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劉騁宇(1990- ),男,漢族,陜西寶雞人,研究生,專業技術十一級,研究方向:消防監督管理。
摘要:
在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中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我國消防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積極提高消防安全監督檢查人員隊伍的業務能力,重視消防安全基礎數據庫、消防安全責任登記平臺、遠程監控系統、智能消防預警系統、消防安全信息綜合處理系統、消防巡檢打卡系統、窗口服務系統等在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中的具體應用,以期提高消防安全監督檢查水平。
關鍵詞:現代化;信息技術;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
引言
我國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在實際開展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有關單位現有的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力量過于薄弱,無法真正將這項工作落到實處,導致單位內部的消防設備設施存在一定安全隱患,而相關檢查人員的業務能力也有所欠缺,使得這項檢查工作整體流于形式。基于此,在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中應積極引進現代化信息技術、數字化通信網絡體系等,利用各類信息化平臺滿足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實際要求。
一、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在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開展過程中,應逐一排查各種火災隱患。然而,當前消防安全監督檢查部門現有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有限,使得經濟發展落后地區及有關部門很難真正將這項工作落到實處,導致各地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尚未完全開展[1]。開展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消防安全隱患,采取科學的安全防護措施,降低火災安全事故發生可能性。部分地區仍存在火災事故頻發問題,究其原因在于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人員未做好全方位的巡檢排查工作,也未對這種長期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隨著我國城鎮化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在建筑空間密集的城市區域內普遍存在多種消防安全隱患,而多元化的建筑結構和功能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難度。近年來各地區發生的火災事故有著不同的風險特點,而傳統單一的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模式很難保證消防安全信息反饋的時效性,無法針對各地區潛在的消防安全隱患制定科學的應急措施。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落實不僅離不開各部門的積極履職,還要求社會各界具備監管、落實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意識,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始終保持良好的消防安全監督檢查觀念,包括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消防安全違法行為處罰等,這也是保證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質量的前提條件。然而,個別單位并未對這項工作給予足夠重視,也不具備消防安全隱患防控意識,甚至刻意忽視消防安全隱患管理相關的法律規范,導致消防安全火災事故頻發[2]。監督檢查執法隊伍作為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主要執行者,其專業能力和執法力量直接影響著這項工作的落實情況。由于部分消防安全監督檢查機制體制存在一定限制,導致各地區現有的從業人員數量相對較少,最終取得的工作成效也并不理想。個別單位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存在明顯差異,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成效不理想。在現代化信息技術支持下,監督檢查執法人員應具備基本的知識儲備和業務能力,否則很可能影響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質量。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優化升級,各項軟件系統升級的速度也不斷加快,監督檢查執法人員也需要緊跟新時代發展趨勢,確保自身業務能力符合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更新發展的新要求。
二、現代化信息技術對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積極意義
現代化信息技術不僅能提升廣大社會公眾實時通信的效率,還能在短時間內快速處理海量數據信息,同時根據各項工作需求分析、整理,篩選相關數據信息,便于各單位從業人員快速、高效、精準獲取所需的數據信息,從而提高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執行的整體效率。目前現代化信息技術已在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例如,物聯網技術可以加強不同設備之間的數據共享、交換等功能,在時間與空間上突破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面臨的限制,切實提高這項工作的信息傳輸效率。而各單位從業人員即便來自于不同地區,也能在同一時間內掌握各類建筑的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情況。與此同時,在消防安全設備設施運行過程中,可以利用遠程監控系統了解目標區域內的設備運行變化,并借助大數據系統分析、處理各類復雜的數據信息,科學評定消防火災事故的風險等級,同時制定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火災事故防范措施[3]。基于此,在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中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不但能保障消防安全信息反饋的精準性,還能擺脫這項工作在時間與空間上受到的限制。
三、現代化信息技術在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中的應用
(一)提高消防安全監督檢查人員隊伍的業務能力
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離不開高素質的從業人員,在現代化信息技術配合下消防安全監督檢查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集中分析目標區域內的消防安全隱患特點、消防火災風險等級、應急救援難點等基礎信息,并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參加專業教育培訓。與此同時,相關從業人員可以借助虛擬場景還原真實的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現場,通過直觀化、立體化的方式判斷虛擬場景中潛在的消防安全隱患,從而顯著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結合各單位的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情況,深入挖掘目標區域內的消防安全隱患特點、消防火災風險事故發生規律,針對性制定消防安全風險防范措施。
(二)消防安全基礎數據庫
在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各單位可以將數據采集傳感器和程序終端安裝到消防設備設施上,結合各地區的實際發展情況建立消防安全基礎數據庫,同時利用管理系統實時監控各單位的消防安全監督檢查情況。將采集到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整理后,根據各單位的消防安全風險評估等級,對有限的消防資源進行科學配置,最大限度保障各單位的消防安全[4]。
(三)消防安全責任登記平臺
