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珠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中醫放療科,河南 南陽 473000
西醫認為圍絕經期不寐癥是卵巢功能衰退引起下丘腦、垂體功能退化而出現的內分泌及植物神經紊亂癥狀,常采用鎮靜催眠藥物或激素替代療法改善其睡眠障礙,但長期用藥會導致患者情緒不穩定,容易產生藥物依賴[1]。祖國醫學認為,圍絕經期不寐癥歸屬于“絕經前后諸癥”“不寐”等范疇,女性在圍絕經期存在陰血虧虛、臟腑陰陽失調、氣血失和等情況,導致終夜煩擾無法入眠[2]。中醫辨證護理是以中醫整體辨證觀理念為指導,聯合藥、志、食、行等一體化護理措施,并根據某種疾病發病時間、患者機體差異或疾病不同發展階段表現的證候,采取差異化的護理服務并貫穿于整個護理過程中。因其具有獨居中醫傳統特色及更強的針對性而成為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研究[3]表明,對圍絕經期不寐癥患者實施中醫辨證施護可有效減輕其睡眠障礙,提高其生活質量。本研究探討中醫辨證護理對圍絕經期不寐癥患者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提供更充分的循證證據。
選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就診的74例圍絕經期不寐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37例。對照組患者年齡45~55 歲,平均年齡(49.09±1.38)歲;病程3~40個月,平均病程(11.55±4.72)個月;中醫辨證分型為心腎不交證10 例,肝郁化火證8 例,心脾兩虛證7例,痰熱擾心證7 例,瘀血內阻證5 例。試驗組患者年齡46~53 歲,平均年齡(49.42±1.41)歲;病程3~42 個月,平均病程(11.47±4.88)個月;中醫辨證分型為心腎不交證11例,肝郁化火證9例,心脾兩虛證7例,痰熱擾心證6 例,瘀血內阻證4 例。納入標準:(1)西醫診斷符合《中國失眠癥診斷和治療指南(2017 年版)》[4]中失眠癥的診斷標準。(2)符合《婦產科學》[5]中圍絕經期診斷標準,月經紊亂或近1 年絕經。(3)匹茨堡睡眠質量量表(PSQI)評分>7 分。(4)中醫診斷符合《失眠癥中醫臨床實踐指南(2016年版)》[6]中“不寐”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1)伴精神系統疾病者。(2)伴婦科器質性病變者。(3)切除子宮或雙側卵巢者。(4)伴嚴重基礎內科疾病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樣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后批準。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由護理人員通過口頭宣教、電話隨訪、微信隨訪等方式對患者進行睡眠宣教,講解入睡技巧,睡前勿飲用咖啡、茶等刺激性飲料,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中醫辨證護理干預。(1)耳穴壓豆。取主穴交感穴、神門穴、皮質下穴、垂前穴,心腎不交證加心穴、腎穴;肝郁化火證加肝穴;瘀血內阻證加腦干穴、腎穴、內分泌穴;心脾兩虛證加脾穴、小腸穴;痰熱擾心證加肺穴、大腸穴。常規消毒局部皮膚后,將王不留行籽貼于穴位處并使用手指按壓,睡前按壓3~5 min,以能夠感受到酸麻、微痛為宜,每3~5 d 換貼1次,干預4周。(2)飲食護理。心腎不交證患者飲食宜以養心安神、滋養深津為原則,可長期食用蓮子、銀耳、百合、獼猴桃等食物;肝郁化火證患者飲食宜以鎮心安神、清肝瀉火為原則,可長期食用苦瓜、綠豆、芹菜、柑橘、豆芽等食物;心脾兩虛證患者飲食宜以生氣血、補心脾為原則,需多食用小麥、山藥、蓮藕等食物;痰熱擾心證患者飲食宜以清心安神、化痰清熱為原則,需多食用新鮮果汁、黑木耳、蓮藕等食物;瘀血內阻證飲食宜以活血化瘀,開竅醒腦為原則,需多食用陳皮、黑豆、黃豆、芒果等食物。(3)中藥內服。予以二仙湯加減治療,處方為:當歸15 g,知母10 g,淫羊藿10 g,黃柏10 g,巴戟天6 g,仙茅5 g。心腎不交證佐以清心滋腎湯加減治療;肝郁化火證佐以龍膽瀉肝湯加減治療;心脾兩虛證佐以歸脾湯加減治療;痰熱擾心證佐以黃連溫膽湯加減治療;瘀血內阻證佐以行氣化瘀湯加減治療。兩組患者均干預1個月。
(1)睡眠質量。采用PSQI 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睡眠質量,PSQI包括入睡時間、睡眠時間、藥物輔助、睡眠障礙、睡眠質量、日間功能障礙、睡眠效率7 個維度、16 個條目,各條目采用Likert 4 級計分法,分別賦值0~3分,總分為0~21分,評分>7分提示存在睡眠障礙,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睡眠障礙越嚴重。(2)生活質量。采用健康調查量表(SF-36)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SF-36量表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社會功能、軀體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職能、活力、總體健康8 個維度、36 個條目,各維度按標準百分制計分,評分范圍0~100 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3)臨床療效。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中的療效評估標準分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患者PSQI 中各維度評分及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PSQI中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PSQI評分情況(±s)分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PSQI評分情況(±s)分
