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政府會計制度》推行后,針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相同會計核算系統中確保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雙功能的同步彰顯。為此,企事業單位需要構建更具規范性的醫院財務核算體系。文章以醫院為例,分析了新《政府會計制度》會計核算模式對醫院財務核算體系規范的新要求,并在此基礎上從制度完善、系統銜接、信息化建設、財務管理、財務公開與監管幾個層面展開了新《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醫院財務核算體系規范構建路徑的探討。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財務核算;體系規范;核算體系
中圖分類號:F71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12-0000-00
自2018年12月31日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以來,醫院逐步開始了會計核算及管理改革。作為政府財政預算管理對象之一,醫院承擔著為廣大民眾提供醫療服務的社會責任,為促進醫院的良性運轉與平穩發展,需要實現醫院財務管理成效的有效優化。新《政府會計制度》已實施了幾年時間,逐步構建了完善的政府會計核算體系,醫院應嚴格遵循政府會計制度要求實施財務核算,并構建出與之相匹配的財務核算體系,通過醫院預算管理與成本管理成效提升,優化醫療服務質量,確保醫院財政補償有效落實。
1?新《政府會計制度》會計核算模式對醫院財務核算體系規范的新要求
1.1優化醫院會計組織
新《政府會計制度》推行后,要求醫院以這一制度為依據合理構建與優化醫院目前的會計組織,以便于實現醫療服務行為的精準化、全面化反映,實現醫院業務會計核算及財務會計核算的深入融合,采取統一管理的方式進行財務及業務管理,扭轉以往財務及業務獨立管理的現象。
1.2提升會計信息及時性與精準性
1.2.1要求醫院按照統一政府會計制度實施核算
自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后,會計制度不再劃分為行政、事業單位兩種類型,要求醫院按照新《政府會計制度》展開財務核算,不可再以行業財務會計制度作為核算依據,以此增強部門及單位之間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實現更加精準與高效的部門決算編制。
1.2.2要求醫院提高對成本、預算、績效管理的關注度
按照新《政府會計制度》規定,會計核算需要做到運營成本的精準反映,確保預算管理能有效發揮,實現績效管理的全面開展,進而打造服務型政府,構建更加現代化的治理體系并提升治理能力。作為政府公益性事業單位,醫院的成本核算是政府核算的重要內容,要求醫院應保證預算管理與部門預算的一致性,基于績效管理的強化實現醫院服務效率提升。
1.2.3要求醫院改革政府會計報告體系
醫院原先采用的是財務會計報告,新《政府會計制度》推行后,要求醫院在此基礎上增設決算報告體系。在利用財務報告體系反映醫院活動及事項的同時,運用決算報告體系實現醫院預算計劃與實際執行差額的如實體現,從而全面揭示醫院的預算管理成效。此外,醫院還要科學編制成本報表。醫院需以成本核算結果為依據測算、制定醫院收費標準,但政府報告體系為三套會計報告,數據獲取范圍大、核算維度多,涉及多個科目體系,因而必須實施會計報告體系改革。
1.2.4要求醫院按高要求披露會計信息
新《政府會計制度》提升了針對醫院的會計信息披露要求,除了要求醫院披露收入來源、債權債務人身份以外,醫院還要披露被投資單位、在建工程、經費來源性質等內容,且需在醫院會計核算系統中以不同核算維度進行這些事項的核算與體現,因此需要展開精準與全面的核算,以增強財務信息的可靠性。
1.2.5要求醫院構建適度分享與相互銜接的會計核算體系
會計制度改革之后,變革了醫院的會計規則,要求醫院實現政府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功能的適度分離,且要分別編制決算報告與財務報告,同時也要求醫院要在相同的會計核算系統之中實現預算、財務兩個會計要素的有效對接。
1.3改造與升級醫院內部會計核算系統
新《政府會計制度》具有雙功能、雙基礎、雙報告特征,對醫院會計行為起到了約束與規范作用,同時也使醫院原有會計制度發生了巨大變革。為此,公立醫院需要以此制度為依據優化與改造會計核算系統,要建立新賬套,增設新會計科目,完成科目余額對照表編制,且需對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做出調整,基于數據轉換的完成,構建與新會計制度要求相符的會計核算系統。
2?新《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醫院財務核算體系規范構建的路徑
2.1全面推行總會計師制度
