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訊(記者史新建通訊員張翼 楊陽)2023 年2 月25 日,河南省2023 年統一考試錄用公務員筆試拉開大幕,全省共設置404 個考點、16072 個考場,共計39 萬多名考生走進考場,是近年來組織規模最大的一次公務員筆試,涉及考試類型多、考生類別多,報考人數、參考考生數、設置考場數均刷新歷史最高紀錄。面對壓力,全省人事考試機構進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強化黨建統領,將考務工作與正在開展的“讓黨旗在公務員考試考點上高高飄揚”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志愿者先鋒模范作用,全力以赴落實好防風險、護安全、保穩定各項工作措施,活動取得扎扎實實的效果,構建了“黨建+志愿服務”公務員錄用考試工作新格局。
2023 年2 月,響應河南省委組織部倡議,河南省人事考試中心(河南省公務員考試測評中心)以黨建為引領,高起點謀劃“讓黨旗在公務員考試考點上高高飄揚”活動,印發了《河南省人事考試機構開展“讓黨旗在公務員考試考點上高高飄揚”活動實施方案》,秉持以考生為本的服務理念,進一步提升廣大黨員的黨性修養,堅決落實“黨員動起來、黨員徽章戴起來、黨旗飄起來”具體措施,做到哪里有考點,哪里就有黨組織堅強領導、就有黨員干部服務在前,讓黨員干部在黨旗下凝聚力量,通過明確責任分工、壓實責任、強化黨組織保障力、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等方法,切實保障河南省公務員考試工作順利進行。
“一個黨員一盞燈,一名干部一面旗”。在筆試實施中,全省人事考試機構通過建立黨員先鋒崗、黨員服務站、黨員志愿服務崗,進一步突顯了黨員干部的表率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營造了當先鋒、打頭陣、挑大梁、立新功的“比學趕超”濃厚氛圍,以辛苦指數換取考試的平安指數、考生的幸福指數。
堡壘無言,卻能凝聚強大力量;旗幟無聲,卻能鼓舞昂揚斗志。
全省人事考試機構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充分認識到做好考務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倒排時間表,全力以赴做好考場設置、人員調度、應急預案、物資準備等各項工作,切實形成強大保障合力,營造安全有序的考試環境,在每個考點讓鮮紅的黨旗飄起來,真正做到哪里有考點,哪里就有黨組織;考生遇到困難,身邊就有共產黨員。
考前,開封市發布致考生的一封信和溫馨提示小視頻,及時公布考點地圖導航和對考生優惠政策;平頂山市以動畫形式精心制作考前溫馨提醒小貼士,營造誠信參考的良好氛圍;鶴壁市開展向黨旗集體宣誓活動,增強考務工作人員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商丘市召開聯席會議,專題部署筆試考務工作;焦作市各考點成立臨時黨支部,負責統籌服務考生工作;漯河市在全市考點顯著位置懸掛黨旗,設立黨員志愿者服務站;三門峽市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開展公交愛心助力等5項志愿行動;駐馬店市發布《致廣大考生的一封信》,教育引導廣大考生堅持誠信考試,嚴格遵守考試紀律,努力營造公平公正、安全有序、風清氣正的良好考試環境。
“所在即崗位,在崗即作為。”在考點上,佩戴黨員徽章,擦亮共產黨員金字招牌,成為考試前沿的中堅力量。
全省人事考試機構5 萬余名黨員干部在考務工作中自覺佩戴黨員徽章,主動亮身份、當先鋒、做表率,全面彰顯黨員先鋒模范隊伍的力度、溫度,讓“紅色力量”真正筑起考試的“紅色屏障”。

考試期間,鄭州市市區公交、地鐵憑準考證可免費乘坐;洛陽市各考點轄區派出所民警主動靠前服務,全天候在崗值班,醫護人員值守一線;安陽市設置了17 個停車場和9 處臨時停車點,考生持準考證可免費停車;濮陽市一輛輛公交車、出租車系上“紅絲帶”,開展志愿送考活動;周口市在三所學院的考點開放學校食堂,為考生提供午餐;濟源市各圖書館開通入館“綠色通道”,為廣大考生學習和休息提供便利。
“黨有號召,我有行動。”在一個個考區,一個個考點,各處都能見到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的紅色力量。
全省人事考試機構黨員干部把“安全考試”“陽光考試”“溫馨考試”作為當前頭等大事,切實擔起政治責任,把考試安全進行、考生安全參考作為此次考務工作的重中之重。堅守考試前沿,及時發聲指導,及時掌握情況,及時采取行動,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考試期間,河南省人事考試中心(河南省公務員考試測評中心)持續加強組織領導,通過細化分工、壓實考區責任,強化一線組織力、保障力等方式統籌協調全省考務工作;開封市開展了打擊銷售作弊器材專項執法檢查;新鄉市高標準設置考點考場,嚴格執行考試回避制度,規范各項考務操作;許昌市公安部門全天候維護考點周邊治安秩序,加強對全市治安工作的排查,保障考生生命財產安全;南陽市加大食宿賓館物價檢查力度,杜絕亂漲價現象;信陽市及時發布天氣變化、實時路況等信息,在考點設置禁鳴降噪標志,營造舒心的考試環境。
“讓黨旗在公務員考試考點上高高飄揚”,是近年來河南省統一考試錄用公務員工作的一個亮點。正是由于各級黨委組織部門的領導、各級人社部門和考試機構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凝聚了社會各界護考、助考的磅礴力量,在一次次考試中,向組織、社會和廣大考生交上了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