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新磊 苗子羽








摘 要:【目的】基于專利數據對起重領域的發展形勢進行具體分析,明晰了河南省起重設備產業的發展態勢,為相關起重企業的發展方向和專利布局提供參考。【方法】以專利分析為工具,依據主要分析指標,結合研究需要,繪制出各種類型的用以描述相關指標狀況與趨勢的圖表。【結果】通過對圖表的分析與解讀,圍繞申請趨勢、地域分布、專利申請流向、國外在華專利申請布局等維度,對河南省起重領域的專利信息統計分析。【結論】目前河南起重企業在其專利申請中實用新型占主要部分,專利布局及保護意識仍有待提高,在技術研發力量和專利布局戰略仍比較薄弱。
關鍵詞:起重;專利分析;河南省;發展態勢
中圖分類號:G306;TH21?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3-5168(2023)08-0135-05
DOI:10.19968/j.cnki.hnkj.1003-5168.2023.08.028
A Patent-Based Analysis of the Henan Crane Industry
FANG Xinlei MIAO Ziyu
(Xinxi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Center,Xinxiang 453000,China)
Abstract: [Purposes] Based on the patent data, this paper makes a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crane equipment industry, clarifi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rane equipment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patent layout of relevant crane enterprises.? [Methods] This paper uses patent analysis as a tool, draws various types of charts to describe the status and trend of relevant indicators according to the main analysis indicators and the needs of research. [Finding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art, this pape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patent information in the crane field of Henan Province about the dimensions of application tre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patent application flow, and the layout of foreign patent applications in China. [Conclusions] At present, the utility model of Henan crane enterprises accounts for the main part of the patent applications. The awareness of patent layout and protec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techn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rce and patent layout strategy are still relatively weak.
Keywords: crane; patent analysis; Henan Province; development trend
0 引言
科學技術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推動著起重設備向大型化、自動化、集成一體化發展,也為起重設備帶來專用性,以適應特定場合的特殊功能和要求。起重設備不僅技術難度高,產品成本高,而且工作環境復雜,其涉及的技術面比較廣,直接體現了當前機械制造、液壓與電控、動力、制動、傳動、原材料熱處理、自動化、計算機和網絡、智能化與遠程控制等多種學科的科學技術水平,可以說國際國內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直接體現了起重設備產品技術創新發展高度[1]。
目前我國起重行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產品研發、創新實力及產品覆蓋面上具備較強的競爭力,但是現有產品綜合質量仍無法同國際一流產品相比,尤其是大噸位產品還是依賴于歐美和日本的產品。中國的產品型譜覆蓋,更多的是選用與購買國外同類產品幾乎一樣的零部件進行組裝而成的,仍未掌握真正的核心技術,表現出來的整機性能遠遠達不到國際一流產品的綜合性能指標。國內企業生產能力相對過剩,中小起重企業過多,市場競爭不規范,過多采用降價政策,影響了行業的正當競爭[2]。因此,我國起重設備要想真正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必須大力開展基礎研發,在開展產品關鍵技術和工藝研究的基礎上,做好優化匹配,全面提升現有產品整機性能和質量[3]。
本研究基于專利數據對國內外及河南省起重領域的發展形勢進行具體分析。
