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玉麗
關鍵詞:小學數學 拓展活動 高年級 生活化拓展
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中,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并提高他們的學習成效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共同關注的問題,而生活化拓展活動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正逐漸受到廣大教師和學生的關注和認可。尤其是在小學數學高年級的教學中,生活化拓展活動作為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手段之一,越來越被重視。本文旨在深入探討小學數學高年級生活化拓展活動的應用,通過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效果。
一、生活化拓展活動的概念和特點
生活化拓展活動是一種教學方法,旨在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相結合,通過創設真實情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升他們的數學能力。[1]生活化拓展活動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和興趣點為出發點,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場景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增加學習內容的可親近性。同時,生活化拓展活動還注重真實性,通過真實的問題和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此外,生活化拓展活動還強調情景性和具體性,通過情境創設和故事情節設置等手段讓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和原理。最后,生活化拓展活動注重學生的參與和主動性,提供具體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思考解決方法并進行實際操作和驗證。通過利用生活化拓展活動,教師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這種活動也有助于拓寬學生對數學的認識,使他們能夠將數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中。
二、生活化拓展活動對數學學習的影響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活化拓展活動通過情境創設和實踐操作,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法,生活化拓展活動更加注重學生的參與和體驗,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通過實際操作和情境模擬,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和重要性。這樣,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得到有效提升,從而更好地促進他們的數學學習。
(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生活化拓展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推理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2]通過實際操作和問題解決,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同時,生活化拓展活動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和實踐中不斷深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
(三)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生活化拓展活動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情境中,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提高他們的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這種教學方法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和理解數學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水平。
三、小學數學高年級生活化拓展活動設計與實施的策略
(一)設計情境化的問題
設計情境化的問題是指在教學中創造出特定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場景中思考數學問題,激勵他們主動思考和提出相關問題。通過情境創設,學生能夠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增強他們對數學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學統計學時,可以設計一個情境化的問題:假設學校要進行一項調查,了解學生對不同戶外活動的喜好。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填寫問卷,包括喜歡的戶外活動選項、每周參與活動的時間等。然后,將這些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并繪制扇形統計圖來展示學生的喜好情況。學生需要根據扇形統計圖讀取信息,進行數據分析和解釋,比較各項活動的受歡迎程度等。通過這個問題,學生不僅能夠運用統計學知識處理數據,還能夠將統計概念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加深對統計學的理解和認識。情境化的問題設計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讓他們在實際場景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增加學習的深度和意義,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同時,通過與實際生活的結合,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提高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二)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
除了書本學習,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實地考察、實踐活動或游戲等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數學的應用和實用性,能夠提高他們對數學概念和方法的直觀理解,并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例如,在教學幾何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來探索圓柱的體積。老師可以給學生準備一些不同大小的圓柱體,并要求他們測量出圓柱的底面半徑和高度。然后,學生可以利用求解圓柱體積的公式V = πr?h,根據測量的數據計算出每個圓柱的體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實際測量、計算和比較,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圓柱體積的概念,并加深對幾何學的認識。通過實際操作和實踐活動,學生能夠親身參與數學的探索和實踐,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和體驗。這種方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主動學習的動力,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通過實際操作,學生還能夠培養動手實踐的能力,提高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實際應用的靈活性。
(三)注重活動的延伸和拓展
在設計數學活動時,注重活動的延伸和拓展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和興趣,適度延伸活動的難度,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進一步探索和學習的興趣。[3]比如在“比例”的教學中,可以通過比例尺活動來延伸和拓展學生的學習。首先,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并展示幾個實際應用比例尺的例子,如地圖、設計圖紙等。然后,教師可以提出一個開放性問題,如“根據比例尺1:100,如果實際距離是5公里,那么在地圖上應該表示多少厘米”。學生可以運用比例關系,進行計算和推理,找到正確的答案。通過這樣的延伸和拓展活動,學生將被鼓勵去思考和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他們需要根據實際情境和比例關系,進行計算和推理,從而更好地理解比例的概念和運用。同時,這樣的活動也能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思維方式,鍛煉他們的邏輯推理和數學推導能力。通過延伸和拓展活動,學生將更深入地理解數學原理,并培養對數學的熱愛和追求。因此,注重活動的延伸和拓展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通過設置開放性問題、提供拓展探究的機會,我們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進一步探索,培養他們的問題解決思維方式,并激發他們對數學的熱愛和追求。
四、結語
小學數學高年級的生活化拓展活動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貼近學生生活、情境創設和實踐操作,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學習的熱情,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在教學中,應該注重設計和實施這樣的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要注重活動的延伸和拓展,適度提高活動的難度,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
參考文獻:
[1]劉春輝,于海杰,張立忠等.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單元學習實踐探索[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3,36(04):137-142.
[2]何家榮.把握“六性”,提高學生綜合素養——談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有效開展的原則[J].亞太教育,2022(20):45-47.
[3]張振.探討如何設計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主題[J].華夏教師,2022(25):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