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雯

2022年廣東省空氣質量“成績單”出爐,揭陽市AQI達標率為96.2%,位列全省第7名,比2021年提升4名,超額完成省下達的目標;PM2.5濃度為23微克/立方米,達標且比省要求下降6微克/立方米;大氣六項指標實現自2017年以來連續六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的歷史記錄,圓滿完成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百日攻堅任務,空氣質量取得了歷史性突破,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一年來,揭陽以全面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服務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以減少污染天氣和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突出大氣環境問題為根本出發點,凝聚力量全面攻堅,摸清底數建立清單,嚴格執法重點突擊,科學分析精準施策,著力推進空氣質量提升行動,城市顏值不斷“刷新”。
重點幫扶,企業治氣科學規范
“2022年,我們完成了23家涉VOCs重點企業整治任務,推動國鑫、敬業2家長流程鋼鐵企業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推進普寧市紡織印染環保綜合處理中心印花行業綠島項目建設,完成了全市年銷售量5000噸以上的重點加油站油氣回收在線監控安裝及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工作。”揭陽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科相關負責人介紹道,2022年,揭陽市立足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空氣質量特點,圍繞塑料鞋制造、塑料制品制造、鋼壓延加工等涉氣重點行業,結合涉VOCs企業銷號整治、涉VOCs企業分級管控績效評估、工業爐窯分級管控以及城市污染天氣應對幫扶等重點任務及相關措施,深入指導企業從環保臺賬管理、廢氣收集處理、治理設施運維等方面進行全面體檢,現場提供政策講解和技術支持,幫助企業規范大氣環境管理體系、提升環境管理水平、推動廢氣深度治理提升,有效減少了大氣污染物排放。
“之所以我們能圓滿完成2022年大氣污染防治百日攻堅,領導重視是關鍵,責任明確是前提。2022年9月,市長支光南親自主持召開工作會議,研究部署我市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百日攻堅工作,全市上下凝聚力量全面攻堅。”據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科負責人介紹,2022年第四季度,揭陽對產生大氣污染的重點行業領域實行嚴格執法,對重點企業加強檢查過關,對重點問題逐個擊破,緊抓監管及整治后督察工作,對于擅自停用或不正常使用大氣治污設施的企業進行嚴厲查處。
此外,市生態環境局領導多次帶隊到揭陽市2家長流程鋼鐵企業進行實地督導調研,通過召開推進會、定期調度工作進度、約談企業負責人、積極服務企業申請專項資金補貼等多種方式,大力推進2家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只有做深做實企業幫扶,才能助力提升企業環保管理水平。”揭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以來,為了夯實企業承擔保護環境、落實治污主體責任,揭陽市生態環境局不斷強化對企技術幫扶,通過配合省生態環境廳幫扶組到企業開展現場幫扶,召開調度會、推進會、到行業協會進行調研座談,開展現場教學指導,加快涉氣污染源綜合整治提升,從根本上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
嚴格執法,移動源監管全面到位
“你們要定期做好車輛的保養,完善運營柴油貨車維護、燃料和車用尿素添加使用情況臺賬管理。”2022年10月,在揭陽市榕城區一家混凝土公司內,檢測人員隨機對5輛柴油貨車尾氣進行抽檢,督促車主做好車輛保養,使用符合質量要求的油品和尿素,確保尾氣達標排放,并叮囑其要切實做好臺賬管理。
移動源污染防治是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的重要一環,柴油貨車尾氣排放則是移動源污染管控的重點。“柴油貨車流動性強,監管難度較大,想要抓住‘牛鼻子’,就要緊盯柴油用車大戶。”揭陽市廢物污染控制中心負責人介紹到,自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百日攻堅及幫扶行動啟動以來,市生態環境局持續組織開展運營柴油車用車大戶入戶全覆蓋檢查工作,采取分批入戶開展檢查的形式,內容涵蓋臺賬檢查、污染控制裝置查驗、車用尿素和車用柴油檢查、排放檢驗等。檢查時發現檢驗結果不合格的,將責令企業限期維修和整改,如出現油品質量問題,將把線索移交給相關部門溯源及依法查處。此外,執法人員還會告知企業應依法履行的義務,幫助其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并及時將檢查數據上傳至省生態環境廳平臺,助力全省機動車污染防治大數據分析,為打好柴油貨車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技術保障和決策依據。
