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潔
【摘? 要】通信行業是一個高度競爭的行業,面臨著流量收入下降、市場競爭加劇、5G建設投入增加等多重壓力,需要通過降本增效來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論文從通信行業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和實施降本增效的策略分析3個方面進行了探討,旨在為通信企業提供一些參考建議。
【關鍵詞】通信;網絡;運營
【中圖分類號】F626.1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05-0097-03
1 通信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目前通信行業發展面臨流量紅利的快速消退、市場競爭的加劇、用戶增長放緩、攜號轉網以及國家提速降費等政策的不斷落地等影響因素,使得運營商讓利幅度不斷加大,流量收入大打折扣,傳統語音和數據業務收入也增速下降。另外,隨著5G網絡建設與新業務的探索投入逐漸加大,通信行業網絡規模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所產生的網絡成本支出也越來越大,電費、租費等剛性成本也在大幅提升。企業成本壓力越來越大,經營效益越來越難以支持各項費用的支出,預算管控不夠嚴格,資源利用率不高,存在大量呆滯物資和閑置資產,已經嚴重影響企業發展。通信行業進入了一個由量變轉向質變的過程,運營商正面臨著從“攻城掠地”轉向“退守陣地”的普遍境遇。為了應對業績增長壓力與5G建設高成本需求,運營商的盈利模式需從“收入擴張”驅動逐步轉向“價值經營”,制定降本增效計劃,將成本效益作為經營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并作為企業中長期的戰略目標和舉措來推進實施。
2 通信行業開展降本增效存在的問題
企業開展降本增效并不是簡單地對成本“一刀切”,所有成本的投入都是為了取得更高收益,一味地壓降成本并不是最終目的。有些通信企業為了應對市場競爭壓力,在實施降本增效過程中存在一些不當的做法,局限于短期收益與眼前利益,忽略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2.1 業務層面問題
2.1.1 產品定價方面
企業產品定價方面,過于關注競爭對手價格,經常采用“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低價競爭策略獲取客戶,無法帶來長久的客戶粘性,也不能真正吸引優質客戶。反而低價戰可能會導致企業之間的利潤空間被壓縮,甚至出現虧損,同時可能會忽視產品的差異化和創新,導致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因此,企業在制定定價策略時,應該綜合考慮成本、市場需求、消費者心理、競爭環境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價格,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份額,避免低價競爭導致的利潤空間壓縮和產品同質化。
2.1.2 套餐方案方面
套餐方案方面,各一線作戰單元為了應對市場競爭,在缺乏對存量用戶深度分析的情況下推出了大量種類繁多、價格便宜,但用戶活躍數卻明顯不足的低效產品套餐,既導致用戶分散于不符合自身需求的套餐中,也造成了大量的營銷及管理資源浪費。企業對存量用戶應進行深度分析,了解用戶需求和偏好,設計差異化和個性化的套餐方案,提高用戶滿意度和忠誠度,減少無效套餐和資源浪費。
2.1.3 渠道部署方面
渠道部署方面,社會渠道各種代理商魚龍混雜,數量多、規模小,服務體驗和規范性差,缺乏高質量、高價值渠道,同時,虛增放號等舞弊現象普遍存在;自營渠道租金成本升高,受到線上渠道沖擊,客流量又減少,負效益門店增加,無法形成線下門店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應優化社會渠道結構,提升代理商質量和規范性,加強監督和考核機制,防范虛增放號等舞弊現象;調整自營渠道布局,降低租金成本,提升門店服務質量和效率,形成線下門店的核心競爭力。
2.1.4 營銷策略方面
營銷策略方面,營銷方案普遍缺乏全生命周期管理,針對性不足,投入資源去向不明,存在同一用戶重復營銷、參與營銷的新用戶留存率低等問題。企業應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針對不同階段的用戶制定有針對性的營銷方案,明確投入資源去向和回報率,避免重復營銷和低效營銷。
2.2 運營層面問題
2.2.1 網運維護方面
沒有明確的站點網絡維護要求標準和流程,也沒有相應的耗材標準,操作指導完全依賴“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并且網絡維護缺乏有效的物資管理考核和激勵機制,維護人員對物資的使用和保管缺乏責任感和積極性,導致物資的浪費和損壞,維修效率低下。
2.2.2 物資管理方面
運營商在工程物資回收管理環節中存在著流程不規范、監督不嚴格、回收意識淡薄、回收機制缺失、回收效果差等問題,在工程完工后沒有及時對剩余或廢棄的物資進行清理、分類、統計和處理等,造成物資損耗和浪費、低效無效資產堆積。
2.2.3 供應管理方面
不重視供應鏈管理,常出現設備已用完、配件卻有剩余,或供應商送達的物料閑置、急需物資卻未到達等問題,帶來物料存儲、臨時加急送貨等不必要的費用。
2.2.4 網運設備技術方面
運營商需要不斷更新和優化網絡設備和技術,以應對市場競爭和用戶需求的變化,但這也帶來了高昂的成本和復雜的管理難題。