在醫院當中,總會計師屬于財務會計專業能力較強的院級領導,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背景下,應在總會計師的統一領導下確保醫院財務活動的集中化管理。需要以總會計師為引領,在醫院內部重新構建與優化完善會計組織,進而為財務會計與醫院業務的有機融合提供支持,確保醫院財務會計可如實反映醫院的業務活動情況,進而為醫院業務活動發展提供正確的導向。
2.2做到會計核算與醫院業務的無縫銜接
2.2.1建立標準化與統一化基礎數據字典
醫院衛生的信息化建設要以統一的標準作為基礎,進而為信息共享與互換提供支持。由于不同醫院所應用信息化系統軟件的生產廠家不一致,因而軟件系統架構、數據庫均有所不同,從而導致各個醫院建立了獨立性且復雜性的網狀信息系統,難以共享數據信息。為解決這一問題,實現信息系統數據的有效共享,需要構建規范性且標準性的基礎數據字典,從而實現各個醫院財務與業務系統之間數據的有效互換,進而為醫院信息化建設及發展奠定基礎。
2.2.2構建規范統一的物價管理機制
會計核算與醫院業務的有效對接,需要基于統一的物價收費標準而實現。物價管理及醫院保障部門應聯合規范處理物價收費標準。醫院方面應在項目中支出保障費用,由管理人員對科室收費標準給予正確指導。同時,醫院應在收費之前面向患者公示收費標準及收費制度。在物價部門審批批準后,才可在計算機管理系統中納入各個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并需按標準嚴格執行費用的收取。醫院需要在服務區域內醒目位置處豎立價格公示牌或張貼價目表,并提供本院及上級部門的價格舉報電話,且需將患者所接受醫療服務、所用藥物及耗材的清單費用提供給患者。
2.3加大會計核算體系信息化建設力度
相較于傳統會計制度而言,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核算細致性更高,具備更為精細的輔助核算,數據核算量大幅增加,且需要將各個部門的多種數據提取出來進行匯總分析,因而利用手工方式難以高效、精準完成會計核算。為確保醫院新《政府會計制度》有效實施,需要加快醫院會計核算的信息化建設進程。
2.3.1統籌規劃、做好保障
醫院方面需要立足信息化架構全局,以長效發展為目的實現醫院信息系統建設的科學規劃,在醫院信息化系統之中設立會計核算模塊,并為會計核算信息化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與專業化的信息技術人才。
2.3.2實現發展戰略與信息建設規劃有機融合
新《政府會計制度》推行使所有單位處于同一制度框架之下,因而各單位之間需要共享互換會計信息。為此,醫院需以理性建設為基礎,實現醫院發展戰略及信息建設規劃的有機結合,逐步強化醫院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做好基層架構建設,并實現基礎資料的全面收集。
2.3.3統一信息交換標準、疏通數據共享通道
醫院會計核算體系信息化建設中,需要以國內及國外主流行標準為依據完成數據存儲及信息交換,進而實現信息交換標準的有效統一。同時,應對各個醫療衛生組織間的數據共享通道進行疏通,依托互聯網,基于區塊鏈技術、大數據技術支持保障醫療衛生服務的協同性、持續性與綜合性開展。
2.4持續提升會計信息質量
由于新《政府會計制度》應用的是雙報告模式,因而醫院需要將財務報告及決算報告在會計信息質量方面的要求納入到會計核算體系構建考量之中。需要從以下四方面著手實現醫院會計信息質量的強化:
2.4.1保證報表內容完整、及時準確披露有價值信息
會計信息報表及附注內容編寫填報時要做到內容全面與精準,不可隨意刪減隱藏應披露的信息,也要確保信息不存在遺漏現象,確保財務報告信息契合報告利用者決策需求,做到會計數據信息的精準、全面與及時披露,增強財務報告與政府會計制度體系的契合性,使之與《政府會計制度醫院補充規定》(簡稱《規定》)的要求相符。
2.4.2增強報告相關性、滿足報告利用者經濟決策需求
醫院會計信息報告要以報告使用者經濟決策需求為依據進行編制,通過二者相關性的提升制定出合理決策,并強化醫院的決策制定能力。應以會計信息個性化需求作為相關性提升的重點,以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作為前提條件,通過會計報告可靠性與相關性的有效結合實現會計信息質量的全面提升。
2.4.3確保報告可理解性、提升報告利用率
醫院所提供的會計報告內容要清晰、明確,增強報告使用者對報告內容的理解深度,進而實現報告的有效利用。如為增強醫院臨床主任對專業會計信息的理解度,需以更易于理解的方式表達成本控制內容,既要確保醫療救治工作的安全開展,也要對臨床科室的成本管理行為提供指導與規范。
2.4.4統一核算口徑、提供會計信息可比性
為保障不同時期內同一醫院不同會計主體會計信息的可比性,要做到會計體系構建后不隨意修改。而不同醫院需要以《規定》為依據展開會計核算,從而增強不同醫院相同會計主體之間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如按《規定》要求,醫院需要分別從固定資產經費性質及來源兩個方面展開固定資產、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兩個科目的費用核算,這便要求不同醫院會計主體均要以同一會計政策為依據展開核算,從而通過核算口徑統一增強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2.5強化預算管理與成本管理
