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乾惠


【摘 ?要】隨著物流行業逐漸成熟、市場集中度及科技應用程度不斷提高,物流行業的發展進入新階段,頭部企業規模優勢凸顯,紛紛為搶占市場份額掀起價格戰,導致物流行業單價持續下降。對于如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具備長期盈利能力,降本增效尤為重要。傳統的成本控制方法已無法滿足現今物流行業的發展需求,結合新理念控制成本已成為重中之重。論文選取國內物流企業中具有代表性的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研究對象,采用作業成本法探討公司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希望可以為其他物流企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發展階段;物流成本控制;作業成本法
【中圖分類號】F406.72;F259.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04-0116-03
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 研究背景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經濟格局發生深度調整,為暢通國內大循環、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我國加快構建高效便捷的現代流通體系,并推出了一系列舉措降低物流成本。為穩定產業鏈與供應鏈、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近期,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對物流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即物流發展要服務于國家戰略的實施[1]?!笆奈濉币巹澝鞔_指出,物流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支撐性、戰略性、先導性的產業,為產業鏈的延伸、價值鏈的提升以及供應鏈的打造提供了重要支持,在現代流通體系構建、國內市場形成、經濟高質量發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物流企業在成本控制上依然存在問題,需要結合新思路降本增效。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作業成本法本質上是一種成本核算方法,將其引入物流企業成本控制,可以明晰物流企業中的作業對象及其耗費的資源,并轉換為成本數據,這有利于提高會計處理的效率及準確性。目前,作業成本法在物流企業成本控制中的運用較少,因此,本研究有利于物流企業在成本控制中提升對作業成本法的認知水平,推進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理論體系的豐富和完善。
物流企業同時肩負著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客戶服務水平這兩項物流任務[2]。當作業成本法與物流企業結合時將產生一定的實用價值。從降低物流成本的角度看,通過作業成本法能夠得到具體準確的成本數據。從提高客戶服務水平的角度看,時效是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作業成本法有效控制期間費用,優化物流線路從而提高時效,使得客戶滿意度也隨之提高。
1.3 國內外文獻綜述
“物流”一詞最早出現于美國,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意為“貨物配送”。為降低流通成本,實現物流目標,物流成本控制應運而生。物流成本控制是指在物流活動過程中對物流成本的各影響因素按確定的標準進行監督,發現偏差并糾正,從而使得各項資源消耗在標準范圍之內[3]。物流活動的產生離不開物流作業,物流作業是為完成物流活動而產生的資源消耗,其貨幣表現就是物流作業成本。
目前,大多數學者較為認可的物流作業成本核算方法為作業成本法。作業成本法的應用流程主要分為3個步驟:一是分析作業流程確定作業對象;二是確定作業所需要耗費的資源;三是將資源進行貨幣性量化從而得到具有可靠性的成本數據[4]。通過作業成本法可以將物流活動按照各項作業環節進行成本監控,并有效提高作業效率。
郭曉順[5]在物流企業成本的研究中較先運用了作業成本法,其認為物流企業期間費用占比較高,而作業成本法恰好側重于間接費用高、產品品種復雜的情況,應用作業成本法進行物流作業成本核算具有巨大的實際效益。王華[6]認為,作業成本法的研究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一是確認作業并與成本聯系從而確定產品成本;二是確認成本形成的工序,使作業適應工序;三是通過價值鏈分析,將企業戰略目標與作業管理有機結合,同時,其較傳統成本法而言能細分期間費用、拓寬成本核算的范圍。因此,作業成本法相較于傳統成本法更具優勢。楊頭平[7]認為,一項物流作業是一個典型作業成本模型中最小的成本歸集單元,每個物流作業都有計算成本目標的作業動因,作業動因的可量化為物流企業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準確可靠的數據。有學者就物流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論證了作業成本法在物流企業成本管理中應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認為借助作業成本法有利于實施更加有效的成本管理,同時,能夠解決物流服務合同的定價問題。但是,因作業成本法操作復雜,故其有效實行仍需要完善的信息系統作為支撐。因作業成本法的應用環境需要更高的信息技術條件,梁麗星等[8]提出構建基于區塊鏈的作業成本管理信息系統,保留作業成本法的基本應用理念,將作業成本法的優勢發揮出來。
