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莉 李金棟 趙映書 詹燕 張靜



摘 要:為探究適宜寧夏桃樹修剪樹形,2018—2021年對寧夏正果太陽梁基地桃園內不同樹形桃樹進行了連續5年的持續觀察追蹤,調查記錄了不同樹形對桃樹生長發育、果實品質及產量的影響情況,最終經過5年的持續跟進分析總結并提出了適宜寧夏地區發展的桃樹優良樹形,提高桃樹產量和果實品質,以期有效促進寧夏桃產業升級換代。
關鍵詞:寧夏;桃樹;樹形
寧夏引黃灌區是我國桃樹適宜栽培區之一,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桃樹干物質的積累,得益于其得天獨厚的光熱水土資源條件,生產的桃果實風味濃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品質極佳,深受消費者青睞。寧夏地區栽培的桃樹形單一,目前仍以老舊低效的自然開心形為主,由于受農村勞動力資源匱乏、人口老齡化、用工成本逐年增加等問題的影響,目前傳統樹形顯然已對寧夏桃產業發展壯大造成極大阻礙。為促進寧夏桃產業升級換代,篩選出適宜寧夏發展的優良桃樹樹形,在中寧縣太陽梁基地引進了目前國內外最新桃樹栽培樹形進行試驗對比,依托2020年度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項目“寧夏桃優質高效栽培新技術示范與推廣”(項目編號:[2020] ZY 004號),通過連續3年推廣應用主干形、Y字形、東倒西歪形(錯位V字形)三種整形修剪技術及5年不同樹形進行調查分析,目前初步篩選出了適宜寧夏當地發展的優良樹形。
1 寧夏桃樹樹形技術發展概況與趨勢
1.1 杯狀形整形修剪技術
建國前寧夏桃樹采用粗放式栽培管理方式,不重視整形修剪,任其自然生長發育。桃樹干性差,造成桃樹成從狀,無形無冠,發枝多,樹冠郁閉,內部光照差,桃樹花芽質量差,結果少,果實品質差,結果壽命短。建國后,隨著寧夏成立專業的果樹科研單位,對果實栽培的理論及實踐研究增多。靈武試驗場作為寧夏2020年度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項目“寧夏桃優質高效栽培新技術示范與推廣”(項目編號:2020ZY004)承擔單位,率先通過學習引進外地桃樹種植及整形經驗,開始在區內嘗試桃樹杯狀整形。杯狀整形的樹體結構可概括為“三股,六杈,十二枝” ,三股是指主干上分布三個主枝,這三個主枝叫一級主枝;六杈是指從3個一級主枝上每個主枝頂部分成2個杈,3個一級主枝上分出6個二級主枝,這6個二級主枝叫六杈;十二分枝是指6個二級主枝上每個主枝再分出2個三級主枝,全樹共有12個枝,即12個三級主枝。這種樹形的特點是中央無直立的主干,主枝斜生,養分平均分配,優于不整形的叢狀樹形。
1.2 自然開心形
20世紀70年代,鑒于杯狀樹形整形修剪復雜繁瑣,結果部位平面化、產量低等缺點,靈武試驗場張恩珍又從北京引進桃樹自然開心形進行試驗推廣。自然開心形樹體結構為:干高40厘米,上有3個相近的主枝,每個主枝間距15~20厘米,每個主枝上配備2~3個側枝,側枝之間間距為40~60厘米。該樹形適宜的行株距為(4~5 )米× (3~4)米。修剪出的樹形枝條間距大、光照好、枝組壽命長,修剪量小,容易獲得豐產,而且該樹形整形修剪技術簡單易學,該整形修剪方法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就一直沿用至今。
