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迅

嘉善發揮江南水鄉的特色,以水為魂、以綠為底,構建“綠水繞城”、“綠水繞鄉”的美景,建設生態縣域示范區。圖為嘉善縣西塘古鎮。圖/ 視覺中國
全國唯一!
國家發改委印發的《新發展階段浙江嘉善縣域高質量發展示范點建設方案》引起全國關注。方案提出,到2035年,嘉善要成為縣域高質量發展典范。這是目前全國唯一的縣域高質量發展示范點。
一個縣的發展被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這在全國1800多個縣域中實屬罕見。從一個經濟體量未達“千億俱樂部”的普通縣域,到脫穎而出成為全國唯一的示范點,為什么是嘉善?
在我國縣域經濟的版圖上,嘉善排名既不是縣域經濟“第一梯隊”,也沒有更為優越的資源稟賦,嘉善有何基礎支撐,能在“高手林立”的長三角脫穎而出,成為探路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新標桿”?
早些年,嘉善和浙江不少縣域一樣,“無中生有”的塊狀經濟很風光——沒有森林卻成了木業大縣,沒有專業市場但把市場辦到全國各地……,“未到山窮水盡,先尋柳暗花明?!痹缧┠?,嘉善“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發展盡管表面紅火,但幾十年高強度發展,資源要素短缺和環境容量承受能力有限等瓶頸出現,產業一直蜷縮在價值鏈底端。為此,嘉善人刀刃向內,加快區域發展轉型。一方面地毯式開展低端行業整治,另一方面對優質的傳統產業“不拋棄不放棄”,推動分散企業向園區集聚。
2013年,嘉善成為全國唯一的縣域科學發展示范點。先行先試的嘉善人深思:如何承擔起為全國縣域科學發展探路的歷史重任?
嘉善推出“退散進集”舉措,并以“畝均、人均、科技”作為衡量標準倒逼企業轉型升級,落后低效項目在嘉善已經沒有生存空間。嘉善通過“壯士斷腕”完成了產業結構的漂亮轉身,以往主導產業是木業、紡織、電聲、五金“老四樣”,如今是新材料、新能源、新興信息電子、高端精密機械“三新一高”的“新四軍”。
郡縣治則天下安,縣域富則國家強,縣域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
進入新發展階段,嘉善更是將數字經濟作為主導產業之一,引進了立訊智造、格科微電子等“鏈主型”企業,并由此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與復旦大學共建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浙江分中心,集聚80家半導體產業上下游關聯企業,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列全省縣(市、區)第三。
2018年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地位滬蘇浙交界的青浦、吳江、嘉善共同建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范區,這為嘉善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直接步入了國家戰略的核心。嘉善以此為契機,接軌大上海、踐行區域一體化,基礎設施交通先行,加快構建“內暢外聯”的路網體系開工建設,入選首批浙江交通強國試點縣。
北靠上海、面朝東海,嘉善摸索出“總部在上海,制造服務在嘉善”的產業協作體系和“創意設計在上海、孵化轉化在嘉善”的合作模式,重點承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外溢轉移。近年,又大力發展引進科創產業,以創新引領發展,先后創立、豐富了祥符蕩科創綠谷、中國歸谷嘉善科技園、嘉善國際創新中心(上海)等一批重點平臺。
整個縣域規劃“重塑”,摒棄以鄉、鎮為單元的簡單思路,調整產業結構、生態布局,使土地、資金等資源向高能級平臺集聚:
北片,以祥符蕩為中心的世界級科創綠谷,引進總投資132億元的浙江大學長三角智慧綠洲、上海大學新材料研究院、阿里巴巴長三角智能計算中心等大批重點項目;
東片,集中了中新嘉善現代產業園、嘉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姚莊省級經濟開發區等產業平臺,形成臨滬高能級智慧產業新區;西片,多個鎮、街道區域聯動,定位成長三角農業科技園區;南片,定位為長三角生態休閑旅游度假區……整個縣域加快實現精彩蝶變!
