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920個“紅色網格”、推動成立“紅色物業”、大力弘揚“紅色文化”、開展“紅色商圈”創建……近年來,大連市沙河口區以服務群眾、造福群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黨建引領有效激活基層社會治理“一盤棋”,全區基層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居民群眾紛紛點贊。
紅色網格暢通貼心服務
李磊是綠香社區第71號網格的黨員網格員,大到網格內的環境整治、垃圾分類,小到孤寡老人的照顧、家長里短的處理,他都要管。
綠香社區內的陽光月秀小區北坡山體曾經是個巨型“垃圾堆”,氣味難聞,細菌滋生,嚴重影響周邊環境衛生。李磊果斷“吹哨”,隨即區住建局、執法局、應急局等多部門“報到”,對山體垃圾進行了清理,并申請110萬元資金對山坡進行了硬覆蓋處理,架設了護欄,系統地整治了山坡的環境問題。
網格巡查、發現問題、“吹哨”解決……在沙河口區,像李磊這樣身著紅馬甲、手持網格管理平臺移動終端的“紅色網格員”有1130名,他們深入群眾,走訪街頭巷尾、網格樓院,幫助居民解決身邊的大事小情。人們都傳:“紅色網格好,民生全知曉;問題一上傳,解決快又好?!?/p>
近年來,沙河口區全面實行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機制,構建三級網格體系,街道、社區、網格黨組織“核心”作用不斷加強。為有效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全區推行“三呼三應”服務機制,區級領導帶頭示范,帶領1321名機關干部,帶動近萬名志愿者,入列全區7個街道94個社區的920個“紅色網格”,對居民反映的問題,網格員通過移動終端APP“吹哨”,單一的事項相關職能部門“報到”,涉及多部門、難度大的事項,區級領導和各處置單位合力“報到”,限時解決。該機制運行以來,累計為轄區百姓提供各類服務76154件次,解決各類疑難問題2835個,切實做到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街、難事不出區、矛盾不上交”。
紅色物業開展和諧治理
走進位于至誠社區的機床大院,小巧精致的活動廣場、素雅的桌凳、別致的垃圾分類亭、齊全的健身器材……居民們三五成群地在陰涼處嘮著家常,一派和諧愜意的景象。
機床大院的房子是20世紀50年代末建成的企業福利分配住房小區,之前是出了名的“臟、亂、差”,私家車及外來車輛隨處亂停、寵物糞便隨處可見……疫情期間,社區黨委對大院的封閉管理得到居民的廣泛支持,社區黨委趁熱打鐵,通過業主表決形式引入了物業公司,并成立了物業公司黨支部。在物業黨支部的帶領下,大院整修了道路、裝上了門禁,清理了多年來積攢的垃圾,大院的垃圾分類還成了“模范點”,國家住建部和省市領導來大院調研考察后,紛紛對大院的垃圾分類工作點贊。
在沙河口區,像機床大院這樣的紅色物業有39家,不僅棄管樓院和老舊小區有,壹品星海、萬科城市花園這樣的中高檔小區也有。這些紅色物業通過陣地建設、組織活動等形式,在物業、社區、居民之間搭起了一座“連心橋”。
2021年以來,沙河口區大力推進“紅色物業”創建,在全區7個街道的不同類型小區,通過單獨組建、組織聯建和選派黨建指導員等形式,成立了39家紅色物業,構建了社區黨委、物業企業、業委會、業主等“四位一體”的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有效破解了物業管理服務的突出問題,贏得了居民的充分肯定。
紅色文化展現最亮底色
在繁華的西安路中央大道購物中心5樓,有一條“百年大連號”文化長廊,講述著1899年以來,大連一百多年的滄桑巨變。一張張紅色照片,展現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大連所煥發的生機和活力。
紅色基因、紅色傳統、紅色資源是共產黨人創造的寶貴財富。多年來,沙河口區以多種形式培育紅色文化,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推動紅色文化在社會治理各領域落地生根。紅星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立20多年來,先后有近30余萬人前來參觀。大連中華工學會舊址作為全面展示大連中華工學會特殊歷史地位的省級黨史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各類團體和個人參觀學習近2萬人次。
為了豐富社區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沙河口區還精心打造了“小巷講堂”“黨員主播”“網格微電臺”等一系列紅色文化宣講平臺;推動“文潤沙河口”“高雅文化進社區”“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等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紅色文化活動走進街頭巷尾,讓紅色文化深入民心,凝聚人心。
紅色商圈凝聚全新動能
星海灣和西安路坐落著許多高端商務樓宇、大型商場和購物中心。以“凝聚、交流、服務、引領”為主題的星海灣商圈黨群服務中心和西安路區域化黨群服務中心根據商圈內企業員工需求,經常組織大家開展聯誼、閱讀、論壇等活動,舉辦體育、歌唱、棋類等各類比賽,既豐富了商圈工作人員的業余文化生活,也吸引了更多的高素質年輕人走進黨、了解黨、親近黨。
沙河口區各級黨組織以“進百企、助萬企”為載體,為商圈中每一個商務樓宇和重點企業都配備了“黨員樓小二”和“黨員企小二”,一對一對接企業和樓宇需求。疫情期間,“黨員樓小二”為多家需要貸款的企業成功對接需求;興盛社區“黨員企小二”組織了“串企會”,幫助餐飲企業與沃爾瑪等超市攜手,餐飲企業員工進超市打起了“小時工”,“共享員工”的出現,既解決了餐飲企業員工的燃眉之急,也最大限度滿足了社會需求。
近年來,沙河口區廣泛開展紅色商圈創建活動,大力推動商圈內非公企業“兩個覆蓋”,商圈黨組織覆蓋率由原來的48%,提高到現在的82%,商圈活力進一步增強。
風勁正當時。沙河口區將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攜手各方力量、統合各類資源,充分發揮上下左右聯動機制作用,推動人、財、物向基層下沉,服務轄區百姓和企業,相信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沙河口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必將譜寫出更加美好的新篇章。
(遼寧省委組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