1 起重設備專利總態勢分析
1.1 專利申請發展趨勢
對近20年全球起重領域專利申請趨勢和主要專利產出地域起重設備專利申請趨勢進行統計,統計結果如圖1所示。
近20年的技術發展按專利申請的情況分為兩個階段。
平穩發展階段(2003—2006年)。專利申請量整體呈上升趨勢,保持緩步前進,主要是由于起重領域經過多年的發展,技術日趨成熟,大企業的研發熱度降低,但由于全球化經濟浪潮的沖擊,各企業不得不加大研發力度,開拓市場,提高市場競爭力,因而這一時期,世界頂級起重機公司之間的兼并與聯合,有關起重領域的新科技研發正處于力量積累和不斷探索的階段。
快速增長階段(2007年至今)。專利申請量開始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這一時期,自動化起重機采用全電子、數字自動化技術,通過大數據平臺、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駕駛技術及可視化圖像技術,綜合集成系統內各種專用設備、輸送系統、檢測識別系統、智能倉儲運輸設備等,實現集成一體化自動搬運系統[4]。這也使起重設備生產模式和產業形態發生重大變革,專利申請量也隨著新技術、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工藝的發展不斷快速增長,在2020年達到32 686件,是開始快速增長年份2007的7倍多,由于專利申請公開需一定時間,2021年和2022年的專利申請尚有一部分未公開,檢索結果不能準確反映該年實際申請量。
新的技術革命帶動了這一時期起重設備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國企業抓住了這一時期的技術發展方向,申請了大量相關專利,從而占據了國內市場優勢地位,中小噸位產品目前國際市場已經是三分天下局面,主要是歐美品牌、中國品牌、日本品牌,大噸位產品還是處于歐美和日本產品的控制之下。
1.2 專利地域分析
起重設備的全球專利申請分布情況,如圖2所示。由圖2可以看出,其主要有兩個特點。
第一,技術研發力量較強、擁有起重領域大型跨國企業的國家申請量較大。例如[5],以神鋼、日立、多田野、小松和石川島為代表的日本名牌,在眾多國家和地區中,日本公司的專利在申請量上占有著很大的優勢,日本公司整體科研投入力度大、科研成果多,擁有更適合用戶性價比需求的成熟產品,與中國在350 t以下噸位的產品有著強烈的競爭,其技術研究重點和在中國的專利布局值得研究與關注;歐洲作為工程起重機的發源地,利用在超大、非標特種起重設備方面的生產和技術優勢,在國際市場400 t以上的大噸位和超大噸位占主導市場,主要廠商有利勃海爾公司、德馬格公司等;擁有馬尼托瓦克的美國的申請量排在第三位。
第二,新興市場國家擁有較大申請量。隨著中國對基礎設施、房地產、資源開發等固定資產投資的全面投入,中國各大起重設備企業大力進行產品研發與技術創新,有效地擴大了起重設備產業的市場份額,并在中小噸位起重設備產權占據主導地位,各市場主體為了搶占市場,在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加大了專利布局的力度。
1.3 專利申請流向分析
全球專利申請的流向,如圖3所示,從中可以發現專利申請人對所進行專利布局地區的市場和技術競爭的重視程度,其呈現出四個特點。
第一,相比國內的專利申請量和國外對外的專利申請量,中國的對外申請專利較少。中國申請人隨著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提高,對專利的重視和保護力度加大,相對重視專利的市場屬性,逐漸把專利作為從市場中獲取收益的手段,這固然造成專利申請量的快速增長,但中國企業目前仍局限于國內申請,對外競爭意識和專利布局比較薄弱,對專利的保護主要停留在開發國內市場的層次,且一些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依靠進口,還處于技術研發的上升期,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研發實力和對外布局競爭意識。
第二,日韓地區向外申請的專利絕對數量相比歐美地區要少,大部分局限于在國內布局,這和日韓地區起重龍頭企業數量多有關,國內競爭激烈。向外申請布局的專利主要流向歐洲、美國,但也注重于搶占中國市場,布局了較多的核心專利。
第三,歐洲和美國對外專利申請較多,雙方互相重視對方市場的需要,幾乎布置相同數量的專利。歐洲的專利布局相比美國更加均衡,中、日、韓、其他地區都布局較多專利,在起重技術先進和市場規模大的地區都進行了專利布局。
第四,各個國家和地區對外申請的專利占比都不大,一般會選取比較重要、關鍵和核心的專利技術向外申請,對外側重于全面的保護,以期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1.4 國外在華專利申請布局分析
由于起重設備屬于傳統重工業領域,而國外在起重設備領域的技術發展較為先進,為整體分析國內起重設備領域,有必要對國外來華專利申請進行分析,結果如圖4所示。由圖4可以看出,日本的專利申請量最多,其次為德國和美國。日本、德國和美國是傳統的工業強國,在起重領域的技術較為成熟、先進,是我國起重設備企業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國外在華布局的專利申請類型以發明為主,這是因為國外來華的專利申請所要求保護的技術往往也是國外的企業認為比較重要的,而發明專利的權利較穩固,易形成專利優勢,且想要以此占領中國市場的技術。
2 河南省起重設備在全國的地位概況
2.1 專利量在全國的地位概況
通過對全國各省區市的起重設備專利數量和有效專利數量進行分析,得到表1。其中,江蘇省、山東省、河南省、浙江省、廣東省的專利總申請量和有效專利量均排名前五位,相比其他省市優勢明顯。
河南的起重設備專利申請總量和有效專利申請量排名分別排名第3位、第5位,體現出河南的創新主體不僅在起重領域具備雄厚的研發實力,而且相關專利質量高,專利布局合理。
2.2 發明、實用新型申請的趨勢分析