在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中,各單位可以通過建立消防安全責任登記平臺,詳細記錄目標區域內的建筑情況、交通情況、高危場所、應急救援難點等基礎信息,以便消防應急救援隊伍第一時間到達救援現場,針對現場發生的火災事故采取一系列的救援措施,并積極與當地交通、公安、燃氣等部門聯勤聯動。
(四)遠程監控系統
在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中運用物聯網技術時,可以針對目標區域建立遠程監控系統。例如,在各單位管轄的監控區域內,可以借助圖像識別技術獲取相應的圖像信息;在消火栓末端或消防水箱、水池等部位,可以利用液位顯示器來判斷目標區域的水位變化;在各類閥門、閉門器上安裝感知軟件,實時監測消防設備設施的啟閉情況[5]。利用遠程監控系統實時監控各地區的消防設備設施運行情況,不但能保障單位消防系統的運行安全,還能指導相關工作人員做好消防設備設施維護與保養工作,促使消防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全方位管控目標區域內的消防安全監督檢查情況。
(五)智能消防預警系統
高層住宅建筑在后續投入使用過程中同樣伴隨著各種消防安全隱患,因此在前期建造過程中可以積極推行智能消防預警系統。在物聯網技術支持下,有關單位可以對高層住宅建筑內部的消防設備設施、電氣線路進行監督與管控。移動互聯網技術可以及時發布火災事故預警信息,使得業主、消防安全監督檢查人員、應急救援人員等了解火災事故現場的實際情況。智能消防預警系統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可以全方位盤查高層住宅建筑內部中潛在的風險因素,為后續的火災救援工作提供便利。
(六)消防安全信息綜合處理系統
在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中建立消防安全信息綜合處理系統時,可以利用系統具有的數據統計功能保證海量數據信息處理的規范化,動態化管控目標區域可能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進一步確定可能引發火災事故或妨礙消防救援工作的影響因素,同時科學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和措施,進而保障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時效性和針對性,確保各單位從業人員第一時間處理消防安全隱患[6]。
(七)消防巡檢打卡系統
在消防安全監督檢查過程中,設置消防巡檢打卡系統,可以幫助相關工作人員及時消除消防安全隱患、排除火災事故誘因等。在實踐過程中,很可能因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不到位,影響消防安全隱患處理進度,使相關工作人員無法第一時間消除消防安全隱患。各單位在目標區域內建立消防巡檢打卡系統,可以幫助相關工作人員高效、精準落實各項消防安全巡檢工作,使相關工作人員自覺履行消防安全主體責任,避免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流于形式。
(八)窗口服務系統
新時期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逐漸融入廣大基層群眾中,搭建窗口服務系統不但能擴大消防安全知識共享范圍,進一步增強社會公眾的消防安全意識,還能幫助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人員發現現場存在的問題,被檢查單位也能根據系統反饋信息作出相應整改,以此保證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針對性。
四、現代化信息技術在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中的改進措施
(一)提高信號探測器和傳感器精度
在現代化信息技術支持下開展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時,應嘗試將物聯網技術接入建筑住宅及各類消防設備設施,在所有建筑住宅和設備之間形成一個穩定的物聯網。現有的信號預警設備無法保證信息探測的精度,如煙花探測器極容易被粉塵等外界因素所影響,導致這類探測器經常發布錯誤的預警信號,因此在未來發展階段需要提高信號探測器和傳感器的精度,確保這類設備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7]。大部分地區的住宅建筑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在住宅建筑內部很難保證無線信號傳輸效率,而光纜鋪設又具有一定的難度,導致住宅建筑內部的信號傳輸效果無法保證,使物聯網技術無法充分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結合新時代對消防安全檢查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對信號探測器和傳感器樣式進行大膽創新,在保證設備使用功能的基礎上,確保其與現場空間環境相協調。
(二)實現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全覆蓋
在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部分地區采取雙隨機的方式,但這種方式無法實現全覆蓋的基本目標,從而導致有關單位的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落實不到位[8]。針對以上情況,有關單位必須提高現代信息化技術在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中的應用程度,保證各種因素權重設置的合理性,督促各單位開展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另外,有關單位還需要及時淘汰落后、破損的消防設備設施,針對高層建筑、地下空間、大型場所等應急救援工作的實際需求,積極研發高質量的消防設備設施。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還需要不斷拓展消防應急救援工作的業務覆蓋范圍,對空中、海上消防救援設備進行更新換代。
(三)拓展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全鏈條
有關單位應將現代化信息技術貫穿于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全鏈條,充分發揮各項技術手段具有的靈活性、針對性等優點,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拓展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覆蓋范圍,并保證這項工作落實的有效性[9]。在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全鏈條中,可以借助消防安全巡檢打卡點,對每一環節的消防設備設施運行情況進行監督與管控。此外,在火災事故現場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時,還需要動態化標記應急救援人員所在位置,進一步提高應急救援工作的安全性和時效性。
結語
近年來,現代化信息技術在我國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中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在提高消防救援工作效率的同時,還能督促各單位履行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職責。在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未來發展中,仍需要不斷深化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依托于先進的信息技術提高消防救援工作效率,真正為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創新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馬瑩.信息化技術在防火監督工作中的應用策略[J].消防界(電子版),2021(12).
[2]王韋.新時代信息化技術在防火監督工作中的應用[J].今日消防,2021(04).
[3]侯瑩.新時代信息化技術在防火監督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21(04).
[4]吳翔華.防火監督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探析[J].四川建筑,2021(01).
[5]樊燕青.基于大數據時代下消防信息化建設的研究[J].今日消防,2022.
[6]劉旭明.智慧消防在防火監督中的運用與發展[J].消防界(電子版),2022.
[7]李國偉.大數據信息時代下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的開展策略分析[J].今日消防,2023(06).
[8]王希.消防監督檢查業務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探討[J].消防界(電子版),2021(01).
[9]李濱.新形勢下消防智能化監管淺析[J].居業,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