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婧,徐明芳,徐玲玲,黃曉紅,陳壺英
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江西 九江 332000
支氣管擴張作為呼吸系統常見疾病,主要病因在于支氣管及周圍肺組織纖維化,如果不及時干預可能會影響氣道纖毛功能,降低排痰能力,嚴重時會導致呼吸功能障礙[1]。目前,臨床多采用藥物治療支氣管擴張以控制感染情況,減輕臨床癥狀,但患者出院后仍需對其進行專業化指導,提高患者用藥、飲食等依從性,促進疾病轉歸[2]。分階段健康教育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模式,是在不同階段采取不同健康宣教,以提高健康教育的針對性,提升教育質量[3]。鑒于分階段健康教育的優勢,本研究重點觀察分階段健康教育模式對支氣管擴張患者健康行為及自護能力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5月—2021年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107例支氣管擴張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53例和研究組54例。對照組男27例,女26例;年齡31~64歲,平均年齡(47.51±3.78)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4.03±0.56)年;受教育程度為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或中專18例,專科及以上21例。研究組男30例,女24 例;年齡30~65 歲,平均年齡(47.57±3.80)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4.05±0.53)年;受教育程度為初中及以下13 例,高中或中專17 例,專科及以上2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樣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且獲得患者及家屬同意。
(1)納入標準:支氣管擴張符合《成人支氣管擴張癥診治專家共識》[4]中相關標準,且經高分辨率CT 檢查確診,年齡≥18歲,具備基礎閱讀、書寫能力,精神、智力正常,認知功能良好。(2)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呼吸系統疾病,合并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等心臟疾病,肝腎功能嚴重異常,伴有惡性腫瘤,合并精神疾病。
對照組接受常規教育,教育形式主要以健康教育手冊為主,手冊內容包括支氣管擴張誘因、藥物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等,并囑咐患者疾病發作時需及時到醫院就診,同時采用電話、上門隨訪等方式進行健康宣教,30 min/次,每間隔2 周進行1 次健康宣教。研究組在常規教育基礎上進行分階段健康教育。(1)成立分階段健康教育小組:由1名護士長、5名專科護士組成健康教育小組,所有小組成員進行健康教育培訓,明確教育目的、內容、護理工作等相關情況,并制定考核制度,待考核合格后方可參與護理過程。(2)制定分階段健康教育形式:根據患者需求制定健康教育形式,主要包括微信、電話、上門隨訪3種,其中微信健康教育形式由護士長建立微信群,定期分享健康教育相關內容,引導患者自主學習,且可邀請病友交流疾病相關情況,分享各自護理技巧;電話、上門隨訪健康宣教則根據患者時間安排進行,每周1 次,30 min/次。(3)分階段健康教育內容:①發作期。由于疾病急性發作時患者多伴有反復咳嗽、咳痰等癥狀,可能會出現焦躁、憂慮等負性情緒,專科護士應引導患者宣泄負性情緒,使患者表達自身想法,或者可采取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如聽音樂、看電視等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同時,需向患者講解疾病發生機制、藥物使用、飲食指導等,減輕患者臨床癥狀。②緩解期。專科護士應對患者進行自護教育,告知其自我護理的重要性,并對其進行生活指導、康復運動指導等,強調可能導致疾病復發的因素,囑咐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項。③穩定期。鞏固患者自我護理行為,并檢驗其日常護理情況,糾正患者不良生活習慣;同時,鼓勵患者提出相關問題,并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補充宣教。兩組患者均教育3個月。
(1)健康行為:于教育前、教育后3個月,采用健康行為能力自評量表(SRAHP)[5]評估兩組患者的健康行為,量表包括運動、心理、健康責任、營養管理4 個方面,共含有28個條目,各條目均采用0~4分的5級評分法評估,總分112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健康行為越好。(2)自護能力:于教育前、教育后3個月,采用修訂版自護能力量表(ASAS-R-C)[6]評估兩組患者的自護能力,量表包括自護技能、自護環境、自護目標3個方面,共含有17個條目,各條目均采用1~5分的5級評分法評估,總分85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護能力越好。(3)滿意度:教育結束后,采用樣本醫院自制教育滿意度量表評估兩組患者滿意度,量表Cronbach’sα系數為0.874,重測信度為0.882,效度為0.856;量表包括教育內容、教育形式、教育專業性等方面,共10 個條目,各條目均采用1~3 分的3級評分法,總分30分;得分>24分為十分滿意,得分15~24分為滿意,得分<15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十分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4)生活質量:于教育前、教育后3個月,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測定簡表(WHOQOL-BREF)[7]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量表涵蓋社會、軀體、環境、心理、綜合5個方面,共有26個條目,各個方面總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教育前,兩組患者SRAHP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教育3個月后,兩組患者SRAHP評分均高于教育前,且研究組SRAHP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教育前后健康行為情況(±s)分