1.3 主干形
寧夏主干形桃樹在吳忠林場大棚設施桃上取得成功經驗,隨著大面積推廣,目前寧夏新建桃園大部分采用該樹形進行栽培。該樹形采用健壯1年生苗,建園時如管理措施跟進及時可實現第2年掛果3年豐產。主干形桃樹由于生長量大,需要生長季采用化控措施進行控制生長促進花芽分化。目前主干形主要采用寬行密植種植模式,在保障前期產量的條件下可實現果園小型機械化作業,降低桃園生產成本。
1.4 Y字形
20世紀80年代末,寧夏農林科學院園藝研究所開展桃樹等核果類栽培技術的研究,主要對栽植樹形及栽植密度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以4米×2米行株距的Y字形(倒人字形)產量最高,Y字形是最適合矮化密植栽培的樹形,目前該樹形在寧夏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Y字形樹體結構為:全樹有相近的2個主枝,每個主枝上配備1~2個側枝,也可以不進行配備;主枝上直接著生結果枝及結果枝組,兩大主枝向行間生長,兩大主枝夾角為50°~60°。
整形修剪是桃園綜合管理的關鍵環節,直接影響著桃的產量和品質。近年來為滿足實際生產需要,出現了主干形、Y字形、東倒西歪形、一邊倒形、三骨扇形等新樹形,修剪技術簡單易學,適合寬行密植,深受果農歡迎。修剪方法從短枝修剪向長枝修剪發展,朝著簡化、省力、優質方向發展。未來隨著農村勞動力資源的短缺,試驗探索出一種省力化桃樹樹形顯得尤為重要。
2 不同樹形結構參數及培養過程概述
2.1 主干形結構參數及培養過程概述
2.1.1 主干形結構參數 主干形桃樹樹體干高60~70厘米,樹高2.5~3.3米,中心領導干直立粗壯,上尖下寬、上稀下密,外形似雪松狀,冠徑1.0~1.5米。中心干上每間隔10厘米左右螺旋式交替均勻排列30~40個結果枝條,枝長40~60厘米,開張角度80°~90°,枝條粗度與主干粗度保持1∶3~6比例[1]。適宜寬行密植,株行距為(1.0~1.5)米×(4~5)米,以便行間通風透光,果實品質好,產量高(圖1)。
2.1.2 主干形栽植當年培養過程概述 主要培養過程如下:
(1)定干:采用壯苗建園,定植后立即定干,定干高度50厘米左右,剪口下方應有4個以上飽滿芽作為整形帶,并且定干時剪口涂抹愈合劑防春季抽干。
(2)抹芽:發芽后選留整形帶上長勢最強旺的一個新梢作為中心干,通過插竹竿扶正方式進行培養,其余新梢培養成結果枝組。
(3)適時摘心、拉枝開角:新梢長度長到20厘米時進行摘心控制其旺長。桃樹幼苗生長迅速,很快會長出很多二次枝,當這些二次枝長度達到40厘米時要對其進行拉枝開角,開張角度70°~90°為宜,越靠近延長頭部位的新梢角度越大,始終做到中心延長頭的絕對領導地位。
(4)嚴格控制競爭梢:對于中心干上的競爭梢,主要通過摘心和拉枝開角等方法控制其生長,如果競爭枝過粗則可直接疏除,8月中旬開始進行1次秋季修剪,通過疏除上部過密枝條和直立徒長枝、強旺枝保障留下的枝條枝枝見光,促進花芽分化。
(5)冬剪進行疏枝定產:延長頭不進行短截處理,第二年繼續生長進行培養,中心干距地面60厘米處的新梢全部疏除,中心干頂端40厘米處的新梢全部進行留芽短截處理,中心干上疏除過密枝、強旺枝,保留生長水平的中庸枝結果,疏枝時如果疏枝方位上存在光禿現象時則需要進行留芽修剪來年重新培養結果枝。
