定生硬的考核,導致一部分學生就算進步很大卻可能測試不合格的情況,也打擊了一些基礎差的學生對學習游泳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2.2.6 公共游泳課教師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游泳課的教師自身專業水平決定了教學水平,現在高校游泳教師普遍都是體育院校畢業的畢業生,其中經過游泳培訓的教師較少,一直和游泳打交道的教師更是少之又少。個別教師大學時期的專業可能是田徑、籃球、乒乓球等運動,工作是順帶教授公共游泳課。所以高校需要招聘專業對口的教師來上公共游泳課,不要忽視公共游泳課的重要性。
3 高校公共游泳課教學問題的應對措施
3.1 豐富高校公共游泳課的教學內容
現在國家和高校都已經對游泳教學重視了起來,高校應該根據國家對高校體育課程的指導要求,規范和制定合理的游泳課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滿足高校師生對休閑體育和健身等要求。在開展公共游泳課之前,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基礎的游泳水平進行較清晰的了解,根據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大題情況后進行層次性和針對性的教學課程。教師必須在第一節課給學生講授基本的自救技能,并重點講解自救的方法和技巧,之后再開始學習游泳基本姿勢。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內容,通過趣味性的活動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的游泳運動意識,豐富和提高游泳課教學質量。
3.2 關注學生游泳基礎的差異
針對這一類的問題,教師可以在游泳課上對同一層次水平相當的同學進行分組,對處于每一個層次的學習制定針對性的教學內容。游泳課上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身體狀況、游泳能力上的差異及興趣愛好,學生如果提出個性化的意見,教師應當尊重,并制定有效的評價方式和學習目標,盡量讓每一名學生都能達到教學的最終目標,從中得到成就感,使他們對游泳運動產生興趣并喜歡上游泳。
3.3 轉變對于游泳的思想認識
高校應該轉變對游泳教學的思想認識,需要全面、客觀了解公共游泳課的重要性。公共游泳課主要是以鍛煉身體為基本指導思想,培養學生對于終生游泳運動的意識。游泳課中加入豐富多次的教學活動是非常重要的,作用互助式和啟發式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趣味性的游泳活動,這樣能讓學習在學習游泳技能的同時刺激他們對游泳運動的興趣,鼓勵和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自覺、積極的參加游泳活動。其次,游泳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游泳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通過學習不但能提升自身的身體機能,還能掌握自救的機能,對學生長遠的發展有些非常重要的作用。
3.4 明確學校游泳館的建設目的
高校內的游泳館主要目的應該是用于游泳課的教學,建議在非上課時間段和周末對外開放,或者向游泳館負責人申請其中幾個泳道進行公共游泳課的教學。這樣可以保證游泳館和整個游泳課的秩序,還能間接的提高游泳課教學質量。正常上課時間應當以課程教學為主。
3.5 成立高校游泳社團
高校的人數很多,導致游泳課上課人數比例也隨著變高,部分高校現有的資源可能難以保證高峰期游泳教學質量,因此會出現少數同學游泳課上練習時間不足的情況。為了讓這個問題得到解決,高校可以考慮成立游泳社團,選擇課余時間組織社團到游泳館進行實訓交流,在上游泳課時可以請一名游泳社團成員輔助教師的教學,提高每節課的教學效率。
3.6 合理的進行公共游泳課教學安排
疫情期間高校的游泳館多多少少受到了影響,嚴重的時候也收到了閉館的通知,這些情況都使整個公共游泳課程變得不充分。但是游泳教師將整個游泳課教學內容改為理論課和陸上模仿訓練,這樣等游泳館能開放的時候學生也不會落下太多教學內容。教學不但要充分的利用課堂的教學時間,還要犧牲一點自己的課外時間來對應為疫情而跟不上教學進度的學生。學校可以對教師給予適當的精神和物質補償,來提高游泳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4 總結
(1)游泳是一項有利于學生的身體健康,也有利于學生的成長的一項體育活動。在我國的大多數高校,雖然目前游泳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但是只要教師和學校能夠合理的安排游泳教學時間,加大對游泳教學設施的投入,同時采取更加高校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多加練習,就能夠讓學生都通過游泳,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成長過程。
(2)高校公共游泳課教學問題需要從教師、學生和學校這三個方面入手,不僅需要加強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還需要加強高校游泳教師隊伍的教育以及明確高校游泳館建設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每學期公共游泳課的教學質量。
(3)公共游泳課程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課程,高校應當加強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并要求大學生掌握游泳和自救的技能。對于目前出現的教學問題,高校應進行相應的分析,采取有效的解決策略,充分的調動學生參加公共游泳課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滿足游泳課程的最終要求和師生的共同進步需要,努力培養出抗壓能力強的新型人才。
作者簡介:張宇馳(1996.12),男,漢族,四川成都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作者單位:泰國格樂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