對河南省起重設備專利發展階段各類型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如圖5所示。
實用新型專利與整個河南省專利申請趨勢一致;發明專利的數量在2005年之前為個位數,在2006—2016年呈快速增長趨勢,數量從2006年的13件逐步發展到2013年的89件,至2014年突破百件,達到110件,2015年為150件,并隨后2016年突破200件,2016年至今,由于發明專利需要申請日之起滿18個月公布,其趨勢目前穩定向上發展,2021年達到349件。
在河南省有關起重領域的15 511件專利申請中,實用新型占比84%,發明占比17%。由以上數據可知,在河南省有關起重設備領域的專利申請中,絕大多數的專利申請類型是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較少。一方面,其專利布局符合機械行業特點,選擇實用新型作為專利保護布局策略,輔助少量發明專利,維護成本低,審查程序簡單,創造性標準相對低,授權較快,比較適宜對小發明的保護;另一方面,還須進一步引導發明人和申請人合理進行專利布局,以更好保護發明人和申請人的創新智慧貢獻。
2.3 申請人分析
河南起重設備專利的申請人類型如圖6所示,81.48%的專利申請來自企業;個人占比14.85%;大專院校占比3.53%;科研單位和機關團體各占比0.33%和0.2%。
企業作為技術的直接應用者,專利技術大量的掌握在企業手中,有利于促進知識產權的運用以及行業的發展。同時關注到申請人中個人申請占比達到了14.85%,這一方面說明該領域的技術門檻不高,個人比較容易進入該行業,另一方面說明河南在起重領域存在大量的研發人員,但個人申請面臨技術轉化運用的難題,需要進一步加大專利轉化平臺的構建。
此外,大專院校與科研單位申請人總占比達0.53%,說明大專院校與科研單位在河南省起重領域的發展過程中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沒有進行較多研發和技術積累,未做好產學研結合,需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的聯系與合作,堅持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地位,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各負其責,共同促進起重領域的專利產業化,或利用大專院校與科研單位的資源,提高研發效率。
2.4 有效專利的維持年限
各國在華有效專利的維持年限情況如圖7所示。日本、瑞典和意大利的專利年限都達10年以上;其次為德國、美國、法國和荷蘭的專利維持年限分別為9.9年、9.8年、9.5年和9.8年;韓國和英國維持年限分別為8.5年和8.7年。上述國家的專利維持年限均在8.5年以上,且各國在華專利的維持年限差別不大,說明其在華專利有效維持時間長,反映出其非常重視該類技術,該結論與1.4小節國外在華專利申請布局分析結論一致。
專利維持年限反映創新主體的專利運用和管理能力,而中國的起重設備專利維持年限為4.2年,相較于其他8個國家的維持年限較低,說明中國專利類型實用新型占比居多,所含技術質量一般,維護需求性不高,建議中國企業重視專利的有效維護,同時加快新技術的研發。
3 結論
中國專利申請趨勢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專利申請趨勢有明顯區別,除中國外,其他國家近20年來,有關起重設備專利的申請量基本保持一定的申請量,并未出現大幅度的波動。中國起重設備企業從自身優勢的零部件、加工制造、控制方法等領域出發,加大專利申請和保護的力度,以期與國外大型企業更好地展開競爭,將起重設備的專利申請量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起重技術的專利布局集中于起重技術強國和近年來起重設備市場規模快速增大的新興市場等國家和地區,顯示出起重設備產業與技術和經濟發展的密不可分的關系。日本、歐洲和美國等市場主體都注重于搶占中國市場和與中國企業展開技術競爭。
河南和國內起重設備專利申請存在同樣的問題:實用新型明顯居多,對外申請量少。顯示出我國起重領域專利申請大,但非該領域技術強國的事實。我國企業要在競爭中突出重圍,就要加強與國外大公司的技術合作,不斷尋求技術突破,重視專利申請質量,注重新技術在起重領域的應用,把握技術研發熱點,研發擁有更多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來提高競爭力。
河南起重設備專利維持年限為3.3年,低于中國的起重設備4.2年的專利維持年限,企業對有價值的創新技術應盡可能提交發明專利申請,以延長保護期限,同時要提高專利撰寫質量,以便獲得授權。
參考文獻:
[1]李志勇,馬志強.淺談國內起重機械發展現狀[J].起重運輸機械,2020(17):35-37.
[2]俞有飛.我國起重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J].起重運輸機械,2019(14):35-38,63.
[3]李娟娟,趙九峰,王允,等.我國起重機械技術及發展特點分析[J].河南科技,2017(21):90-91.
[4]岳文翀,張培,趙麗媛.起重機械智能化發展及標準需求分析[J].起重運輸機械,2021(22):62-65.
[5]汪鼎華. 湖南厚德重工機械有限公司技術創新戰略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5.
收稿日期:2022-12-06
基金項目:基于專利信息的河南省起重設備產業分析(2021sj117)。
作者簡介:方新磊(1987—),男,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知識產權;苗子羽(1988—),男,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