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麥提·巴熱提,牛淑萍,阿不都艾尼,孫 睿
(1. 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昌吉 831100;2. 新疆兵團興新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鐵門關 841007)
伽師瓜分布在新疆伽師縣,其產區集中于新疆南部喀什區域的伽師縣、和田區與岳普湖縣等[1]。此水果為新疆的特產,在帶動該區域農村經濟發展方面起到關鍵作用,還為打造新疆特色農業與創匯農業起到支持作用[2]。此農作物極具營養價值,鐵、維生素、鈣、纖維素、有機酸與果膠等的含量較高,具有增進食欲、預防腸癌、助消化、滋肝潤肺、清痰化咳等功效[3]。伽師瓜品質優良、資源豐富,但由于伽師瓜成熟時采收高溫,果實含糖量和水分含量大,加快了生理代謝,易出現腐爛變質現象,采后病害極為嚴重,這對伽師瓜經濟發展產生限制,所以挖掘適宜的深加工技術可有效促進產業的發展。采用果皮薄而硬韌,肉質細、脆、緊、多汁的卡拉庫賽為原料。對其果汁實施酶解操作,通過果膠含量、透光率指標對澄清效果展開評估,以確定出最適澄清工藝。探究酶解各因素同澄清效果之間的聯系,經由單因素試驗、正交試驗確定出最適澄清伽師卡拉庫賽瓜汁的工藝。
果皮薄而硬韌、肉質細、脆、緊、多汁的卡拉庫賽,購自伽師縣克孜勒蘇多來提巴格村農民家庭。
WF-A3000 型榨汁機,廣州旭眾食品機械有限公司(廣州) 產品;糖度計(手持式),陸恒生物科技公司(杭州) 產品;DHP-9162 型電熱恒溫培養箱、DHG-9035AE(40 L) 型立式鼓風干燥箱、AL204-IC 型分析天平,一恒科學儀器公司(上海)產品;TD5A-WS 型臺式低俗離心機,湘儀心機儀器公司(長沙) 產品;SGZ-800I 型微電腦濁度測量儀,悅豐儀器公司(上海) 產品;DELTA320 型pH 計,蘇州圣光儀器有限公司(蘇州) 產品;752G 新型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海美譜達儀器有限公司(北京) 產品。
果膠酶,河北鵬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酶活力是1.8 U/mg、檸檬酸(CA)、無水乙醇(ET)、考馬斯亮藍G-250、GA(半乳糖醛酸) 標準品、BSA(牛血清白蛋白) 標準品、氫氧化鈉、咔唑、2,6-二氯靛酚、硫酸銅、酒石酸鉀鈉,均為分析純。
1.4.1 工藝流程
伽師卡拉庫賽瓜→洗滌→去皮、去籽→切割、分塊→榨汁→粗濾操作→Pectase 澄清→以轉速4 800 r/min 低速離心10 min→指標測定。
1.4.2 測定透光率最適波長的確定
分別準備1 份原果汁、澄清果汁(在溫度40 ℃下,采用果膠酶用量100 mg/kg,調節pH 值為3,對甜瓜汁進行澄清),均置于比色皿(1 cm) 內,把蒸餾水當作空白,于波長400~760 nm 可見光區波長區間內,開展光譜掃描。
1.4.3 伽師瓜果汁中果膠定性檢測[4]
向1 份伽師瓜汁內添加2 份ET 鹽酸混合液(由99∶1 的95%ET、1%鹽酸制備),充分混合,經過15 min 查看。如果未見凝膠狀成分,即判定已基本分解掉所有果膠物質,果膠成分不存在,用“-”代表;如果依然存在膠狀成分,用“+”代表,同時通過“+”個數來體現果膠的殘余量。
1.4.4 伽師瓜果汁濁度測定[5]
測定儀器為微電腦濁度儀。
1.4.5 伽師瓜果汁中成分分析方法
總糖含量的測定:按《GB/T 5009.8—2003 食物中的方法》水解樣品食品中蔗糖的測定,按《GB/T 5009.7—2003 食品中的方法》 還原糖含量的測定;總酸含量的測定:酸堿滴定法,按GB/T 12456—1990 食品中總酸的測定方法;蛋白質含量測定[6]:考馬斯亮藍G-250;果膠的定量檢測[7]:咔唑比色法;VC 含量[8]:2.6 - 二氯靛酚滴定法;可溶性固體含量:按GB/T 12143.1—1989《軟飲料中可溶性固體含量的測定方法折光計法》規定的方法。
1.4.6 伽師瓜汁的感官評價
組建10 人評價小組,風味、香氣皆含3 個檔次。風味:總計5 分,0~1,2~3,4~5 分依次對應“平淡”“甜味適中”“極甜”。香氣:總計5 分,0~1 分,2~3 分,4~5 分依次對應“香氣平淡”“香氣宜人,但易于消散”“香氣濃郁且不易消散”。評估小組成員對這2 項指標進行獨立評分,評分與人數的相乘值,就是此項指標的評分。
1.4.7 果膠酶處理單因素試驗
(1) 果膠酶添加量對澄清效果的影響。準備7份皆為50 mL 的伽師瓜鮮榨汁,逐一置于7 個小燒杯(100 mL) 內,通過CA(20%) 將酸堿度調節為4.0, 根 據 每100 mL, 以0.005, 0.010, 0.020,0.040,0.060,0.080,0.100 g 的Pectase 用量,充分混合,移至30 ℃水浴中,接受120 min 酶解干預,之后取出進行離心處理,最后對酶解效果實施檢驗。
(2) 酶解pH 值對澄清效果的影響。準備5 份均為50 mL 的伽師瓜鮮榨汁,再分別放到5 個小燒杯(100 mL) 內,通過CA(20%) 將酸堿度調節成3.0,3.5,4.0,4.5,5.0,接著分別以0.15 g/L 的劑量加入Pectase,置于30 ℃水浴里,經120 min 酶解處理,取出離心,最后對酶解效果實施檢驗。
(3) 酶解時間對澄清效果的影響。把500 mL 伽師瓜鮮榨汁置于燒杯(1 L) 內,通過CA(20%) 將酸堿度調整成4.0,加入0.015 g/100 mL 的Pectase,充分混合,移至30 ℃水浴里酶解,每隔0.5 h 取樣,取出后進行離心處理,對酶解效果實施檢驗。
(4) 酶解溫度對澄清效果的影響。準備5 份50 mL 的伽師瓜鮮榨汁,再分別移入5 個小燒杯(100 mL) 內,通過CA(20%) 將酸堿度調節成4.0,加入Pectase 的量為0.015 g/100 mL,分別于20,25,30,35,40 ℃溫度下經由水浴實施2 h 酶解處理,接著取出離心,對酶解效果實施檢驗。
1.4.8 正交試驗
在對與Pectase 澄清果汁效果有關的各因素實施單因素試驗的前提下,再全面考查不同因素之間的互作性,以Pectase 添加量、酶解溫度、酶解pH 值與酶解時間實施正交試驗。
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設計見表1。

