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北宋鎮中心幼兒園 左金靜

春季天氣復雜多變、時暖時寒,氣候仍然寒冷干燥,是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諾如病毒腸胃炎、流行性腮腺炎等傳染病的多發時節。對此,幼兒園應為幼兒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預防傳染病,降低發病率,保障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般表現為高熱、頭疼、渾身疼痛、虛弱疲勞、食欲減退、干咳等癥狀。流感患者是主要的傳染源,流感主要以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播為主,幼兒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造成感染。流感傳染性強,傳播速度較快,人群普遍易感,冬春季節在人群密集的幼兒園容易發生,而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預防流感的發生。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皮膚病,主要癥狀表現為患者全身同時出現丘疹、皰疹及結痂,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或直接接觸傳播。水痘有高度的傳染性,常見于兒童和青少年,冬春季容易發病。而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水痘發生最有效的措施。在水痘流行高發期,成人要避免帶幼兒去人多密集的場所,如果幼兒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患病后必須及早隔離,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結痂為止。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主要癥狀表現為手、腳、口、臀等身體部位發生皮疹、皰疹和口腔潰瘍,大多數患者預后較好。病毒主要寄生在患者的口腔、唾液、皰疹和糞便中,病毒會通過患者唾液、打噴嚏、咳嗽、說話時的飛沫傳給別的幼兒,幼兒接觸患者用過的生活用品及餐具也會造成間接傳染。手足口病的特點是發病急、傳染性強,常見于嬰幼兒和兒童,最有效的應對措施就是接種疫苗、做好日常預防工作。
諾如病毒又名“諾瓦克病毒”,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病毒,一年四季均可出現病毒感染,在冬春季節高發。諾如病毒的潛伏期一般為1~2天,最常見的癥狀是腹瀉和嘔吐,目前還沒有研制出特效藥物和疫苗。由于諾如病毒感染性較強,以腸道傳播為主,可通過被諾如病毒污染的飲用水、食物、物品、空氣等傳播。諾如病毒以小學、幼兒園為高發區,一旦出現嘔吐、腹瀉癥狀的幼兒,要立即就醫并隔離,尤其要注意防范處理患者的嘔吐物。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民間俗稱為“痄腮”。流行性腮腺炎的常見癥狀為腮腺腫痛、高熱、畏寒等,病人是傳染源,通過直接接觸、飛沫、唾液的吸入傳播。本病一年四季都有發生,冬春季節易于發生,尤其在中小學和幼兒園容易造成傳播,人體經一次感染后可獲得終身免疫。
為了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穩定園所的教學秩序、嚴控傳染病的傳播,我園從以下八個方面著手,通過積極有效的防控舉措,減少傳染源、截斷傳播渠道、保護好易感群體,有效防控春季傳染病的爆發與傳播。
我園嚴格貫徹落實《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成立防控專班小組,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園長是第一責任人,后勤主任分管傳染病防控工作,各班班主任為防控工作主要人員,根據春季傳染病流行特點制定園所保健工作計劃,完善流行病應急預案,建立健全各類防控工作制度,如疫情報告工作制度、晨午晚三檢制度、預防接種制度、室內外消毒制度、患病隔離制度等。
我園從兒童的身體需要和年齡特征入手,科學開展一日活動,做到動靜相間、有勞有逸。保障幼兒每日不少于兩小時的戶外活動,有目的地開展身體訓練,以提升幼兒體格,增強其身體抗病能力。同時還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合理安排每日進食和午睡的時間——正餐間隔時間3.5小時,用餐時長一般為20~30分鐘,餐后組織幼兒散步15分鐘,以防積食;午睡時間安排2小時左右,保證幼兒有充足的休息時間;教師會引導幼兒按需飲水,每次飲水大約控制在100~150毫升,上午和下午集體活動后各組織幼兒1~2次集中飲水,保證每天的飲用水量在1300~1600毫升之間。
幼兒園實施晨午晚檢和全日健康觀察制度,重點觀察幼兒的飲食、睡眠、大小便、精神狀態、情緒、行為等。組織幼兒定期健康檢查,每天登記幼兒的到園狀況,對因生病缺勤的幼兒,準確了解幼兒的發病狀況和可能的影響因素。發現幼兒出現了疑似病癥,立即隔離并向學校疫情管理人員匯報,同時聯系孩子父母及時帶孩子到定點的醫療機構診治,并追訪診治結果,協助醫療衛生機構做好對密接者的管理和消毒等工作。
每天活動室開窗通風三次,空氣的流動有助于去除過量的濕氣和稀釋室內外污染,可降低發病的機率。每天各個班級都會對室內外場所、教玩具、書籍等進行全面滅菌,對門把手、水龍頭、馬桶等孩子們容易接觸到的物品表面隨時做好消毒滅菌,每周五放學后安排專人對校園全面消殺,以保持室內外環境的衛生、健康、安全。
我園實行全封閉管理,禁止外來人員進入食堂。后勤部門詳細制訂了各崗位工作職責,嚴格履行食堂原料供給、加工制造、環境衛生、從業人員健康檢查、食品留樣、食品廢棄物處置等制度;對餐飲環境、設備、用具嚴格按規定消毒和管理,全面落實班集體用餐制,并實行分餐管理制,保障幼兒食品及衛生安全。后勤主任每月與家委會成員商討制訂幼兒帶量食譜,為兒童提供全面、平衡的營養膳食,保證幼兒每天的營養攝入。
為了增強教職工的保健知識,幼兒園專門聘請了疾控中心專家來園開展“幼兒常見傳染病”專題培訓活動;班級內每兩周開展一次衛生健康教育活動,并投放大量的健康教育繪本供幼兒閱讀。通過定期對幼兒、教職工開展有關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幫助教師和幼兒提高了防范意識和防控能力。
我園通過推送微信、召開家長會、派發衛生保健資料、設置宣傳欄、上放學時間和家長談話等方式進行衛生保健宣傳活動,向幼兒及其父母宣講普及傳染病的防控常識和防控要求,指導幼兒和父母提高預防意識,掌握防控常識,科學合理地進行預防,增強家庭的共同防控能力。
家庭是幼兒的主要生活場所,指導家長做好科學防護至關重要,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⑴在初春乍暖時,建議家長切勿著急給小孩們脫去冬裝,要堅持“春捂秋凍”的古訓,特別要注意做好幼兒腿部保暖,并隨著氣溫變化和個人身體狀況,及時為幼兒增減衣物。
⑵保持好家庭衛生,定期開窗通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⑶勤洗手,避免臟手接觸口、眼、鼻,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⑷在家確保孩子有足夠的睡眠,不要讓孩子過于疲倦,充分的睡眠能夠提高機體免疫力,進而抵御各類病癥,促進幼兒的生長發育。
⑸春和日麗,萬物生長,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到室外進行體育鍛煉,可以有效改善孩子的心肺功能,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⑹接種疫苗是預防控制傳染病最合理、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家長應保證幼兒能及時接種疫苗。
⑺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合理搭配膳食,均衡營養,保證幼兒身體需要,謹防幼兒挑食偏食現象。
對于春季傳染病,幼兒園最主要的是做好日常預防工作,保證幼兒合理膳食,組織幼兒積極鍛煉身體、增強身體抵抗力;同時,積極落實“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為幼兒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家園協力共同為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