2.5.1加強預算管理力度
醫院業務活動的開展要以預算管理作為基礎,為提高醫院預算管理成效,需要立足全院層面面向全體職工展開預算管理理論知識的宣傳與培訓,以增強醫院職工對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同時,醫院要構建與優化預算管理組織,詳細劃分各個崗位職責,基于預算編制、執行、考核各個環節工作的梳理與串聯,確保預算管理工作有效落實,使之有效融合于醫院管理工作實踐之中。此外,還要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實現預算編制流程的精細化、預算編制方法的科學化,并明確預算執行問題解決對策,確定預算考核的具體方法,基于預算管理工作的全面、有效開展,構建全員參與、全過程監督與全面受益的高效預算管理模式,增強預算管理的公平性、透明性,使醫院管理質量成效進一步提升。
2.5.2嚴格開展成本管理
作為財務管理重要內容之一的成本管理,醫院方面需要深入探討與分析。應在新《政府會計制度》落實的同時,逐步強化醫院的成本管理成效。一方面,應在全面預算的指導下展開全面化的成本控制,確保全部支出均涵蓋在預算管理范圍之內,做到預算的全面與嚴格執行。另一方面,要做到成本管理工作的細化分解,在利用成本管理提升醫院內部管理成效的同時,也要為醫院改革數據的計算分析提供數據支持。如醫院結算改革、衛生體制改革補償時均要以準確的成本核算結果作為依據。為此,醫院需要推行多維度的成本管理,同步開展項目成本管理、病種成本管理等多項成本管理工作。
2.6提高醫院財務公開與監督管理力度
新《政府會計制度》落實中,對醫院信息的精準性、及時性與可利用性的關注度更高,因而需要增強醫院財務報告與決算報告反映信息的準確率,提升報告利用價值,并要接受廣大社會民眾的監督。醫院屬于具有公益屬性的事業單位,公開財務信息是其義務,這可為社會供給效率的提升提供支持。醫院需要合理限定各項經費的應用費圍,并在業務中詳細列出各項支出的用途,并應強化針對成本核算工作的監督力度。醫院主管單位及醫院自身,需要密切關注醫院成本利用過程,在嚴格監督與管理的同時嚴肅懲治虛報費用記錄的行為,基于嚴格的獎勵制度實施,對違法行為人給予嚴厲的懲處。
3?結論
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加快了醫院財務管理的改革,同時也為醫院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挑戰,這是由于新《政府會計制度》構建了雙基礎、要求實現雙功能、實施了雙報告,因而對醫院財務核算體系的規范帶來了一定影響。要求醫院要優化醫院會計組織、提升會計信息及時性與精準性、改造與升級醫院內部會計核算系統。對此,醫院方面需要以新《政府會計制度》為基礎,全面推行總會計師制度、做到會計核算與醫院業務的無縫銜接、加大會計核算體系信息化建設力度、持續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強化預算管理與成本管理、提高醫院財務公開與監督管理力度,進而確保醫院財務核算體系的規范構建。
參考文獻:
[1]王慧.試析新《政府會計制度》規范公立醫院財務核算體系[J].當代會計,2020(17):2.
[2]劉勤宇.論新《政府會計制度》對醫院會計核算的影響[J].科學大眾:科技創新,2018(11):2.
[3]吳媛媛.新《政府會計制度》對公立醫院財務核算工作的影響與建議[J].中國產經,2021(14):2.
[4]林宦卿.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醫院財務管理優化路徑研究[J].?當代會計,?2021(18):3.
[5]忻曉輝.公立醫院執行新政府會計制度的難點與措施分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3):2.
[6]王晶.新政府會計制度對財務核算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2(2):3.
[7]魏韜,冷明妹.公立醫院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后會計核算體系建設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21(12):3.
[8]趙曉敏.新政府會計制度下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核算差異的應用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21(3):2.
[作者簡介]張巖(1989--),女,漢族,遼寧錦州人,本科,會計師,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