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娜
“惠州市生態環境局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錨定目標,接續奮斗,不斷筑牢惠州高質量發展生態屏障。”日前,惠州市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一把手”訪談活動走進惠州市生態環境局,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文高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惠州市生態環境局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堅定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準確理解把握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大意義,堅決抓好重大任務貫徹落實,全力推進美麗惠州建設,踔厲奮發,筑牢惠州高質量發展生態屏障。
以更高標準提升惠州城鄉
人居環境質量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所作的報告,內涵豐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輝,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
對此,周文高表示,近段時間,惠州生態環境系統以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通過線上線下、集體學習和個人自學相結合等多種形式,迅速掀起了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明確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任務,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標和新要求,為下一階段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科學的行動指南和強大精神力量,倍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信心。同時,惠州生態環境系統也深刻體會到,做好新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就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堅定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準確理解把握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大意義,堅決抓好重大任務貫徹落實,全力推進美麗惠州建設。
“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全過程,切實扛起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周文高說,我們黨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將其擺在了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把“美麗”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把“污染防治攻堅”納入三大攻堅戰,取得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成效。黨的二十大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惠州生態環境系統要站在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全力以赴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全面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把生態文明理念轉變為各級各有關方面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確保黨中央生態文明建設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周文高還指出,惠州生態環境系統要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全面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環境資源才能高效利用,環境質量才能有效改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才得以形成。惠州生態環境系統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緊盯高質量發展這一總目標,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持續嚴格環境項目準入,科學規劃生態、生產、生活空間,加快推動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調整,打造“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和生命健康“2+1”現代產業集群,積極倡導綠色消費,廣泛開展綠色創建行動,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讓綠色低碳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擦亮惠州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
“人民”是始終貫穿黨的二十大報告的鮮明主線,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環境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作為生態環境部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加快改善環境質量,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近年來,惠州市生態環境質量保持穩中向好,“碧海藍天”已成為城市新名片,惠州生態環境系統必須時刻銘記生態為民、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的初心使命,堅持精準、科學和依法治污,持續發力開展環境污染防治,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斷改善城鄉人居環境,聚力解決好群眾反映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保護好惠州的好山好水好空氣,不斷提升惠州老百姓對優美生態環境的幸福感、獲得感。
以更強動力深入打好污染
防治攻堅戰
一直以來,惠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將其納入打造“2+1”現代產業集群、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總布局。成立了市、縣兩級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污染防治攻堅戰總指揮部,主要領導親自研究部署相關工作,帶頭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出臺了部門生態環保責任清單,構建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公眾參與的大環保工作格局。全市各級各部門全力以赴,協同作戰,推進環境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環境治理能力穩步提升,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
盤點數據發現,近年來,惠州全市空氣環境質量穩居全國168個重點城市前列;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淡水河、沙河獲評2021年廣東省十大美麗河湖優秀案例,2022年全市11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高水平完成污染防治攻堅目標,為省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作出突出貢獻,獲得廣東省生態環境廳來信表揚,并在全省環境保護責任暨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中連續獲評“優秀”等次。
“接下來,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瞄定目標,接續奮斗,不斷筑牢惠州高質量發展生態屏障。”周文高說,惠州生態環境系統將以更大的力度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的引領、優化和倒逼作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強化“三線一單”落地應用,嚴格限制“兩高”項目準入,助推生態空間不斷拓展;整治淘汰“散亂污”企業,積極引導企業轉型升級;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全面減少污染物排放;推進“3+7”產業園區綠色發展,落實省市優化重點項目服務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十項措施,助推中海殼牌三期等重點項目落地及中韓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等重點園區建設,堅定不移推動惠州高質量發展,乘勢而上做大經濟總量提升發展能級。
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惠州將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寬廣度,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聚焦臭氧污染防控,深化VOCs企業治理,強化揚塵精細管控,精準應對污染天氣,確保空氣質量保持全國重點城市前列;持續開展重點斷面水質提升、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效能提質增效、農業農村面源污染治理、飲用水安全保障等關鍵性工程,精準溯源、分類施策推進治污攻堅,確保水環境質量鞏固提升;抓好源頭防控,推進耕地周邊涉鎘等重金屬行業企業排查整治,加強建設用地再開發利用管理,實施重點污染源地下水環境基礎狀況調查,加快“無廢城市”試點建設,確保土壤環境安全穩定。
以更嚴的要求守牢生態環境安全底線
記者了解到,惠州將以更嚴的要求守牢生態環境安全底線。堅持底線思維,為建設美麗惠州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安全保障。在堅持“嚴”的主基調的同時,持續優化執法方式,依法查處環境違法行為;緊盯危險廢物、化學品等高風險領域,強化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行動,對人類遙感監測活動線索逐一核查處置,嚴肅查處生態破壞行為,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持續抓好疫情防控生態環保工作,確保醫療廢物廢水100%安全處理處置;積極做好太平嶺核電項目服務保障工作,不斷強化核與輻射環境安全監管;著力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案件和反饋問題整改,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問題;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健全環境風險聯防聯控機制,提高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牢牢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
在構建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方面,惠州市生態環境局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市場、科技等措施,協同推進大治理,提升現代環境治理能力。積極發揮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污染防治攻堅戰總指揮部統籌協調參謀作用,深化污染防治攻堅下沉督導機制,完善環保責任考核制度,進一步督促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一崗雙責”“黨政同責”;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和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完善生態環境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細化惠州市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標準;協同完善多元化生態環境資金投入機制,科學謀劃生態環境專項資金項目,加大資金保障力度;加快生態惠州大數據平臺應用,建立完善“天地空”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完善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性披露、有獎舉報等制度,不斷提高環境監管水平。
周文高表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是政治性很強的工作。在鍛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方面,惠州將堅持政治建設引領業務能力建設,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政治責任落到實處,不斷提高黨員干部政治站位,以推動生態環保工作的實際行動詮釋忠誠,以推進生態環保工作的成效體現擔當。深化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貫徹,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惠州市生態環境系統開花結果。全面加強紀律建設,努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工作機制,確保黨員干部不掉隊,環保事業不蒙塵。全力抓好作風建設,力戒“庸懶散拖”現象,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落實各項工作。同時,扎實開展業務培訓,全面提高隊伍素質,著力鍛造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境保護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