表1 兩組患者教育前后健康行為情況(±s)分
組別研究組(n=54)對照組(n=53)t值P值教育前71.25±6.77 70.23±6.31 0.806 0.422教育3個月后99.25±7.84 92.33±7.58 4.641<0.001 t值192.296 126.685 P值<0.001<0.001
教育前,兩組患者ASAS-R-C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教育3 個月后,兩組患者ASAS-R-C評分均高于教育前,且研究組ASAS-R-C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教育前后自護能力情況(±s)分

表2 兩組患者教育前后自護能力情況(±s)分
組別研究組(n=54)對照組(n=53)t值P值教育前50.23±5.34 50.71±5.24 0.469 0.640教育3個月后73.67±6.05 62.31±5.93 9.807<0.001 t值242.603 122.390 P值<0.001<0.001
研究組總滿意度(92.59%)高于對照組(75.4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67,P<0.05)。
教育前,兩組患者WHOQOL-BREF 各方面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教育3 個月后,兩組患者WHOQOL-BREF社會、軀體、環境、心理、綜合5個方面評分均高于教育前,且研究組WHOQOL-BREF 各方面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教育前后生活質量情況(±s)分

表3 兩組患者教育前后生活質量情況(±s)分
a表示與教育前比較,P<0.05。
時間教育前研究組(n=54)對照組(n=53)t值P值教育3個月后研究組(n=54)對照組(n=53)t值P值社會軀體環境心理綜合62.35±3.55 62.17±3.81 0.253 0.801 59.84±4.52 60.83±4.56 1.128 0.262 63.65±4.16 62.88±4.19 0.954 0.342 58.67±6.35 58.91±6.27 0.197 0.844 62.03±5.68 61.99±5.43 0.037 0.970 85.62±4.87a 79.85±4.66a 6.260<0.001 83.85±5.57a 74.68±5.18a 8.815<0.001 86.95±5.19a 76.35±4.86a 10.900<0.001 84.57±6.46a 75.28±5.65a 7.912<0.001 83.66±6.87a 78.46±6.39a 4.052<0.001
支氣管擴張作為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長、易反復等特點,目前常規藥物治療雖可緩解臨床癥狀,但患者出院后仍需長期按時服藥,以預防疾病復發[8]。由于部分患者疾病認知度不高,治療依從性低,從而增加臨床治療難度[9]。因此,臨床應尋求支氣管擴張的有效教育方式,以提高患者疾病認知,預防疾病復發。
常規教育雖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疾病認知,但教育形式單調,且未了解患者在不同階段的需求,從而難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教育效果有限[10]。分階段教育是根據患者不同階段的教育需求,實施不同的教育措施,以達到各階段的教育目標,提升整體教育質量[11]。目前,分階段教育已用于各類疾病護理,且研究證實該教育模式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度,減輕患者負面情緒,從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12]。本研究結果顯示,教育3個月后,研究組SRAHP評分、ASAS-R-C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說明支氣管擴張患者采用分階段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健康行為與自護能力。分析其原因在于,分階段教育期間通過成立教育小組,可明確教育目標、內容等,從而循序漸進地開展教育工作,且根據患者的個體化需求制定相應的教育形式,定期分享教育相關內容,引導患者自主學習,可提高患者的教育依從性[13]。同時,分階段教育根據患者疾病的不同發作階段,在疾病發作期、緩解期、穩定期進行針對性的健康宣教,可提高教育質量,引導患者正確自我教育、養成良好健康行為,從而提高健康行為與自護能力。本研究還發現,研究組總滿意度和WHOQOL-BREF 社會、軀體、環境、心理、綜合5 個方面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說明支氣管擴張患者對分階段健康教育更為滿意,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支氣管擴張患者采用分階段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健康行為,改善其自護能力,提升其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