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忠蓮
文題呈現
母愛,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母愛的無私與偉大,我們每個人都有深切體會。但是,當我們沉浸在母愛的環抱之中,習慣性地享受著“母親對我”的付出時,往往會忽視母愛也需要“回饋”。母親忙碌一天時我們說出的一句感謝,母親遇到難題時我們的一次幫助,母親生日時我們送出的一件禮物……都會讓母親感到幸福與滿足。
請以“母愛的‘回饋”為主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情節真實,情感真摯。
寫作指導
寫作本文最重要的就是素材要真實新穎,情感要細膩感人,如此,作文方能打動人心。
以下三點可供同學們學習借鑒:
1.圍繞主干,選擇“有亮度”的素材。“我”以怎樣的實際行動去回饋母愛是作文的主干,圍繞主干選材,回憶“我”為媽媽做過哪些事,從中篩選出“最亮眼”的素材,以此為“枝葉”。比如為媽媽做早餐,幫媽媽分擔家務,陪媽媽看一場電影,為媽媽DIY一件禮物……這些都是素材,但“亮度”不同。“我”將獲獎征文的稿費攢下來,為媽媽買了一本她喜歡已久的書,這個素材就比幫媽媽分擔家務更有“詩意”;“我”在母親節之際為媽媽DIY了一把小木梳,就比給媽媽買一束康乃馨更“走心”;“我”利用周末教會媽媽使用某一個修圖軟件,就比為媽媽買藥更“新穎”……所以,要注意使用有亮度的作文素材,確保自己的作文在同類作文中能“占到先機”。
2.圍繞素材,確定“有動感”的情節。“我”回饋母愛的動作有哪些?步驟是怎樣的?將自己的行動線梳理清晰,作文中需要的一些“關鍵動詞”也就清晰了。這些“關鍵動詞”既串起了事件的主線,又讓文字充滿“律動”,這樣“有動感”的情節,可以讓讀者感受到作文的“韻律美”。
3.圍繞情節,塑造“有戲份”的配角。作文中,“我”雖然是主角,但是“我”的每個行動目標指向的都是“回饋媽媽”,所以如果媽媽的“戲份”太少,作文極有可能變成“我做某件事”,脫離了“我為媽媽做某件事”這一主干。因此寫作時,要確保中心得到不斷強化,還要使情節中產生“人物相襯”之美。
考場練兵
十 天
徐一鳴
距離母親節還有十天,我忽然想到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媽媽喜歡什么?
這個問題一問出口就讓人沮喪。我喜歡的食物、顏色、運動、音樂、文具樣式、服裝款式……媽媽全都知道。可是,媽媽喜歡什么呢?
第一天。媽媽要去商場,我也跟著一起去,希望收獲一些“關鍵線索”。可是,媽媽買的東西都是我需要和喜歡的,我沒能判斷出她喜歡什么。
第二天。晚飯后,媽媽要去散步,我再次跟上,說不定能“套點話”出來。可是,她一路上都在聊我的學習,我沒能“套出”什么有效信息。
第三天。我尋思問問爸爸,他肯定知道。可爸爸撓撓頭說:“你媽可能……喜歡玫瑰吧,反正我剛認識她的時候,每次送她玫瑰她都笑得特開心。”但是我總不能“復制”爸爸的做法吧。于是爸爸給了我一個建議:“你不是在學國畫嗎?畫一束玫瑰吧,你媽肯定喜歡!”
第四天。我想了整整一天,排除了所有方案,終于下定決心,就送媽媽一幅我親手繪制的“玫瑰圖”。
第五天。我取出一張三裁的紙,搬出顏料盒。以鈦白、大紅、酞青藍為基礎色,再來些曙紅、胭脂、藤黃加以點綴——這樣調出來的顏色,和媽媽常戴的那條繡著玫瑰花樣的絲巾很搭。我把各種顏料小心翼翼地擠進調色碟里,用畫筆輕輕調勻。先暈染大紅,再以曙紅描邊,花瓣尖處點染些胭脂……一番操作之后,花瓣的漸變效果出來了,連我自己都覺得挺美,媽媽一定喜歡。
第六天。經過反復勾勒、渲染,玫瑰花一朵一朵地開在了宣紙上。我不經意一轉頭,嚇了一跳!媽媽是啥時候站在我身旁的?她腦袋向下探著,好像聞不夠畫上玫瑰的香氣。“真漂亮!給誰的?”這么大的秘密,我能現在告訴您嗎?
