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梅 王向華

關鍵詞:新媒體;科技期刊;編輯意識;轉型;改革發展
在當前新的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的數字化高效傳遞已日益加陜,備行各業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科技期刊作為信息固有的一種傳播媒介,也正經受著深刻的蛻變,越來越快的信息傳遞,越來越豐富的信息內容讓當前的科技期刊編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這就要求科技期刊編輯具備更快更強的信息處理能力,以及更寬更深的信息收集視野。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推進,科技期刊編輯實現工作質量的提升離不開編輯意識的創新和轉型,同時,在信息化時代不斷發展中,對科技期刊編輯的職業素養以及工作職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實現自我價值,不斷提升編輯自身的專業能力,就應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推動自身科技期刊編輯意識的轉型。為進一步實現我國科技期刊編輯意識的轉型,提高我國科技期刊編輯的工作質量和效率,本文在研究的過程中將對新媒體在科技期刊中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同時對新媒體時代下科技期刊編輯意識轉型發展的路徑進行研究,旨在為實現我國科技期刊編輯意識的轉型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新媒體在科技期刊中的必要性
新媒體與傳統的三大媒體報刊、廣播、電視不一樣,主要以互聯網和手機為主的新媒體已經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并且不斷地侵蝕著傳統媒體在大眾心中的地位,擁有越來越重的分量。科技期刊是指采用統一名稱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有關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方面的連續出版物。隨著我國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逐漸成為我國信息交流管理中改革發展的主要方向,新媒體技術是融數字化、網絡化等技術為一體的存在,在科技期刊發展的過程中,對稿件評審、編校以及發排等均具有較高的便利性。
新媒體技術在稿件評審中的優越性
在傳統稿件評審的過程中,最早是需要科技期刊編輯通過紙質信件等物品實現與審稿專家之間的聯系,在稿件評審中,通常需要1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獲得相應的審回結果,評審的周期時間相對較長,導致信件容易遺失。多媒體技術是融數字化、網絡化以及信息化技術為一體的表現形式,在科技期刊稿件評審的過程中,利用數字化辦公系統,通過按鈕就能實現遠程的專家評審,保障了稿件評審的精確性,稿件評審的效率得到提升。
新媒體技術在稿件編校中的優越性
新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實現對稿件的規范化管理,采用在線收稿、在線送審等方式大大提高了編校的工作效率。同時在稿件編排的過程中,利用新媒體技術,能實現對不同性質、類型編排模板的獲取,規范編排工作,減少編排工作量,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時在稿件校對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數字化技術,能實現自主對錯別字以及相關語句的查詢,在稿件編校的過程中大大提高內容質量和效率,提高科技期刊編輯工作的質量。
新媒體技術在稿件發排中的優越性
新媒體技術是數字化信息技術的總和,在科技期刊稿件發排的過程中能針對不同排版軟件的不同特點,支持不同格式的稿件,在印刷的過程中減少發排的誤差,降低科技期刊運營成本。編輯人員在進行稿件發排的過程中,只需要對已完善的稿件進行下載,然后進行在線編輯,就能更好地減少錄入原稿和校改的次數,操作更加便捷。
新媒體時代科技期刊編輯意識轉型途徑
重視科技期刊編輯人員信息素養的提升
信息化程度提高是新媒體時代的具體表現,新媒體技術的出現為實現在線交流等提供一定的平臺和技術支持,新媒體技術的使用使得相應的科技信息在傳播的過程中更具有高效性、多渠道性的特點。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打破了傳統信息交流過程中時間、空間上的限制,通過網絡搜索就能實現海量信息的獲取和傳播。傳播方式的改變對科技期刊編輯人員工作方式以及職業素養、技能等均具有直接性的影響。首先,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科技期刊編輯人員在工作中需要具有鑒別信息真實性的能力;其次,在編輯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對前沿科技信息具有敏銳的辨識能力,能主動有效地進行信息的檢索。科技期刊編輯人員的信息素養是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實現編輯意識轉型的基礎。編輯人員信息素養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提升:一是要加強自身對信息工具使用能力以及應用技巧的提升,在編輯管理的過程中能正確使用文字處理工具以及相應的瀏覽器等。二是在編輯工作中要培養信息獲取以及識別的能力,能根據自己的需求,檢索相應的信息,并進行相關信息的處理和整合。三是具有信息加工以及處理的能力,能對海量的信息進行篩選和鑒別,篩選出符合期刊需求的相關信息。