表1 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設計
果汁透光率隨波長變化趨勢見圖1。

圖1 果汁透光率隨波長變化趨勢
由圖1 可知,原果汁于波長686 nm 處見波谷值,故于此波長下進行透光率的測定。
2.2.1 果膠酶添加量對澄清效果的影響
果膠酶添加量對果汁透光率的影響見圖2,果膠酶添加量對果汁濁度的影響見圖3。

圖2 果膠酶添加量對果汁透光率的影響

圖3 果膠酶添加量對果汁濁度的影響
由圖2 可知,Pectase 加入量在0.02 g/100 mL以下時,在其加入量上調果汁透光率呈提高趨勢;當加入量為0.02 g/100 mL 時,可實現最大透光率,即96.8%;當加入量在0.02 g/100 mL 以上時,透光率開始降低。由圖3 可知,當其加入量處于0~0.04 mg/mL時,隨著酶量增加,濁度不斷降低;當其處于0.04~0.10 mg/mL 時,基本未見波動。
果膠酶添加量對果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 值的影響見表2。

表2 果膠酶添加量對果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 值的影響
由表2 可知,在Pectase 添加量提高下,果汁所含果膠的量大幅減少,在Pectase 添加量為0.02%以上時,無果膠陽性反應。Pectase 添加量對于伽師瓜汁的酸堿度、SSC 的影響非常小。
2.2.2 酶解pH 值對澄清效果的影響
酶解pH 值對果汁透光率的影響見圖4,酶解pH 值對果汁濁度的影響見圖5。

圖4 酶解pH 值對果汁透光率的影響

圖5 酶解pH 值對果汁濁度的影響
由圖4 可知,伽師瓜汁的酸堿度可在較大程度上影響澄清后果汁的透光率,在酸堿度呈3.0~5.0時,其愈低,澄清后果汁的透光率越高。
由圖5 可知,在酶解酸堿度降低下,果汁濁度隨之降低,當酸堿度處于3.0~3.5 時,幾乎無波動,果汁濁度為13.00 左右。
酶解pH 值對果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響見表3。

