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小型規模養殖場是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穩定畜禽產品價格和帶動基層農民就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小型規模養殖場現狀,總結其生產過程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為基層農技人員指導養殖場日常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 規模養殖場;種養結合;養殖模式
中圖分類號 S81;S9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3)23-24-0046-04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scale breeding farms
LIU Feng
(Wuwei City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Wuwei 238300, China)
Abstract Small and medium-sized breeding farm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animal husbandry, whic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tabilizing the price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products and promoting the employment of grass-roots farmer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breeding farms, summari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technicians to guide the daily work of breeding farms.
Keywords scale aquaculture farms; combination of planting and breeding; breeding model
畜禽養殖的特點決定其場地址主要在農村,且部分農戶會養殖少量畜禽,因此農村是畜禽養殖的主要地點[1]。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持續推進,畜禽養殖集約化、規模化技術不斷提高,一部分養殖場退出養殖行業,一部分養殖企業向規模養殖場發展。目前,規模養殖場已成為我國畜禽養殖的主力[2-3]。畜禽規模養殖場與傳統畜禽養殖戶和散養戶相比,具有成本低、疫病防控水平高的特點,但部分中小型規模養殖場存在防疫意識有待加強、檔案記錄有待完善等問題[4-6]。本文基于多年基層畜禽養殖技術推廣經驗,歸納總結了中小型規模養殖場存在的挑戰,并提出建議,為基層農技人員指導養殖場日常工作提供參考。
1 中小型規模養殖場的標準及現狀
1.1 標準
各類畜禽中小型養殖場的具體標準:生豬中小型規模養殖場為年出欄500~2 000頭;肉牛為年出欄50~200頭;肉羊為年出欄100~500頭;蛋禽為年存欄2 000~10 000萬只;肉禽為年出欄10 000~40 000只。
1.2 現狀
共有中小型規模養殖場52家,其中生豬22家、肉牛4家、肉羊6家,蛋禽9家,肉禽11家。經調查,中小型規模場大多是在畜禽養殖專業戶的基礎上,擴大生產發展為規模場,大多具有20年以上養殖經驗。在養殖方式上,除蛋禽中小規模養殖場以林下養殖的半飼養為主外,其他均為舍養;在養殖人員方面,大多數是以家庭為主,主要夫妻雙方從事養殖,暫無專業獸醫人員,部分年齡偏大;在養殖場選址布局方面,部分中小型規模場是在原場址的基礎上擴建形成,部分缺少獸醫室、消毒室,部分存在布局不合理問題;在養殖管理方面,存在部分養殖檔案記錄不全、錯記漏記情況,缺少可追溯性。
2 中小型規模養殖場面臨的挑戰
2.1 養殖設施與疫病防控能力
中小型規模養殖場主要由畜禽養殖專業戶擴大生產而來,少部分養殖場為長遠發展進行了重新規劃或場址搬遷重建,大部分養殖場在原場址基礎上進行擴建,受場地、資金等因素限制,部分養殖場地建設存在如下問題。養殖場內凈污道重疊、不分離,糞污中病原微生物通過飼料影響畜禽健康,增加畜禽疫病風險;養殖場飼料室距離圈舍遠,增加人力成本等;一些中小型養殖場雖然擴大了養殖規模,但暫未匹配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消毒室、獸醫室和無害化處理池等疫病防控硬件設施。此外,養殖時間長、畜禽糞污腐蝕等問題也可能導致養殖設施設備損壞、老化,不僅無法起到預防病蟲和提供健康生長環境的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疫病傳播的風險,給畜禽疫病防控增加了難度[7-8]。
2.2 養殖技術與養殖成本