a表示與組內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試驗組(n=37)對照組(n=37)t值P值組別試驗組(n=37)對照組(n=37)t值P值入睡時間干預前2.09±0.32 2.04±0.35 0.641 0.523睡眠質量干預前1.89±0.49 1.86±0.43 0.280 0.780干預后0.80±0.21a 1.45±0.29a 11.043<0.001干預后0.78±0.15a 1.41±0.24a 13.54<0.001干預后0.68±0.12a 0.93±0.19a 6.767<0.001干預后0.85±0.20a 1.38±0.32a 8.543<0.001干預后0.79±0.14a 1.25±0.20a 11.416<0.001睡眠時間干預前2.16±0.50 2.13±0.44 0.274 0.785日間功能障礙干預前1.60±0.37 1.63±0.34 0.363 0.718干預后0.64±0.12a 0.95±0.18a 8.716<0.001藥物輔助干預前1.63±0.34 1.61±0.37 0.242 0.809睡眠效率干預前1.71±0.33 1.75±0.35 0.506 0.615干預后0.72±0.17a 0.83±0.24a 2.275 0.026睡眠障礙干預前2.14±0.47 2.11±0.43 0.286 0.775總分干預前13.22±4.24 13.60±3.56 0.417 0.678干預后5.26±1.73a 8.20±2.18a 6.426<0.001
干預前,兩組患者SF-36中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SF-36 中各維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干預前,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F-36評分情況(±s)分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F-36評分情況(±s)分
a表示與組內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試驗組(n=37)對照組(n=37)t值P值組別試驗組(n=37)對照組(n=37)t值P值生理功能干預前71.22±4.41 72.04±4.39 0.802 0.425精神健康干預前70.42±4.16 70.94±4.23 0.533 0.596干預后83.50±6.09a 77.25±5.48a 4.640<0.001干預后82.55±5.74a 76.17±5.22a 5.002<0.001干預后84.32±5.88a 78.54±5.12a 4.509<0.001干預后81.45±5.31a 76.85±4.95a 3.854<0.001干預后82.61±6.51a 77.34±5.87a 3.657<0.001生理職能干預前70.32±4.18 70.69±4.26 0.377 0.707情感職能干預前71.42±4.23 71.50±4.11 0.083 0.935干預后81.06±6.67a 76.33±5.25a 3.389<0.001社會功能干預前73.18±4.34 72.90±4.27 0.280 0.781活力干預前71.79±4.81 71.43±4.69 0.326 0.745干預后82.03±6.72a 76.48±5.23a 3.964<0.001軀體疼痛干預前71.74±4.26 72.07±4.17 0.336 0.737總體健康干預前72.37±4.34 72.74±4.16 0.101 0.920干預后81.43±6.47a 76.19±5.63a 4.118<0.001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5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9.122,P<0.05)。
中醫認為,女性在圍絕經期是腎氣由盛轉衰的過渡時期,腎的陰陽失衡影響其心、肝、脾,絕經前后常兼夾血瘀、氣郁、痰濕等復雜病機,導致其出現陰血虧虛、氣血失和、臟腑陰陽失調等,致使患者夜難安眠[8]。氣郁質女性易出現肝郁化火證,陽虛質女性易出現心腎不交證,痰濕質女性易出現痰火擾心證,氣虛質女性易出現心脾兩虛證,血瘀質女性易出現瘀血內阻證[9]。中醫辨證護理是參照患者的證候綜合運用多項中醫特色護理技術,整體調節患者的氣血陰陽、疏通經絡,恢復陰平陽秘、氣血調暢等生理狀況。顧玉霞[10]的研究表明,對圍絕經期失眠患者實施中醫辨證護理,可有效減輕其失眠癥狀,改善心理健康狀況及睡眠狀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PSQI 量表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SF-36量表各維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中醫辨證護理可有效減輕患者的睡眠障礙,改善其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分析其原因在于,中醫辨證護理是根據患者的不同中醫辨證分型實施不同的中醫辨證護理方法,耳穴壓豆能夠通過刺激相應耳穴來疏通全身臟腑經絡、調節神經及內分泌來達到改善患者的失眠癥狀;飲食辨證護理遵循中醫學辨證論治、辨證組方,注重整體陰陽氣血調和,可做到藥借食味、食助藥性,以改善患者睡眠狀況;中藥內服可以達到補虛瀉實、標本同治的效果,達到減輕患者失眠癥狀的目的,使患者夜寐可安[11]。
綜上所述,中醫辨證護理能夠有效減輕圍絕經期不寐癥患者的失眠癥狀,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