目前,作業成本法為物流企業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思路,但主要是將作業成本法應用于物流成本核算,且相關的定量模型研究較少。
2 研究方法
2.1 文獻分析法
文獻分析法是指通過搜集、鑒別、整理某一主題的相關文獻,并對文獻內容進行系統、客觀、量化的分析來獲取信息,進而形成事實科學認識的一種研究方法[9]。本文通過對相關文獻進行科學的歸納總結,掌握作業成本法及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現狀,為本文提供了相關參考和理論基礎。
2.2 案例研究法
本文選取的研究對象為國內具有代表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德邦快遞,通過企業的信息披露及實地調查,統計分析其物流基礎環節資料和財務信息數據,分析其成本體系及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結合作業成本法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對于物流行業的成本控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有助于企業降本增效從而提升其競爭力。
3 德邦快遞的成本控制現狀
3.1 德邦快遞的基本情況
3.1.1 德邦快遞簡介
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邦快遞”)于1996年在珠三角起步,創立22年后在國內A股上市,是一家綜合性物流供應商。2022年9月6日,京東物流與德邦快遞達成戰略合作,收購德邦快遞7.39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71.93%,并已完成股份交割。德邦快遞以公路運輸為主、航空運輸為輔,主要產品定位為快遞業務中的大件快遞。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報告,在全國物流企業50強名單中,德邦快遞排名第11位,物流業務收入為2 750 345萬元。德邦快遞堅持以直營為主的經營模式,對全網絡擁有強有力的管控能力,共有末端網點9 127個,基本實現全國覆蓋。此外,德邦快遞共有分撥中心153個,收派快遞員6.82萬人。在運輸網絡方面設計了干線線路2 182條,自有運營車輛20 602輛,自有運力占比55.14%,具備專業性的物流服務能力。
3.1.2 德邦快遞經營狀況
根據2021年年報,德邦快遞2021年主營業務收入313.59億元,較上年上漲14.02%。主營業務成本為280.28億元,較上年上漲15.36%。2021年營業利潤漲幅較2020年漲幅下滑嚴重,說明其盈利能力存在一定的問題,且主營業務成本漲幅較大,說明在成本控制層面存在一定的問題(見表1)。
3.2 德邦快遞的成本問題
3.2.1 期間費用漲幅明顯
物流企業對費用的把控能力直接反映了其成本控制能力。根據2021年年報,德邦快遞期間費用總計34.96億元,較上年上漲24.06%。其中,管理費用27.79億元,較上年上漲27.13%,占總費用的79.49%;銷售費用4.88億元,與上年度基本持平;研發費用0.6億元,占總費用的1.72%,投入較少(見表2)。
3.2.2 運輸成本上漲
德邦快遞的運輸模式以公路運輸為主,公司2021年運輸成本90.51億元,同比增長16.11%。目前,德邦快遞的運輸方案為智能路由系統輸出的網絡、線路、路由三維一體化的智能方案,但其可選擇的線路較為固定,且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例如,成都—恩施的轉運路線為:營業部—成都轉運中心—武漢轉運中心—荊州轉運中心—恩施—營業部,直線距離為519 km的業務,其實際運輸距離為1 499 km,這導致運輸成本的浪費。此外,德邦快遞的運力模式為“自有運力+外請運力”,雖然2021年外請運力占比有所下降,但仍然產生了一定的費用。
3.2.3 人力成本上漲
物流行業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員流動率較大。根據公司2021年年報,人工成本為140.30億元,同比增長19.24%。由于公司發展策略的變更與改革,如新設重貨分部導致出現一定的冗員情況,且職能劃分不清,低效人員較多,存在一定的浪費。德邦快遞的業務量與電商平臺聯系緊密,在電商大促節出現貨量高峰,中轉操作人員配置無法滿足需求,在招聘工作無法完成時只能依靠第三方提供臨時性勞動力,這項成本較高。
4 德邦快遞成本控制問題的成因
4.1 未建立成本控制體系