2.1.3 主干形結果期樹修剪概述 結果期樹修剪主要是平衡樹勢,保證樹體通風透光良好,修剪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控制側生枝生長:桃樹生長旺盛,夏季修剪如果不及時很容易造成樹體枝條交叉重疊,樹體郁閉,通風透光不良,造成內膛弱枝枯死,花芽分化不良。具體做法:一是生長期對生長較旺的側生枝及時進行回縮開角緩和其生長頂端優勢;二是采果后及時噴施多效唑進行控旺促進花芽分化;三是對粗度過大的結果枝組冬剪時進行回縮,僅保留基部1~2個芽。
(2)防止樹體上強下弱:桃樹由于頂端優勢,很容易形成樹頭打傘現象,造成下部不見光。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要加強生長季修剪,一是疏除上部過密枝、旺枝;二是對上部側生枝進行拿枝軟化或拉枝開角,促進花芽分化;三是樹頭過強時可回縮中心干,利用下部結果枝帶頭。
(3)防止結果部位外移:主干形栽培成功的關鍵在于控制結果部位外移,盡可能保持結果部位靠近中心干。主要措施有:一是夏季修剪時及時疏除過密枝,使內膛通風透光,以免內膛枝衰弱;二是疏花疏果時盡量保留果枝中前部的果實,借重力作用使結果枝下垂,促進后部新梢的發育;三是回縮結果后的二年生枝,利用其后部或附近發出的新枝結果。
(4)合理調整枝條密度和結果枝數量:盛果期桃樹容易出現枝條過密情況,要適當疏除部分過密的旺枝、細弱枝、病蟲枝,根據栽植密度,冬季修剪時每株可保留20~30個健壯長果枝。
2.2 Y字形結構參數及培養過程概述
2.2.1 Y字形結構參數 Y字形桃樹通常樹體高度2.5~3米,主干高度50~60厘米,主干上端錯位選留兩個與行向垂直相對生長的主枝,主枝開張角度20°~30°,主枝間適宜夾角為50°左右。主枝上配置中小型結果枝組或直接著生結果枝,不再配備側枝[2](圖2)。
2.2.2 Y字形樹形培養過程概述 采用壯苗建園,定植后定干,定干高度60~70厘米,新梢長至20~30厘米時選生長健壯、方向適宜的兩個新梢作為主枝進行培養,其余新梢留作輔養。選留的新梢長至50~60厘米時,插竹竿綁縛固定以保障主枝開角固定、防止遭受風害。主枝生長過程中及時疏除背上新梢和主枝延長頭附近的競爭新梢,以保證主枝延長頭的絕對生長優勢。主枝上通過摘心、扭梢、拿枝、開角等方式培養結果枝或結果枝組,控制其他新梢的旺長,促進成花。
第二年萌芽后,及時抹除內膛直立和過密的新梢,繼續引綁主枝延長頭,主枝下部60厘米范圍內,在上年培養結果枝組的基礎上,每個主枝培養3~4個中型結果枝組,其上50~100厘米范圍內只培養結果枝。生長季及時疏除背上直立旺枝和主枝延長頭競爭枝,6月上旬、8月上旬要進行疏枝,及時疏除過密枝條,保證光照促進成花。第2年冬季修剪時對樹體骨架進行微調,對角度不當的進行換頭改角,對主枝下部培養的結果枝組進行修剪,避免枝組過大。主枝中上部每15~20厘米留1個直徑為0.3~0.5厘米的結果枝,Y字形桃樹第2年骨架基本形成,每株留15~20個結果枝,主枝頂端20厘米不留結果枝。
自第3年開始,每年生長季修剪重點是控制生長與結果的平衡,培養結果枝組和結果枝,控制旺長,保持內膛良好光照。冬季修剪重點是結果枝和結果枝組的更新和樹形調整。
2.3 塔圖拉樹形結構參數及培養過程
2.3.1 塔圖拉樹形結構參數 樹體干高60厘米,樹高不超過4米,株行距1米×5米,苗木直立栽植,栽植后按主干形桃樹進行培養整形,栽植當年8月份將樹體拉至傾斜,單株傾斜角度為25°~30°,拉枝時按雙株錯位進行拉枝即按照東倒西歪方位進行拉枝,拉枝后疏除背上新梢[3]。每株保留結果枝30~40個,枝干粗度控制在1∶3~6(圖3)。
