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克里姆特是19世紀下半葉象征主義繪畫中“維也納分離派”的杰出領袖,是一位既具獨特藝術個性,又以強烈民族風格見長的繪畫大師,他所認為的“只有通過藝術,不斷滲透到生活中去,藝術家才能找到基礎,以取得進步”的觀點與他的藝術實踐可以證明他對現實生活的感受是相當敏銳的,無論是在藝術理論還是在藝術實踐方面,克里姆特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就。
關鍵詞:“維也納分離派”;平面裝飾化;綜合材料
隨著現代藝術的發展,更多的畫家不再追求古典主義所倡導的用光影和素描關系表現客觀物象,而是更多地追求通過作品表達自己個人的主觀情感。色彩和構圖是個人情感的載體,尤其是色彩,具備了強烈的主觀化傾向?!熬S也納分離派”在這一觀念的倡導下誕生了,克里姆特則是“維也納分離派”的代表人物。
一、以人物為主題的裝飾畫的藝術特征
在歐洲的傳統文化中,傳統手工藝的地位一直無法和繪畫相提并論,傳統手工藝不被認為是高雅藝術。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曾經不被大家所喜愛的平面裝飾藝術獲得了人們的青睞,人們對藝術的評價呈現出多元化傾向??死锬诽赜捎诔錾谝粋€從事金銀雕刻兼銅版工藝的家庭,從小就接觸了許多有關傳統手工藝和鑲嵌畫的知識,他把傳統手工藝和現代藝術完美地結合了起來,開創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克里姆特的以人物為主要表現對象的裝飾畫通常不是單純地描繪某個人物,而是把對生命的思考融進了他的藝術作品。人的誕生、成長、衰老、死亡都能從他的作品中得以體現,他把繪畫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死锬诽夭粌H僅是一位畫家,更是一位對生命有著深入思考和感悟的哲學家,他把濃郁的裝飾風格與哲學思考相結合,通過繪畫表現出了深刻的思想內涵??死锬诽貜闹袊鴤鹘y藝術、歐洲鑲嵌畫等藝術表現形式中汲取養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并開拓出了一種新的油畫表現形式。
克里姆特常常把不同表情、狀態的女性人物放置在矩形的畫面上,這些女性形象并不是清晰明了的,而是模糊的、充滿神秘感的。流動的曲線使畫面充滿生命的活力。畫面線條流暢又富于變化,橘色、金色等明亮的顏色構成一個個色塊,整個畫面籠罩在金色明亮的色調中。在克里姆特剛剛嶄露頭角之時,他的作品引起了極大的爭論,批評者不計其數,克里姆特受到了連續不斷的攻擊。他的作品中的女性經常流露出不屑表情,仿佛是克里姆特對批評者的回擊,表達了克里姆特對批評者的不屑和對自己作品風格的肯定,如克里姆特的名作《達娜厄》,畫面既有寫實感又有抽象感,獨特的色彩和構圖方式使他的作品有著特別的裝飾意味。當然,克里姆特的很多作品并沒有什么深刻的含義,僅僅是作者在創作時靈感的迸發??死锬诽氐淖髌分薪洺3霈F金色、橘紅色等極其鮮艷明亮的顏色,這是因為克里姆特經常使用綜合原料。例如在畫面上貼上真正的金箔來代替顏料中的金色,用貝殼和羽毛等代替色彩塊面和線條,所以畫面上色彩的裝飾感極為強烈,金色甚至可以用輝煌來形容,伴隨著扭曲的人物,其表現出的藝術效果也是與眾不同、獨樹一幟的。
克里姆特的作品《吻》描繪了一對戀人在花叢中相擁而吻。畫家用大的幾何塊面表現了戀人的身體,而在他們金色的、大的身體塊面上還描繪了一些更小的幾何形狀。男性的身體上描繪著黑色、白色、灰色等矩形色塊,這些色塊并非毫無秩序地排列著,它們都與男性站著的身體成平行排列,形成了強烈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女性的身體塊面雖然也是用金色作為底色,但是她身上的幾何圖形和色彩則與男性形象的不同。女性身體上的幾何形多為圓形和旋渦形,色彩也不同于男性的黑、白、灰色系,而是藍色、紫色、紅色、湖藍色等鮮艷的彩色。不同的形狀和色彩使畫面充滿變化而又生動,而兩人身體的底色都使用了金色,相同的底色使畫面協調統一。
戀人腳下的花叢用藍色、紫色、湖藍等顏色構成,與女性身上的幾何形的顏色以及這對戀人頭上的裝飾花瓣的顏色相呼應。人物的身體、花叢和背景都被分割成了幾個大的塊面,這種裝飾性的分割方式和色彩搭配是克里姆特藝術作品的典型特征,克里姆特作品的裝飾性也由此體現。
