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媒體技術不斷更新迭代,為短視頻的快速傳播提供了便利。作為一種時長短、內容精煉的視頻形式,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第五代無線通訊技術(5G)的推廣,短視頻行業近年來實現了快速的發展,成為當下最熱門的娛樂和信息獲取方式之一。在短視頻的創作和傳播領域,大眾參與度極高,反響熱烈。在當下快速發展的信息傳播領域,受眾是決定一種新興的媒介類型發展和生存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針對短視頻藝術創作領域現實存在的問題展開討論,旨在為短視頻創作的從業人員提出有效建議,促進短視頻傳播的健康發展。
1 新媒體環境下的短視頻制作及特征分析
1.1 新媒體環境下短視頻的特征
1.1.1 互動性強
與傳統電視媒體以及紙質媒體不同,在新媒體平臺上,所有的觀眾都能和作者及時互動,兩者的距離被無限拉近[1]。
在傳統媒體時代,報紙、電視、雜志等媒介進行信息傳遞時,都是單向進行的,人們只能被動接受信息。而在新媒體環境下,基于新媒體載體創作的短視頻,廣大受眾可以采用彈幕的方式進行評論,也可以在短視頻下方的評論區進行討論,而視頻的作者也可以加入其中與廣大受眾進行線上交流溝通。總而言之,新媒體環境下的短視頻,具有極強的互動性。
1.1.2 符合快餐化的生活需求
短視頻的時長一般控制在幾分鐘之內,內容簡單明了,符合現代快節奏生活中用戶對于碎片化時間的利用需求。用戶可以在短時間內瀏覽多個視頻,獲取大量信息。
1.2 新媒體環境下的短視頻制作特點
1.2.1 門檻低、可操作性強
受傳統媒體觀念的影響,人們往往會以為視頻制作一定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同時也要有過硬的技術水平,才能很好地拍攝以及制作出各種視頻。而事實上,伴隨著新媒體行業的持續發展,互聯網的不斷普及,視頻制作的可操作性變得更強。尤其是以短視頻為代表的新媒體信息,只要有一定的個性化表達,就能獲得流量推送,吸引一定人群的目光。
1.2.2 信息獲取十分便捷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普及,人們可以在網絡上收集各種各樣的信息,這大大方便了新媒體短視頻的創作者搜集素材并進行創作。只要有網絡,就可以借助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產品進行信息的收集。近年來,隨著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信息化技術的普及應用,很多網絡平臺會基于算法分析受眾的興趣和愛好,主動進行信息的推介,意味著短視頻創作者也可以精準定位自己的受眾,并進行相應的創作。
1.2.3 尊重受眾的主體地位
在新媒體環境下創作的短視頻,充分尊重了信息接收者的主體地位。具體來說,在新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短視頻的創作者,同時又可以成為短視頻的接收者。當然,大多數人都是只瀏覽、轉發、點贊和收藏短視頻,而不是選擇自己制作短視頻。而被大量轉發的短視頻博主,在這個時代,幾乎可以“一夜成名”,這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繼續創作的熱情。在進行短視頻創作時,他們就會更尊重受眾的主體地位,期待獲得更多受眾的認可,短視頻的受眾主體性地位再次得以鞏固[2]。
1.2.4 互聯網公司鼓勵、推動
現階段短視頻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各個短視頻平臺的支持和服務。抖音、快手及今日頭條等短視頻平臺,紛紛推出“創作激勵”政策,鼓勵創作者創作并發布內容。各大平臺均有各自的優勢和發展理念,對于創作新手,鼓勵方式和策略略有不同,但都在一定程度正向促進了短視頻創作領域的發展。
2 新媒體環境下短視頻創作的現狀
2.1 創作的內容和形式多樣化
在新媒體時代,短視頻創作的形式日益多樣化。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忙于生活和工作,已經沒有時間靜下心來認真看一份報紙、讀一本書,他們習慣性進行碎片化閱讀,短視頻因此乘勢而起。為了在互聯網時代迅速抓住“流量”和人們的“眼球”,在進行短視頻創作的過程中,作者往往會根據自己的定位及受眾的偏好進行創作,不斷創作出一些受眾喜歡的短視頻形式。而且為了開發新用戶,同時使自己的老用戶也能夠始終保持活躍,他們還不斷進行試探,在創作形式及創作模式等方面進行一定的創新和調整,以維持自己創作內容的新鮮度。這都使得短視頻創作的形式和內容越來越豐富。
2.2 內容、質量參差不齊
隨著短視頻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專業領域的博主也開始涉足短視頻創作,推出了很多精品化的短視頻,如科技、教育、藝術、旅行等領域,都涌現出了大量高質量的短視頻作品。隨著技術的發展,很多短視頻在拍攝、剪輯、特效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高清畫質、流暢剪輯、炫酷特效等技術的應用,使得短視頻在視覺效果上更加出色,提高了觀眾的觀看體驗。但為了快速取得經濟效益、收獲受眾的反饋,短視頻創作領域也存在一些問題,很多創作者希望“走捷徑”,導致短視頻的內容十分雷同,抄襲現象嚴重,更有不少短視頻的內容十分低俗。這些問題的存在,固然需要創作者本身初心不改,對自己嚴格要求,在進行創作時,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也需要我國相關監管部門采取一些措施[3]。政府應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短視頻平臺的權利和義務,規范短視頻平臺的經營行為,對違法違規的短視頻進行嚴厲打擊。這可以確保短視頻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維護社會秩序。
