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言
悠悠山海,沐日月而浩莽;泱泱華夏,歷苦難而輝煌。中華兒女抵御外辱、保衛家國的赤子之心,不避禍福的家國情懷,已融入骨血,縱滄海桑田,仍矢志不改。
縱觀歷史洪流,屈子危冠寒衣,行吟江畔,一念是楚,萬念亦是楚。愛國忠君是他一生的執念,香草美人是他畢生的追求。杜甫茅屋草堂,執杖廬前,思為國,憂亦為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他無盡的悲愴,“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是他崇高的理想。
一百年前,山河破碎,國弊民窮。一行人于亂世中覺醒,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陳獨秀創辦《新青年》,以喚起民族覺醒為己任;李大釗奔走呼號,勇往奮進,為理想信念不懼犧牲。魯迅棄醫從文,在彷徨中吶喊,以圖喚醒麻木的國人;毛澤東堅定革命理想,激揚文字,指點江山,帶領人民建立新中國。他們不懼危難,于暗夜中,甘做燃燈者,破除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帶領民眾走向光明。
國之初立,百廢待興,然外敵虎視眈眈,戰火燒至邊境,數百萬志愿軍跨江援朝。縱使敵人的機槍掃射瘋狂,黃繼光不曾退縮;縱使敵人的燃燒彈火力猛烈,邱少云不曾移動;縱使長津湖冰霜凜冽砭人肌骨,英勇無畏的志愿軍們仍奮勇殺敵,扭轉戰局。他們抵御外辱,保衛家國,是為國之安定、民之安康。茍利國家生死以,不因禍福避趨之。
戰火已熄,硝煙已散,英雄的中華兒女投身于祖國建設的洪流中。錢學森不畏艱險,毅然回國,為祖國發展建設奉獻一生;袁隆平沖破傳統,孜孜不倦以求倉廩豐實;屠呦呦焚膏繼晷,以醫者仁心提煉青蒿素。他們用自己的智慧與汗水,鑄就了中國的夢想。
今日,山河無恙,國泰民安。“蛟龍”深潛,“北斗”耀眼,“嫦娥”奔月,“羲和”探日。港珠澳大橋聯通三地,復興號高速駛向更遠的里程,中國天眼探索宇宙,“一帶一路”書寫新絲綢之路的輝煌,中華之榮光遠播四海,民族的復興指日可待。
千載風沙淘盡,萬里征程行經,每個人的腳印如星,連綴成國家的璀璨天河,國是我的國,家是我的家。
前輩的薪火點燃后輩之光,我輩青年自當承前人炬火,延盛世輝煌,不忘初心,心懷家國,立鴻鵠志,做奮斗者,求真學問,練真本領,共筑中國輝煌。
【貴州實驗中學】
◆點評
在這篇議論文中,作者多用短句,使語言凝練,富有表現力,文采飛揚;論證中輔以排比、引用等多種修辭手法,使內容豐滿充實。作文開頭提出論點:“中華兒女的家國情懷已融入骨血,縱滄海桑田,仍矢志不改”,中間部分從古代到一百年前,從國之初立再到近一百年后的今天,按照歷史順序,講述無數前輩的赤子之心、家國情懷,事例翔實,邏輯嚴謹。最后一段,呼應標題,升華主旨,富有感染力和感召力。
(指導老師:史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