少部分中小型規模養殖場存在養殖技術水平低、養殖成本高的問題。一是養殖人員管理水平低,飼料成本高。少部分中小型養殖場缺少專業飼養管理技術人員,養殖人員主要為家庭成員,未系統學習科學飼養技術,且養殖效益不高,無力聘用專業技術人員;與大型規模養殖場相比,中小型規模養殖場普遍存在養殖周期長、生長速度慢和飼料成本高等問題。二是機械化程度有待提升,人工成本高。目前大型規模養殖場和新建規模養殖場在投料、飲水和糞污清理等環節均實現機械化、自動化,而中小型規模養殖場受場地布局、圈舍改造成本高等因素影響,無法配備相應設備,養殖機械化程度低,而使用大量人工進行飼養管理,人工成本提高。三是疫病防控能力有待加強,防疫成本高。部分中小型規模養殖場缺乏疫病科學防控制度和疫病防控能力,導致養殖場疫病發生率較高,增加了防疫成本[9-11]。
2.3 涉農金融產品
畜產品價格波動直接影響居民生活水平,而畜禽養殖周期波動較大,為平滑養殖周期。為降低畜產品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有必要出臺一系列扶持畜禽生產的金融政策,如農業貼息貸款、能繁母豬保險、育肥豬保險以及生豬期貨保險等。部分中小型規模養殖場管理人員對金融政策了解不深,對相關金融政策可能存在抵觸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相關金融方案的落實。在養殖周期低谷時,中小型規模養殖場要及時運用金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虧損,幫助養殖場渡過難關[12-13]。
2.4 養殖品種與市場競爭力
目前中小型規模養殖場養殖的畜禽品種主要為三元豬、西門塔爾肉牛、湖羊和海蘭褐殼蛋雞等品種,養殖品種同質化,特色養殖品種有待增加。與大型規模養殖場相比,中小型規模養殖場存在養殖水平較低、飼養成本較高問題,對市場風險抵御能力不足;與飼養地方品種的專業戶相比,存在畜禽產品品質低、銷售價格高、客戶黏性不足以及可替代性強等挑戰。
3 對策及建議
3.1 改善養殖環境
中小型規模養殖場不僅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畜禽產品,也帶動了農村農民就業,促進中小型規模養殖場健康發展,是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針對中小型養殖場的家庭養殖模式、缺乏資本投入和飼料價格上漲等問題,要根據當地自然環境和養殖特點,制定相應扶持政策,如標準化圈舍獎補、畜禽機械獎補,鼓勵中小型規模養殖場進行標準化、集約化改造,提高機械化養殖水平。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時,通過標準化圈舍建設,減少養殖過程中病原微生物傳播風險,降低動物疫病發生率。另外,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鼓勵企業新建或購置消毒設施設備,對場內建筑進行再布局,科學合理設置凈道和污道,定期開展消毒滅源工作,降低養殖場病原微生物含量,提高疫病防控能力。通過政策扶持、資金獎補的方式引導中小型規模養殖場改善養殖環境,提高疫病防控能力[14-15]。
3.2 提高養殖水平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畜禽養殖和動物疫病防控技術也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現代養殖方式和傳統養殖已有了很大的改善。應積極對中小型規模養殖企業開展技術培訓,全方位提高畜禽養殖管理水平。一是加大畜禽養殖新技術的推廣力度,提高畜禽養殖技術水平。根據轄區內養殖場數量、種類情況,結合基層農技推廣項目,邀請專家為中小型規模養殖場講解不同畜禽品種的養殖方式,適用地區,畜禽不同生產周期的營養需求、飼料配方、最佳出欄時間,畜禽生長的關鍵期以及注意事項等內容,幫助中小型規模養殖場更新畜禽養殖技術,提高養殖水平,降低養殖成本,增加養殖效益[16]。二是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宣傳,提高疫病防控能力。動物疫病是影響畜禽養殖效益的重要因素,特別是一些高傳染、高致病性疫病,一旦被感染將導致畜禽大面積死亡。因此,做好動物疫病防控的宣傳工作,定期開展動物疫病防控培訓,幫助中小型規模養殖場更新疫病防控知識,同時制定政策,鼓勵中小型規模養殖場新建消毒設施設備,通過定期消毒等方式,提高疫病防控能力。三是增加戶外實訓次數,擴寬養殖場管理人員眼界。結合基層農技推廣項目和高素質農民培育等工作,組織中小型規模養殖場管理人員到省級以上畜禽養殖示范場參觀學習,了解先進養殖模式及技術[17]。
3.3 轉變發展思路
隨著畜牧業的不斷發展,萬頭豬場、百萬只蛋雞場等大型規模養殖場數量不斷增加,這些大規模養殖場的機械化程度高,成本優勢明顯,在畜禽市場虧損時善于利用金融投資補貼畜禽養殖,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提高中小型規模養殖場市場競爭力、增加養殖效益,一是要大力發展綠色養殖[18-19],糞污處理是畜禽養殖的重要內容,也是畜禽養殖的難點。根據養殖品種和數量,承包適當數量的農田,走種養循環的養殖模式,既能解決畜禽糞污治理問題,又可以通過種植、出售農作物或經濟作物平滑畜禽產品價格周期帶來的風險。二是要轉變養殖模式[20-21],與集約化養殖相比,散養、半舍飼等方式的畜禽產品品質較好,利潤較高。各中小型規模養殖企業可通過引進傳統地方品種畜禽,采用散養或半舍飼方式養殖,為市場提供優質畜禽產品,在不提高銷售價格的同時,提高市場競爭力。三是提高金融產品利用率,根據養殖種類選擇合適的金融產品,以對沖畜禽產品價格風險。
3.4 增強市場競爭力