破解全國縣域發展中面臨的共性問題,發達地區可以率先探索破解發展中遇到的突出難題。昆山、江陰等傳統百強縣經濟實力更為雄厚,但其經濟發展往往伴隨著較為密集的工業,國土開發強度也較高,不具備再塑性空間。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對綠色低碳、生態治理等方面都有要求,作為江南水鄉的嘉善,有著更加得天獨厚的條件。這是第一個因素。
2019年,獲批“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后,站在潮頭的嘉善人探索:如何以區域一體化的體制機制創新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嘉善以“治水”為龍頭,將還水于民、還岸于民,依托水道、綠道、村道,打造一批高品質濱水空間,將群眾既能親近綠水青山、又擁有金山銀山作為自身的追求;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以水為魂、以綠為底,構建“綠水繞城”、“綠水繞鄉”的美景,助推鄉村振興。長期的悉心治理下,2021年度全縣空氣質量優良率由90.7%提升至91.2%,連續兩年達到90%以上;縣控以上地表水斷面水質達標率100%,交接斷面水質考核優秀,太浦河水源地飲用水質首次達到Ⅱ類,累計三次獲得全省浙江省“五水共治”最高榮譽,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其次,嘉善有三個響當當的標簽。如今的嘉善,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縣域生動實踐的“展示窗”、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縣域實踐的“試驗田”、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橋頭堡”。而示范點建設,就是圍繞這三個標簽,著力建設科創產業聯動發展、城鄉融合發展、生態優勢轉化、高水平開放合作、社會共治共享先行區,努力打造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第三,發展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城鄉融合”“共同富裕”在嘉善有十分具象的表現:孩子上學基本不用考慮擇校,因為全域學?!傲悴罹唷?、城鄉師資“零差距”;老人在家不愁沒人照料,全縣居家服務照料中心已經全覆蓋;出門看病也不用跑遠,因為“縣、鎮、村衛生一體化管理”,家門口就有名醫……
數據是最好的注腳。嘉善聚焦推進共同富裕,抓民生、強保障,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升。深入實施強村富民計劃,村均集體經濟經常性收入突破480萬元,所有村達到經常性收入200萬且經營性收入100萬元以上,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8萬元。高標建設共同富?,F代化基本單元,入選省級未來社區6個,建成省級未來鄉村5個,創成西塘-姚莊省級縣域風貌樣板區,共同富裕示范區考核列全省第3。全面加強“一老一小”服務,養老服務標準化示范項目成為2022年全國唯一縣域標準化示范項目,健康浙江考核列全省第1。
嘉善不僅有全國最低的1.59∶1的城鄉居民收入比,也有密度最高的利用外資強度,506平方公里范圍內世界500強企業云集。科創活力迸發,全社會R&D經費支出占比達到4%的水平,蟬聯浙江省“科技創新鼎”……
今日嘉善,看到的是各種要素充分流動、各種人才近悅遠來、城市鄉村美美與共;感受到的是發展的魄力、動能轉換的活力、共建共享的魅力。這是“示范點”的成長脈動,更是面向未來不斷前行的足音。然而,這張成長的藍圖還在被注入更多美妙而極富生機的色彩。
嘉善縣域高質量發展示范點建設絕不僅僅是“栽盆景”“造風景”,而是探索新發展階段縣域高質量發展路徑模式,形成制度創新經驗,引領帶動全國更多縣域實現高質量發展。嘉善的使命,關鍵在于針對縣域發展的共性問題和突出難題,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可復制、能推廣的方案和答卷。
從時間表安排來看,國家發改委印發嘉善縣域高質量發展示范點《建設方案》明確了“兩步走”的安排:近期到2025年,經濟發展質效躍上新水平,城鄉融合發展增創新優勢,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新提升,開放發展取得新突破,人民生活品質邁上新臺階,在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進程中走在前列。遠期到2035年,實現經濟更加發達、社會更加文明、文化更加繁榮、生態更加優美、生活普遍富裕,推動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成為縣域高質量發展典范。
戰略的方向要大,地方的行動要具體,如何推進?
從浙江省看。2022年12月22日,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在推進嘉善縣域高質量發展示范點建設大會上,提出了“六個率先探索”和“六個高水平”,即:率先探索縣域全面轉入創新驅動發展新模式,高水平推動科創產業聯動發展;率先探索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鄉一體新格局,高水平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率先探索打造江南水鄉全域秀美新圖景,高水平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率先探索拓展縣域開放發展新空間,高水平推動開放合作;率先探索富民惠民安民新路徑,高水平推動社會建設;率先探索縣域治理現代化新范式,高水平推進縣域善治。
嘉善的使命,關鍵在于針對縣域發展的共性問題和突出難題,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可復制、能推廣的方案和答卷。
示范點建設必須靠一個個具體的政策、項目和干部來承載、來支撐、來實施。
從嘉興市來看。嘉興將舉全市之力支持嘉善縣域高質量發展示范點建設,市縣合力交出示范點建設的高分答卷。嘉興整合優化嘉善縣域高質量發展示范點、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雙示范”建設領導小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雙組長”,構建形成“上下聯動、內外協同”的組織領導體系。2023年1月,嘉興市委書記陳偉在嘉興市推進嘉善縣域高質量發展示范點建設大會發言中表示。在具體推進中,嘉興市堅持“嘉善需要什么,市里就支持什么”,更大力度迭代政策、放權賦能、保障要素,確保項目不缺地、建設不缺錢、推進不缺人。
作為示范點建設的主體,嘉善如何落實?“嘉善縣將健全清單化、責任化的體制機制,搶抓國家、省、市、縣四級聯動的支持機遇,以縣領導包干領銜,扎實推進一批高質量發展重點任務,全力打造祥符蕩科創綠谷等十張金名片,每年抓實‘基金+股權+項目招商模式等二十條左右示范任務;全縣將鍛造變革性專業干部隊伍,以干部敢為、地方敢闖全面推動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以干部拼搏指數換取示范點建設發展指數、示范指數?!奔紊瓶h委書記江海洋在嘉善分會場發言時表示。
郡縣治則天下安,縣域富則國家強,縣域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對于嘉善,未來縣域高質量發展示范點建設不是“栽盆景”,而應成為改革創新的“苗圃”、高質量發展的“風景線”,通過探索形成制度創新經驗,引領帶動更多縣域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