增強創新意識,轉變出版形式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的閱讀習慣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碎片化閱讀逐漸成為了人們生活以及閱讀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且新媒體時代下,趣味性內容逐漸成為了人們閱讀的重要需求。科技期刊受專業性以及知識性的限制,在編輯以及信息處理的過程中通常以知識的深度和理論性知識為主,這也是科技期刊受眾群體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新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下,實現科技期刊編輯意識的轉型,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增強編輯的創新意識,轉變出版的形式,順應新媒體時代發展的趨勢。首先,實現科技期刊編輯創新意識的增強,在編輯工作中應轉變傳統等待來稿編輯加工管理的模式,在實際管理中應主動出擊,追蹤相應的行業熱點,結合讀者的實際需求,進行編輯內容的“策劃”。其次,在編輯工作中,培養自身敏銳的專業意識,學會對海量信息的篩選,避免盲目選擇的情況。最后,轉變出版的形式,傳統的科技期刊出版采用文字敘述方式以表現科技期刊的專業性和知識性,在編輯中圖片的占比較少。在新媒體時代影響下,創新出版形式,增加高清圖片的占比,同時在文字敘述中附加相關視頻、音頻,采用二維碼掃描的方式方便讀者按照自己的需求獲取不同表現形式的科技知識。科技期刊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知識性,編輯意識轉型的過程中如何處理好讀者趣味性需求以及科技期刊專業性之間的關系是科技期刊編輯意識轉型中需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
樹立工匠精神,打造精品期刊
科技期刊編輯應調整服務宗旨,樹立工匠精神。首先,科技期刊在編輯的過程中應始終堅持讀者至上的服務宗旨,在編輯的過程中盡可能地站在讀者的角度進行知識的編輯。同時尊重科技期刊的專業性、知識性基礎,在內容編輯的過程中以學術性和專業性為指導,保障科技期刊編輯的質量。在對稿件進行收錄以及審核的過程中,應對稿件的科學性、創新性進行全面綜合性的管理,認真審核,保障稿件的質量。其次,科技期刊編輯中應將策劃、組稿與學術性、專業性、可讀性等進行有機的結合,保障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性。在稿件篩選以及策劃的過程中,堅持立題新穎、角度新穎等原則。最后改變傳統科技期刊編輯中“重內容,輕形式”的模式,要符合讀者閱讀的習慣,提高稿件的可讀性。
構建作者、讀者之問的互動關系
傳統科技期刊編輯模式下,讀者多元化選擇的權利被忽視。在新媒體時代的影響下,讀者能針對自己閱讀的習慣以及需求從不同的渠道獲得相應的知識,讀者的需求逐漸成為編輯工作中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新媒體時代下科技期刊編輯意識的轉型,應重視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互動關系,提高稿件的可讀性,豐富稿件的表現形式。構建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互動關系,科技期刊編輯可以通過建立微信群、OSID碼等方式構建讀者和作者之間互動交流的平臺,同時在微博或貼吧中增設專門的讀者交流平臺,組建微信公眾號,通過留言渠道實現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讀者將自己的感悟或者想說的話進行表述,方便作者能了解讀者群體最真實的想法,聽取讀者的意見。對于讀者而言,加強與作者之間的互動交流能進一步提升讀者的體驗感,便于參與到作品的分享和交流中,滿足讀者的傾訴欲和表達欲。
堅守學術操守,向學術規范轉型
新媒體技術在帶來閱讀便利、豐富人們生活、促進科技期刊創新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比如,在海量信息下,容易存在虛假的科技信息,信息真實性不足會導致讀者對期刊的信任度降低,導致科技期刊讀者群體的流失,嚴重影響科技期刊的穩健發展。因此,在新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下,科技期刊實現編輯意識的轉型不僅要創新稿件的表現形式,豐富稿件內容,同時在編輯的過程中更應堅守學術操守,遵守學術規范及要求。一方面科技期刊編輯意識在轉型的過程中利用新媒體技術能實現對更廣闊、豐富網絡資源的獲取和查詢,便于在編輯中尋找相應的事實論據,提高管理的質量和效率。但在信息查詢的過程中由于網絡資源多樣,來源不一,因此存在學術造假的情況。另一方面部分科研人員存在學術意識不端正的情況,在研究以及寫作中容易存在抄襲等情況,給科技期刊審核工作帶來了更高的難度。在新媒體時代下,科技期刊編輯意識轉型需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同時更應堅持本心,提高編輯法律意識,堅守正確的價值觀。編輯出版工作中堅守科學的編輯意識,加強對稿件質量的把控,堅守職業操守,以學術性、專業性思想指導自己的行為活動。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采用責任制管理模式,規范科技期刊編輯工作的規范性和科學性。
科技期刊的編輯意識決定科技期刊的走向與未來。新媒體作為一種新興媒體形態,已受到業界的普遍追捧。當前,傳統科技期刊正在逐步融入新媒體洪流之中,傳統科技期刊的編輯意識面臨新的挑戰。但轉型即機遇。科技期刊應以服務讀者為宗旨,編輯人員應樹立工匠精神,與時俱進,更新編輯意識,提升編輯素養。為進一步實現新媒體時代下科技期刊編輯意識的轉型,科技期刊在實施經營管理的過程中應重視編輯人員信息素養的提升、增強創新意識,轉變出版形式、樹立工匠精神,打造精品期刊、構建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互動關系、謹守學術操守,向學術規范轉型。通過意識的轉變,提升科技期刊編輯工作模式的優化,提升科技期刊編輯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科技期刊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知識性,編輯意識轉型的過程中如何處理好讀者趣味性需求以及科技期刊專業性之間的關系是科技期刊編輯意識轉型中需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