畜禽產品的終端是消費市場,因此擴寬流通渠道,解決畜禽產品在消費市場流通等問題是促進畜禽養殖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措施。一是加大畜禽養殖種質資源引進,保障畜禽產品質量,良好的畜禽種質資源具有較高的料肉比和抗病能力,可以降低養殖成本,因此各中小型規模養殖企業要加強畜禽種質資源管理,與畜禽種質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定期引進適合當地養殖的畜禽品種,在保證市場對畜禽品種需求的同時,盡量降低養殖成本。二是加深與畜禽產品加工企業合作,保障畜禽產品銷售,科學優化畜禽產業布局,延伸畜禽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壯大已有畜禽產品加工企業,招引外地企業落戶,形成畜禽養殖、屠宰及深加工產業高地,完善畜禽養殖產業鏈。與屠宰場和深加工企業簽訂長期戰略合作,解決產品銷售問題。三是加強畜禽產品市場銷售投入,開展畜禽產品直銷,可根據實際情況,通過開設鋪面進行線下直銷,開通直播賬號進行線上銷售和開展訂單式養殖等方式促進畜禽產品銷售。
4 結語
本文基于中小型規模養殖場現狀,總結其生產過程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以期為基層農技人員指導養殖場日常工作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成愛華.畜禽糞污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現狀與現實困難[J].中國禽業導刊,2023,40(9):35-37.
[2] 梁與時.小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污染現狀及對策研究:以黑龍江省為例[J].飼料博覽,2023(4):80-84.
[3] 包玉霞.種養結合型循環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分析[J].山西農經,2023(15):163-165.
[4] 孫浩翔,王淇,趙勝楠,等.吉林省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情況調查分析:以農安縣為例[J].現代農業科技,2023(15):129-132,137.
[5] 單衛兵.中小型規模豬場病毒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研究[J].吉林畜牧獸醫,2019,40(12):102-104.
[6] 許祥建.中小型規模生豬養殖場在動物防疫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福建畜牧獸醫,2015,37(5):52-53.
[7] 石欣欣.特種畜禽和小宗傳統畜禽養殖情況調查報告[J].中國畜禽種業,2023,19(8):116-121.
[8] 向通國,賀成龍.規模戶豬場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J].豬業科學,2023,40(6):89-91.
[9] 詹瓊雷,李賓,唐學文,等.湖南省地方豬與外三元豬養殖收益成本的比較分析[J].中國豬業,2023,18(4):26-30,34.
[10] 王籽辛.羊養殖效益低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畜禽業,2023,34(7):41-43.
[11] 欒斯雯,李翠菊,于延正.提高肉雞養殖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分析[J].吉林畜牧獸醫,2023,44(7):73-74.
[12] 王曉麗.家庭農場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工具選擇與組合性設計:山東省為例[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20.
[13] 楊磊.黑龍江省農村金融產品創新發展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18.
[14] 黃若瑩.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技術優化措施[J].養殖與飼料,2023,22(8):21-23.
[15] 景鳳雨,胡艷超.規模養殖場防疫監管工作的現狀及展望[J].中國畜牧業,2023(9):35-36.
[16] 苑宏輝.肉羊規模養殖常見疫病防控與治療對策[J].吉林畜牧獸醫,2023,44(3):99-100.
[17] 王飛燕.綠色畜牧養殖技術的推廣措施研究[J].吉林畜牧獸醫,2023,44(8):167-168.
[18] 何永華,李發軍.規模化生豬養殖場種養結合技術措施[J].云南畜牧獸醫,2023(3):39-40.
[19] 張甜.種養結合發展的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J].河南農業,2023(16):58-59.
[20] 潘道國,毛紅.畜禽養殖場環境污染的現狀與治理技術[J].今日畜牧獸醫,2022,38(7):80-81.
[21] 焦曼,王化賾,邱書輝.衡水市中小型生豬規模場不同糞污處理模式下養殖廢水分析[J].北方牧業,2021(14):23.
(責編:李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