政府及有關部門還應定期開展短視頻平臺的專項整治行動,對存在問題的平臺進行整改,督促平臺提高自律意識。通過整治行動,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促進短視頻行業的健康發展。
3 新媒體環境下短視頻的藝術創作與實踐分析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群眾對融媒體時代下的短視頻內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們不再滿足于舊的同質化內容,而對短視頻中所包含的藝術性表達產生了越來越多的需求。要想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互聯網行業競爭中占有優勢,短視頻創作者要開拓思路,積極進行短視頻的藝術創作與實踐。本文從創作者角度出發,為短視頻的藝術創作的方向和道路提出一些建議。
3.1 提高短視頻視頻質量
短視頻的創作既復雜又簡單:復雜體現在要想創作出精品短視頻,短視頻創作者要加強對視頻創作內容和整體藝術性的把控。簡單在其不受大型設備和環境等因素的限制,發布門檻也低,即便粗制濫造,只要輸出的不是有害信息,也能上傳到各大互聯網平臺。
但是短視頻創作者要想自己的作品脫穎而出,還是需要提高自己的作品創作質量。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短視頻領域也是一樣。為此,在進行短視頻創作之前,創作者需詳細思考短視頻的表現形式:是采用視頻形式,或者圖片形式,還是視頻圖片結合的形式。最簡單的方法是視頻與圖片相結合,并配制相應文案來表現內容,但是視頻方式往往會更加吸引眼球。在剪輯方面,創作者要根據自己的創作內容進行剪輯。短視頻創作對節奏的要求十分高,以旅游類短視頻創作為例,如果是旅游攻略分享博主,那么重點就是分享旅游攻略,在分享美景時,則可以加快視頻節奏,刪減不重要的內容,或者運用加速方式,吸引人的目光。對于美景風格博主,攻略倒是其次的,在分享美景時,反而需要放慢視頻節奏。短視頻創作者要根據自己的創作定位、具體的創作主題,規劃腳本,反復進行創作和剪輯練習,培養短視頻創作和剪輯的實踐能力。同時提升審美能力,力求創作出更優秀的短視頻作品[4]。
3.2 數據使用
在人腦接收信息的過程中,人們對數字尤其敏感。如某奶茶較為經典的廣告用語“一年賣出 3 億杯,圍起來可繞地球一圈”,某銀行儲蓄理財產品的廣告用語“從五角錢到一千元”,以及某珠寶的宣傳廣告“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等,都產生了近似“洗腦”的效果,令人印象深刻。《2021中國數字營銷趨勢報告》顯示,2021 年中國數字營銷預期增長率為20%,上漲明顯;而在各類廣告投放和宣傳中,加大短視頻和社交媒體投放的廣告主比例高達78%和75%,電商平臺和直播等類型緊隨其后,占比超五成。
針對新媒體環境下的短視頻創作和傳播特點,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進行短視頻創作。首先,在短視頻創作之初做好文案策劃,并制訂好攝制計劃,對素材進行整理,最后選擇出信息傳播中最受人們歡迎和關注的元素作為視頻制作的“材料”。其次,在攝制計劃中結合實際傳播內容情況,適當加入數字元素,豐富傳播內容,給受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記憶,提高傳播效果。最后,可根據實際情況嘗試多種數字創意想法實踐,達到內容傳播的最優效果,創作出藝術與技術并存的優質短視頻作品。
3.3 緊跟熱點時事進行創作
觀察各大互聯網平臺的爆款視頻不難發現,盡管那些視頻的創作風格、創作手法、傳播方式等各有不同,但是在各個時間階段的主題卻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各個時段的熱門主題,以及備受人們關注的熱點事件。由此可見,視頻創作者可以緊跟熱點時事進行創作,正確合理地引用熱門事件,使得短視頻創作能有一個受眾“基本盤”[5]。
針對各時段的熱點和事件性質的不同,創作者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優化短視頻藝術的創作。首先,創作者在選題之初,應通過大量查詢資料和多個媒體的評論,了解事件的全貌,避免以偏概全和觀點過激。其次,創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要反復審查文案和創作方式,確保推出的內容具有一定的質量,并且要融入自己的觀點,因為個性化始終是短視頻的一個特點。相比傳統視頻,短視頻更加注重內容的個性化和創意性。從解說類、同款類到短劇類,各種短視頻都是以其豐富多樣的展現形式,滿足不同用戶的喜好和需求,以實現自身的發展的。同時,科學和合理的創作方式是短視頻成功創作的關鍵。
4 結語
就目前媒體發展形勢而言,短視頻這種快速進行信息傳播的傳播媒介發展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好。很多短視頻個人創作者也積極投身專業的傳媒公司,收益極為可觀。傳統媒體的從業人員也開始積極應對新媒體時代帶來的挑戰,這也意味著短視頻這種傳播方式越來越規模化和專業化。但是無論未來怎樣發展和變化,內容始終是短視頻創作和發展的核心。內容是短視頻創作的基本環節,也是核心要素,只有內容豐富、質量過硬的短視頻作品才能不受多方面的制約,才能得到受眾的認可。■
引用
[1] 蔣淑媛,李子堯.方言短視頻創作特征及文化傳播價值[J].電視研究,2021(12):96-98.
[2] 俞敏.新媒體時代短視頻對非遺文化傳播的影響研究[J].藝術品鑒,2021(8):57-58.
[3] 丁寧.新媒體視閾下短視頻文化傳播研究:以抖音短視頻為例[J].新聞文化建設,2020(13):169-170.
[4] 陳汝輝.新媒體環境下短視頻創作對文化傳播的影響[J].傳媒論壇,2020,3(21):43-44.
[5] 劉子楠,馬云.新媒體環境下短視頻創作對文化傳播的影響[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5):237,251.
作者簡介:孫孝勇(1985—),男,吉林松原人,本科,高級工藝美術師,就職于長嶺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