機動車排放檢測機構作為檢驗機動車尾氣是否達標的重要機構,是移動污染源治理的關鍵之一。為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除了抓住柴油貨車尾氣排放監管這個“牛鼻子”,揭陽市生態環境局還進一步加強機動車排放檢驗檢測機構監管力度。
“全市41家機動車檢測站(含分支機構)均按要求聯網接入揭陽市機動車環境管理綜合業務平臺,納入監督管理。”揭陽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每天通過對該監管平臺開展網絡抽查,查看視頻監控,檢查車輛排放尾氣是否存在可視煙度,分析檢測數據判斷車輛檢測過程是否存在違規行為,一旦發現問題立即依法查處。同時,每月組織開展機動車排放檢測機構現場監督抽查。2022年共開展現場檢查33家次,發現問題95項次,涉嫌違法行為1宗,已移交屬地分局立案依法查處。
在尾氣排放污染治理中,揭陽市生態環境局充分應用遙感檢測技術,有效控制、減少全市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遙感檢測技術能實現車輛不停車并快速地檢測車輛尾氣,初步篩選出高排放車輛,為機動車精準監管提供技術支撐。”揭陽市廢物污染控制中心負責人介紹道。目前,揭陽市共建設機動車遙感監測點位5個,基本實現覆蓋汕頭市、潮州市、梅州市、普寧市、揭西縣等5個方向的來車尾氣遙感監測。
精準防控,面源污染減排高效
“嗡嗡嗡……”
“無人機1號、2號均已就位。”
肉眼可見無人機迅速升至高空,在區域上空盤旋,巡查周邊焚燒火點,掛設在無人機底部的攝像頭,實時將畫面同步傳送到現場技術人員手中的監控儀屏幕上。一張張圖片、一個個定位數據,真實、全面地顯示了地面火點的面積和位置。
這是揭陽市生態環境局在精準防控面源污染工作中探索出的新模式。2022年7月起,連續四個月,參與執法的2臺無人機化身“巡邏兵”,在執法人員的操作下,對揭陽市5個國控站點附近區域及其他重點區域進行大氣污染巡查。
“每臺無人機按照路線每天共進行12次巡查,每次飛行40分鐘,飛行距離可達12公里。”揭陽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介紹道,通過人機結合,執法人員以最廣視角、最快速度對露天焚燒等進行監管,實現高效巡查、智慧巡查,有力保障市區空氣環境質量良好穩定。
“普寧燎原雞籠山附近發現疑似焚燒火點,請屬地工作人員快速查證處置。”生態環境系統工作群收到提示信息,收到信息后,執法人員立即到達現場,成功撲滅火點,并對涉事村民進行勸導教育。
“一旦發現冒煙火點,技術人員通過無人機立即拍照、定位,鎖定具體的火點區域,然后在工作群上傳圖片,聯系相關屬地單位、屬地街道前往制止、處置,或發動群眾自行撲滅火源。”無人機操作技術人員介紹,有賴于無人機巡航技術的助力,該處“冒煙點”從無人機發現到被撲滅僅用時20多分鐘。
“人防+機防”、“空中+地面”相結合,用科技力量推動大氣污染防治,揭陽的大氣治理“如虎添翼”。借助無人機巡查視野廣、巡查范圍大、機動性能好等優點,彌補了執法人員巡查的不足,縮短了巡查時間,節省了人力物力,及時有效遏制露天焚燒行為。
面源減排措施落實到具體排放源,才能使污染應對措施更加科學性、可操作性。為加強污染天氣應急應對,揭陽除了加大對露天焚燒統籌的監控力度,還開展了施工工地、道路、堆場揚塵等面源管控。
揭陽市生態環境局也以揭陽首部實體地方性法規——《揭陽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為契機,分別對揚塵污染防治措施、揚塵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內容作出具體規定,不斷強化揚塵污染防治。這也成為了揭陽加強管控與治理可吸入顆粒物污染、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的主攻方向和重要突破口。
“我們嚴格要求建筑工地落實六個‘百分百’管控措施,還設置了揚塵污染防治措施公示牌,安裝在線空氣質量監測設備,強化建筑施工揚塵管控。”揭陽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科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外,生態環境、公安、住建等相關部門深化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多次開展聯合行動,對存在問題落實整改,以點帶面,不斷強化揭陽市揚塵污染防治工作,著力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突出大氣環境問題,切實增強全市人民群眾的藍天幸福感。
接下來,揭陽市生態環境局將繼續認真履行“防污、控污、減污、治污”職責,進一步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不斷改善空氣質量,寫好“綠色發展”這篇文章,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藍天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