2.2.5 網絡建設方面
運營商在網絡建設方面往往缺乏統一的規劃和協調,導致資源浪費和重復投入,同時也忽視了用戶體驗和服務質量的提升。
2.3 技術層面問題
通信行業是一個高度競爭的行業,為了提高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需要不斷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然而,在實施降本增效的過程中,通信行業在技術層面也面臨著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3.1 技術創新能力不足
通信行業需要不斷地跟隨技術的發展和變化,推出新的產品和服務,滿足客戶的需求和期待。然而,通信行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還有待提高,往往缺乏自主研發和創新的動力和能力,過分依賴外部的技術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導致技術上的被動和缺乏競爭優勢。
2.3.2 技術標準不統一
通信行業涉及多個領域和層次,如網絡、設備、終端、應用等,每個領域和層次都有自己的技術標準和規范。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協調和溝通機制,不同的技術標準之間往往存在沖突和不兼容的問題,給通信行業的發展和運營帶來了困難、增加了成本。
2.3.3 技術安全風險高
通信行業是一個涉及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行業,其技術安全問題不容忽視。然而,在實施降本增效的過程中,通信行業可能會犧牲一些技術安全方面的投入和保障,導致技術安全風險的增加。
3 通信行業實施降本增效的策略分析
降本增效是通信行業的重要課題,它在保障通信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和交付的基礎上,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降本增效并不是簡單地削減成本或者一刀切地控制投入,而是要根據企業的戰略目標、市場需求、客戶滿意度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和科學決策,找到最適合企業的降本增效方案。降本增效可以從網絡建設層面、網絡運營層面、業務層面、財務管理層面、技術層面進行多層次分析,采取不同的降本增效措施。
3.1 加強規劃設計,優化選址布局,合理配置設備,提高網絡利用率和覆蓋率
網絡建設成本是指電信運營商為了提供高質量的網絡服務,投入的資金和資源,主要包括基站建設、光纜鋪設、電費支出等。通過自建基礎設施、有償室分建設、直供電的改造、老舊設備搬遷和極簡網絡改造等網絡優化策略優化網絡建設和運維成本,提高網絡資源利用率和效率,以提高電信運營商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具體措施如下。
3.1.1 優化網絡基礎建設管理
一是通過自建基礎設施、有償室分建設,可以減少運營商對外部資源的依賴和租賃費用,節約資金的投入,提升用戶體驗和服務質量,又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二是通過直供電的改造可以降低運營商的電費支出和能耗損失,并且可以提高供電穩定性;三是老舊設備搬遷和極簡網絡改造等方式,可以優化運營商的網絡結構和性能,可以節省空間資源和維護成本,又可以提升網絡速度和覆蓋率;四是加強物資管理的基礎建設和信息化建設,加強儲存安全管理和工程物資回收管理,建立完善的物資信息系統,并實現與其他相關系統的數據共享和交換,規范并定期更新維護各類物資臺賬,并與實際情況保持一致。同時,提高項目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責任意識,并加強考核獎懲機制。
3.1.2 優化網絡布局和設計
一是實施共建共享模式,通過合作或租賃方式,共享基站、光纜等網絡資源,減少重復投資和浪費;二是加強規劃設計,優化選址布局,合理配置設備,提高網絡利用率和覆蓋率。
3.2 通過推進智能化運維、合作共建共享等方式顯著降低網絡運維成本
3.2.1 利用數字化轉型降低網絡運營成本
企業可以通過實施“云改數轉”戰略,深入推進云網融合,加快打造服務型、科技型、安全型企業,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競爭力。企業實現降本增效,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通過上云降低運維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優化業務流程、增強服務能力。上云可以降低運維成本的主要方式有:一是消除服務器硬件成本,避免硬件采購、維護、升級等費用;二是減少運維人員成本,利用云服務商提供的自動化運維工具和服務;三是按需使用,按需付費,避免資源閑置和浪費,實現彈性伸縮。第二,利用云網融合的優勢,為垂直行業提供定制化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和服務,拓展新的收入來源和增長點。云網融合是指將云計算和網絡技術緊密結合,實現云服務和網絡資源的統一管理、調度和優化。云網融合的優勢有以下幾點:一是提高云服務的可用性、安全性和性能,降低延遲和成本;二是為垂直行業提供定制化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和服務,滿足不同場景的需求;三是拓展新的收入來源和增長點,提升運營商的競爭力和價值。第三,加強科技創新和安全防護,提升自身競爭力和品牌形象,贏得客戶信任和市場認可。第四,利用人工智能(AI)和大數據等技術,實現智能化的網絡規劃、維護和優化,降低人工成本和故障率,進而降低網絡維護成本,包括維修物資和代維成本。