克里姆特曾借助神話題材表達了“維也納分離派”與過去派別分離的決心。在“維也納分離派”的第一屆展覽上,克里姆特繪制了一幅海報,海報的主題為:忒修斯除掉米諾陶洛斯。米諾陶洛斯是克里特國王的妻子與牛生下的怪物,被關在克里特島的迷宮里,而勇士忒修斯為了消滅米諾陶洛斯挺身而出,最終除掉了這個怪物。
該海報分為兩個部分,上半部分作者用線條勾畫了健壯的忒修斯和牛頭怪物米諾陶洛斯。右側站著女神雅典娜,她手中的美杜莎盾牌雖然并沒有畫完整,但是依然可以感受到美杜莎盾牌的對稱形式。而對于盾牌上的美杜莎形象,畫家則進行了夸張處理,用旋渦紋表現美杜莎的頭發,眼睛是黑白兩色的圓形,牙齒則是白色的三角形。通過幾何形狀的組成形成了裝飾感極強的畫面。盾牌的顏色、雅典娜頭部的顏色與上半部分忒修斯大戰的畫面色彩相呼應,而雅典娜的紅色下半身則與它們形成對比,從色彩角度來看,整個畫面既有對比,又有統一,既和諧又不沉悶。
這幅作品并不是單純地描述了一個神話故事,雅典娜充滿智慧的守護者形象象征著克里姆特也會如雅典娜一樣,守護著“維也納分離派”,即使有著眾多不滿、批評與質疑的聲音,克里姆特也會如雅典娜一樣守護著“維也納分離派”。
克里姆特的作品具有典型的現代繪畫特征,無論是用抽象的風格還是平面的表現方式,或者是夸張的造型和色彩,其目的都是為表達創作者的思想、情感服務。克里姆特的許多作品都具有象征含義,雖然其含義不能被大多數人理解,但是畫家并不在意。對于克里姆特來說,他并不期待讓所有人都對他的作品滿意稱贊。他的作品能被多少人看懂、理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懂、理解他的作品的人是誰。同為“維也納分離派”的另一位畫家席勒也持有相同觀點,他認為畫家為了迎合大多數人的審美和獲得大眾的肯定而創作并不是一件好事,作品只能被小部分人理解也不錯。
克里姆特的繪畫極具裝飾性,因此他的許多作品都具有裝飾用途,例如《貝多芬飾帶》。《貝多芬飾帶》是克里姆特為“藝術之家”設計的一套壁畫作品,作品取材于貝多芬的交響樂《歡樂頌》。《貝多芬飾帶》這幅壁畫構圖并不同于其他壁畫,大多數壁畫都是彩繪圖案占據整面墻壁,沒有大的留白,但是這幅長達34米的壁畫的設計卻獨具匠心:采用飾帶的方式,僅墻的上半部分繪有圖案,墻面的下半部分則保留了墻面原有的白色,墻面上半部分裝飾意味濃厚的飾帶與下半部分的白色墻面形成了鮮明對比??死锬诽卦诶L畫時常通過綜合材料的運用來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裝飾飾帶的金色部分在繪制時加入了真的金箔,看起來更加光彩奪目,克里姆特藝術中濃厚的平面裝飾主義風格也由此體現。
除了對綜合材料的運用,克里姆特還借鑒了非洲面具的色彩和裝飾形式,以及對浮世繪的色彩、線條、形狀的表現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貝多芬飾帶》的創作中,克里姆特巧妙地運用了這些元素,把圓形、矩形等幾何體進行了夸張變形的處理,顏色多用金色、明黃色等鮮艷明亮的顏色。
在圖案構成上,克里姆特將同一人物形象進行了重復構成,使畫面看起來和諧統一且有規律,形成了強烈的節奏感和韻律感,突出了壁畫的裝飾性和形式美感。中國傳統美術語言也對克里姆特的繪畫產生了深遠影響。區別于西方繪畫強調用焦點透視來塑造空間感,中國畫則是用色彩、線條、散點透視等來描繪所表現的對象。克里姆特借鑒了中國畫的表現形式,在《貝多芬飾帶》這幅作品中,拋棄了使用焦點透視和光影明暗來表現畫面,利用流暢的線條和大面積的色彩對比營造出了強烈的裝飾效果。
克里姆特進行藝術創作的時期正值維也納社會動蕩不安,現實使人疲憊而恐懼,只有在藝術的世界里,克里姆特的精神才能得以放松。和克里姆特的其他許多作品一樣,《貝多芬飾帶》不僅僅是一幅裝飾繪畫,更是畫家內心情感的體現。
克里姆特后期作品受中國民間美術影響,在用色時更注重表達其內心情感。中國民間美術在用色上多使用純色。以年畫為例,多使用紅色、紫色、綠色等作為主色,色彩鮮艷、純度高,畫面鮮艷明朗、喜慶熱鬧。強烈的色彩對比加強了畫面的喻義性和視覺張力。
二、克里姆特繪畫中具象與抽象的結合
從原始社會開始,抽象化的藝術作品就已經存在。人們在巖石、洞穴等處鑿刻著各種抽象的圖形與符號,這些圖形與符號通常代表與當時人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動物或者植物,表達了人們對豐衣足食、風調雨順的美好期盼。例如,原始人類認為通過壁畫的形式,把自己想要獲得的事物畫在巖壁上便可以達成心愿,這一時期的抽象繪畫是與人類的物質需求和生存息息相關的。而在古埃及,藝術則是為統治者服務,畫匠用硬朗的幾何線條繪制出的幾何圖形是統治階級權力與威嚴的象征。然而,隨著經濟和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的需求不僅限于物質需求,藝術也由單純表達人們對物質的渴望逐漸向表現人的內心世界轉變。克里姆特就是把抽象與具象相結合,通過繪畫傳遞著自己的思想情感的典型代表。
