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衛東 莫志超
在以瓷器著稱的江西省景德鎮市,有一個風景秀麗的小鎮——浯口鎮。樂安河穿鎮而過,這里不僅是孝女饒娥故事的發生地,還孕育了獨具特色的瑤族文化。
如今,一座占地1300多畝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在這里生根,帶動了當地村民人均年增收超2萬元。“基地發展的理念就是產品避免同質化,走差異化道路。基地管理標準化,深挖本地特色賦能產業,做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江西遠望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創始人許朋飛說。
2013年,在外工作的許朋飛因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農業。作為土生土長的浯口鎮人,他回鄉創辦農業企業反哺家鄉的意愿越來越強烈。
于是,在當時土地集中連片流轉還不太常見的浯口鎮,許朋飛找到鎮政府和村委會,并征得村民同意,通過當地的公共交易平臺,簽下了土地流轉承包合同。
有了土地,接下來要考慮的是種什么。“當時很多土地的土質并不肥沃,需要通過加大投入來培肥。正好當地在推廣油茶種植,于是我便嘗試種油茶。”許朋飛講述著創業之初的故事。
然而好景不長,由于當地此前以種植蔬菜為主,缺乏油茶種植經驗,培肥工作也不到位,油茶樹種下去不到半年就幾乎全部死掉。“那時損失超過100萬元,這也讓我認識到,農業雖然門檻不高,但是想要做好并不容易,選擇合適的品種尤為關鍵。”許朋飛意識到,必須對想開發種植的品種進行深入調查。
經過大量調研,一個稀缺但又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金盆柚映入眼簾。“通過查閱資料我了解到,金盆柚是我國一個非常古老的品種,在唐朝時期傳入日本并在亞洲一些國家逐漸擴大了種植規模。”許朋飛說,“但是由于口感一般,目前國內種植的并不多。”
既然口感一般,那金盆柚的發展前景在哪里呢?“從金盆柚中提煉的物質,可作為調味品中的天然芳香劑,這種芳香劑深受日本和韓國人的喜愛;果肉還可釀酒,既養顏又健胃……”許朋飛認為對金盆柚進行精深加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016年年初,許朋飛的基地完成了898畝土地的培肥整理工作,其中600多畝種植了金盆柚,還有近300畝種植了雷竹和青梅。
有了種植油茶的前車之鑒,許朋飛更加重視對基地的管理。基地全部采用標準化管理,品類種植區規劃合理,果樹種植行距規范。基地全部采用人工除草,深翻改土、重施有機肥,配備了完善的灌溉、物理防控、土壤成分檢測等設施。“我們還根據地勢,采用起高壟、寬行方式種植,避免積水,便于機械化管理,打藥已基本實現了機械化。”許朋飛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