2.3.2 塔圖拉樹形培養過程概述 選用健壯成品苗進行直立栽植,栽植后頂端飽滿芽處進行定干,定干高度60~70厘米,萌芽后選留1個健壯新梢進行直立培養,為防止大風吹折可用竹竿進行綁縛。當年8月份樹體加粗生長時按塔圖拉樹形結構開角參數進行東西錯位拉樹開角。
拉枝開角可采用粗竹竿斜插固定角度,綁扶拉枝或采用木橛加繩子拉枝固定角度,第2年秋季角度固定到位后可拆除拉枝竹竿或繩子等工具。
當年冬季修剪時疏除背上枝(為防止日灼可保留小弱枝遮擋樹干)、疏除背下枝,疏除粗度大于0.8厘米的結果枝,主干延長頭不進行短截,疏除主干延長頭頂端40厘米范圍內的結果枝。第2年春季桃樹萌芽后及時進行抹芽,疏除過密芽、生長角度小的芽及背上背下芽。夏季修剪中重點做好清頭、疏枝工作,清頭主要是控制延長頭頂端新梢的生長勢,保證延長頭的中心領導地位;疏枝主要是疏掉中心干上著生的過密枝、過粗結果枝,保障樹體枝枝見光。盛果期后注意果實的合理負載量,避免后期因負載量過大造成樹體傾斜角度過大,進而造成行間機械行進受阻。
3 不同樹形對桃生長發育及果實品質的影響
3.1 不同樹形對桃生長發育影響
同年定植建園的三種樹形當年生長量比較為:主干形>塔圖拉樹形>Y字形,第4年三種樹形生長量趨于一致。由于主干形生長量最大,早果性最優,桃樹頂端優勢主干形表現最強,造成年修剪量最大,用工最多,Y字形修剪用工量最少,塔圖拉樹形居中。
3.2 不同樹形對桃果實品質的影響
經過多年持續調查統計,不同樹形對果實品質的影響初步得出如下評價:如果以果實的外觀品質、內在品質、風味品質各10分對三種樹形的果實進行綜合打分評價,主干形桃樹的果實評分為23分,塔圖拉樹形的果實評分為25分,Y字形樹形的果實評分為27分,綜合評分結果來看Y字形果實品質最佳,塔圖拉次之,主干形果實品質最差。
4 不同樹形栽植實踐優缺點評價
通過寧夏正果公司5年桃樹不同栽植樹形實踐,不同桃樹樹形優缺點對比如表1所示,由表1可看出:(1)三種樹形中主干形桃樹成形最快,提前結果豐產,Y字形成形最慢;(2)三種樹形中修剪Y字形最省工,修剪量最小,主干形修剪量最大。
5 寧夏桃樹形發展建議
通過對寧夏正果公司5年桃樹栽植實踐連續跟蹤觀察,目前看寧夏地區規模化桃園建議采用Y字樹形進行規劃建園,家庭農場及小型采摘園進行個體自主經營管理時,為盡快收回投入成本、取得收益,可采用主干形進行高密度建園,進行精細化管理實現提早結果,掛果后通過主干拉斜將主干形改造成塔圖拉樹形進行盛果期樹體管理,以增加樹體壽命和提高商品果率。
參考文獻
[1]? 朱運欽,喬改梅,王志強 .桃樹主干形快速成形整形修剪技術[J].果農之友,2015(12):15.
[2]? 吳乾坤,王俊濤.桃樹Y字形栽培技術[J].果農之友,2015(5):17.
[3]? 王家喜,史傳鐸,王金政,等.果樹高密栽培“V”字樹形研究概況(文獻綜述)[J].落葉果樹,1989(S1):78-83.
基金項目:2020年度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項目(寧夏桃優質高效栽培新技術推廣示范與推廣),項目編號:2020ZY004
作者簡介:江莉,女,寧夏中寧人,在職碩士研究生,林業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