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彬倩
懷揣文學夢的我,選擇了一份自己熱愛的事業——教孩子們寫作。這是我最靠近文學的一種方式。再者,小學生的作文,想必也難不到哪里去。我毫無顧慮、大搖大擺地走進了這一行。
一間教室里,十幾個孩子,我站在他們中間侃侃而談,和底下這群不到10歲的孩子大談文學之美,我陶醉在自我的世界,忘乎所以。
40分鐘的課,一晃而過,當“開始寫”的指令下達時,一雙雙迷惘的眼睛撲閃撲閃地望著我,就像發現一個剛從宇宙飛船中走下來的火星人。他們歪著腦袋,久久下不了筆。我有些無奈,認為他們不夠“聰明”。
無奈之下,我調整思路,將自己泡在各類教輔書和資料里,這架勢,放在古代,就是進京趕考。我幻想這節課后,孩子們的筆下會出現一篇篇曠世佳作。“寫一個人的時候,不僅要描述外貌,還要寫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活動。要細膩、具體……”一堆堆專業詞匯變成了一枚枚子彈,從我機關槍似的嘴巴里掃射在課堂上。
40分鐘,我沒有停歇,結果是,我口干舌燥,精疲力盡,底下的孩子們呢?個個“中彈”,傷得不輕。他們申訴,太難了!聽不懂!不會寫!這場戰爭,我痛失一半“兵力”。當初的熱情消耗殆盡,我像一只無頭蒼蠅,失去耐心。
一個午后,我帶兒子去公園玩。接二連三的挫敗讓我無心陪伴他,我打發他自己玩耍。他不一會就跑出了我的視線范圍,我起身尋找,發現他正蹲在一簇小雛菊前,小雛菊這會兒開得正艷。看到我來了,他抬起頭說:“媽媽,這個花好香啊!”
“有嗎?我不覺得。”
“哪有啊,明明很香,你站得那么高,鼻子離得那么遠,當然聞不到啊!你得蹲下來,和我一樣高才可以。”
他站起來,拉著我一起蹲下去,倏地,一股淡香抵達鼻腔。“怎么樣,香不香?”“嗯,香!”
兒子的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不論是之前在學生面前大談文學還是填鴨式灌輸,我都是用高高在上的姿態俯瞰他們,用生澀、深奧的語言和他們進行著不平等交流。例如“一波三折的心理活動”這一知識點,對于孩子們來說,晦澀難懂,我需化繁從簡,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創造一個場景,幫助他們去深刻體會和捕捉自己的心情。這并非易事。
我開始收集孩子們的喜好,他們一改往日的沉悶,眉飛色舞地講著各種喜歡的事物,快樂得像一只只小鳥。課程設計方案經過多次推翻,在一個深夜敲定了最終版本。
上課當天,我早早來到教室布置,黑板最上方一行準備了第一輪驚喜,分別是現金100元、10元、1元。第二行準備了現金100元、一顆糖、一盒德芙巧克力,第三行是能夠得到前兩個獎品的附加條件,分別為“當堂完成5篇作文”“表演舞蹈”“下課就可以吃”。我用9張白紙將這波驚喜蓋得嚴嚴實實,不留下一絲縫隙。
果然,當小家伙們踏入教室,看到黑板上的9張白紙時,一個個都露出了好奇的表情,我順勢抓拍下這一張張最真實的照片,趁熱打鐵:“孩子們,我看你們今天進來的時候,好像都若有所思啊!”
“老師,黑板上的是什么呀?”
“哈哈,你們猜。”
第一輪的心情捕捉成功。等我公布這次活動后,底下尖叫聲陣陣,我從未看過他們如此興奮,趕緊連拍“咔咔咔”。
我請了一個平時特別調皮的男孩,他走上來,揭開第一張白紙,當看到是100元現金大獎后,顯然有些不知所措,底下的“觀眾”坐不住了,我讓他繼續揭開,又是一張100元時,這只頑皮的猴子徹底傻眼了,站在那里久久不動,我在他耳邊告訴他,要記得你現在的感覺呀,人生可不是每天都有這么好的運氣。他連連點頭。孩子們的反應讓我的手停不下來,我快速幫助他們記錄這一個個難忘的時刻。我示意他趕緊看看第三個是什么,“當堂寫5篇作文”的大翻轉嚇得他坐在地上,這一場景可逗壞了在場的所有人,他突然站起來:“這也太刺激了吧,我的心情啊就和坐過山車一樣,好不容易飄到了云端,結果又被重重摔下來。”此句一出,全場一片掌聲。后面的兩輪,掀起了一波又一波高潮。課后,他們分享著甜美的巧克力,我呢,輕輕松松收獲了一段段精彩的文字。
原來,蹲下來,和孩子一樣的高度,會聞見一陣別樣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