第七天。我擠出藤黃、花青,調成葉綠色。為了讓筆尖在紙上有跳躍感,從而保證畫出的葉子有靈性,我一直保持站姿,胳膊和手腕都懸空著,可竟然也不覺得累。畫筆一點一點地滑動,時間一點一點地流逝,媽媽陪伴我成長的一幕一幕都像過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里放映……
第八天。“玫瑰圖”繪制完畢!我左看看、右看看,滿意的不得了!
第九天。我悄悄請人把我的“玫瑰圖”裝裱了起來,藏在媽媽發現不了的地方。
現在,我靜靜等待明天。
【山東威海市文登區實驗中學】
點評
本文題目亮眼,言簡意豐。“十天”,是“我”為媽媽準備禮物的時間,體現了“我”為回饋母愛所做的努力,同時也是貫串全文的線索。在小作者筆下,自己“每天”的行動都充滿愛意,特別是工筆細描“第五天”,把一個專注地為媽媽畫玫瑰的孩子形象淋漓盡致地刻畫了出來。最值得稱道的是結尾,沒有寫出“第十天”,但充滿了希望和想象。
“哄哄”老媽
韓夙姣
“媽,好了沒!”我站在門口大聲喊道。
今天中午,我們一家人要去外面吃飯,理由是慶祝我的鋼琴課順利結業。老爸說他下班后直接去餐廳,所以督促老媽的任務就落到了我的身上。我們約定的時間是12點,可現在都11點半了,老媽還在不慌不忙地挑選衣服。
“急什么,還沒到點呢。”老媽悠閑地說。
“哎呀,今天的主角是我,怎么還喧賓奪主呢?”我小聲嘟囔。
老媽絲毫沒有在意我的“不滿”,反而興致勃勃地問道:“這兩件,哪件好看?”
“這件紅的吧,襯膚色。”我仔細對比之后說出我的建議。
“這個顏色好像太嫩了……”老媽還在糾結。
“春天就應該‘裝嫩呀!”
聽出我的“陰陽怪氣”,老媽瞪了我一眼便去換衣服了,只留下捂嘴偷笑的我。
“趕緊起來,咱們走了。”老媽終于收拾完了。我猛地從沙發上站起來,忽然發現她跟往常不太一樣。
“老媽,你化妝了?”我像發現了什么驚天大秘密一樣,驚訝地問道。
“對呀,咱們一家三口好不容易聚個餐,當然要隆重一點。是不是看上去年輕了十歲?”老媽的樣子儼然是一個愛臭美的小姑娘。
“還行吧,就是有點卡粉……”
我沒敢繼續說下去,因為老媽的表情已經不太好看了。我趕緊上前去哄:“我老媽化不化妝都好看,素顏都分分鐘‘秒殺全場!”
聽了我的話,老媽的臉色稍稍緩和了。我們終于順利出了門。
到了餐廳,老爸已等候多時。老媽走到餐桌前,目光一下就被桌上的蛋糕吸引了。那是一個淡粉色的翻糖蛋糕,表面點綴著許多草莓和棉花糖,上面還插著一個穿紗裙的小公主模型和一塊寫著“生日快樂”的巧克力。
沒錯,這個驚喜我和老爸在半個月前就開始策劃了,慶祝鋼琴課結業只是一個幌子,給老媽過生日才是真正目的。
“盡整些花里胡哨的,亂花錢!”老媽嘴上在抱怨,眼神卻始終沒有離開蛋糕,眼睛亮亮的、彎彎的。
“怎么樣,我的演技也不錯吧!我們老師教的‘先抑后揚,我可是學到精髓了。”我得意地說。
“怪不得,我就說你平時嘴挺甜的,今天怎么回事。”老媽笑道。
“老媽,生日快樂!在我心里你永遠是公主,永遠最美麗!”我摟住她的胳膊,老爸順勢將“生日皇冠”戴在了她的頭上。
【山東濟南市稼軒學校】
點評
本文前半部分制造誤會,后半部分反轉,解釋“我”為什么故意“出言不遜”,惹媽媽不快,情節波瀾起伏。同時,用暗示的手法緊扣“哄老媽”這一主題,比如“我”捂嘴偷笑,就暗示了此事另有玄機。結尾“我”的語言和老爸的動作緊密銜接,體現了“回饋”這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