3.2.2 通過合作共享降低網絡運營成本
通過“鐵塔模式”共建共享,通信行業可以實現基礎設施的優化配置和資源整合,提高網絡覆蓋能力和速率,有效降低各運營商之間的重復建設和運營成本的投入,提高基站利用率和效率,降低故障率和維護難度,同時,也減少了對土地、能源等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
3.3 通過精準營銷、優化渠道結構等方式有效節約銷售費用
通過精準營銷和優化渠道結構,可以有效節約銷售費用,提高銷售收入。具體方法如下:一是利用大數據技術,收集和分析用戶數據,建立用戶畫像和行為模型;二是根據用戶特征、偏好和需求,制定個性化的營銷策略和內容;三是選擇合適的營銷渠道和工具,如社交媒體、短信、郵件等,實現多渠道觸達;四是通過預測分析工作臺或預測營銷解決方案,評估營銷效果和投入產出比;五是根據終端進銷存數據,監控補單情況,優化庫存管理;六是根據市場變化和競爭對手情況,調整渠道費用投放比例和方式;七是建立監督機制,規范預算和報銷制度,杜絕運營基金使用的隨意性;八是優化銷售渠道,提高客戶轉化率和忠誠度,減少無效投入;九是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提升銷售效率和質量,降低人力成本。
3.4 從財務角度進行管控
加強預算分解管控,將預算目標和要求分解到各級、各部門、各項目,實現各經營單元收入、成本雙劃小方式,并通過績效管理、責任追究等方式確保預算執行的有效性和規范性。加強企業資源效能分析及考核,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重要資源利用率和回報率,增強企業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實現企業提質增效。加強企業閑置資產盤活管理,通過清理閑置庫存、加快周轉速度、促進物資流通等方式,實現呆滯物資的價值化;推進老舊設備更新改造、開展閑置廠房租賃等方式,實現資產的再生利用。加強財務預算管控、成本監控,實現企業經營成本、運營成本、管理成本全過程管理,對各項成本實現超預算費用進行警示、通報。同時,建立風險識別評估、風險應對策略、風險監測預警等有效機制,實現項目風險的及時防范化解。
3.5 簡化業務流程,提升技術創新
一是分析企業業務流程中的各個環節,去除冗余和無價值的環節,讓工作流程更精簡和高效;二是將工作流程標準化、模板化,固化管理標準和實施程序,減少人為溝通和干擾成本;三是優化組織結構,盡量扁平化,減少層級和匯報關系,提高決策速度和執行力;四是壓縮人員規模,合理配置人力資源,避免重復或閑置的崗位;五是引入信息技術和自動化設備,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六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培育高端人才,建立創新聯盟和平臺,推動5G、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七是加強網絡監管和執法力度,建立網絡安全風險防范機制和應急響應機制,提高網絡抗攻擊能力,保護信息數據的傳輸和存儲安全。
4 結論
總體來看,降本增效通常伴隨著整個行業的發展,是企業管理不可避開的永恒主題。尤其是對于體量龐大且正面臨變革轉型的通信運營商而言,降本增效工作需要戰略上的全面規劃以及戰術上的長期探索。降本增效不只一味地壓低成本,而是提高成本使用效益;不能僅關注短期效益而忽略企業中長期發展,而更應關注企業的核心能力和競爭優勢。在企業的整體經營中,不是開展降本增效就可以解決成本管理的所有問題,要同時結合預算管理、資產管理、管理會計等多方面工作共同開展。
【參考文獻】
【1】李壯輝.通信運營商降本增效實踐與思考[J].會計師,2013(10):2.
【2】臧晶.電信企業降本增效淺析[J].農業與技術,2010,30(05):97-100.
【3】康偉.推進降本增效,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和精細管理水平經驗談[J].中國外資,2014(4):2.
【4】李鴻燕.淺析新形勢下企業降本增效的實施[J].現代國企研究,2015(06):82.
【5】陳令軍.企業降本增效的管理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06):76.
【6】吳志棉.淺談貫徹執行降本增效戰略,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J].現代商業,2013(36):168.
【7】周永.企業降本增效工作實踐與思考[J].中國經貿,2015(17):75-76.
【8】劉丹.通信行業開展降本增效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思考[J].質量與市場,2020(9):3.
【9】劉殿鋒.推進提質增效,降本增效,促進公司高質量發展——中國移動河北公司降本增效實踐[J].通信企業管理,2020(4):5.
【10】靳艷雪,岳楊.5G時代運營商如何實現降本增效[J].通信企業管理,2020(2):2.
【11】周曉卉.大力探尋降本增效路徑? 推動移動公司高質量發展[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1,11(12):165-16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