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京
“馱不完的磧口,填不滿的吳城”,一句民謠道出了晉商古道的繁榮景象。
吳城古鎮坐落在晉中平川通往晉西山區,乃至陜甘寧青等西北地區的必經之地,東有薛公嶺、黃蘆嶺為依托,北有全紡山為靠背,是當年晉商貿易一條重要的商賈通道。如今,它不僅是吳城鎮歷史文化遺跡,也是吳城鎮的象征。
步入吳城鎮,兩側山勢險峻、綿延不斷,公路盤山而上,白雪覆蓋,峻峭蒼茫。經過悠久歲月,滄桑歷程,古鎮城墻依舊傲然挺立,雄偉壯闊,登上古城墻,可以將古鎮美景盡收眼底,領略眾多古建筑風采。
行走在吳城古鎮街道,一種濃濃的歷史厚重感油然而生。遺存的明清古街街身由西向東,街長3里,街寬2丈,兩旁商鋪林立,建筑精美,整個古鎮建筑就像一條蜿蜒盤旋著的巨龍。西邊有老爺廟和高聳的東臺為龍頭,北邊有吳起將軍建的驛城古城墻為龍須,中間的店鋪和石板街為龍身,東邊駱駝店、客棧為龍尾,村落周圍的山神廟、娘娘廟、狐仙廟等為龍爪,護佑村莊。其中老爺廟修建規格高,氣勢宏偉,有“山西第一廟”之稱。
古鎮建筑以四合院為主,多為窯洞,數量眾多且保存良好。窯院依山就勢,傍水而筑,錯落有致,成階梯式分布于山地間,嵌在蒼涼壯闊的黃土高原上,形成了臺地型空間,景觀富有層次,窯洞冬暖夏涼,堅固耐用,蘊含著古人精深的智慧。
清風拂動,曾經發生在這里的史事重新煥發生機。明清時期,隨著晉商崛起,吳城商鋪林立,小商大賈云集,到處都是繁榮熱鬧的景象。踏在石板路,觸摸磚瓦石,聆聽駝鈴聲……眼前仿佛看到昔日數千騾馬、駱駝穿流不息,運送的物質中麻油、食鹽、布匹、煙葉、綢緞、藥物等無所不有。從古鎮遺存的四合院規模和精美程度,依稀可以看出當年大戶人家富甲一方的氣派。
駝鈴聲漸漸遠去。遍布古鎮的商家店鋪、貨棧、客棧,讓后人深刻體驗到吳城商人創造商貿奇跡的艱辛,感悟不朽的晉商精神和永恒的晉商文化魅力。