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正紅
【摘 要】 高考改革與新課程改革緊密聯系,著重強調的是“素質教育”“立德樹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等內容,更注重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體現,凝練了學科教學過程學生的正確學習觀、思維能力、科學探究能力等.為適應新高考制度的執行,保證高中學生適應新高考制度執行的數學考試要求和學習要求,文章以新高考制度執行背景下數學教學優化的要求為立足點,重點分析了當下高中數學過程中的問題,歸納總結新高考制度執行背景下數學教學優化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 新高考制度;數學教學;優化策略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不斷縱深推進,高中數學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也在逐漸發生變化,為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高中數學學科的計算性、邏輯性、概念性、更強,教學過程最為考核學生的計算能力、邏輯能力和思維能力,且需要學生具備較為完整的知識架構體系.新高考制度執行背景下,高中數學需要秉承“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抽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數學建模能力、數學運算能力、直觀想象能力、數據分析能力等核心素養為基礎,幫助學生梳理完善的知識架構.具體來說,學生匹配《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22版)》和新高考要求下完成學習,才能順利接受高考“檢驗”.因此,探索新高考制度執行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優化的路徑屬于教育教學改革和學科優化教學的必然選擇路徑
1? 新高考制度執行背景下數學教學優化要求
1.1? 提出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高中數學學科具有明顯的“計算性”“理論性”和“邏輯性”,而且知識點系統全面.從《普通高考數學課程標準(2022版)》內容和新高考改革的具體要求來看,高中數學教學不僅需要傳授學科知識要點,還要在教學實施的“課前”“課中”“課后”各個階段完成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實現學生“基礎技能”和“基礎知識”的習得,進而學會利用數學學科思維解決數學問題.故而,高中數學教師明確核心素養培育是教育教學的核心所在,即提高學習質量、傳授學習技巧、領悟新高考要求內涵,這些是教學的關鍵.
1.2? 突出教學創新是教學“切入點”
究其本質,新高考制度執行背景下數學教學優化是高中數學學科教學的創新和優化,涵蓋了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手段等維度的改革.因此,新高考制度執行背景下數學教學優化需要高中數學教師明確教學創新是教學改革的“切入點”,在設計和規劃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學生數學解題能力、數學知識掌握程度、融會貫通能力等開展教學.比如,高中數學學科教學中存在大量“數學理論”“數學現象”“數學計算”“數學模型”等內容教學,教師可以匹配新高考的考題變化要求、考題考核點要求,以《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22版)》為指導,開展“多樣化”“創新化”“應用化”“選擇化”的教學改革,將“數學理論”“數學現象”“數學概念”“數學實驗”等與高考動態、高考方向、高考題型等進行歸納總結并傳達給學生.
1.3? 突破應試教育的禁錮
盡管新高考制度已經開始執行,但是高中數學教學過程受到傳統應試教育體制原因的影響依然較大,學生依然尚有大部分一直處于被動學習、被動思考和被動培養的地位.因此,結合新高考執行、新課程改革強調的“素質教育”“立德樹人”“以生為本”等內容,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著力對這一問題進行突破.盡管高考過程中數學成績的意義重大,甚至能夠左右學生的高考總體結果.而且,一旦學生的抽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數學建模能力、數學運算能力、直觀想象能力、數據分析能力等核心素養提升,高考數學成績自然也會提高.
1.4? 優化課堂教學模式
高中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依然處于強烈階段,新高考制度執行背景下數學教學優化還需要教師依托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優化教學模式.首先,高中數學教師教學改革必須符合高中生的認知,積極利適配新課程改革和新高考制度的具體要求,勇于改革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其次,高中數學課程中科學知識和科學現象較多,需要教師結合新高考改革要求引入一些豐富生動的教學方式方法,讓學生可以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對數學現象進行思考、分析和探索,提升他們的探究熱情.
2? 新高考制度執行背景下數學教學優化策略
2.1? 構建趣味情境,凸顯知識特征
高中數學教學屬于數學高階教學,學科知識涉及的數據內容、模型內容、數學公式、數學理論、數學概念等龐雜多樣,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難免較低.因此,新高考制度執行背景下數學教學優化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需要構建趣味情境,將數學學科知識的特征和內涵展示到趣味教學情境,既讓學生學習熱情得到激發,也讓學生感知到數學學科知識的趣味.具體來說,高中數學教學趣味情境的構建,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將教材中的若干知識點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融合,借助生活元素、視聽元素等構建趣味教學情境.這樣,借助數學趣味教學情境,學生就能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計算能力、思維能力進行知識遷移和知識學習,進而在趣味情境中感知數學應用和數學趣味,逐步實現知識內化.
例如? 高中一年級數學上冊“一元二次函數、方程和不等式”相關內容的教學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將教學內容作為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數學建模能力、數學運算能力培養的重要元素,篩選出“一元二次函數、方程和不等式”具有趣味性、生活性、視覺性的知識內容,將“等式性質與不等式性質”“基本不等式”“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等借助“交互電子白板”板書串聯以“思維導圖”形式呈現.同時,教師需要將“等式性質與不等式性質”“基本不等式”“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習題解答、概念拓展延伸的生活化應用視頻展現出來.這樣,學生對“一元二次函數、方程和不等式”的概念變化、習題變化、知識結構、數學問題就能進行深度學習,也能借助趣味教學情境串聯“等式性質與不等式性質”“基本不等式”“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涉及的數學知識點內容.最終,通過趣味情境的構建,學生就能融入“一元二次函數、方程和不等式”相關內容的教學情境之中,在學習“一元二次函數、方程和不等式”過程感知識趣味和知識應用,也能有效將“一元二次函數、方程和不等式”重難點知識進行分析和理解,提高了學習質量和學習成效.