克里姆特的名作《阿黛爾肖像Ⅰ》描繪了一位上層貴婦人阿黛爾的形象。整個畫面呈現金色色調,人物的臉部用寫實的方式描繪,阿黛爾眼神迷蒙,她的雙手交叉放在胸前,掩飾著一只殘疾的手指。人物衣服的塑造方式則和人物面部的塑造方式不同??死锬诽匮永m了他以往運用綜合材料表現畫面的特點,將黃金鑲嵌在了畫面的金色部分,畫面被金光閃閃的黃金襯托得華貴富麗。金色衣服上裝飾有半圓形、矩形等形狀的幾何圖案,更加突出了衣服的華麗和人物高貴的身份和優雅的姿態。人物的面部是寫實的,而華麗的衣服和背景則體現出了裝飾風格??死锬诽貙⒕呦笈c抽象兩種表現方式巧妙結合,把情愛的交織和莫名的感傷藏于絢爛的表象之下,畫家深厚的創作功力和想象力可見一斑。
《吻》是克里姆特的抽象主題代表作之一。人物本身是寫實的,而畫面中的背景和人物衣服上不規則排列的裝飾圖案則是抽象的。但是,具象的人物和抽象的衣服、背景并沒有不協調,而是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吻》中的抽象性就在于璀璨的斗篷包裹住男女的身體,是青春短暫、愛情虛幻的啟示。
對哲學的探索和對生命的思考也是克里姆特作品的主題之一。他常用兒童、老人、孕育新生命的女性等形象來表達他的哲學觀,用“掙脫”束縛的懷孕女性與畫面中其他還在被束縛著的人們進行對比,以此來表達新生命終將掙脫束縛、光明終將戰勝黑暗的思想。
三、克里姆特風景畫的色彩與構圖
除了以人物為主題的繪畫作品,以風景為主要題材的作品也在克里姆特繪畫生涯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如果說克里姆特的裝飾繪畫帶有憂郁、傷感的情調,那么他的風景畫就如同治愈迷茫與悲傷的良藥??死锬诽氐娘L景畫描繪了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絢麗的色彩歌頌著春天的生機勃勃。克里姆特的風景畫沒有像他的裝飾畫那樣用華麗的金箔裝飾或者鑲嵌,也不像裝飾畫那樣華麗,而是透著清新自然的情調。
城堡、松林、湖畔、森林等是克里姆特創作不變的主題。沒有反復修改的素描底稿,只有畫家的肆意揮灑。他的風景畫柔和而平靜,這些作品不需要取悅任何人,只需要表現畫家在創作時的真實內心。
《向日葵農場花園》是克里姆特的風景畫代表作之一。畫面描繪了農場花園的局部。綠色與紅色幾乎占據了整個畫面,加上藍色、紫色、白色等色彩的點綴,表現出了生機盎然的景象。畫家用精巧細密的筆觸描繪了上百朵顏色不同的花朵,作者把作為主角的向日葵畫得比其他花朵略大,葉子也更加茂盛,使其在面積上大于其他花朵,使觀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向日葵上。畫面中的花朵向四周延伸,給人以無限的遐想。而在構圖形式上,克里姆特采用了對角線構圖,前景與背景以對角線的形式連接,畫面活潑而不凌亂。而綠色的草地也恰到好處地平衡了整個畫面。
卡默城堡是克里姆特常用的取景地點。由于畫家經常坐在船里作畫,所以畫面的角度別具一格。地平線處于過高或過低的位置,畫面的空間感和縱深感完全消失或者被弱化,因此,克里姆特的風景畫便具有了平面感和裝飾意味。
《水堡》這幅作品中,岸上的景物與水中的倒影呈現對稱狀態,水平線位于畫面中央。克里姆特還獨具匠心地布置了虛實的對比:對岸上的房屋、樹叢進行了精細的刻畫,而湖中倒影則是模糊不清晰的。
無論表現的對象是人物還是風景,克里姆特都將平面化、裝飾化的風格融入了他的作品。豐富的想象力、具象與抽象相結合的表現方式,都使克里姆特成為“維也納分離派”中旗幟般的存在。
參考文獻:
[1]張宗磊.克里姆特的繪畫藝術[J].絲綢之路,2010(4):86-87.
[2]徐采韻.象征主義大師:克里姆特[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20.
[3]劉寶成,張金玲.評析克里姆特繪畫作品中的裝飾美感[J].現代裝飾(理論),2014(6):118.
[4]李心瑜.克林姆特的藝術表現:以《吻》為例[J].東方收藏,2022(4):75-77.
作者簡介:
鞠曉晨,遼寧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裝飾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