表3 酶解pH 值對果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響
由表3 可知,當酸堿度趨于5.0 時,果汁經酶解后還是顯示混濁狀態,分布著大量果膠;當酸堿度為4.5 時,幾乎所有的果膠皆被去除掉;當酸堿度小于4.0 時,所有果膠皆被分解;當酸堿度處于3.0~5.0 時,伽師瓜汁SSC 未見明顯波動,酶解前后果汁酸堿度未見明顯波動。
通過CA 來調節酸堿度,當酸堿度超過4.0 時,呈酸甜適口的口感,澄清時對應的酸堿度為4.0~4.5,這時能夠達到95.0%以上的透光率。
2.2.3 酶解時間對澄清效果的影響
酶解時間對果汁透光率的影響見圖6,酶解時間對果汁濁度影響見圖7。

圖6 酶解時間對果汁透光率的影響

圖7 酶解時間對果汁濁度影響
由圖6 可知,當Pectase 作用時間未及0.5 h 時,在時間增加下,果汁透光率不斷提升;Pectase 作用時間在60 min 以上時,可實現超過97.4%的果汁透光率,且幾乎無波動,可見長時間澄清處理無法使果汁的澄清度大幅提升。
由圖7 可知,在酶解時間增加下,伽師瓜汁的濁度不斷降低。
酶解時間對果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汁pH 值的影響見表4。

表4 酶解時間對果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汁pH 值的影響
由表4 可知,當酶解時間為30 min 時,殘留少量果膠;酶解時間超過60 min 時,所有果膠皆被分解;對于果汁SSC 與pH 值,酶解時間存在非常小的影響。
經由上述結果能夠發現,酶解最適時間是0.5~1.5 h。
2.2.4 酶解溫度對酶解效果的影響
酶解溫度對果汁透光率的影響見圖8,酶解溫度對伽師瓜汁濁度的影響見圖9。

圖8 酶解溫度對果汁透光率的影響

圖9 酶解溫度對伽師瓜汁濁度的影響
由圖8 可知,在溫度為35 ℃時,可實現最大透光率,若在35 ℃溫度以下,在透光率增大下,溫度上調,與35 ℃時相比,40 ℃時透光率略低。由圖9可知,在酶解溫度增大下,果汁濁度呈不斷降低表現。
酶解溫度對果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汁pH 值的影響見表5。

表5 酶解溫度對果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汁pH 值的影響
由表5 可知,在25 ℃酶解溫度下,會殘留較少果膠,在30 ℃溫度下,所有果膠皆被酶解。酶解溫度處于30~35 ℃,可實現超過95.0%的透光率;酶解溫度不會明顯影響到果汁SSC 與pH 值。
結果分析見表6。

表6 結果分析
由表1 與表6 可知,就影響Pectase 澄清效果的程度而言,4 項因素中,依主次排序為酶解pH 值(B) >Pectase 添加量(A) >酶解時間(C) >酶解溫度(D),最適組合為A2B1C2D3。如此能夠達到97.5%的澄清果汁透光率,果汁呈透明澄清狀態。
澄清前后伽師瓜汁中部分成分比較見表7。

表7 澄清前后伽師瓜汁中部分成分比較
由表7 可知,酶解后果汁所含維C 量稍顯減少;總酸與總糖含量、酸堿度基本未變;SSC 稍見上調;在原汁中,蛋白質、總果膠的降幅分別為8%、2.5%??梢?,伽師瓜汁被Pectase 處理后,幾乎所有的果膠皆被分解掉,可導致果汁混濁的蛋白質[5]同時大幅減少,果汁內其他物質的含量則幾乎未見波動。
為了確定Pectase 用于澄清伽師瓜汁的可行性,酶解后伽師瓜汁中的蛋白質含量大幅度下降,通過Pectase 澄清伽師瓜汁途徑具備可行性,能夠實現理想的澄清效果,同時對果汁所含營養無關系。經由單因素試驗、正交試驗對不同因素與澄清效果之間的聯系加以明確,最關鍵的因素是酶解酸堿度,Pectase 添加量次之,第3 項主要因素是酶解時間,酶解溫度相對最弱;最適澄清工藝為,Pectase 用量0.2 g/L,酶解酸堿度4.0,酶解溫度30 ℃,酶解時間1 h。澄清后呈97.5%的果汁透光率,SSC 稍見增大,果膠、蛋白質含量的降幅分別是97.5%,92%,維C、總酸與總糖含量未見明顯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