2.2 加強歸納總結,呈現考點
高中學生即將面臨“高考”,焦慮、緊張、擔心等心理極易出現,尤其是還沒有將所有數學知識“吃透”的時候,學習信心和考試信心都不是特別高,極易出現“掌握知識出現不必要錯誤”“計算失誤”“計算步驟不準確”“公式套用出現偏差”等情況.尤其是新高考制度執行背景之下,學生對著考題變化、考查點變化等情況感到害怕.而且,新高考制度執行背景之下,高中數學試題更為強調數學知識的“應用性”“綜合性”“基礎性”“創新性”,且不分文理科之后重點考察的范圍鎖定在了“三角函數”“立體幾何”“概率統計”“圓錐曲線”“導數及其應用”等類型.基于此,數學教學優化的過程中要求高中數學教師針對教學內容的進行歸納總結,盡量保證將的考點融入教學過程,讓學生對題型變化、考試側重點達到掌握.
例如? 高中數學“圓的方程”“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相關知識屬于新高考制度之下的重要考察點,且“圓的方程”“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相關知識內容的數學應用內容較多.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歸納總結“圓的方程”“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相關知識內容的重難點部分,將“圓的標準方程推導過程”“圓的標準方程的條件要求”“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圓與圓的位置關系”作為切入點開展教學.同時,在進行習題練習和應用練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積極思考,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這樣,“圓的方程”“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相關知識內容就得到了歸納總結,考點也充分展現了出來,學生也能通過習題練習提高解題能力和解題自信心.
2.3? 實施多元測評,創新評價體系
評價手段過于單一和死板、缺乏教學評價對于高中數學優化的效果提升和效果判定沒有幫助,也不能為教師優化教學方案、學生有效進行學習提供參考.而且,新高考制度執行背景之下高考數學能進一步展現了“五育并重”“立德樹人”“學科應用”等內容.因此,開展數學教學過程教師應當實施多元化測評,突破以往只看重“結果”和“成績”的模式,從不同維度綜合測評學生,進而獲取最真實、最客觀的學習效果和教學效果.具體來說,高中數學教學優化過程中教師應當把學生的抽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數學建模能力、數學運算能力、直觀想象能力、數據分析能力等就核心素養納入考核的參考標準,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的個性化,保證學生通過學習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習成效.
2.4? 創新教學目標,凸顯考試內涵
新高考制度執行背景之下,高中數學試題越來越考查學生的數學思維、數理認知、數形結合能力,即高中數學教學優化過程應當將高考數學的內涵凸顯出來.數學計算、數學圖形、數學模型無疑是高考考試內涵凸顯的最佳載體.所以,新高考制度執行背景下數學教學優化如果涵蓋了高考數學考試內涵,高中數學教學內容便會得到創新,進而實現數學教學優化.所以,對于高中數學教師而言,需要針對教材內容、高考試題、新高考制度進行綜合分析,將一些具有共通性、聯系性和共同點的相關高考考試試題歸納總結,以教學內涵凸顯為核心,將數學理論理解、數學法則解析融入為教學過程,讓學生明白如何融會貫通“新舊知識”和數學理論.此外,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和高考真題模擬選取相對應的習題、理論、案例進行舉例說明,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法完成數學問題的解決、數學知識的學習、數學案例的融會貫通.
3? 結語
數學教學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關鍵部分,不但是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途徑,也是決勝高考起的重要輔助.在新高考制度執行背景下,數學教學優化不但要以學生的實際學情和真實學習需求為基礎,還要在傳統數學教學模式上進行創新,著力為學生營造積極、良好的學習氛圍.此外,數學教學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不斷創新、不斷總結、不斷深化認知,將晦澀難懂、抽象復雜的知識具體化,做到知識內化吸收和知識體系建立.最終,通過數學教學推動高中生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強化,做到舉一反三,最終在展現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同時順利完成數學高考的測試.
參考文獻:
[1]趙軒,任子朝,翟嘉祺.落實雙減要求? 深化基礎性考查——2022年新高考函數試題分析[J].數學通報,2022,61(09):7-10.
[2]祁義和.新高考情景下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22(12):52-54.
[3]黃健.高中數學試題命制的視角分析——基于新課標、新高考制度執行背景[J].數學通報,2022,61(04):53-57+63.
[4]胡麗梅.新高考下高中數學一題多變的訓練策略分析[J].科技風,2022(12):40-42.
[5]江秀娟.高中數學教材中“拓廣探索”欄目的有效使用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04):170-172.
[6]白小云.探討新高考制度執行背景下教輔圖書出版的應對方式[J].文化產業,2022(10):16-18.
[7]石曉鵬.新高考走班制下對高中數學教學的思考[J].甘肅教育研究,2022(01):53-56.
[8]周文芳.新高考改革下普通高中數學課堂如何滲透職業生涯教育[J].亞太教育,2022(0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