成本控制主要分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3個階段。第一,德邦快遞在事前控制層面,沒有結合全面預算進行有效的成本管理,且相關管理人員缺乏成本管理的意識,公司也沒有將成本管理指標納入公司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與全面綜合評價體系。此外,德邦快遞內部各項費用的申請與審批流程仍需完善,由于其作為物流企業,人員密集、管理跨度較大且分散,高層管理人員對于一線情況的了解不夠充分,難以在事前階段進行有效的成本管理。第二,在事中控制階段,德邦快遞缺少正確的成本核算意識和統一的物流成本核算規范,且原有的成本核算方法無法滿足當前的需要。第三,在事后控制階段,德邦快遞沒有進行成本差異的有效分析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改進措施。
4.2 數據分析技術與公司實際需求不匹配
德邦快遞的現有系統主要由其戰略投資方韻達快遞支持及自行研發,研發能力不強且投入較少。根據2021年年報,德邦快遞的研發費用為1.17億元,占營業收入的0.37%,資本化比例為48.55%。德邦快遞的貨量預測主要依靠場站系統及路由系統,其貨量預測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因其人員流動率較大,一線路由規劃人員普遍工作時間不長,對于貨量與運力的匹配把控并不精準,車輛裝載率(裝載率=貨物總體積/車輛凈空)不高從而導致運輸成本的浪費。此外,由于其路由設計存在不合理之處進而導致運輸成本的增加。
5 基于作業成本法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控制優化對策
5.1 建立作業成本控制體系
德邦快遞屬于期間費用占比較大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作業成本法能夠適應其運作模式、產品特性和成本構成,是其成本控制的最佳選擇[10]。作業成本法的應用要求數據具有信度與效度,因此,對于物流企業而言,要實行基于作業成本法的核算,首先要建立作業基礎信息系統。此外,為控制期間費用,需要完成對期間費用和產品成本的劃分,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成本控制,提高物流企業的管理水平[11]。其次,要對作業對象進行合理劃分,根據資源動因確定成本數據,對人、財、物進行全面預算控制,節降期間費用、減少低效人員,從而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最后,將成本控制與管理人員績效考核掛鉤,將考核指標進行量化并進行全面綜合評價管理。
5.2 注重物流系統優化
德邦快遞大部分物流成本集中在運輸成本,而運輸路線的距離將直接影響運輸成本。德邦快遞應當加大研發投入,建立可靠的信息共享網絡,優化路由設計與貨量預測,對一線人員進行相關培訓,提高車輛裝載率及員工對路由系統操作的熟練程度。
6 結論與不足
本文以德邦快遞為案例,采用文獻分析法與案例分析法,對德邦快遞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現有問題進行分析,并得出以下兩點結論:第一,公司未建立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體系;第二,公司現有的數據分析技術無法匹配其需求。針對以上問題,本文基于作業成本法提供了對應的改善措施,包括建立作業成本控制體系,對人、財、物進行全面預算管理;優化相關物流系統,降低運輸成本。
本文在數據選取方面,使用的成本數據均來源于公司年報,核心成本數據無法獲取,因此,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參考文獻】
【1】汪鳴,陸成云,劉文華.“十四五”物流發展新要求新格局[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1(1):11-17.
【2】劉迪.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物流成本控制研究——以Y速運公司為例[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22.
【3】張國慶,葉民強,劉龍青.企業物流成本控制研究綜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7(8):195-197.
【4】孫瑩.基于作業成本法的物流企業成本控制[J].財務與會計,2020(8):74-75.
【5】郭曉順.作業成本法在物流企業中的適用性研究分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5):477-480.
【6】王華.企業物流成本控制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4.
【7】楊頭平.企業物流系統成本分析與控制優化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8.
【8】梁麗星,劉歡歡,溫素彬.區塊鏈+作業成本法:解讀與應用案例[J].會計之友,2020(22):148-153.
【9】黃李輝,阮永平.文獻分析法在我國管理會計研究中的應用——基于33篇樣本文獻的分析[J].財會通訊,2017(4):39-43.
【10】張珂.作業成本法在物流企業成本控制中的應用研究[J].會計之友,2013(20):41-43.
【11】陳艷.作業成本法下產品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定[J].財會月刊,2021(11):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